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750节
崔季舒又说道:“最后一件事,就是塞外的其余胡人,塞外并非都是敌人,斛律将军在塞外的名声很显赫,若是能聚集那些反对突厥人的胡人,或许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在怎么打的问题上,崔季舒教不了斛律光,反过来斛律光倒是能给他说些事情,崔季舒其实只是告诉他朝廷的想法而已,朝廷不希望打掉军士们的士气,不希望一味的退让,同时希望能拉拢点小弟一同参战。
朝廷的想法告知了斛律光,而怎么去执行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将军?您这是.”
跟着斛律光前来邺城的那几个将领,此刻都是目瞪口呆。
进了皇宫一次的斛律光像是变了个人,明明来之前他还是带头想要出征的人,可回来之后,却开始对大家说各地民生疲敝,天下还不曾大一统,应当做好准备,等到力量充足之后再出征塞外的话。
众人都惊呆了。
皮信忍不住问道:“将军,这是为何啊?”
“您不是说现在胡人尚且薄弱,应当早早除之吗?”
斛律光瞪了他一眼,“胡人是薄弱,可我们的准备也不算充足,汉大国也,等到准备妥当,区区胡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众人面面相觑。
皮信小心翼翼的问道:“那骠骑将军之事”
“哈哈哈~~”
斛律光大笑,“他立下功劳,获得此封赏,这有什么好说的?我还能嫉妒他不成?”
“无碍,就当是对后生的激励了,往后,你们也得要认真磨练自己,多建军功,理当效仿骠骑将军才是。”
众人听着斛律光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无论如何,斛律光已经表了态,众人不好再说出征的事情,神色看起来多有沮丧。
斛律光看出了这一点,他不悦的说道:“朝廷是不许我们远征,又没说不许我们交战。”
“不能出去打,还不能将人引过来打吗?”
“等我们回去之后,我自带尔等建功!!”
众人大喜,急忙称是。
不久之后,斛律光带着诸将军们正式的拜见了皇帝。
这些将领们虽然没能获得灭周之功,但是因为击退胡人有功,刘桃子登基的时候还是进行了一次封赏,这次他们回来,准确的来说是为了拜谢封赏而来。
他们在斛律光面前说什么出征讨伐,但是真正到了刘桃子的面前,却是连话都不敢多说了。
刘桃子坐在上位,一一跟这些将领们言语,他竟能说出这些人镇守边塞时所立下的功劳,也知道他们的不易之处。
众人的情绪也是越发的高亢。
“朕过去驻守边塞,知道守边之不易。”
“先前得知有边将上书请战,群臣皆以边将好功不知大事,唯朕以为,过去天下一统,将领们多失战心,好经营财产,骄奢淫逸,骑射荒废,如今边将不失勇武,仍有好战之心,此志可嘉也!”
“突厥屡屡犯边,朕欲讨之!而陈国未灭,不得不隐忍,待天下一统,朕当率天兵前往,不破其王帐不归矣,望诸将士稍等,此日亦不久远。”
这番话,比斛律光之前的许诺更能振奋人心,将领们纷纷称是,眼里满是期待。
在宴会结束之后,将领们便急着要回去了。
他们要磨砺兵马,准备往后的大战。
刘桃子没有挽留,吩咐他们认真操练士卒,准备好军械,等着自己灭亡陈国之后就过去与他们汇合。
斛律光再三保证自己绝对会看好边塞的将士们,而后斗志昂扬的离开了邺城。
在这些人离开后的次日,祖珽就来到了皇帝的身边。
虽说国内推行的是修养民生的政策,但是朝廷还是有很多大事要处理,祖珽平日里也是格外的忙碌,要处置的事情很多。
两人坐在大殿内,面前放着边塞的几份舆图。
祖珽的脸上带着笑容,“边塞将士们求战,是好事也是坏事,不过,斛律光这次回去之后,边塞的事情就可以不必担忧了。”
“斛律光这次应当是想通了,他一个外戚,女儿都当上皇后了,还跟其他将军们争什么官职?争什么军功呢?”
这次让斛律光回来,是祖珽的建议,皇后怀了身孕之后,祖珽就建议让斛律光回来,最好能跟皇后见一面。
这个做法不太符合礼法,但是礼法这个东西,在这数百年的时日里,有用的时候才需要被执行,若是妨碍了大事那就可以暂时不存在。
当初灭周之战,动用的军队几乎都是以新招募的汉人为主的地方府兵,守边的这些老军士们大多没能参与,接下来的灭陈之战,他们肯定还是没办法参与的。
这些人也想要建功立业,也想着能跟灭周的那些将士们一样,连升个几级,斛律光也缺席了上一次的大战,心里多少也渴望能在边塞来一场大战。
对将士们的好战之心,自是不能强行压制的,毕竟往后肯定还要在塞外来一场,但是又不能让他们妨碍到国策,因此就需要将带头者拉过来,让斛律光去压住这些人,再许诺往后的出征。
事情算是比较成功,但是祖珽的心里却还是多出了些别的想法。
府兵制虽然能极大的增强国家的战斗力,但确实容易造成将士们坐大,反而过来逼迫朝廷做出抉择的情况,当下朝廷强悍,这些骄兵悍将们尚且不能有什么大动作,可往后,或许这会成为对朝廷极不利的因素?
等到各地战事都结束,或许可以想办法再进行限制了。
朝廷这里的想法颇多,可斛律光的想法就比较单一了。
边塞这两个老丈人之中,只能活下来一个!
