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428节
“其中,步卒二万八千七百,精骑一万,但精骑尚缺军马一千八百余匹,乘马三千四百匹。”
“以军马场出栏速度,明年六月才能补满马额。”
“另外,凉州别驾陈瑛、长史曹茂率精骑二千出塞,与河西张节帅会师后,往居延海而去,尚未有捷报传回。”
“南边松山有军情,尚摩鄢攻破东女、白狗、哥邻三国,获口五万,城八座,牛羊三十余万。”
“西川节度使夏侯孜遣兵三千于翼州观望,监军杨复恭写信给您,希望您调解尚摩鄢与西山矛盾。”
张昶话音落下,刘继隆却笑道:“让我调解?”
“哈哈哈哈……”
堂内十五名官员纷纷笑出声来,毕竟他们都知道,尚摩鄢能有如此成就,都是被自家节帅扶持起来的。
“节帅,尚摩鄢准备用西山所俘的二千余汉口,换粮二万石。”
张昶继续汇报,刘继隆听后却摇头道:“最多万石,反正他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
“此外,我军收复凉州,而凉州可开辟土地足有数百万。”
“凉州那边可驯化的耕牛倒是有十二万余头,但还远远不够。”
“尚摩鄢要是愿意以耕牛交换,我倒是能以一头牛,十石粮的价格与他交换。”
说完后,刘继隆看向高进达:“给各州县传去消息,加大开垦力度,不要担心没有人耕种。”
“朝廷不断加税,逃亡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不会更少。”
“此外,可以与各道州县官员买卖囚犯,贩往河西来牟利。”
“与其让他们被流放岭南,不如去河西散发余热。”
西域南道的甜头,刘继隆已经尝到了。
如果张淮深能收复西州,打通北道的话,那陇右每年能从丝绸之路获利上百万。
有了这笔钱,想要收买剑南、山南等道官员就更容易了,迁入的人口也只会更多。
不仅如此,大唐与南诏的矛盾即将开始,西川粮价也将上涨。
西川的粮价一旦上涨,所波及的将是整个长江流域。
淮南道的百姓之所以变成饥民,主要是官府盘剥,但若是有钱,还是能买到粮食的。
可若是西川粮价上涨,淮南道的粮食压力就只能靠荆南、江南解决了。
这两个地方的粮食在满足自己后,能出售的数量极为有限。
届时淮南道的百姓即便有钱,恐怕也买不到粮食吃,动乱在即。
不过这十二万唐廷需要面对的局面,而非陇右。
陇右将面对的局面,则是剑南、山南西道被南诏入侵,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局势混乱的局面。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陇右完全能吃下数十万百姓,等待天下大乱后东出陇山!
思绪间,刘继隆看向高进达和崔恕:
“府库中积存的金银铜钱,暂时留下作口马贸易,尽可能迁入人口,强盛我陇右!”
第278章 相对平等
“唳——”
时入冬月,高原的地形地貌在冬雪的装扮下,更显得雄浑而多姿。
古老的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不过再壮阔的自然景观,一旦被人类踏足,便不可避免的被“污染”。
“放!”
“嘭嘭嘭——”
皑皑白雪的高山下,河水已然封冻,而河水两岸的河谷也早已铺上白雪。
河谷的寂静被喊杀声和投石撞击城墙的声音打破,十数万人围绕着一座河谷城池扎营,上万披甲套袄的吐蕃人正在猛攻这座城池。
这是逋租国的国都逋租城,其位置在后世的甘孜与阿坝交界间,是沟通巴蜀与吐蕃的重要通道。
正因如此,逋租国常被吐蕃与大唐拉拢,也常常反复横跳两国之间。
唐强则附唐,番强而附番。
对于当地的羌人来说,这早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了。
不过反复横跳这种事情做多了,自然会遭来厌恶。
正因如此,夏侯孜并未出兵驰援西山八国,而长安也忙于平叛浙东和稳定内部,无心搭理他们。
如今的逋租国及其余西山等国,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孤立无援。
“放!”
