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45节

  伙长之后的才是普通的兵卒,而王仙芝麾下有二百多人。

  由于之前已经把钱点好了,因此王仙芝不紧不慢的点出一份,足足有四百贯。

  点齐之后,他让军吏把钱装好,随后叫帐外的人先后走入帐内。

  旅帅每人二十贯,队长十贯,伙长五贯,伍长三贯、兵卒两贯……

  不多时,所有人就都得了钱,而王仙芝也将最后剩下的二十贯拿在桌上,对两名军吏道:“这是你们俩的!”

  “谢列校!”两名军吏笑呵呵的与其他人一样,对王仙芝感激着。

  待他们说完,王仙芝对外叫道:“尚大郎、二郎,蔡大郎,你们三个人进来!”

  他话音落下,不多时帐外的那两名节帅和一名队长就走了进来。

  “你们各点四十名弟兄,派人二十人送二十袋钱去某家,剩下的二十名弟兄,带着这批钱跟我走。”

  王仙芝交代一句,随后便看着他们点人将帐内代表四百贯钱的四十袋钱扛走。

  王仙芝带着尚大郎与二郎往甄城县衙走去,但并未走入县衙,而是前往了县衙旁边,临近西市的坊内。

  在此居住的,都是军头、都将、县衙主官等存在。

  因此此坊虽然不小,却被几个官员宅邸占的满满当当。

  王仙芝带着众人来到一处府邸,当即上前敲响了大门。

  待大门打开,王仙芝这才献媚着作揖道:“大唐天平军第二都前营列校王仙芝,求见刘军头!”

  门内,一名三十出头的掌事似乎与王仙芝相识,并没有为难他,而是颔首道:“进来吧。”

  他将门打开,王仙芝这才挥手示意那二十名兵卒扛着钱袋走入府中,在掌事带路下前往正堂。

  待到正堂不远处,掌事突然开口道:“军头正在与都将们议事,你暂且等着吧。”

  “是……”王仙芝好奇向正堂看去,不知道有什么大事,需要濮州的军将们议事。

  他等待许久,直到半个时辰后,才见到有人走出正堂。

  “第二都列校王仙芝,见过刘都将、王都将、赵都将……”

  王仙芝急忙行礼,而走出的三人正是天平军驻甄城的三名都将。

  三人瞥了他一眼,颔首后走出府邸。

  不等王仙芝看去,便听到有人传他:“军头传王列校进来。”

  “来了!”王仙芝急忙快走进入正堂,而堂外的二十名兵卒则是被拦下。

  待王仙芝走入正堂,只见正堂内坐着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

  男子长得并不好看,也不算身强力壮之徒,但却身穿绯袍。

  “王列校来了?”被称呼刘军头的男人笑了笑,接着示意道:“坐吧……”

  在他的示意下,王仙芝也大胆坐了下来,同时说道:

  “托军头的照顾,本月走路子弄了一千余七十五贯。”

  “开给下面人七百七十五贯后,某留下了一百贯,余者二百贯都在外面。”

  王仙芝的话音落下,刘军头并未因为得了二百贯而激动,只是笑呵呵说道:

  “王列校也是武艺厉害的汉子,这几个月来,每个月都上门送礼,可见也是忠义之人。”

  “当下某这里有个差事,若是王列校愿意接下,三年后便能升为都将……”

  “都将?”王仙芝意动了。

  自会昌以来,军队编制虽然没怎么变,但各镇对各个编制的人数都有变化。

  在天平军,一名都将麾下至少有五个营,治兵一千二百余人。

  以如今时节,如果老老实实的积攒钱财,贿赂节度衙内官员,那起码需要攒上十余年,才能擢升都将之位。

  可如今只需要三年,便能获得都将之位,王仙芝难免意动。

  “不知这差事……”

  王仙芝献媚笑着询问,刘军头也道:

  “想来王列校也听说西南南蛮子闹得很凶了吧?”

  “这……”王仙芝立马面露难色,显然是猜到了这件差事与西南有关。

  面对王仙芝的担忧,刘军头笑呵呵说道:

  “这次的差事,是朝廷派下来的。”

  “岭南军前往黔中坐镇后,留守的兵卒太少,因此朝廷征调我天平军一千兵卒南下广州戍边三年。”

  “只要王列校愿意去,军中愿意以你为都将,各都分别凑三百人给你,你自己再募三百人后南下。”

  “三年后,待王都将归来,我们再向朝廷请表你为都将,将位置坐的名副其实。”

  刘军头的话让王仙芝十分意动,他最担心的就是做列校跟着去南边受气,回来还不得都将官职。

  如今军中愿意让他率军南下,尽管在朝廷那里他还是一个小小列校,但在天平军中,他便是名副其实的都将了。

  他十分心动,可一想到自己在濮州的家产,他当即又有些肉疼。

  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若是自己去了南边,自己手底下这群私盐贩子恐怕会趁机变节。

  届时即便自己回来了,生意却也被旁人抢光了。

  “呵呵……”

  刘军头似乎看出了王仙芝的顾虑,因此他再度引诱道:

  “这濮州的私盐生意,王都将若是不放心,倒是大可以放心交给你那些亲人及弟兄,某定不会让人染指……”

  眼见刘军头都这么说了,王仙芝也顾虑全无,当即作揖道:

  “军头赏识,某若是再不去,便是不给军头面子了!”

