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89节

  “昔年某在陇右与之交兵时,便知晓此人雄才,野心不浅。”

  “本以为此人蛰伏数年,便要一鸣惊人,振翅冲天。”

  “倘若如此,即便其用兵如神,朝廷也能集结诸道兵马将其围剿驱逐。”

  “然而自大中八年到如今,其人依旧蛰伏,可见其野心并非一般人所能相比。”

  “某听闻他不断吸纳逃民,想来便是为日后起事做准备。”

  “昔年陇右口不过十余万,其人便敢养兵万余,纵横边陲。”

  “如今陇右治下民众多寡,朝廷鲜能知,然其兵众必不少五万。”

  “若是朝廷真的要动兵围剿陇右,其后果恐不下昔年安史之乱……”

  面对高骈的这番话,王宗会脸上不由动容,但他还是觉得高骈所说有些危言耸听了。

  “安史之乱,恐怕不至于吧?”

  王宗会忍不住打断,接着皱眉道:“那刘继隆能有史思明之勇?”

  “可朝廷也没有李武穆、郭忠武……”

  高骈幽幽一句话,立马让王宗会为之语塞,心里也不免对刘继隆愈发畏惧起来。

  如今的大唐若是真能找出李光弼、郭子仪那般人物,也不至于被南蛮打到大渡河了。

  若非出了个高骈和王式,恐怕安南和戎州都得丢失……

  想到这里,王宗会忍不住开口道;“若是朝廷允你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你需要多少兵马和钱粮能讨平陇右?”

  面对这个问题,高骈不由沉思起来。

  尽管这个问题,他早就在心底盘算过无数次,但真到需要回答的时候,他却还是拿不定主意。

  “若是如某麾下这般兵马,至少不能少于十万兵马,两年方能讨平刘继隆。”

  “此外,刘继隆兴许会率领残部,走鄯廓二州逃往吐谷浑……”

  高骈的回答令王宗会心里一紧,毕竟他很清楚十万兵马需要多少钱粮。

  单从如今的西南战事来说,朝廷对付南蛮,不过动用了七万余众,并且还是各镇自己度支军饷,朝廷只是偶尔犒赏罢了。

  哪怕如此,朝廷每年在西南所用钱粮都不下三百万。

  若是朝廷征调各道兵马去讨击陇右,那自然要朝廷运转钱粮。

  十万大军所需钱粮,一年下来最少要四百多万。

  这么多钱粮,而且还需要维持两年,最后还不一定能讨平刘继隆。

  想到这里,王宗会不免倒吸口凉气,而高骈也趁机说道:

  “某此番谋划,还是在番贼与河西对陇右不予相助的情况。”

  “若是番贼尚摩鄢及河西张淮深派兵驰援刘继隆,那战事恐怕要七八年才能结束。”

  “眼下朝廷正在向南蛮动兵,某虽重创南蛮,然南蛮两三年内必然卷土重来。”

  “如今局面,实在不宜节外生枝,劳请少监转告内相……”

  面对陇右的事情,高骈还是十分慎重的。

  甚至在他看来,若非河朔三镇容易在危机时沆瀣一气,成德、魏博二镇不足为虑,唯有幽州能如陇右这般麻烦。

  思绪此间,高骈便安静下来等待王宗会的回答。

  王宗会沉默片刻,末了才点头道:“此事,某会在之后与大兄说的。”

  “时候不早了,某舟车劳顿也乏了,便不叨扰你了。”

  话音落下,他向校台下走去,高骈则是派梁缵、鲁褥月二人护送王宗会前去休息。

  瞧着他背影走远,高骈这才收回目光,将目光投向那七千新卒。

  其实若是可以,他还真希望朝廷对陇右镇下手。

  至少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必然要选拔有才之将,而他有自信胜任。

  凭着讨平河陇的功绩,他最少能获爵郡王,甚至位极人臣。

  哪怕战阵之上没办法击败刘继隆,他也能凭借朝廷那庞大的体量,一点点把陇右压死……

  “该死的宦官!”

  在高骈畅想之余,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咸宁宫中也传出了低呵之声。

  偌大的咸宁宫,往日遍布殿上的宦官都消失不见,只剩下偏殿中的皇帝李漼,以及他所心爱的女儿,同昌公主李梅灵。

  李漼压着脾气,手中拿着一本记录满诸多事情的文册。

  “阿耶不要生气,把身体气坏了不值得。”

  李梅灵安抚着自家阿耶,而身为她阿耶的李漼则是将文册丢在桌上,眉头紧锁。

  “朕虽然想到了神策军有猫腻,却不想神策军竟然如此不堪用……”

  “怪不得满朝文武都不认同朕要讨平陇右的想法,原来他们早就知道神策军的猫腻,但却无一人敢于告诉于朕!”