干!
只可惜,老丈人之战却不能再进行了,因为,宇文邕的老丈人死掉了,新可汗正式上位。
第490章 伪齐正统
突厥,可汗大帐。
大帐并非是过去的那种临时营地,而是一座正在成型的城池,有了城墙,有了道路,有了民居。
在城池的南边,此刻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这些百姓里,既有带着镣铐的奴隶,也有披着毛皮的自由人,肤色各异,有老有小,成分混乱。
这些人足足有上万,在高处,则是有披甲的骑士手持大弓,盯着那些人,眼神凶狠。
这上万的百姓们正在忙碌。
有人正在挖地基,有人正在搬运石头。
老人们吃力的搬动石头,稍慢了几步,就有官吏手持长鞭进行抽打。
奴隶们大多都是汉人,契丹人,奚人,西域人等等,他们几乎赤裸,身上只有破烂的布片能遮盖身体,遍体鳞伤,不断的重复着手上的工作。
可还有相当规模的突厥人,跟着这些奴隶们一同工作,他们倒是有衣裳,可依旧免不了毒打。
那些戴着高高尖尖帽子的官吏们,做事相当的公正,真正做到了对大家的一视同仁,不管你是被抓来的俘虏,还是自家的百姓,其态度都是一样的暴虐且残忍。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一座崭新的佛塔正出现在城池的南边。
佛塔估计会相当的高大,只从地基上来看,可能要比城内的可汗宫殿还要高大的多。
还有许多的匠人,此刻戴着锁链,正在为佛塔雕刻各类的佛像。
浩浩荡荡的众人,正在重复着自己的工作,时不时就有人因劳累而倒下,官吏上前殴打,若是发现再打也起不来,那就拖走了,一同埋葬。
冷风呼啸而过,似是恶鬼正在发笑。
几个和善慈祥的老和尚正在商谈着这座大佛塔的周边配套建筑,全然不顾那些苦工们的哀嚎声。
哭嚎声时不时的响起,妄图夹杂到那些大僧的诵经声之中,却又往往半途而废,戛然而止。
新上任的佗钵可汗站在了城楼之上,就看到他披着黑色的奢华裘衣,身后跟着几个全副武装的武士,身边还有一个年迈的僧人。
佗钵可汗相貌慈祥,眼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嘴角带着虚伪的假笑。
他眺望着远处的工程,笑呵呵的看向了身边的老僧。
“惠琳大师,国内的智者们对我说,修建佛塔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处,耗费了大量的财力,还死了很多的奴隶和百姓,要我停止修建,可我看到这座辉煌的佛塔即将诞生,就听不进他们的言语了。”
惠琳和尚急忙说道:“可汗,这些话都是无知之言,当初的齐国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君王礼佛,佛法无边,使其强悍异常,无人敢招惹,齐国被篡夺之后,国力不如从前,再也不敢出征了。”
“当下可汗礼佛,若是能在国内继续推行佛法,以慈悲为怀,国家定然兴盛,往后或许能南下建邦,完成齐国皇帝都没能做到的大事!”
佗钵可汗忍不住问道:“我也能达到英雄天子的地步吗?”
“定然可以!”
这位可汗有两个爱好,第一个是比较喜欢佛法,第二个是很崇拜高洋。
他觉得高洋是真正的英雄天子,想要效仿他来成就大业。
嗯.某种程度上,他是比较成功的,奈何他先天有缺,尽管有些荒唐举动,但是对比高洋来说太过于正常,还是形似而神不似。
这位上台之后,没有急着去南下大战,也没有去开扩四边。
前任可汗是个雄才伟略的人,虽然在斛律光这边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光看他能跟斛律光打的有来有往,就知道他的才干不凡,前任可汗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消化了上一个草原帝国的遗产,成功让突厥变成强盛富裕,兵马数十万的大国。
到了他这里,突厥的战略目的断了一次,佗钵可汗没有再想着去扩大其余方向上的领土,或者收留其余部族,他的目光几乎是只盯着中原地区,或许也是因为周围都已经被上任给打完了,到他这里只剩下了中原。
他就做些劫掠的行为,而后推行佛法之类的。
先前的劫掠行动,都是这位可汗所发动的。
只是两地的距离较远,消息闭塞,斛律光尚且不知道对面换了人。
惠琳和尚是河北人,先前被突厥人俘虏,因为新可汗对佛法比较推崇,故而得到了赦免,而后就开始建议新可汗修佛塔,钻研佛经。
惠琳已经很清楚怎么跟这位可汗交流沟通了。
他认真的说道:“当初那位英雄天子,便是崇信佛法,他在位的时候,修建了很多的佛塔,推广经文,故而得到庇护,每次战争都能获得胜利,百战百胜,而后来败给陈国,那是因为陈人更重佛法,英雄天子也是知道了这一点,故而战败之后发誓要超过陈人,修建了更多的佛寺.”
“在中原,佛塔处处可见,人人都知道经文,寺庙里堆满了信众”
听着惠琳的话,佗钵可汗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只恨没能出生在中原,没能出生在英雄天子的故地!”
惠琳偷偷瞥了眼他,没有说话,神色复杂。
佗钵可汗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会再加派人手,尽快完成这座佛塔,若是真的能帮助我取得胜利,往后我还要修建更多的佛塔!”
“对了,我还希望您能帮助我受戒,往后我要吃斋念佛!”
“好!好!”
惠琳答应的很是爽快。
突厥在新可汗的带领之下来到了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