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8节
不过说了半天,他们也没讨论出什么,只能让没卢延自己做决定。
想了想,没卢延决定放这支人马进城,然后加以限制。
这支人马的领头人顶多就是个二百户,根本做不了主。
放任他们在城外,自己不放心。
倒不如将他们放入城内,然后再加以限制,若是几天后张议潮率大军到来,还能拿他们做谈判的资本。
这么想着,没卢延暗自点了点头,同时对左右道:“他们如果来了,让他们把甲胄和马车放在瓮城,只能携带短兵入城内。”
“是!”众人抱胸应下,而军令也随之传出。
不到一个时辰,山丹城内的所有兵卒都做好了准备。
没卢延派五百人看住城内的汉人、回纥人和粟特人,其余三百人驻扎在瓮城马道上,二百人把守瓮城城门和城池城门。
在他的安排下,一个针对十三团的包袱已经打开口子。
随着时间推移,官道的尽头渐渐出现了十三团的身影。
在刘继隆的率领下,十三团只花费两天半就行军百里,来到了这甘州重镇的山丹城。
吐蕃的哨骑与十三团的塘骑率先接触,双方简单的言语交流后,十三团塘骑率先回禀消息。
塘骑策马返回本阵,在刘继隆前勒马作揖:“校尉,山丹的小节儿没卢延让我们率部进城。”
“……”听到这话,刘继隆眉头微皱。
此刻的十三团已经是全副武装,除了那五十名民夫没有甲胄可穿,其余二百人都武装到了牙齿。
可即便如此,贸然进城,也有可能被打一个伏击,更何况山丹城有瓮城的事情,刘继隆早在张掖就知道了。
他坐在马背上,目光扫视山丹城外。
丹水从祁连山缓缓流下,从山丹西侧绕过,向低洼的北方渐行渐远。
依靠丹水,山丹城外耕种着规模不下万亩的耕地,这还是刘继隆肉眼能看到的耕地数量。
不得不说,这地方是一个好地方……
“告诉他们,进城可以,但要让我们检查瓮城和城门,并且我们要先派五十个人接管内城门。”
“是!”
观摩完山丹城外的情况,刘继隆这才开口传令。
那塘骑作揖应下,调转马头向那吐蕃哨骑奔去。
刘继隆见状,当下吩咐:“全军席地而坐,等待我军令再行动!”
为了避免大战,刘继隆特意让将士们休息,恢复恢复体力。
此刻他们距离山丹城不过二里地,真的走起来,也就一刻钟的时间罢了。
刘继隆策马上前,往前前进了二百步,却还是觉得有些看不清。
眼看己方塘骑与吐蕃哨骑重新碰面,不到片刻,那吐蕃哨骑便调转马头返回山丹。
与此同时,刘继隆借机再上前二百步,距离山丹城仅一里地。
陈靖崇、耿明都不放心他,策马上前跟随他一起观摩山丹。
不得不说,作为军事重镇,山丹的规模虽然不大,可城墙却用西北的黏土夯实二丈还高,东西约四百步,南北大概也是如此。
刘继隆在心底算了算,若是山丹四面城墙都长四百步,那这地方顶多四五百亩,能生活四五千口人。
想到这里,刘继隆收回目光,扫视了一眼城外和远处的祁连山。
“靖崇,带两个人去南边的林子看看,有没有新砍伐的痕迹,算好了来告诉我。”
“是!”
陈靖崇应下,调转马头便去调查去了。
他似乎知道刘继隆的意思,不过耿明却不清楚,不由询问:“校尉,看树木干嘛?”
刘继隆目光深邃,眼里只有山丹城和城外延绵里许的耕地。
“这城池大约能生活四五千口人,而他们每日烧火做饭都需要木柴。”
“去看树木砍伐痕迹,主要是判断他们储存了多少柴火,能坚持多久。”
火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件宝贝,倘若没了柴火,那就只能拆家取木来烧火煮饭。
倘若连房子都拆完了,那就等吃泡冷水的夹生饭,长期吃下去就会患病。
刘继隆了解这些,就是为了围困山丹做准备。
耿明听后眼前一亮,挠挠头:“这当兵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学问多着呢,你多学吧。”
刘继隆的目光扫视整个山丹,对这个地方愈发满意。
这地方水源充足,若是好好开发,还是能开垦十数万亩耕地,养活几万人不成问题。
“这地方倒是不错,若是能为我所用就好了……”
一时间,刘继隆不免有些羡慕张淮溶,这个自己未来的上司。
在他如此作想的时候,吐蕃塘骑也将他的要求告诉了没卢延。
“五十兵卒?”
