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751节

  佗钵可汗在不久之后真的受了戒,成为了佛门子弟,而后开始在国内推行佛教,他派人去四处找那些被驱赶的大和尚们,希望能弄来一些佛经,在得到这些佛经之后,又进行抄写,在国内推广。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了周国的宗室,天水郡公宇文众,在汉国灭周的时候,大量的周人逃到了突厥,宇文众是宇文导的儿子,宇文导是宇文护的兄长。

  他下令让宇文众做了周国皇帝,同时让他收敛周国的逃亡者,要为周国复国。

  同时,他还下令去联系齐国的人,希望能拉来一些齐国故人,重建齐国。

  找来找去,却找不到愿意叛变的,又找不到什么宗室,只能暂时作罢。

  就在这个时候,斛律光也回到了边塞,这一次,他一改常态,却开始派遣小股军队出去骚扰袭击突厥人的军队,同时又派人去拉拢突厥麾下的那些小部族,说服他们倒戈一击。

  佗钵可汗在得知汉国开始出兵袭击骚扰自己的时候,非常的愤怒。

  他决定等佛塔完成之后,进行祭祀,而后大举南下,给斛律光等人看看什么叫佛法无边!

  双方都开始了积极备战。

  斛律光将粮食辎重偷偷迁到前线的几个重要城池,又集中好了兵力,很期待突厥人能自己过来。

  而佗钵可汗也是在发动百姓积极修建佛塔,讲述佛经,等着战时显灵。

  如此熬到了冬季。

  双方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准备。

  斛律光这边,来自不同地区的精锐磨合完成,边塞几个重要地区囤积了粮食和重兵,骑士们几次袭击,重创敌人的营地,引起了突厥上下的愤怒,他们的几个部落跟汉国暗中达成了约定。

  佗钵可汗这边,佛塔修建完成,比王宫还要高大,成为了突厥境内的奇观之一,他下令所有人遇到佛塔都要绕行,不得直接通过,就是自己都得下马,而他国内的和尚们也成功取来了《净名》、《涅槃》、《华严》等佛经和《十诵律》,在国内进行推广。

  双方准备妥当,开始新一轮的交锋。

  佗钵可汗之所以崇拜高洋,是因为他本人就比较好战,他为人骄横,对兄长和父亲的观点都不太赞同,突厥前几个可汗的态度比较谨慎,尤其是在被高洋击败之后,且战略眼光一直都很不错。

  齐国太过强盛,他们就坚决跟着周国打齐国,周国开始强盛起来,他们就开始摇摆,让周人先动手,自己在一边看着,能不上就不上,可一旦发现了好处,就立刻扑上来,一旦齐国开始走向弱势,又急忙转变立场。

  这在道德上虽然有瑕疵,但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他们的选择是很正确的,制衡两国,谁弱帮谁,通过两国的战争来壮大自己。

  佗钵可汗并不反对他们的战略构想,谁弱帮谁是对的,但是,每次都不多抢点东西,小打小闹,这样对自己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反而是那两国容易失衡,一旦其中一方统一了,那自己岂不是就要挨打了?

  到了他的时候,突厥的国力又非常强盛,因此,这位愈发的骄横,甚至开始想效仿高洋来拳打四方了。

  为了反击斛律光的袭击和破坏,佗钵可汗召集了亲戚们,准备了近十万的大军,当然,其中的精锐只有两万多人,浩浩荡荡,分兵两路,一路去强攻恒州,另一路却是准备等幽营等地的军队一如既往的去支援恒州时趁机对这两个地区发动劫掠。

  在老丈人之战里,突厥强攻一地,当地军士死守,其余地区的军队前来增援,而后突厥撤兵,这已经成为了惯例。

  佗钵可汗就是要打破这个惯例,他要做出强攻恒州的模样,等到敌人在这里召集重兵的时候,去偷袭他们空虚的地方!