  李漼拳头攥紧,脸上写满不甘。

  当初他就好奇,自家阿耶在位时期也算太平,为何不敢对陇右的刘继隆下手。

  现在明了一切之后,他才了解自家阿耶的想法。

  想来自家阿耶是了解神策军虚实的,所以才没有贸然下旨讨平陇右。

  这么想来,李漼也不免有些后怕。

  倘若昔日没有裴休三人的阻拦,他要是真的下令讨平刘继隆,哪怕不是要被刘继隆打入关中,打入长安……

  想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刘继隆带兵进入长安,李漼心底就不免生出股无力感。

  “阿耶,神策军虽然有许多虚额,但确实能拉出不少兵马来拱卫京畿。”

  李梅灵安抚着李漼,但很快她脸上又浮现惆怅:“只是北衙六军除左右神武军外,其余均不堪用。”

  “……”李漼的脸色更难看了,他没想到京畿之地养兵十余万,结果却都是虚额。

  北司那群老杂毛,竟然拿着十几万虚额从朝廷这里不断索取钱粮。

  十二万六千神策军,每年度支近四百万贯,而今却有人告诉他,所谓骁勇善战的神策军,竟然连三万在额都凑不出来。

  李漼不傻,只是掌握的情报不多,双眼都被北司那群人蒙蔽了。

  如今得知了情报,他立马就猜到了北司群宦是怎么利用神策军敛财的了。

  普通的兵额直接吃空饷,官位则是留给北司各家子弟,让他们吃食邑和俸禄。

  亏他即位时,面对王宗实“裁汰兵额”之举还略带感激,如今看来,无非就是他们少吸几口朝廷的血罢了。

  “四百万贯……”

  李漼在心底呢喃这笔钱粮,心都快滴出血来了。

  解决神策军的虚额问题,他起码能省下三百多万贯。

  拿着这三百多万贯,完全可以重新编练十万大军,届时哪个藩镇还敢对朝廷跳梁?

  只可惜他没有收拾王宗实等人的手段,面对这般情况,也只能忍气吞声。

  可他也清楚,朝廷若是继续这样下去,那大唐说不定会亡于他的儿孙手上。

  想到这里,李漼心里有三分侥幸,七分无奈。

  侥幸在于大唐不太可能亡在他的手上,无奈在于自己明知道这些事情,却无法改变。

  “囡囡……”

  李漼面露苦色,抬头看向自家不过十三岁的囡囡。

  “阿耶,囡囡在这里。”李梅灵握住了李漼的手。

  感受着手中温暖,李漼沉默许久后才缓缓说道:“此事你我父女知道便足够,你派出打探消息的那女子,便调来朕身边吧。”

  李漼这话说的很明显,前一句用‘你我’,后一句用‘朕’。

  前者是以父亲身份安慰,后者则是以皇帝身份来下令。

  李梅灵闻言瞳孔紧缩,随后忍不住说道;“阿耶,那女子与我情……”

  “此事不容争议!”

  李漼打断了她的话,这也是李梅灵自出生来,第一次被李漼用如此冷冽的语气所教育。

  沉默许久,李梅灵最终还是缓缓的点了下头:“儿臣知道了……”

  听着‘儿臣’二字从李梅灵口中说出,李漼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受。

  只是这件事十分重要,马虎不得半点。

  “儿臣告退了……”

  李梅灵低垂眼帘行礼,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偏殿。

  李漼望着她背影,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待李梅灵彻底离开咸宁宫,被支开的田允也带着群宦走入咸宁宫。

  “大家……”

  田允走入偏殿,低眉顺眼的行礼。

  李漼望着他,好似看到了他身后的王宗实。

  尽管心里不是滋味,但李漼还是冷声说道:“派人去公主的宫中,把前些日子出宫采买话本的女婢尽数杖毙!”

  “奴婢领命……”田允十分好奇,为什么皇帝会亲口下令处置几个宫女。

  “此事你若不忙,便由你亲自操办吧。”

  李漼补充了一句,而田允听后,心里顿时没了兴趣。

  若是有什么秘密,他倒是还有兴趣去亲自监督,但如今皇帝都吩咐他去,显然不是什么大秘密。

  “奴婢这就去办……”

  田允嘴上应下,随后缓缓退出偏殿,但却并未亲自前往,而是派几名不知名的宦官前去办差去了。

首节 上一节 489/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