节儿府内,哪怕已经得知刘继隆率部前来,可没卢延并未重视,而是坐在府内遥控指挥全城兵马。
在他下首,一名百户行礼道:“节儿,不能放他们进来。”
“才五十人能闹出什么事情?”没卢延并未重视,只是对塘骑摆摆手:
“告诉钦陵礸,放那五十兵卒进来检查,如果那唐将有异动,立马将他拿下!”
“是!”塘骑行礼退出节儿府,不多时便将消息传回了西门。
与此同时,西门百户也派出塘骑与十三团接洽。
十三团的塘骑上前迎接,双方简单沟通过后,十三团的塘骑便朝着刘继隆这边赶来。
只是片刻,那塘骑便来到他面前作揖。
“校尉,番贼同意了。”
“好。”刘继隆颔首,转头对耿明吩咐:“告诉酒居延,塘骑在城外游荡,派第一队驻扎内城门,等第一队传来消息,我们再进城。”
“是!”耿明应下,调转马头后,朝着酒居延他们的方向奔去。
望着他离去,刘继隆也转过头来,将目光放到了山丹城上。
“希望你这番人识些大体……”
第35章 遂定山丹
“唏律律……”
“开城门!”
申时(15点),伴随着城门打开与马匹焦躁不安的喘息声响起,山丹城门口的十三团也全部戒备着。
“进城!”
眼看城门被彻底打开,无需刘继隆开口,酒居延便率领第一旅第一队的五十名将士齐步走入城门内。
望着他们穿过甬道,走入瓮城之中,刘继隆的目光死死盯着城门口的数十名番兵,不放过一点痕迹。
随着一刻钟的时间过去,酒居延率领两名甲兵返回,在城门前对刘继隆作揖。
“校尉,两道城门都没有问题,我们的人已经把内城门控制住,没卢延请您前往节儿府。”
“不过在此之前,他要求我们剩下的一百人将车马与甲胄留在瓮城……”
“不可能!”刘继隆用唐音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目光锐利看向城池,却又眼睛一转,用吐蕃话点头:“告诉他们,可以。”
“是……”酒居延应下,刚想调转马头离去,却见刘继隆低声用唐音说着:“进了城之后跟着我走!”
酒居延眼前一亮,于是也不自己返回城内,而是派一名奇兵前往城内报信。
不多时,待那奇兵返回,刘继隆一马当先,率领除城外马军的剩余一百五十名军民进入瓮城。
“马成,你带二十人留后,用几辆板车堵住城门口!”
刘继隆低声说着,马成心领神会,慢慢退到了队伍末尾。
渐渐地,队伍进入瓮城,此地平整,空无一物,面积约二三亩,四周都是两丈高的夯土城墙,只有前后两扇城门可以通过。
刘继隆看到了把守内城门与城楼的第一队将士,没有任何征兆,他突然行动起来,朝着内城门策马而去。
酒居延反应及时,立马对身后大喊:“跟随校尉!”
“你们干什么!!”
“谁都不许动!”
城门楼上,吐蕃的数名百户也反应了过来,他们试图关城门,却被刘继隆安排的甲兵持长兵相对峙。
刘继隆策马冲过内城门甬道,直接冲入内城,向着节儿府冲去。
山丹城的普通兵卒听闻要投降,便对他们没有了防备,而那些百户们则是没想到曾经温顺的汉奴会如此不讲规矩。
猝不及防之下,十三团的大队将士冲过了内城门,刘继隆更是率领二十名奇兵冲向节儿府。
突发的情况被一名百户尽收眼底,他翻身上马,试图超过刘继隆他们,先一步返回节儿府。
然而瞧着他行动,刘继隆取下马钩上的长枪,直接投向了他的身前。
军马唏鸣,被突然出现的长枪吓了一跳。
那百户猝不及防之下被从马背甩下来,刘继隆不曾停下,只是用吐蕃语对其喊道:“我知道在哪,不用送!”
百户被摔的七荤八素,等他爬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刘继隆他们冲向节儿府。
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刘继隆他们二十余人便冲到了节儿府面前,在此守备的百余名番兵纷纷持枪戒备。
刘继隆就在马上,他抬起手中马鞭,示意奇兵们驻足。
“唏律律……”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