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55节

  如果没有他们哄抬粮价,买低卖高,东川的粮价怎么可能在短短半年内,从每石五百多钱涨到一千五百钱?

  想到这里,高骈眼底闪过不快,冷声道:

  “看样子想让他们多出钱,还得多做一场戏才行。”

  梁缵颔首表示认同,随后提醒道:

  “梓州传来消息,朝廷押运的军饷进入梓州了,不过只有九万贯。”

  “以蜀中粮价,这批钱也买不了多少粮食。”

  “咳咳!”高骈咳嗽几声,思绪后说道:

  “无碍,明日再好好演一场戏,让他们知道我高千里并非虚名之辈。”

  “是!”梁缵作揖停下,随后便在高骈示意下退出衙门。

  与此同时,四名肤白貌美的女子便走入屋中,其中两名坐在榻尾,将高骈脚掌紧贴自己腹部。

  另外两名女子则是睡在高骈左右,为其温暖双臂。

  在这样安心的环境下,高骈也渐渐在酒精的发作下睡去。

  “杀!杀!杀……”

  翌日巳时,经过一夜休息的高骈身着戎装,不顾身后叫苦的东川各州世家庶族们惨状,冷脸走入了僰道城外军营中。

  “这该死的高千里……”

  “昨日不是已经给他筹措了那么多钱粮吗?他还要干嘛?”

  “贪心不足蛇吞象,这田舍汉……”

  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豪族们,此刻却不得不踩着泥泞的雪地,跟随高骈进入军营,小声骂骂咧咧。

  军营内,士兵们的呼喝声、刀剑碰撞声、马蹄踏地的震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肃杀的氛围。

  高骈站在校台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这些士兵。

  经过他几个月的操训,这些原本散漫无纪的东川士卒总算有了几分模样,列阵动作也勉强算得上利落。

  他们手持长矛,列成方阵,随着鼓声的节奏,一步步向前推进。

  虽然动作还算整齐,但高骈一眼便看出其中的破绽。

  他们的步伐不够稳健,眼神中也缺乏那种久经沙场的锐气。

  这些兵卒与他曾经在秦陇所训练的天雄军、成武军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更别说陇右的精兵了。

  倘若他有八千陇右精兵,他何须担心后院起火?

  想到这里,他眉头微皱,怎么看都不满意。

  倒是相比较他,被他强行带来的那些东川世家子弟们反倒流出惊喜之色。

  东川军是什么样子,他们比高骈还要清楚。

  昔日的东川军虽不至于打家劫舍,但军纪却是十分败坏的。

  “使君,这些士卒看起来倒是颇有几分气势。”

  陈郎君站在高骈身旁,故作恭维地说着。

  对此,高骈淡淡一笑,目光依旧停留在士兵们身上:“陈郎君过奖了。”

  “这些士卒不过是勉强成形,离真正的精锐还差得远。”

  他顿了顿,语气忽然转冷:“若是南蛮的铁骑此刻杀来,这些人恐怕连半个时辰都撑不住。”

  不等众人反应,他又话锋一转:

  “不过有了诸位昨夜所捐钱粮,本使倒是有自信在三个月内让这七千兵马脱胎换骨。”

  “唉……若是能有钱粮采买足够的挽马、黄牛,兴许本使还能击败南蛮来犯之敌,收复不少城池。”

  见高骈这么说,众人哪里还不知道他的想法,于是纷纷看向陈郎君。

  陈郎君眼睛一眯,几番思量过后才笑道:“高使君为何不早说?”

  “若是您昨夜说了,我等必然还会助您一臂之力。”

  “现在也不晚。”高骈笑呵呵的看向他,陈郎君暗骂一声老狐狸,但面上还是点头附和道:“自然。”

  说罢,陈郎君回头看向众人,接着开口道:“为了帮郎君筹措挽马,我陈家愿意再出粮二千石!”

