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472节
凉州毕竟是草肥水美的平原,在这种地方当兵,确实要比在陇南当兵幸福很多。
对于兵卒来说,位于山区的陇南,尤其是宕、叠、洮、松等州才是比较艰苦的地方。
那种地方,即便有马车和牛车作为行军助力,却仍旧要比平原行军艰难数倍。
“我猜的。”
李阳春笑着回应马懿,但马懿却已经信了七八成。
李阳春虽然年纪比自己小,家世也不如自己,但他眼光确实长远。
在永昌村开荒的这些日子里,马懿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曾经仰望的阿耶,包括陇右的绝大部分官员、将领,实际上都不算目光长远之辈。
倘若没有刘节帅,他们中大部分人,兴许也就是旅帅、校尉的水平。
正因为有了刘节帅作为队头,他们才能登上如今的高度。
很多人看不清这点,所以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昔日的努力和自己的才干。
在马懿看来,整个陇右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有自家阿耶,以及张昶、陈靖崇、耿明等寥寥数人。
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对都护府发下的政策没有异议的执行。
相比较之下,其它人就有些不太服气了。
不过有刘节帅坐镇,即便他们不服气,却还是得老老实实的按都护府规矩办差。
兴许节帅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会着重培养他们这些临州大学走出的学子。
比起奴隶出身,半道出家的河西老将们,他们这群临州学子或许缺乏决死的勇气和信念,但他们的目光绝对比河西老将们长远。
这点从临州学子至今未有人退出就能看出,他们都明白六年流程走过后,他们将面对什么。
六年流程只是考核,唯有通过考核,他们才能成为节帅敢大胆驱使的那群人。
想到这里,马懿抖动马缰,加快了驾车的速度。
待他和李阳春返回永昌村,却已经是天彻底变黑之后了。
李阿丈和马阿丈,还有两位阿婆都在村口等着他们。
眼见他们带那么多东西回来,不免与他们絮叨着节约节省等理念。
两家人相处近一年,早就将二人视为自己的孩子了。
如今与他们絮叨,也不过出于对他们的关心罢了。
二人笑呵呵的应下,接着便把买来的东西带回了家里,将两斤糖糕分食了。
明明只是糕点中最便宜的糖糕,但吃在嘴里,却比马懿和李阳春此前吃过的任何糕点都要甜……
第302章 节帅高见
“呜呜呜——”
皑皑雪山间,伴随着号角声吹响,昔年河陇争霸的双雄也宣告落幕。
没卢氏的尚婢婢于咸通二年腊月初二病故,其长子尚摩鄢为诸将拥戴为主。
作为贵族,尚婢婢的安葬采用墓葬,墓室修建于烈山,陪葬的金银珠宝虽然不多,却足够华贵。
在高原上,能以耳顺的年纪病故,已经算是高寿了。
正因如此,尚摩鄢与尚摩曳虽然难受,却依旧接受了现实。
随着安葬结束,尚摩鄢返回了金川城,并召来了尚摩曳。
“阿哥……”
尚摩曳走入殿中,对主位的尚摩鄢抱胸行礼。
望着三十八岁的尚摩曳,刚满四十岁的尚摩鄢也满意颔首道:
“我们拿下了道邬城和打箭炉,现在阿爸走了,我想派人去道邬城西北修建一座城池,为这座城池取名为康城。”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康城的主人,康城方圆五百里,都是你的牧场。”
“我会调一千精骑作为你的护卫,再将道邬城和打箭炉的奴隶都划归到康城,作为你的子民。”
“等康城修建好,你就去康城享福吧。”
尚摩鄢对尚摩曳交代着,可尚摩曳闻言却攥紧拳头道:“阿哥,我不想分家。”
“哈哈……”尚摩鄢以为尚摩曳是舍不得自己,笑着说道:
“你和我都有了自己的家人,是时候分家了,不要和孩子一样。”
眼见尚摩鄢不懂,尚摩曳忍不住道:“阿哥,您现在是多康六岗六十万众的头人,手下有三万大军。”
“那刘继隆不过是河陇三十万之主,兵马不过四万,难道你……”
“住嘴!!!”
尚摩鄢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喝止了尚摩曳大放厥词的行为。
“三十万众,那已经是以前的事情了。”
“如今的河陇,远比多康六岗还要强大。”
“刘继隆能用三千兵马横扫河陇群雄,他就能用四万大军横扫多康六岗。”
“我能占据多康六岗,不是因为我雄才大略,而是因为有刘继隆在身后扶持我。”
“我曾经向神明发誓,此生不背叛刘继隆。”
“如果你要挑拨我和他的关系,那你现在就离开金川,我会把道邬城给你,康城也不用修建了!”
