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741节

  不过,他也做出了让步,关于抵抗强敌的事情,需要再三考虑,不能轻率的做出决定来。

  朝议结束,怪物们各自离开。

  袁宪像是被这些怪物抽干了心气,脸色灰白,不知所措。

  陈顼令人带上侍中,跟着自己往回走。

  看着失魂落魄的袁宪,陈顼忍不住说道:“黄法氍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可越是危险,国内就越是需要安定,若是按着他的办法来,还没等到提升国力,增加军队,国内就会出现大乱,到时候,对我们就更加不利了。”

  “因此,还是要以安定为主,少生事端。”

  袁宪落寞的点着头。

  陈顼笑着说道:“你勿要如此担心,朕不相信事情会完全没有转机。”

  他压低了声音,“有一件事,袁卿还不知晓。”

  “哦?”

  袁宪终于是摆脱了方才的颓废状态,莫非真的有了什么转机?

  陈顼拉着他进了别殿,而后低声吩咐了侍卫几句。

  陈顼并不与袁宪明说,袁宪皱起眉头,不知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如此等候了许久,就看到有许多甲士们簇拥着两个人,将他们完全包围,送到了此处。

  这两个人的年纪都不算太大,可风度翩翩,颇有威仪。

  此时,两人一前一后的朝着陈顼行礼拜见,当然也是念出了自己的名字。

  “杨坚拜见陛下!!”

  “杨素拜见陛下!!”

  陈顼笑呵呵的让他们起身,袁宪却是大吃一惊。

  等到两个人坐下来之后,陈顼方才看向了袁宪,“袁卿啊,随国公远道而来,投奔于朕.随国公的名声,天下皆知,这算是转机吗?”

  袁宪不知如何言语。

  杨坚却先长叹了一声,“唉,败军之将,如今前来投奔,只是想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再与那刘贼争斗.实在担当不起陛下的称赞。”

  杨素老实巴交的坐在杨坚身后,一言不发。

  袁宪眯起了双眼,打量着他们,“听闻随国公被汉军所击败,不知所踪,何时来的陈国呢?”

  杨坚赶忙回答道:“被击败之后,我四处逃窜,狼狈不堪,而后渡江,又不知道自己所在之处,生怕被汉人追击,不敢靠近城池,走的小路,如此走了许久,才知道自己脱离了危险,这才联系地方官员,请求秘密告知陛下。”

  “我过去曾不得以与陈国将军们为敌,是不太敢泄露自己的踪迹。”

  袁宪哦了一声。

  他的反应有些冷淡,陈顼的反应就很热情了。

  陈顼嘘寒问暖的跟杨坚谈了许久,而后问道:“随国公此番是为了借兵而来,还是为了复国而来呢?”

  杨坚浑身一颤,猛地站起身来,双眼不由得泛红。

  “陛下,周国已经灭亡了。”

  “我家世代食周禄,大行皇帝驾崩之前,更是以国家相托,可我未能尽职,使国家沦陷,我本来想要自杀谢罪,是左右劝住了我。”

  “他们说,我与刘桃子有着血海深仇,我的父亲死在他们的手里,我的国家灭亡在他的手里,身为大丈夫,不想着复仇,却只想自杀,何称大丈夫呢?”

  杨坚擦了擦眼泪,忽跪在了陈顼的面前。

  “陛下!!”

  “如今天下,能够抵抗刘贼的便只有你了,若是陛下不嫌弃,我愿跟随陛下,全力以赴,抵抗刘桃子,以报我恨!!”

  杨坚说着,再三朝着陈顼顿首。

  陈顼一愣,又急忙上前,将杨坚扶起来,一脸的悲痛,“随国公何以如此呢?”

  “周国的事情,朕听了之后,也是悲痛万分。”

  “国公若是有意跟随,朕岂能拒绝?”

  “请起!请起!”

  陈顼再次扶起对方,这一次,让他坐的更加靠前了。

  袁宪坐在另外一边,脸上多少有些困惑。

  他怎么总觉得皇帝对这个人有些过于亲近了呢?

  在杨坚一次次的恳求与吹捧之后,陈顼正式接受了对方的效忠,以陈国的方式,将随国公变成了随郡公,又给了个偏高的杂号将军位。

  杨坚是再三拜谢。

  陈顼而后跟他问起了对付刘桃子的事情。

  杨坚不假思索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来。

  在杨坚面前,黄法氍的那些想法就显得太过保守了。

  杨坚是认为可以直接颁发命令,收缴寺庙的土地财富,逼迫他们还俗,而后限制大族拥有佃户的数量,大规模的释放,并且命令要求数额,而后国内进行授田,安抚百姓.陈顼都吓了一跳,急忙提醒道:“杨卿,这样的话,勿要对外说起。”

  “黄将军就因为类似的上书,被许多人弹劾.”

