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83节

  “为何无人开口发言,莫不是哑巴了?!”

  瞧着王宗实等人缄口不提的模样,李漼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的目光扫视众人,最后停留在神武大将军张淮鼎身上。

  “张神武,莫非你也不支持朕讨平刘继隆与张淮深?”

  话音落下,李漼摇摇头道:“对了……那张淮深应该是你堂兄吧,你不愿意也是……”

  “陛下,臣只听陛下号令!”张淮鼎打断了李漼的自言自语,起身作揖,目光坚定道:

  “只要陛下下令,左右神武军便会出兵,哪怕全军覆没,也要完成陛下的旨意!”

  张淮鼎的态度令李漼眼底闪过诧异,但也迎来了王宗实等人的不满。

  现在所有人都在劝皇帝不要节外生枝,就张淮鼎一个人态度强硬,这岂不是显得其他人格外懦弱?

  想到这里,王宗实正准备呵斥张淮鼎,却见李漼冷哼道:“左右神武军是朕的,而非你的。”

  “朕怎么用左右神武军,还需要询问你的意见吗?!”

  “臣不敢!”张淮鼎连忙伏地叩首,而李漼也冷哼着看向王宗实。

  “内相所言极是,在解决南蛮作乱的事情前,朕必不会节外生枝。”

  “不过今日庙堂言论,恐怕令刘继隆、张淮深不安。”

  “劳请内相与南衙商量商量,赏赐些钱粮于二人。”

  李漼话音落下,王宗实松了一口气,也忘记了要教训张淮鼎的事情,连忙应下:

  “陛下放心,臣这就去与三位相公商议此事。”

  “此外,高千里戎州大捷之犒赏,是否一并商量?”

  王宗实倒是没忘记高骈,毕竟这是他现在最强力的外援。

  李漼闻言颔首,拂袖道:“此事由内相全权处置,朕要看戏了,尔等若是愿意留下,便留下看戏吧。”

  “臣等告退,上千万岁寿……”

  事情解决,众人自然没有留下的心思,纷纷唱声退出了咸宁宫。

  不多时,伶人与乐工走入殿内,乐曲声缓缓演奏起来。

  只是离开咸宁宫后,王宗实却还是看向了张淮鼎,阴冷道:“张神武倒是好算计!”

  “下官不明白内相在说什么。”

  张淮鼎老神在在,尽管作揖回礼了,但姿态却有些跋扈。

  他之所以敢如此,也是因为他已经摸清楚了神策军的底细。

  亏他还以为神策军有多么了不起,结果耗费那么些年探查下来,不过就是一群酒囊饭袋罢了。

  若是王宗实真的要对他下手,他张淮鼎不介意调动左右神武军和他火拼天街。

  “哼!”

  王宗实兴许也是忌惮张淮鼎手中三千神武军,冷哼一声后便带领众人离开了大明宫。

  瞧着他们的背影,张淮鼎脸上露出轻嗤,同时也不由想到了自家阿耶。

  “阿耶,您看看清楚,唯有兵马才能跋扈!”

第308章 其鹿将失

  “门下;朕膺天命,统御万方,赖祖宗之灵,将士之力,四海晏然,八荒宾服。”

  “今陇右大都护刘继隆、安西副都护张淮深,忠勇奋发,夙夜在公,保境安民;今赐绢十万……”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四月中旬,当长安的圣旨送抵刘继隆面前,送来圣旨的陈靖崇顺带对国殇墓园内的刘继隆作揖道:

  “节帅,朝廷押送而来的十万匹绢,已经被末将派兵押运而来,眼下正在由高长史入库。”

  刘继隆将圣旨递给旁边的曹茂,目光看向陈靖崇笑道:

  “你们说这至尊莫不是患了疯病,既要剪除我,又不得不犒赏我,着实可笑!”

  庙堂上的事情,早就通过张议潮、封邦彦、杨知温等人书信送来了陇右,刘继隆自然清楚如今这位至尊,到底有多么想要剪除他这个卧榻强藩。

  换位思考,若是刘继隆坐在李漼那个位置上,他的反应恐怕比李忱、李漼这对父子还要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继隆说出了历史上宋祖所说的这番话,但对象却不是大唐,而是指大唐眼中的自己。

  他的这番话令陈靖崇、曹茂、张昶等人暗自点头,而他也向山下走去。

  几人跟在他身后,远处的亲卫也靠近了他,护送着他们走下山去。

  走在下山的路上,刘继隆开口说道:

  “高骈和祐世隆的牛头峡之战倒是声势不小,此战过后,祐世隆应该会消停些日子了。”

  “若非如此,这位至尊也不会想着剪除我与张使君。”

  “只是我们这位至尊还是太稚嫩了,若非有裴休等人阻拦,恐怕战火早就点燃了……”

  在他这般说着的同时,张昶却开口说道:“今早河西送来消息,张使君收复西州,击破安宁六万余众。”

  “安宁率残部北逃,西州四县尽归张使君。”