尚摩鄢黑着脸说出这一切,这让尚摩曳接受不了:“您难道甘心受一个汉奴驱使吗?!”
“南边的蛮子不是要和我们联盟对付大唐吗?我们可以趁这个时候直接对……”
“他不是汉奴,多康六岗也没有汉奴!”
尚摩鄢打断了他的话,并且不再想回应他,直截了当的对门口兵卒示意道:
“他喝醉了,把他带下去!”
“是……”
几名兵卒走入殿内,做出手势请尚摩曳离去。
尚摩曳拳头攥紧,但最终还是听话离开了宫殿。
在他被带下去之后,尚摩鄢眉头紧锁,他预感到了尚摩曳与自己的理念不合,但没想到他竟然敢当面和自己叫嚣。
他不忍心杀掉这个家伙,毕竟他们是兄弟。
但他很清楚,如果尚摩曳的这些话传到刘继隆耳中,那自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思前想后,尚摩鄢决定开春后便派人去修建康城,将尚摩曳驱逐到康城,不再管他的生死。
至于尚摩曳的这些话,他也写在了信中,令人将信件送往了陇右。
刘继隆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却已经是新年元日的时候了。
“噼里啪啦……”
狄道城内的爆竹声偶尔作响,刘继隆则是坐在主位,手拿尚摩鄢的书信。
对于尚婢婢去世的消息,刘继隆只能感叹故人终将老去。
但对于大礼拉拢尚摩鄢的行为,以及尚摩曳不满自己控制多康六岗的行为,他则是沉思了起来。
他早就料到随着尚摩鄢逐渐强大,他麾下会有不少人反对成为陇右的附属。
如今尚摩鄢统一多康六岗,这实力甚至能和逻些城的那些吐蕃王族叫嚣,更别提自己这“小小”陇右了。
“节帅,这尚摩曳不老实,要不要让尚摩曳……”
坐在左首位的张昶伸出手比划了一下,刘继隆闻言轻笑:“不必担心。”
“尚摩鄢虽然掌握了多康六岗,但如今的多康六岗还很脆弱。”
“别的不提,单说如今多康六岗六十万众的口粮便有三成来自我们。”
“如果我们不卖粮给他们,他们就必须要东进劫掠西川,亦或者与我们为敌。”
“且不提尚摩鄢那厮能否击败崔铉,即便击败,但西川崔铉的身后还有东川的高骈。”
尚摩鄢的本领,刘继隆十分清楚,他不可能是高骈的对手。
刚刚凝聚起来的多康六岗,必须用连战连捷的捷报来凝聚人心。
一旦经历大败或陷入僵持,多康六岗便会渐渐分裂。
这些事情,尚婢婢在去世前,肯定与尚摩鄢聊过。
因此摆在尚摩鄢面前最好的道路,依旧是依附陇右这条路。
刘继隆也没有猜错,尚婢婢死前确实与尚摩鄢谈过多康六岗的未来。
尚摩鄢不是没有派人打探过西川和大礼的情况,但西川和大礼的粮价,都因为战争而飙涨。
哪怕如今双方已经在前线僵持住,但后方的粮价依旧是一天一个价。
一只羊卖往陇右能换二百斤粮食,但贩往西川只能换一百五十斤粮食,贩往大礼则是一百七十斤粮食。
从中也能看出,依附陇右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正因如此,尚摩鄢才会如此急于向刘继隆表现自己。
他想要创建一个由没卢家族统治的新王朝,就需要刘继隆的支持,更需要陇右的物资。
正如明清两朝以茶叶控制雪区一般,如今的刘继隆也在以粮食来控制多康六岗。
随着高原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差,刘继隆日后也能效仿明清,以茶叶控制整个高原雪域。
思绪间,刘继隆将书信放在桌上,目光看向张昶:
“这些日子里,关内道和京畿道、剑南道、山南西道各有什么变化?”
“倒是没有什么变化,秦陇的李承勋和朔方的张直方都是土鸡瓦犬之流,兵马操训远不如高骈坐镇秦陇时期。”
“山南西道的卢钧根本不管事,山南西道今年逃入陇右一万余口,口马贩卖进入陇右近两万口。”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