  刚刚入冬,突厥大军便杀了过来。

  佗钵可汗亲自带队,前来猛攻恒州,至于劫掠的任务,则是被交给了他的侄子来完成。

  一切的设想都不错,可是,斛律光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为了击退敌人。

  在突厥大军奔袭而来的时候,斛律光让将军们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佗钵可汗带着大军杀来,刚停下来扎营,还没有来得及发动进攻,斛律光就先发动了猛攻,他安排在几个重要城池的将领们带着精锐军士们杀了出来,攻向了突厥人各地的兵马。

  双方就在关外开始了大战。

  佗钵可汗显然是没有预料到斛律光会出兵攻打自己,按着他麾下智者们的看法,当下的汉国应当是在施行修养政策,做灭陈准备的,不该与自己交战,他只能认为这是斛律光的个人行为!

  佗钵可汗急忙下令,让侄儿别管劫掠了,快来帮助自己,斛律光的军队肯定不会太多,这是解决掉斛律光的最好时机。

  突厥人的营帐分布在各地,共有十几处,各地开启厮杀的时间都不一样,故而无法及时判断敌人的兵力。

  佗钵可汗正准备跟斛律光大打出手,可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判断出错。

  斛律光在边塞的军队其实并不少,在击败了周国之后,朝廷召集了不少精锐来加强边防,斛律光麾下的精锐应当各地之中最多的,而他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出征或许不够,但是在家门口打一快战还是可以的。

  汉军忽然袭击,大家都是憋了一股怒火,难得遇到建功立业的机会,人人当前,不敢迟疑。

  各地营地告破的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佗钵可汗早上得知敌人进攻的消息,到了晚上就已经接到了好几支军队被歼灭的噩耗。

  突厥的军队是以不同部族为本,不同的部族军队就由其本部大人来统帅,尚且还没有完成对军队的成编制管理。

  佗钵可汗赶忙带着精锐前往救援。

  在长城之外,双方混战,斛律光以敌人的军制出发,将自己麾下的军队也分成了几支,分开与各部作战,若是遇到较强的部落,那就聚集起来,打完之后再次分开。

  斛律光亲自坐镇,不断的切割战场,打断对方彼此的来往,主动出击来寻求战机。

  而佗钵可汗面对斛律光就显得有些太吃力了。

  他想要故技重施,让军队彻底分散,让汉军难以抉择进攻方向,但是此时的汉军也是处于分散状态,若是大军彻底分散,反而会被对方咬住吃下,可若是要聚集,聚集起来的突厥军队因为编制上的缺陷无法正面对抗汉军的骑兵。

  汉军坐镇边塞的这些军队,绝大多数都是老六镇出身,骑射都是家常便饭,无论是骑术还是射术,麾下的战马,骑兵的战术,那都不逊色塞外部众,而在军械上甚至还领先。

  佗钵可汗亲自带着大军去支援,可对方一旦发现突厥军队主力到达,就即刻回去,防守城池。

  另外一面的汉军就会猛攻。

  而佗钵可汗若是回头去攻另一边,那这边又会扑上来。

  一时间,佗钵可汗都有些分不清谁他妈的是游牧。

  这不是塞外的战术吗??

  双方仅仅打了四天。

  而在四天之内,斛律光歼灭了六支部落成制的军队,他的攻势凶猛,军士们全力以赴,而被裹挟而来的部分部落开始反水。

  这些部落是后来归顺的,受尽了欺辱,得到了汉军的保障,那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拿着武器就开始倒戈一击。

  到了第六天,佗钵可汗完全没有了继续战斗的想法,赶忙下令给远处的侄儿,什么都不要管,撤离!撤离!

  这次的战事耗费的时日极短,可以说是汉与突厥数次大战之中耗费时日最短的一次了。

  从双方正式见面到结束,竟只用了七天的时间。

  而在这七天之内,斛律光通过疯狂的多线出击,日夜猛攻,击破敌人大小部族十余个,斩获两万三千余人,获牲畜物资旌旗无数。

  佗钵可汗领着心腹们逃回了王城。

  他刚刚上位就迎来如此大败,且送出去了那么多部族,国内的局势大变,而斛律光此刻也向其余部落首领派出使者。

  斛律光表示:这波佗钵可汗的问题确实很大。

  两国本该和平相处,但是佗钵可汗收留周人,又频繁发兵劫掠,实在不妥,希望突厥各部能再选出一个新的首领出来,交出那些被留下来的周人,废除其皇帝号,两国再建和平。

  佗钵可汗并非是上任可汗的儿子,是弟弟,本来位置就不算稳固,而因为这次兵败,顿时开启了内部之争。

  至于斛律光,此刻则是一边向朝廷报喜,一边继续派人联系塞外的诸多势力,准备下一次的大战。

第491章 三位大师齐上阵

  天元三年。

  对这个崭新的帝国而言,这一年可谓是双喜临门。

  首先就是皇后为皇帝生下一子,母子平安,而后边塞传来大捷,斛律光在恒州关外大破佗钵可汗,斩获无数,连夜将斩获的物资给送了回来。

  斛律光在战报里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与敌人作战的时候,忽起狂风,吹乱了敌人的阵型,而后天边有星辰升起,使黑夜如白昼,敌人大怖,望风而逃。