  “陛下,臣向来是个直人,不懂得说假话,况且,为人臣,何以惧他人之议?”

  “我所虑者,是不能相助陛下破贼而已。”

  陈顼脸色平静,心里倒是很欢喜,两人又连着商谈了许久。

  等到杨坚离开的时候,陈顼赏了他许多东西,从宅院到车马,甚至是衣裳。

  杨坚再三拜谢,而后离去。

  陈顼看向了袁宪,笑着问道:“此人与刘桃子交战多年,熟悉北地的战略,知道如何率领骑兵,据说他麾下那个杨素,也是文武双全,勇武不凡。”

  “难怪陛下如此激动。”

  “不只是如此,杨坚在周人之中颇有些人脉,刘桃子攻灭周国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杀人,已失人心,杨坚可以帮我们拉拢那些周国的故人,能起到极大的作用,这难道不是转机吗?”

  “嗯”

  袁宪总觉得,皇帝如此开心是因为杨坚是外来者。

  黄法氍这样的人,哪怕在国内遭受再大的批判,可终究是本地人,他在这里有朋友,有亲戚,有人脉,有人拥护。

  可像杨坚,那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外来者,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基本上没有任何能成就大事的可能.

  莫非这个才是皇帝如此重视的原因?

  而袁宪对杨坚这个人,不是很喜欢。

  当初周国还不曾灭亡的时候,曾派人向周国上书,主导者就是杨坚,书信里说他们要带着周主投奔陈国,隐隐有种要卖主的意思。

  袁宪觉得这个人可能不如他表现出的那么忠厚。

  他清了清嗓子,看着很是开心的陈顼,忽开口说道:“这从北国来的人,长相果然跟南国不同我看随国公的模样,人高马大,酷似侯景啊。”

  陈顼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第484章 祖相

  天王五年,二月。

  海安。

  “避让!避让!!”

  官道之上,骑士们高呼着,沿路的百姓们纷纷避让,这支骑士就这么一路冲进了城内,又朝着官署的方向冲锋而去。

  几个骑士在官署门前跳下来,快步走向了里头。

  如此过了许久,就看到姚雄急匆匆的走出了官署,骑上了战马,领着左右之众,又迅速朝着城外冲去。

  海安渡口。

  征东将军王琳站在新修建的高台之上,观看远处的战船排阵。

  又有一艘战船下了水,王琳迫不及待的组建新的阵型。

  那些前来投奔的南国将领们,几乎都在这里了,他们坐在不同的战船之上,排列出各种不同的阵型。

  大汉目前有两艘巨舰,一艘盖天号,一艘鹣鲽号。

  盖天号是他们从前俘虏的老巨舰,鹣鲽号是陈国先前送的鹣鲽这个词出自史记,分别指比翼鸟和比目鱼,本来是证实两国之和睦的,如今却成为了汉国用以对付陈国的利器。

  在这两艘巨舰之外,则是有八十余艘各不相同的战舰,而后才是一些小船。

  这些年里,王琳在光州和海州设立造船厂,积极安顿从南边来的船匠,小船和中大型战船也打造了不少,又从陈国那边偷偷买了不少的战船。

  陈国要不要跟汉国做生意,他们的皇帝说了不算,便是明令禁止,还是有人敢带着大船过来卖,换走北边的战马和铁器之类。

  如今水军的规模,比起陈国当然是远远不如,但是,至少他们敢出去巡视了,不像从前那般缩在渡口不敢出头。

  陈国的水军也老实了许多,不敢随意前往海州附近。

  还是要给王琳和那两艘巨舰面子的,陈国巡视也不敢同时出动两艘巨舰的。

  王琳意气风发。

  这小老头站在上位,看着自己愈发充实的水军,虽远当下的规模远不如他过去那种十艘巨舰,战船八百艘,军十万的巅峰状况,但是成长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王琳平日里和气,但是一旦开始操练或者打仗,他就变得很冷酷了。

  此刻,他看着远处的阵型,气的直吹胡须。

  “曹庆这厮!!如此不长进?巨舰是这么用的吗?这若是真交战,他早就被击沉了!”

  “来人啊,传我军令,鞭二十!!”

  身边的亲兵赶忙跑了出去。

  王琳继续盯着远处猛看,越看越生气,嘴里骂骂咧咧的,让左右记下这些人的过错,准备操练结束之后一同问罪。

  就在王琳忙碌的时候,姚雄领着骑士们到达了水军大营。

  在军士过来禀告之后,王琳喊来了在陆上支援的欧阳纥,让他继续盯着远处的战船,自己则是下去跟姚雄会面。

首节 上一节 741/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