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54节

  他心里清楚,大礼的野心不会因为寒冬而消退。

  相反,他们可能会趁着朝廷内忧外患之际,发动更大的攻势。

  自己的名声已经在大礼打响,段宗榜若是知道自己成了东川节度使,那一定会对戎州发起更大的攻势。

  他不会给自己时间准备,自己只能在此期间整训大军,将僰道城外的这一万兵马操训好。

  寒风凛冽,高骈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边的梁缵交代道:

  “传令下去,加紧操练,务必在开春之前让将士们熟悉新的战法,大礼的蛮子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梁瓒领命应下,同时脸上流露担忧:

  “您将精骑和马军都派给了王重任他们三人,若是他们丢失城池,那僰道的安危……”

  “不会出事!”

  高骈十分自信,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天际。

  他率兵入驻僰道城后,崔慎由便抛下一切北上了。

  摆在他面前的局面很不好,可他依旧做出了最好的安排。

  他先以王重任为戎州防御,率张璘、蔺茹真将二将及岭南带来的五千兵马前往驯州、总州等城。

  这些小城多达十四个,守军三千余人。

  王重任足够冷静,而张璘及蔺茹真将作战勇猛。

  在他们率军入驻后,僰道城南边的十四座小城便驻扎了八千兵马,其中有三千还是精骑。

  以他们的水平,足够依托总州等十四座城池,坚守大半年。

  事实证明,他安排的没有错,至少就入冬前段宗榜几次试探来看,唐军占优。

  只要王重任能守住南边的十四座城池,他高骈就有把握在入夏前将僰道城的这一万兵马,整训为七千精锐。

  除此之外,他还派鲁褥月前往后方,将留在东川的一万兵安抚好,以免后院起火。

  只要后方不出问题,凭借入夏后的一万五千兵马,他绝对能守住这半个戎州,甚至收复另外半个戎州。

  收回心神,高骈望着眼前正在操练的兵马,忍不住皱眉道:

  “凭借手中兵马,守住戎州倒不是难事,但想要收复失地就困难了。”

  “我们的马匹太少了,大军赶路都只能走路。”

  “现在的骡马、挽马、黄牛价格是多少?”

  高骈看向梁缵,梁缵闻言看向不远处的一名参军,那参军也极有眼力见的走了过来。

  梁缵将高骈的问题重复一遍,参军闻言道:“眼下东川、西川物价骤涨,而马匹素来奇缺。”

  “便是普通的骡马也高达十贯,至于挽马和黄牛,更是作价二十贯与三十贯。”

  “此外,东川粮价涨的比西川还要高,每石粮已经作价一千五百钱。”

  “眼下军中仅存四万六千余贯,还包括了正月的军饷,而朝廷许诺的军饷在元宵过后,并且……”

  参军突然支支吾吾了起来,这让高骈皱眉:“说!”

  “这……这……”参军犹豫片刻,最后才说道:

  “利州、梓州境内,并未听闻有朝廷的车马南下,朝廷的钱粮恐怕难以如约运抵,届时……”

  这次不用参军解释,高骈自己都猜到了后果。

  大战在即,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饷和钱粮发下,他所想的练兵七千,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这件事,暂时不要与军中众人交代,我自会处理。”

  面对朝廷钱粮迟滞的危机,高骈皱眉交代了参军,梁瓒闻言询问道:“使君,要不要向王内相……”

  “不必。”高骈摇头否决。

  他并不打算什么事情都依赖王宗实,因为那样只会让他与王宗实捆绑的越来越紧密。

  他投靠王宗实,不过是想得到拔擢,而非是想当对方手中的狗。

  “那我们要怎么做?”

  得知高骈不准备向北司求援,梁缵顿时没了头绪。

  对此,高骈却沉声道:“此事,我已然有了计策,不必多虑!”

  面对当下局势,高骈清楚自己能走的路就那几条。

  他作为东川节度使兼观察使,手中掌握着东川军政大权,完全可以向百姓加征赋税。

  不过他也清楚,东川百姓早已被朝廷赋税压榨殆尽,倘若自己再催逼百姓,必然引起民变。

  正因如此,留给他的便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对东川的世家庶族“开刀”。

  整个东川,唯有地方上的世家与庶族手中掌握着足以支撑战争的财富。

  但是如何让这些盘踞一方的世家心甘情愿掏钱,成了他布局的关键。

  高骈眯了眯眼睛,心里已经有了计策。

  不多时,他便带梁缵返回了僰道城衙门内,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派遣旁人将自己的请帖送往东川各州县世家、庶族府上。

