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9节

  他在马背上驾驭军马来回渡步,同时用吐蕃话交代:“告诉小节儿,我带人来了!”

  府门前的百余名番兵手心冒汗,队伍中一人退回府内,火急火燎的跑向了正厅。

  此刻正厅之中的没卢延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到了嘈杂声。

  “节儿,那唐将带着二十名奇兵冲来府门前了!”

  百户火急火燎的冲进来,对坐在主位却漫不经心的没卢延交代着。

  “你说什么?!”

  没卢延一下子站了起来,反应过来后恼怒道:“城门口不是交代好了吗?五百人还拦不住他们二百人?!”

  “这……我……我也不知道,但那唐将已经在门口了。”百户口干舌燥的解释着。

  “没用的东西!”没卢延心里也十分慌乱,但还是抬起双手:“帮我穿甲!”

  “是……是!”

  百户与正厅的几名兵卒手忙脚乱的走上来,为没卢延穿戴起了甲胄。

  大约半盏茶后,没卢延这才脸色阴沉的带着百户与数名兵卒走出节儿府。

  此时的节儿府外,近百名身穿甲胄,举着三辰旗的沙州兵马列阵府门前。

  其左右、后方还有后续追赶而来的吐蕃守军,乌泱泱一片,将道路占据。

  望着局势还在自己这边,没卢延松了一口气。

  他还未与类似沙州军这样的精锐交战过,只是听说张掖都被沦陷了,加上自己的族人尚婢婢在河湟局势不妙,他才有了投降的心思。

  虽说一时不察,让这群唐人冲到了节儿府前,但好在已经将他们团团包围,想来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这么想着,原本还有些心虚的没卢延也胆子大了起来。

  他推开挡在自己身前的两名番兵,走到刘继隆面前,抬头仰视这个马背上的高大汉子,略皱眉头。

  “你就是沙州来的校尉吧,怎么和我刚才答应你的不一样?”

  没卢延是指刘继隆先前答应的事情,不过刘继隆却轻笑着用吐蕃话回应:“我担心有人会不满你归顺我们,所以带人来帮忙。”

  “你……”没卢延瞪大眼睛,他还真没想到刘继隆居然会用这种借口。

  “好了,既然已经进来了,那就请您让城内番兵卸甲交兵,各自返回家中等待刺史率兵到来吧。”

  刘继隆目光扫视左右那数百番兵,竟不将他们放在眼中。

  没卢延瞧他那空目一切的模样,心里有些气恼,下意识将手搭在刀柄上。

  可不等他反应过来,刘继隆却突然催马上前一步,将没卢延吓的往后退了数步。

  “哈哈……马儿受惊,惊扰小节儿您了!”

  刘继隆爽朗一笑,身后的十三团将士也跟着笑了起来。

  城内的吐蕃兵卒瞧见自家主帅的模样,士气不由受挫。

  没卢延反应过来后也急忙看向四周,随后脸色阴沉道:“在张刺史来到前,我不会交出山丹!”

  “那好,那我们……”

  刘继隆话还没说完,便见吐蕃兵马传来骚动。

  他下意识转头看向城门楼,只见城门楼的吐蕃旌旗已经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沙州的三辰旗。

  刘继隆咧嘴一笑,调转马头的同时看向没卢延:“既然这样,那我就带着弟兄们在西城门楼驻守……驾!”

  他抖动马缰离去,张昶、耿明、李骥三人也率队跟随他撤往城门楼。

  “城门楼怎么弄丢了?!”

  看着刘继隆他们远去,没卢延无能的对几名百户怒吼。

  “我们……我们瞧他们直奔这里,就都跟着过来了……”

  “我!”没卢延差点没被气死,却不想想兵马松懈如此,都是他平日不常训练的缘故。

  倒是刘继隆率部返回西城,自己住进了城门楼内。

  眺望远处的节儿府,刘继隆嘴角一挑,耳边隐约能听到城下一些院落中传来欢呼声。

  “山丹,遂定……”

第36章 河陇局势

  “十三团校尉刘继隆,携山丹小节儿没卢延,参见刺史!”

  七月初,呼声焦躁的山丹西城外,随着刘继隆唱声行礼,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横亘在城外,三辰旗猎猎作响。

  千余名沙州将士与近千名民夫组成的队伍,使得刘继隆身旁的没卢延乖顺了不少。

  马背上,身穿扎甲与文武袍的张议潮翻身下马,走上前扶起刘继隆,而后走到没卢延面前扶起他。

  他脸上露出和善笑意,轻拍着没卢延手背,好似一名长者。

  “小节儿能归顺我大唐,这是山丹军民的幸事。”

  “即日起,我愿请封小节儿你为瓜州别驾,不知道小节儿怎么看?”

