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68节

  几日时间转瞬而逝,成都城外的军营也开始开设粥棚募兵。

  不少流民在吃了两日粥食,恢复了些许力气后,当即便参加了选拔,从而成为了西川将士的一员。

  崔铉想的也周到,他给每个参军的将士,先付了三个月的军饷。

  军饷不是给将士的,而是让将士们给他们的妻儿,以此让他们放心随自己南下。

  三个月的军饷也有五贯,足够买五石粮食,供给五口三月所食,能帮助军属们渡过最难熬的冬季。

  待到来年开春,崔铉则是可以根据大礼军队的动向来布防。

  做好这些安排后,崔铉便安静等待募兵数满。

  在他做足准备的同时,长安也收到了西南各镇的奏表。

  不过这些奏表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来要钱要粮的。

  “西川原有兵卒二万四千余,如今崔使相又募兵三万,想来能在来年开春后,将大渡河北岸土地守住。”

  “东川募兵后有兵三万七千,其中精骑三千,马军一万二千,骡军五千。”

  “岭西李弘源率戍兵四千将邕州、田州收复,修葺城池并加固,请表朝廷再发戍兵三万。”

  “安南王式言其治下有兵一万七千余口,皆以操训两载,师兵可战。”

  “黔中道宋涯召兵七千与播州、矩州,言南蛮难入黔中。”

  咸宁宫内,乐工与伶人们跪坐殿上两侧,而殿中则是前来奏表政务的裴休、蒋伸。

  白敏中依旧卧床,政务的担子都压在了裴休和蒋伸身上。

  五份奏表,表面看都没有提到钱,但又都提到了钱。

  不管是东、西川的募兵,还是黔中、安南的备边,亦或者岭西的召调戍兵……

  这些事情都需要用到钱,而如今的裴休二人也需要和皇帝好好商量,如何应对明年度支的问题。

  “王式竟有敢战之心,甚好…甚好……”

  金台上,李漼满意点评了王式的事情。

  毕竟王式只有一万七千兵马,而且还需要防备南边的林邑和真腊。

  这种情况下,王式还能奏表这种主攻的态度,可谓难得。

  “陛下,仅安南一处兵马,即便敢于出战,恐怕也难以取得成果。”

  “东川、西川的兵马若是练成,两路大军南下收复失地,才是朝廷现在该做的事情。”

  裴休不卑不亢的向李漼表达自己的态度,李漼也没有怄气,只是点头道:

  “裴相言之有理,不知东川与西川的兵马,需要多久才能练成?”

  “这……”裴休沉吟,这种事情他还真不好说。

  他不是没有面对过兵卒,但他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北兵,而剑南道的东川和西川,无疑都属于南兵范围。

  在南兵之中,巴蜀之地的兵卒给人印象,唯有“孱弱”二字。

  这倒不是裴休瞧不起巴蜀的兵卒,而是在此之前的历史印象所得。

  巴蜀天险,却不足以守住巴蜀。

  历代蜀中政权,除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外,其余政权就没几个打出去过,多是守天险而失巴蜀。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地利都占优的巴蜀却不断失守,这只能怪到人身上去了。

  正因如此,历朝历代对蜀人、蜀兵的评价就是“脆弱”。

  李渊跟李世民说过“蜀兵脆弱”,而李世民在位时期,更是有大臣上奏:“蜀人脆弱,不耐劳剧”。

  这种刻板印象,算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来了。

  在裴休看来,淮西及河北、河南、河东、关中、关内、陇右等北方的兵卒善战,秦岭长江以南的则大多孱弱。

  崔铉、高骈以蜀人操练为兵马,需要的时间,很难说得准。

  因此裴休沉吟许久,末了还是决定往长了说。

  “陛下,练兵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

  “臣以为,恐怕需要练兵三年,方才有收复失地,击破蛮军的希望。”

  “三年?”李漼露出不满之色,但还是忍住了想要发作的脾气。

  “三年就三年……”李漼深吸口气,郑重道:

  “朕希望三年后,能看到收复失地的捷报!”