“嘭嘭嘭——”
投石机不断作响,哪怕是最原始的人力投石机,但只要数量够多,类似逋租城这种周长不过三里的城池,依旧容易攻取。
在强攻不知道多少天后,逋租城陷落,大量的吐蕃人杀入城内。
对于反抗的羌人,他们通通杀死,而对于不反抗的羌人,他们也会劫掠凌辱一番。
毕竟在高原,能有东西抢的,无一不是贵族,而非他们这群苦哈哈的平民。
大火冲天的逋租城内,番兵不断作乱,直到翌日天明才结束了这混乱的局面。
所有胆敢反抗的人,早已在屠刀下身首异处,留下来的,都是温顺的绵羊。
百余名精骑涌入城内,朝着逋租国的王宫驰往。
说是王宫,其实也不过是较大的院子罢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多看一眼的地方。
尚摩鄢翻身下马,与随行将领走入王宫之中,来到那不足以容纳百人的所谓大殿内坐下后,尚摩鄢开始对将领们布置起来:
“逋租国已经拿下,现在还剩南水国、弱水国、悉董国、清远国和咄坝国等五国。”
“粮仓保下没有,里面的粮食足够我们吃多久,能不能坚持到积雪融化?”
面对他的询问,一名将领走出来行礼道:
“乞利本,粮仓内的粮食最少三万石。”
“南边的山谷还有好几万牛羊,足够我们吃四个月,但吃到积雪融化,应该不行。”
将领回应过后,尚摩鄢颔首道:“既然不行,那就继续往南边打。”
“南边的南水国和弱水国,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余口,拿下他们,足够坚持到积雪融化了。”
“另外,找找城内有多少汉人,把汉人送往松州去,换成粮食运过来。”
“那些牛马之中,留下足够耕种的耕牛、挽马,将其它的也一并卖给松州。”
“我们的甲胄已经足够,现在需要的是粮食。”
“按照之前的价格贩卖,不要在粮食上磨蹭。”
“是!”这名将领作揖应下,随后另一名将领开口道:
“乞利本,这次攻入城内的奴隶有些多,最少有一万多人,要把他们全部解脱为平民吗?”
“当然!”尚摩鄢不假思索道:
“我南下时说过,鼓声响起,入城者为民,余者继续为奴。”
“把这一万多人安置在逋租城内,将逋租城的人赏赐给他们为奴。”
“城外的土地,由军吏们去统计,五成归你们这群有功之人,剩下的五成归他们!”
尚摩鄢虽然没有在刘继隆麾下打过仗,甚至不知道怎么治理民生。
但为了成为多康之主,他早就明里暗里的派人打探刘继隆在陇右所执行的政策。
他确实没有自己的手段和政策,但他可以抄刘继隆的。
刘继隆能从一个牧奴变成如今的凉陇之主,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他的那些政策,有许多是吐蕃人接受不了的,所以他剔除了那部分,保留了另一部分。
攻入城者为民,而被攻下者为奴,并将奴隶赏赐给刚刚解脱为民的番人们。
这是他在麾下施行的其中一个政策,其它还有很多政策。
他将治下的税收定为牧税和田税,田税四税一,牧税五税一。
所有的番民都有自己的私产,只需要老实登记交税就行。
此外,他将自己麾下的制度更改的偏向唐制,亦或者说是陇右制。
他在多弥、磨禅川、西山等地设置了四个军镇,每镇节制三军,每军节制三团、每团节制三个百户、百户下则是队、十。
他为乞利本,乞利本之下设东本领军镇,东本下设东岱领军,东岱下设节儿领百户,百户下则是队长、十户长。
除了军吏和军医制度,他将陇右的军镇制度和“三五制”都抄了过来。
如今他麾下有四军镇,总兵力为一万六千二百人,有民十万,奴隶近五十万。
只有民可以参军领甲,而奴隶虽然也可以参军,但却没有自己的甲胄可以穿。
不过好处就是他们攻入城内后,他们及其家人都会被赦免为民,还能获得奴隶。
只要有上升通道,奴隶们就会奋勇杀敌,而不会想着如何造反,这是他觉得最好的政策。
想到此处,尚摩鄢看向诸将,当即开口说道:
“拿下西山八国后,我准备将你们有能力的子嗣集结起来,送往松州学习。”
“他们学习的耗费,由卫府出!”
没有人不渴望知识,尤其是尚摩鄢麾下大部分都是部落头领和平民。
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获得知识,因为只有知识才能让他们的富贵长久,让他们成为贵族。
“乞利本天恩!”
“乞利本万岁!”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