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27节

  他们的沉默不语,让李漼心中心生不满,不免想到了昔日裴休、蒋伸等人劝谏自家阿耶立储时,这两人也是如此沉默的事情。

  但凡他们为自己说几句话,自己也不至于被李滋和马公儒等人欺负如此……

  想到这里,李漼默默记下这件事,准备日后算账。

  “神策军之事,朕自会与王内相等人商议,倒是浙东裘甫作乱,不知何时能讨平?”

  李漼质问四人,四人中裴休皱眉作揖道:“浙东叛乱兵众甚多,加之百姓愚昧,竟支持叛军与朝廷为敌,实难讨平。”

  “以崔使相手中兵马,讨平叛军不易,不如调遣宣武、义成等镇兵马南下,应该能在年内讨平。”

  “需调多少兵马?”李漼担心调动太多而耗费太多。

  裴休听后却以自己经验估算道:“若调兵众三万,应该能在年内讨平。”

  “此外,此前讨平王守文者,需陛下示意犒赏。”

  “臣与蒋相查阅度支,九厘秋税能纳四百万贯,除正常度支外,仍能结余百万贯。”

  即便加了九厘税,朝廷也不过能结余百万贯,而天下百姓早已不堪重负。

  对此,李漼却皱眉道:“朝廷加税不过九厘,即便各项赋税相加,亦不过三成。”

  “天下田亩六万万,而民仅五千余万口,即便缴纳三成赋税,亦有结余,此九厘赋税,依朕所见,当设为常例。”

  李漼所想倒是轻松,而他这么想,也是因为他距离百姓太过遥远,以至于他以为加税九厘不算什么。

  对此,裴休与蒋伸闻言苦口婆心的解释道:

  “天下田亩虽多,然河北诸镇不纳贡赋,而地方田亩又多为世家庶族所占据大多,百姓田亩数寡。”

  “加之胥吏贪墨,九厘赋税分担之百姓身上,远不止九厘。”

  裴休对李漼所想不免叹息,在他看来,由于先帝只在乎夔王,因此忽略了对今上的帝王心术教育。

  以安史之乱以来,胥吏徇私舞弊,贪墨成性的风气早就闹得庙堂皆知了。

  当初改革漕运时,皇帝甚至问过裴休,胥吏贪墨的问题如何解决,而裴休给出的办法是将每年的漕运佣金全部划归胥吏,由此才解决了胥吏最为关注“利”的问题。

  如今李漼所想的,是大唐上下,人人为公的运作方式,但如今大唐却是各级官吏贪墨成风。

  加税九厘,明面上不过每亩多加八九斤米粮赋税,但实际上百姓需要付出的,远不止八九斤米粮。

  这个问题,不只是裴休,而是大部分经历过州县治理官员都明白的一件事。

  不过对于李漼而言,这却是他才了解到的事情。

  李漼脸色有些不好看,末了只能留下句:“此间事情,便由裴相安排吧。”

  显然,他也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所以决定将事情交给裴休去做。

  这种事情若是放在李忱在位时,那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李忱对权力的控制欲望很强,但李漼却能放权。

  他这种性格,若是选对了大臣,对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陛下放心,朝廷度支一事,臣等定然尽心竭力,以报天恩!”

  裴休恭敬作揖,而李漼闻言也想到了他所说的平叛犒赏一事,不由沉着道:

  “此前讨平王守文之事,赐宣武、义成绢十万疋,河阳、天平、河东、昭义等镇绢七万疋,凤翔等京西北八镇各三万疋。”

  “赐平夏部绢二万疋,另赐国姓于平夏拓跋部。”

  李漼三言两语间,赐绢七十八万。

  若是以朝廷所收绢帛价格来算,折钱不过六十余万贯,国库中尚有三十余万结余。

  但浙东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这笔钱还得用在浙东身上。

  “调宣武、义成、忠武三镇兵马各一万南下浙东平叛,赐钱十五万贯作开拔之用。”

  李漼将安排结束,随后起身道:“若是无事,就此散朝吧。”

  “臣有事启奏……”

  令狐绹忽然开口,而李漼也皱眉道:“相公但说无妨。”

  “回陛下,两个月前,吐蕃多弥卫府番将尚摩鄢入寇西山,如今已攻破白狗、东女二国。”

  “西川监军杨复恭率师三千,屯兵翼州。”

  “西山八国为我朝西山屏藩,倘若失陷,恐有危险,请陛下定夺是否出兵。”

  令狐绹把问题抛给了李漼,李漼闻言不喜,随即看向裴休及蒋伸。

  “诸相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李漼话音落下,蒋伸便开口道:“陛下,如今浙东叛乱未平,若是再在西川燃起战火,于朝廷不利。”

  “臣以为,可先平浙东,再动兵西山也不迟。”

  “陛下,臣附议。”