  说到这里,张昶语气中略微透露着羡慕:“西州回鹘的安宁逃亡后,张使君面前便只剩下北庭的仆固俊,安西的庞特勒了。”

  “庞特勒占据龟兹与焉耆,仆固俊占据庭州。”

  “若是张使君有想法,兴许能休养几年,随后先出兵收复龟兹和焉耆,进而图谋庭州。”

  张昶说的很理想化,但刘继隆却清楚其中难度,因此他摇头道:“没那么容易。”

  “从高昌到焉耆近六百里,而且大部分都是戈壁和沙漠,并不好走。”

  “从高昌到庭州,要么走他地道、要么走白水川道,这两条道路都不好走,极易被设伏。”

  “庭州的仆固俊能拉出那么多兵马,自然不会是傻子,更何况还有庞特勤、黠利、杜论悉伽、安宁等人投靠,他自然知道河西军不好惹。”

  “张使君不论想要进攻谁,都需要足够的人口和民夫,但人口却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经过吐蕃和回鹘的祸害,昔日人口近五万的西州,如今却已然破败不堪。

  尽管刘继隆不知道当地是什么情况,但以吐蕃人和回鹘人的行事风格来看,当地百姓恐怕十不存一。

  “节帅,这点您倒是说对了。”

  张昶笑呵呵回应刘继隆,同时拿出一封书信道:“这是张使君的书信,恐怕是向您求人来了。”

  刘继隆将信接过,停下脚步在原地翻看信件内容。

  与张昶预料的一样,张淮深在信中主要讲述了收复西州的过程,以及如今西州的情况,末了才是求援人口。

  张淮深收复西州的过程确实艰难,但更艰难的是西州的情况。

  昔年一万九千户,四万九千口的西州,如今却只剩三千六百余户,一万二千余口,并且大部分都是高昌人。

  张淮深手中的汉口,基本已经用来充实伊、肃、瓜三州了,实在拿不出多余的人口来戍边。

  这个时代的西州(吐鲁番)比后世的自然环境要好,绿洲的面积更大,东天山流下的雪水更多。

  正因如此,当地能耕种粟麦等作物的耕地多达三十余万亩,只要有足够的人,就能好好耕种这些土地。

  对此,刘继隆也十分心动,但并非是想着去抢夺。

  尽管陇右与河西看似有不同的节帅,隶属不同势力,但实际上河西却更像是陇右的附属。

  这点包括张淮深自己也清楚,但众人都没有点破。

  帮助河西,等于帮助刘继隆自己。

  以张淮深的性格,只要内部不出问题,他都会想办法帮刘继隆解决一些事情。

  思绪如此,刘继隆沉吟道:“犯事官员,以及逃入境内的那些罪犯有多少人?”

  随着陇右名气越来越大,各道的不少逃人中也混入了不少犯事的草寇。

  这些草寇若是无法自证清白,便会被陇右的官员们编到一处,明面上开垦公田,私下则是等着刘继隆处置他们。

  “自年初到如今,犯事官员及其亲眷约一百五十四人,犯事而无法自证的百姓约二千二百余人。”

  曹茂恭敬回应,刘继隆听后颔首。

  随着都察院不断巡察,陇右的贪腐之风总算得到了遏制。

  四个多月,犯事官吏及牵连亲眷不过一百多人,相较曾经来说,自然算得上进步。

  “把这些人一并送往甘州,另外曹茂你替我写信,把朝廷犒赏绢帛的事情告诉他,就说那批绢帛,便用来抵消这两千多人了。”

  朝廷发给河陇十万匹绢,这些绢可不是单独给陇右的,而刘继隆也不想因为几万匹绢闹得不可开交。

  既然如此,不如用这批人做买卖,把这十万匹绢留下。

  他倒是不担心张淮深不同意,毕竟河西虽然在这几年攒下了些家底,但底子始终太薄了。

  若是张淮深得知朝廷犒赏绢帛,而他不用花费任何钱粮,便能换得两千多丁口,他心里自然会十分高兴。

  两千多丁口,若是再在当地婚娶,那就等于同化了两千多人,并且还能不断繁衍出汉口。

  这对于张淮深来说,绝对是比稳赚不赔的买卖,而对于刘继隆来说也不差。

  张淮深在西域站的越稳,他就能依靠丝绸之路获利更多。

  思绪间,他们已经走下了凤凰山,各自骑上了军马。

  山下两侧绿意盎然,夏风吹过,麦田如绿色地毯般起起伏伏,异常好看。

  “还有一个月就收割夏麦了,届时得抓紧播种粟麻等作物。”

  临州是两年三熟的地区,加上又是河谷,自然要比陇右其它地方温暖些。

  田间,不少百姓正蹲着除草,而凤凰山脚下则是有许多前来割猪草的老人。

  “节帅!”

  瞧见刘继隆从国殇墓园下来,这些百姓都会自发的朝刘继隆打招呼,隔着老远作揖。

首节 上一节 483/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