  张议潮这般说着,可没卢延也知道自己没得选择。

  他已经投靠了张议潮,哪怕官职不如意,可现在反悔也来不及了。

  “谢谢刺史请封……”

  没卢延这般说着,张议潮也看向刘继隆。

  他目光深邃,似乎知道没卢延肯定搞了不少事情,但最终还是被刘继隆给收拾了,因此他对刘继隆安抚道:“你也辛苦了。”

  “皆末将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刘继隆作揖回应,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相比较豪强们动不动就谈利益,刘继隆在张议潮眼中的形象,无疑是非常好的。

  换做豪强子弟,恐怕已经挟功请封了。

  “先去节儿府吧。”

  张议潮满意点头,刘继隆也侧身让出道路。

  跟在张议潮身后的张淮溶牵马上前,在张议潮上马后,其余人才纷纷上马。

  西北风中,沙州将士涌入了山丹城内,将其余三门及街道彻底接管。

  一千名吐蕃兵卒卸甲回家,等待安排。

  张议潮率领诸将来到小节儿府前,翻身下马,走入府内。

  他打量了这充满吐蕃风格的节儿府,站在院中许久,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不多时,他走入正厅,坐在了主位之上,同时招呼没卢延坐在副首位。

  待他们二人入座,张淮溶、李恩等人才先后入座。

  刘继隆得到了一个左首的末尾位置,面色如常。

  这一切都被张议潮看在眼里,他暗自赞喜,但表面并未夸赞,只是在诸将面前,与没卢延聊起了对方过去的往事。

  作为没卢家族出身的人,没卢延的统战价值不言而喻,更何况他和鄯州的尚婢婢还是同族。

  倘若能通过他来策反尚婢婢,那对于收复河陇,无疑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张议潮的心思,众人都心知肚明。

  没卢延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也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尽数交代。

  通过他的交代,众人也知道了山丹以东十八州的情况。

  自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死后,吐蕃王室内分离成两派,两位王后各自支持两位年幼王子来继承赞普位。

  其中,吐蕃国相尚思罗及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支持乞离胡,而落门川讨击使的论恐热则是自号国相。

  只是自号国相不久,眼看吐蕃内部依旧动乱,论恐热自然就升起了自立的念头,同时反对立乞离胡为赞普。

  他的做法,自然遭到吐蕃国相尚思罗及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反对。

  面对反对,论恐热则是集结四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大军,进攻尚思罗及尚婢婢,略地至渭州,于洮河擒杀吐蕃国相尚思罗。

  随后因为轻敌,于河州为尚婢婢所败,单骑逃脱。

  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局势,论恐热希望借助大唐的认可来以壮声势,并要求大唐承认他为赞普。

  好在唐宣宗也不傻,知道这样做会在河湟之地养出一头豺狼,所以将其拒绝,而论恐热遭拒后又举兵反唐。

  去年二月,被吐蕃占领多年的秦州、原州、安乐等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守将因为河湟战乱而叩塞请降。

  唐宣宗倒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命太仆卿陆耽为宣慰使,诏泾原、灵武、凤翔、邠宁、振武出兵应接。

  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收复原州及石门等六关。

  七月,唐军先后接管投降的安乐州、萧关、秦州、宁州。

  “如今尚婢婢盘踞鄯州,论恐热则是盘踞河州,而凉州则是由诸位节儿统治,没有一个统一的头人。”

  没卢延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交代了清楚,厅内沙州诸将听得十分振奋。

  “为何大唐没有继续出兵收复河陇诸州?”

  “应该是不知道我们已经收复瓜、沙、甘、肃四州之地,若是知道,一定会西进响应我们的!”

  “对!没错!”

  “哈哈,归唐在即了!”

  一时间,厅内被欢声笑语充斥,张议潮脸上的表情都不由舒展。

  只是相比较他们的乐观,刘继隆却清楚一切。

  唐宣宗虽然信赖张议潮这群义士,可却没有主动出兵河陇的打算。

  另外刘继隆如果记得没错,大中年间的河朔和两淮藩镇也不安稳,几次作乱。

  相比较白手起家,还有着理想主义者张议潮作为头领的沙州军民,河朔与两淮的藩镇才能真正代表着中晚唐的风气。

  尽管大唐境内还有着许许多多理想主义者,可大唐距离落幕已经不远了。

首节 上一节 29/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