  蒋伸说罢,裴休不紧不慢的附议,而萧邺也道:“西山易守难攻,我朝又有维州在手,无须担心。”

  “好”李漼有些失落,他打心底是想出兵西山,建立功业的。

  不过朝廷局面如此,贸然出兵,确实不太容易。

  眼见李漼应下,裴休几人松了口气。

  相比较皇帝寻欢作乐,他们更担心皇帝想着开疆拓土。

  “臣等告退……”

  眼见众人无事,裴休四人对视后唱声,并在李漼的示意下退出紫宸殿。

  在他们走后,李漼随即看向殿内宦官:

  “召骠骑上将军及枢密使、中尉前来。”

  “奴婢领谕……”

  宦官应下后,便往殿外走去,吩咐殿外班值太监前去传召。

  半个时辰后,王宗实及王茂玄等人尽数到来,纷纷看向李漼唱礼:

  “上千万岁寿……”

  “诸位平身!”

  两个多月的时间,李漼已经适应了自己皇帝的身份。

  面对王宗实、王茂玄、亓元实、齐元简四人,李漼将南衙裴休等人的言论告诉了众人。

  在他说完需要裁撤神策军虚额的时候,心里还是十分忐忑的,毕竟他是王宗实等人扶持的皇帝。

  眼下要开刀神策军,若是王宗实等人不高兴,他恐怕也难以入睡。

  不过事实证明,王宗实等人节制北司后,北司的环境确实比之前好了不是。

  即便面对李漼这般言论,四人也没有当场发作,而是看向王宗实,以王宗实为首。

  至于王宗实,他在意的是兵权,而非那些滥竽充数的勋贵及诸宦子弟。

  马公儒等人被杀后,他们的家族仍旧有不少子弟留在神策军中吃虚额。

  借此机会,倒是可以把他们尽数清理出去,让皇帝和南衙背负骂名……

  这么想着,王宗实也作揖说道:“神策军中,倒是有一些老弱需要裁汰,陛下可以此作诸镇表率。”

  “如此甚好……”

  李漼松了口气,而王宗实也继续道:

  “若是陛下需要,臣等现在就可以去裁汰老弱,拟出兵册,交由度支。”

  “好,那就有劳诸位了。”李漼颔首回应,王宗实等人见状便退出了紫宸殿。

  待他们退出后,李漼也站了起来,目光扫视着看向自家阿耶理政十四年的紫宸殿。

  “阿耶,这个皇帝你当得,朕也当得!”

  话音落下,李漼转身走向偏殿,同时命人起草了对内廷妃嫔及公主的册封诏书。

  对于他最喜爱的囡囡,他将其册封为同昌公主,而皇子们则是不知道为何,一个都没有册封。

  几日后,王宗实命王茂玄、亓元实等人编撰神策军兵册,裁汰一万四千余虚额,为朝廷节省四十余万军饷度支。

  南衙北司起草圣旨,令宣武、义成、忠武三镇各调兵一万南下,参与浙东平叛,归淮南节度使、浙东讨击使崔铉节制。

  与此同时,河陇之地也秋收结束。

  “至十月三十日,府内全境各州秋收结束,收田税八十九万六千二百石,麻杆十八万石。”

  “各道牙商商货贡税三十八万三千余贯,长安香料所贩三十三万四千余贯。”

  “府内偿还商货近十三万贯,调拨三十万贯置商货。”

  “府内积粮三百四十六万石,钱帛折二十八万贯。”

  “待拨发俸禄及军饷后,积粮约二百八十万,钱帛存折为十二万贯。”

  都护府正堂内,随着高进达将都护府财政情况汇报结束,刘继隆敲打桌面的手指也停了下来。

  简单思考过后,刘继隆这才开口道:“今年增多积存粮食的数量,若是有需要处理的陈粮,便王关内道贩卖。”

  “告诉俞从晖等牙商,收购粮食的耗费,暂且记下,明年运抵的香料,优先提供他们。”

  “对了,现在府库中积存多少金银铜钱及石炭铁料?”

  面对询问,高进达如数家珍般回应道:

  “府库中积存黄金约二千八百余两,白银五万六千余两,赤铜冶炼为锭者,约五十二万斤,可制钱十三万贯。”

  “此外,石碳约二百万斤,铁锭十七万斤。”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铁锭基本用于制甲造械。”

  “甲胄军械在扩军后,仍有三千余套库存,另外还有从凉州缴获并修复的一万二千余套甲胄。”

  “不过这批甲胄都按照您所说,于月初南运松州,估计十一月中旬便能运抵。”

  高进达将府库内情况说完,而刘继隆听后则是看向张昶:

  “各镇兵马如何,军马还缺多少?”

  眼见轮到自己,张昶急忙道:“十四镇兵马合计四万二,战兵三万八千七百人。”

首节 上一节 427/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