  “这是自然。”裴休不假思索的附和,蒋伸反应也不慢,连忙对李漼唱声英明。

  在二人的点头下,李漼也渐渐松懈下来。

  在与裴休、蒋伸聊了一些度支上的事情后,李漼便拂袖让二人退下了。

  待他们离开咸宁宫,李漼这才看向田允:

  “派人去白相公府上,询问下白相公对西南兵事有何看法。”

  “奴婢领谕。”田允依旧老实应下,并在之后走出咸宁宫,派人前去试探白敏中。

  两个时辰后,试探的人返回了宫中,进一步汇报了白敏中的情况。

  明明是简单的风寒,可白敏中就好似霉神附体了般。

  不等风寒转好,他的足部又因痹病(痛风)而无法行走,只能继续卧床。

  得知白敏中又患痹病,李漼皱了皱眉,但并没说什么,只是收敛目光,继续观赏起了咸宁宫内的伶人们……

第300章 骤雨前平

  “哇……”

  十月的最后一天,当婴儿的哭嚎声响起,刘继隆也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孩子。

  生下这个孩子的,依旧是刘继隆的发妻封徽。

  尽管是第二次生产,但封徽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力气才将孩子生下。

  “如何,可有不适?”

  “未…未曾……”

  拔步床前,刘继隆在护士们将封徽抬回床上后,蹲下握住了她的手。

  她全身都是汗水,嘴唇发白,眼睛眨得厉害,好似下一秒就能睡着。

  “节帅,是位郎君!”

  张嫂抱着清洗干净的孩子来到拔步床前,小心翼翼的递给刘继隆。

  刘继隆接过看了一眼,果然与刘必烈刚生出来那时一样难看。

  “瞧瞧吧……”

  他抱着孩子靠向封徽的方向,封徽将疲惫的目光挪到孩子身上,露出笑容的同时,也伸出手摸了下孩子的手。

  “郎君给他取个名字吧……”

  封徽目光看向刘继隆,刘继隆则是脸不红心不跳地道:“叫刘木真吧,小名就由细君你取。”

  当他说出刘木真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倒是抱着自己到来,日后不可能出现这群人的打算来取的。

  这也算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延续这些姓名吧……

  刘继隆忍不住笑出声,而封徽则是以为他在想小名,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尽管疲惫,可封徽却还是用心想了想,最后才说道:“这孩子长得敦实,不如就叫铁头吧?”

  “铁头?”刘继隆有些错愕。

  刘必烈叫虎头,刘木真叫铁头,自己第三个孩子不会叫木头或者大头吧?

  “细君喜欢就好……”

  他有些汗颜,但还是认下了这个小名。

  毕竟虎头、铁头,总比小猪、黑臀来的好听多了吧……

  “阿耶,我能看看弟弟吗?”

  衣摆被小心拉拽,刘继隆低头看去,果然瞧见了刘必烈那怯生生的模样。

  “来看看吧。”

  刘继隆侧过身子,让他看了个清楚,结果他小脸皱成一团:“弟弟好难看啊……”

  “哈哈哈哈!”

  刘继隆被逗笑了,连忙打趣道:“你刚出生的时候,和弟弟现在这样子差不多。”

  “不会!”刘必烈斩钉截铁:“我长得比弟弟好看。”

  见他如此,刘继隆也不与他争辩,只是笑着逗了逗他,眼见封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这才轻手轻脚的走出拔步床,将刘木真递给了张嫂。

  张嫂将刘木真带去侧卧,而刘继隆则是抱起刘必烈,大步向外走去。

  “你娘累了,让她好好休息。”

  “嗯!”

  父子二人走出内堂,脚步加快往中堂走去。

  待他们赶来时,守在这里的高进达、崔恕、张昶、曹茂等人才松了一口气。

  父子二人如此,想来主母没出什么事情。

  “母子平安。”

  刘继隆瞧着四人紧张的样子,笑呵呵说出了结果,同时抱着刘必烈坐在主位。

  “节帅,这是西川三仙楼刚送来的消息。”

  崔恕起身递出一封书信,刘继隆将刘必烈放下,接过书信看了看。

  书信内容是崔铉抵达成都后的那些政策,其中影响到陇右的,便是崔铉募兵三万的消息了。

首节 上一节 468/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