  他在信中倒是言辞诚恳,特意邀请各家前来僰道城,商议抵抗南蛮之策。

  由于他刚刚赴任没多久,加上南边的战事确实在他手中遏制住了,因此各家还是愿意赏脸前来。

  “见过高使君……”

  “参见使君……”

  二月初,僰道城内最大的三仙楼被高骈包下,整条街道都被封住。

  经过四个多月训练的东川军在街道两侧列阵,每个人披甲执锐,目光死死盯着那一辆辆被放行经过的马车。

  这些马车看上去便十分华贵,单是一辆马车,不算马匹都价值数万钱。

  “使君这帖子,倒比南蛮的军情还烫手。”

  三仙楼门前,梓州陈氏所派来的青年在见到高骈同时呈上他的请帖,笑呵呵的语气中意有所指。

  “陈郎君请三楼上座。”

  高骈笑容和睦,做出请的手势。

  陈郎君也并未追究,而是在高骈示意下,走上了三仙楼的第三层楼内。

  “使君,这真能成吗?”

  站在高骈身旁,梁缵望着陈郎君的背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中不安。

  高骈却没有直接回应他,而是轻声道:“梓州陈氏长孙都来了,要知道他可是陈拾遗的六世孙,他都来了,别人还会不来吗?”

  他口中陈拾遗,即为昔年文学出彩的陈子昂。

  梓州陈氏虽然不比得那些世家大族,但放在蜀中,也算门第不小的世家了。

  高骈不相信梓州陈氏会不明白自己的意图,既然明白,而且还愿意派长孙前来,显然是要助自己一臂之力。

  这般想着,他在陈郎君到来后,陆陆续续又迎接了三十三辆马车走下之人。

  待到正午,三仙楼内已经坐满,而高骈也来到第三层,手持酒杯,从主位站起。

  “如今南蛮咄咄逼人,去岁更是连续攻破驯州以北十数城,掳掠数万人口返回蛮都。”

  “本使到来西川后,虽略施小计,挡住了南蛮兵锋,但以我师麾下兵马,顶得住初一也顶不过十五。”

  “诸君今日受本使所请而来,理应清楚本使所求。”

  “眼下我军疲敝,钱粮不足,北边十四座城池岌岌可危。”

  “想那总州至此,也不过三百余里路程,若是无精兵驻守,南蛮大军三五日便能杀到城下。”

  “南蛮子若是攻破僰道,必然屠城劫掠,大军北上。”

  “届时,诸位的祖坟田宅、妻妾儿女,皆成他人刀下鱼肉,到头一场空欢。”

  “但若是诸君愿意相助,本使必然将南蛮大军阻挡在驯州以北,甚至夺回朱提等城!”

  能来僰道城的世家庶族,心里早就有了被高骈薅一把的准备。

  因此当他将心里话说出来后,底下的家族就一个个的开始执木牌书写起来。

  这些木牌被收集到高骈面前,由梁缵唱声道:

  “梓州陈氏,捐粮五千石!”

  “梓州李氏,捐粮四千石!”

  “简州王氏,捐粮……”

  三层楼地位各不相同,第三层是世家,第二层是大庶族,第三层是小庶族。

  正因如此,第三层捐粮都在三千石以上,而第二层则是在三千石以内,一千石以上。

  小庶族们虽然被朝廷赋税弄得压力很大,但也不敢不捐,几百石粮食还是能挤出来的。

  在当今蜀中粮价飞涨的情况下,粮食确实要比钱管用太多。

  宴席刚开不过两刻钟,三十多家世家庶族,便当着高骈的面,凑到了七万六千多石粮食。

  “咳咳咳……”

  入夜,高骈在榻上俯身干呕,梁缵则是为他拍打背后,适时递上茶水。

  高骈接过并漱了漱口后,这才将茶水吐到铜盆中,用手绢擦了擦嘴:“如何了?”

  “七万六千四百石,足够大军一月之用。”

  梁缵轻声说着,高骈则是黑着脸道:“想从这些世家大族手中弄些钱粮,还真是不容易……”

  回想今夜被他喝下的那些酒,高骈只觉得喉部一阵不适。

  七万多石粮食,这笔粮食对于百姓来说,自然很多。

  但是今日来到僰道城的都是东川世家庶族,族内粮仓修的甚至能比肩县衙官仓。

  这次蜀中粮价飞涨,除了大礼入侵的消息导致粮价涨高外,其次便是这群世家庶族的身影。

首节 上一节 454/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