  “我李家愿意出粮一千石……”

  “我王家……”

  眼见陈郎君又开口同意,这些世家庶族纷纷肉疼开口。

  哪怕他们府中还有堆积成山的粮食,可让他们拿出来给高骈,他们始终舍不得。

  不过为了保住东川不受战火,他们只能割肉给高骈这头恶虎。

  倘若高骈守不住戎州,那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动用家中人脉,在庙堂上好好弹劾高骈。

  对此,高骈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他不在乎,他只在乎他能筹措到多少钱粮。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不到两刻钟时间,这三十几名世家庶族便又凑出四万多石粮食。

  高骈心中愉悦,也就不再难为他们,而是派人将他们礼送出营,随后笑呵呵看向身旁的梁缵:

  “派人去打探打探,看看关内道和秦陇二州的马匹,谁更便宜。”

  “另外再派人去陇右,看看能不能和刘继隆联系上。”

  “若是能从他手中获得骡马、挽马,自然更好……”

  “找刘继隆?”梁瓒眉头微皱,显然不太情愿。

  只是当他看到自家使君为了筹措钱粮都成了这般模样,当即也只能应下了。

  “那刘继隆倒是福缘不浅……”

  高骈舒缓片刻,随后背负双手,目光眺望远处僰道城:

  “若非南蛮出兵,想来至尊在收拾东南叛乱后,便要调转矛头了。”

  “您是说至尊想要剪除刘继隆?”梁缵眼前一亮,高骈也点头道:

  “换做你是至尊,你也会这么想。”

  “榻侧有猛虎,即是壮士也难眠,更何况当今至尊?”

  “只是这南蛮今非昔比,想要将其击退倒是容易,击败却并不简单。”

  “短期之内,这南蛮恐难收拾,朝廷也无法去对付那刘继隆了。”

  “趁此机会,从他手中弄些马匹来整训东川大军,以此增加几成胜算则再好不过。”

  “是……”梁缵应下,接着又道:“刘继隆会同意吗?”

  “呵呵……”高骈闻言轻笑,收回看向僰道城的目光,重新投向校场上的七千东川军。

  “别忘了,他还有几万大军要养,可不会错过这赚钱的门路……”

第293章 感不同受

  “哞——”

  三月的晚春,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凉州境内垦荒运动也浩浩荡荡的行动了起来。

  番和县境内,由剑南道逃入陇右的近万百姓,此刻正在埋头苦干。

  他们来到番和城的时间,不过区区半个月。

  但为了能尽早过上舒坦日子,所有人都加入了衙门安排的公田垦荒运动中。

  由于番和县已经在去年时迁入了两万余口百姓,因此距离城池较近的熟田都被瓜分,荒田也被化作县城内百姓的待开垦公田。

  后迁入的近万口百姓,只能被编为乡、村,运气好的编成乡,运气差的编为村。

  作为临州大学走出的学子,刘继隆将这五十二名寄予希望的学子派往了凉州最艰难的一线开垦地区。

  “小李先生,您这活可不能这么干啊!”

  新修的村落外,一对年过四旬的夫妇正在对不远处的某道身影开口。

  闻言,驱使耕牛的那道身影也渐渐停下,投来好奇目光。

  他们脚下的土地已经被大火焚烧过,眼下只需要将土地犁开,将石块挖出来运走,便能成为一块垦荒地。

  “阿丈、阿婆,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

  李阳春询问李阿丈这对夫妻,而李阿丈也走上前来,接过他手中的锄头,示范道:“开荒要顺着地势,不能蛮干。”

  “你看,你虽然用牛犁过地了,但这些土块里还藏着不少石块,得先敲碎土,把石头弄出来才行。”

  “若是像你那样直接挖,很容易把锄头搞坏。”

  “这熟铁的锄头,若是放在剑南道,起码值百来钱,可不能这么糟蹋……”

  面对李阿丈的讲解,李阳春也没有自傲,反而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他年纪不过十四五岁,个头也不过五尺二三寸,看上去与普通农户没有区别,但身上却有一股书卷气。

  “小李先生起那么早啊!”

  “我们这群地里刨食的,竟然比不过小李先生起得早,哈哈……”

  笑声传来,远处的村落中顺势走出不少人,都是早起出村来开荒的移民。

  凉州很大,加上迁入的人口很多,因此五十二名学子被安排得很分散。

  村落的牌坊下,身高五尺五六寸的马懿眺望远处的李阳春,忍不住啧啧道:

  “年纪最小却起得最早,看来比吃苦的话,我是比不过他了。”

  他从牌坊下走出,而牌坊上则是写着“番和县大斗乡永昌村”等字。

  永昌村坐落于番和县西南,位于焉支山与祁连山之间的宽阔河谷内。

  早在百年前,此地曾设置有大斗军,兵额一千五百人。

  后来吐蕃攻入凉州,大斗军基本阵没,而昔日大斗军的军营也在沧海桑田中变为废墟。

首节 上一节 455/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