  “好好好……”刘军头高兴的以茶代酒,与王仙芝饮下一杯茶后,又与他寒暄几阵,接着便让王仙芝前去找人。

  赶在月末以前,他必须率戍兵南下。

  如此急迫的时间,加上都将之位的吸引,王仙芝匆匆告别刘军头。

  待他走后,刘军头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收敛,最后转作轻嗤:“什么混账,若非需要人戍边,这都将的位置能轮到他?”

  刘军头说罢,远处掌事走了过来:“军头,那私盐生意真的不动?”

  “这王仙芝几次将您的钱放给他手下弟兄,若不处理,岂不是人人效仿?”

  “哼,自然要处理……”

  刘军头冷声道:“等去广州的事情弄完,这王仙芝留下的人都要调走。”

  “这濮州可是我们兄弟几人对付王守文那厮保下的,区区一个后竟之人,也想学我们做军头?”

  在刘军头的冷笑中,不明所以的王仙芝渐渐消失,即日起便开始大张旗鼓的招募起戍卒来。

  战后的濮州虽然还未恢复,但甄城人口数万,招募几百独身对于甄城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在两倍军饷的诱惑下,前往军营应募之人络绎不绝,不到月末,王仙芝便凑足了一千二百人。

  与此同时,王仙芝在甄城庇护的盐贩子依旧在卖盐。

  只是为了安抚所有盐贩子,他比以往多让出了一成利。

  对于这些刀头舔血的私盐贩子来说,多了一成利后,他们倒也没有急于背叛王仙芝,而是趁机派出不少人,试图跟随王仙芝南下,看看事情是否如王仙芝所说一般。

  随着月末一千二百天平军开拔南下,作为“代都将”的王仙芝心中忍不住散发一股豪气。

  “三年后归来,自己便是执掌千余兵马的都将了!”

  王仙芝挺起了胸膛,率领队伍向南而去。

  城外的私盐贩子们通过不少手段,将王仙芝麾下的兵力弄了个清楚。

  得知王仙芝真的统帅一千二百余兵卒南下后,不少私盐贩子都安静下来,准备继续交钱保平安。

  刘军头也并未着急出手,而是准备等待尘埃落定时,再慢慢蚕食王仙芝留下的这些盐贩子。

  类似王仙芝这种戍边兵卒并不少,宣武、忠武、义成等处兵马都有被征调南下者。

  在他们南下之余,于浙东明、台二州之地打造战船的崔铉终于完成最后准备。

  十月中旬,崔铉集结四万兵马,沙船四十余艘、楼船三十余艘向海中洲攻取。

  十月末,海中洲被攻破,维系近一年的裘甫之乱终于被平定。

  得知裘甫之乱被平定,李漼以崔铉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浙东境内的外道兵马,尽数被调回本阵,李漼擢赏诸镇,以宣武镇、淮南镇绢各十万,忠武镇、宣歙镇绢八万,浙西及浙东绢五万为赏赐。

  浙东及浙西整顿后,兵额均以七千,不得增加或削减。

  随着东南的叛乱平息,朝廷度支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只是不等东南的喜讯结束,西南方向便传来了噩耗。

  “十月二十五,酋龙以清平官杨缉思、杜元忠及大军将段宗榜三人为将,兵分三路入寇戎州。”

  “朱提、鲁望、靖川等十座戎州城关失陷,官军阵没者近七千人。”

  “冬月初二,酋龙增兵三万,以兵八万攻台登,使相夏侯孜与其战不利,撤往邛部,酋龙占据嶲州全境……”

  宣政殿内,李漼脸色不太好看,而殿上群臣也眉头紧皱。

  转瞬间,朝廷就丢了嶲州全境及大半个戎州。

  若非高骈、宋涯将播州、矩州及黔州领属之地收复,那朝廷可谓脸面无光,藩镇尽皆嘲笑。

  “崔使相呢……”

  李漼语气冰冷:“朕记得,朝廷的旨意已经发了好几个月,为何戎州军备迟迟未能增强?”

  见状,崔慎由的不少门生故吏们纷纷开口为其辩解。

  “陛下,崔使相手中兵马仅一万,即便加上西川的戎州兵马,也不过二万余。”

  “以二万兵力,守城十余座,实属艰难。”

  “加之此次南蛮举兵八万而来,戎州失陷大半,也是崔使相未曾想到之事。”

首节 上一节 445/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