  此时的皇宫内,祖珽正手持战报,坐在皇帝身边,笑得合不拢嘴。

  “这帮老武夫做事就是生硬啊!”

  “就差把天降圣人以破敌几个字给写上去了,这外公不错,不错!”

  祖珽跟刘桃子的关系亲近,哪怕是一些比较隐秘的事情,祖珽也不怎么避讳,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才是保证君臣一心的关键,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防备和忌惮。

  刘桃子瞥了眼那战报,“我倒是觉得有些不妥。”

  “我前线几万将士们奋力杀出的成果,怎么能就这样按在一个孺子的身上呢?”

  祖珽摇着头,“车骑将军是急了点,不过,国内的武人们向来都是这样,斛律光敢这么上奏,那肯定也不是自己定夺的,他身边的人大概也是有同样的想法,况且,本来就是嫡长太子,有再多的神迹也无碍,陛下不必多虑。”

  祖珽说着,忽又探出头来看了看周围。

  “殿下还在皇后的身边?”

  “在太后身边,说是不能见生人,便是我,也不许多抱。”

  祖珽哈哈大笑,而后抚摸着胡须,感慨道:“孙比子亲啊,臣的孙儿出生的时候,也是整日抱在手里,不敢让别人抱,我孙儿比他父亲有出息,往后或许能成为殿下的大臣,至于我儿子,这辈子也就是个县令的才能了。”

  两人聊了会家常话,祖珽方才将话题再次转移到了大事之上。

  “北胡短时日内都不再是我们的威胁了,边塞初步安定”

  刘桃子看向了他,“可以发兵灭陈了吗?”

  “这还是要等一等。”

  祖珽原先的修养时日规定在三年到五年,如今已经是第三年的元月了,可是地方的情况还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转变。

  祖珽令人拿来了许多的文书,堆积在了一旁。

  “这些都是各地的奏表所汇列而成的。”

  祖珽随后对这些奏表进行一一解析。

  这三年的时日里,地方上有变化,但是尚且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修养的政策,成效着实不快,各地还在恢复,不过,也就只是在恢复而已,很多地方的税收还没交上来,道路和建筑还是处于破损状态,至于耕地。

  耕地的修复是最困难的,土地并不是今年荒废了明年就能拿来用,每份土地都需要投入极大的心血来耕耘,而且一旦荒废了,再想捡起来难度就更大了,国库还是较为空虚。

  但是祖珽本人并不担心,“成效虽然慢,但是各地也不再如当初那般向庙堂求援,地方的情况已经开始稳定,贼寇被清除,大量的亡民回归,周土上的百姓们也逐步认可了大汉,再等一年,或许就能看到大变化。”

  刘桃子摇着头,平静的说道:“无碍,灭陈之事,不能以急,这是祖相曾告知我的,我等着就是了。”

  祖珽深吸了一口气,眼里闪烁着精光。

  “陛下且放心吧,不会等太久,我已经有了些想法”

  刘桃子看到祖珽脸上那不怀好意的笑容,心里就大概能猜得出陈国要倒霉了。

  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祖珽放手去做。

  祖珽离开皇宫之后,便坐车前往自家府邸。

  前后有全副武装的甲士开道,足足有上百人,这是丞相的特例,丞相的穿着,出行,随从等方面,都比群臣高一个档次,只比皇帝低一些。

  祖珽的府邸也是特例,按着礼法,他的府邸的高度能达到大臣里最高的地步,但是祖珽这个人,不太在乎这个,自从当上丞相之后,这位的恶习收敛了许多许多,偷窃,私通这些事都不怎么听说了。

  当然,有人传是因为没人敢抓他了。

首节 上一节 751/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