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98节

  他们回到村里时,已然是申时三刻(15:45)了。

  村正家里已经聚集了四五十人,并且已经准备好了柴火。

  这头八眉猪被两个汉子摆在桌案上,一刀从脖子下方捅死。

  不多时,猪肉的香气开始传递,整个村子都能闻到猪肉的香味。

  半个时辰后,这头八眉猪就被处理了个干净。

  即便没有香料,只有最简单的粗盐,却依旧让众人吃得笑容洋溢。

  马懿早早便回到了家里,他将家里的那些干树桩摆好,一言不发的劈柴。

  等李阳春跟着马阿丈回来的时候,他却已经独自劈了两垛一人高的柴火。

  李阿丈和马阿丈见状让他赶紧去换衣服,马懿也老老实实的听从二人建议,把那沾了不少猪粪的衣服给换了。

  等他用温水冲了冲澡后,草棚外桌上摆着的确是一套新布衣。

  马懿认得,这是去年他和李阳春给几位阿丈阿娘买的粗布。

  本是留着给几位制成衣服,新年穿新衣所用,结果新年时,却不见四人穿上新衣。

  当初他还以为是极为不舍得穿,如今看来,粗布制成了衣服,却是制成了他的体型。

  不知怀揣何种心情,马懿只觉得鼻头一酸,随后慢慢穿上了衣服。

  他往偏屋走去,却听到马阿丈与李阿丈、李阿娘说道:

  “我是舍不得他们离开,这一年以来我都把他们当成自己孩子了……”

  “始终要走的,他们是要干大事的人,以后还能记得我们就行了。”李阿丈回话。

  “明天我去和李二郎说,以后我们两家不接学子了,他们走了我难受……”

  李阿娘啜泣着,这让马懿鼻头酸得难受。

  他没敢继续听下去,脚步放轻的走回了偏屋,却见李阳春已经呼吸匀称的睡着了。

  “这个没心没肺的!”

  原本都快哭出来的马懿,瞧见李阳春这模样,所有情绪瞬间消失,在心底暗骂这厮没良心。

  骂完过后,他便躺在旁边的榻上,裹紧了那充满柳絮的被子。

  在他躺下之后,李阳春这才缓缓睁开眼睛,无声无息的擦了擦眼泪。

  接下来几日,两人都把时间留在了劈柴和找马草上。

  他们从什么也不会的学子,成了如今开荒种地、下厨做饭,劈柴坯土等样样精通的农家子弟。

  除了早期的埋怨,后续便只剩下了感激。

  八天后,随着时间到来,马懿和李阳春收拾了行囊,在马阿丈和李阿丈及两位阿娘的护送下,来到了永昌村的村口。

  永昌村的存们和他们那几位学弟都来了,李村正则是驾着马车在外等着送他们去大斗乡上。

  “李小先生,日后要记得回来啊。”

  “没错,等过个五六年记得回来!”

  “没错没错,那个时候,村子旁边的荒地都成熟地了,我们请你们吃粟米饭!”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两位阿丈则是沉默不语,两位阿娘则是眼眶红红的,不断的擦拭着眼泪。

  马懿本来还想说什么,结果一张嘴,话还没说出来,人便先哭出来了。

  “马大郎,直娘贼的!你别哭啊!”

  李阳春骂了他一嘴,结果一张嘴就跟着哭了起来。

  “娘贼的,都叫你别哭!你哭了我也想哭!”

  他把想哭怪罪到了马懿身上,马懿不语,只是一昧的把头扭过去,不想在众人面前哭。

  “别哭了,早些上车吧。”

  “是啊,李二郎和我们说了,再过七八天就大雪封山了,到时候你们也回不了家了。”

  马阿丈和李阿丈劝着,李阿娘和马阿娘则是哭着抱住他们俩。

  逃亡路上,他们的孩子死的死,失散的失散,如今好不容易将马懿和李阳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可他们却要走了。

  “阿娘…我会写信回来的……”

  二十多岁的马懿,此刻如小孩般泣不成声,抽噎着答应会写信回来。

  马阿娘点点头,拍了拍他们两人的后背:“路上小心点,到了地方记得回信。”

  “我们看不懂,但你们的信到了,我们就知道你们安全到家了……”

  李阿娘和马阿娘的话,令李阳春和马懿泣不成声。

  最后还是两位阿丈把两位阿娘拨开,推着他们上的马车。

  “驾!”

  李村正的抖动马缰,挽马拉拽着马车向大斗乡走去。

  “记得回来啊!!”

  村民们不断挥手,马懿和李阳春同样挥手回应。

  渐渐地,永昌村越来越远,而他们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了村民的眼前……

第317章 初生牛犊

  “第一批下乡的学子结束了,希望能看到成效……”

  十月中旬,刘继隆站在凤凰山的国殇墓园内,呢喃着将手中酒水倒在墓碑上,用手不断擦拭墓碑。

  他身后站着陈瑛、曹茂、张昶三人,而他所擦拭的墓碑,则是昔年同袍赵迁等人的墓碑。

  他将赵迁的墓碑擦拭结束后,起身后退抬头,仰视起了整座国殇墓园。

  几千座墓碑在他眼前,这些都是与他从河西走来,为他献出性命的弟兄们。

  这几年陇右太平了,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因此国殇墓园内的墓碑也没有增加。

  可乱世很快就要来了,这座凤凰山上的墓碑会越来越多。

  尽管乱世还未开启,可刘继隆似乎已经在脑海中看到了那一幕。

  他的心底很纠结,有时候他渴望乱世快些到来,然后他才能争霸天下,将乱世尽快结束后,带着天下百姓迎来盛世。

  但有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凤凰山这群墓碑的时候,他又有些害怕乱世到来。

  他知道乱世到来后,陇右必然要在他的率领下东出,而东出和争霸必然带来死伤。

  这么多陇右子弟,他能带出去多少不是问题,他能带回来多少才是问题。

  “陈瑛……”

  “末将在!”

  刘继隆开口,从凉州返回的陈瑛连忙应下。

  “之前出征居延海,带兵回乡后,你是什么感受?”

  “感受?”刘继隆的问话,让陈瑛错愕片刻,接着面露复杂:

  “起先有些不敢回来,尤其是兰州和临州……因此阵没的弟兄,大多都是这两个州的。”

  “曹茂你呢?”刘继隆继续询问,曹茂张了张嘴,最后点头道:“末将与陈瑛的感觉一样。”

  刘继隆没有询问张昶,而是深深吐出一口气,接着才说道:“是啊!”

  “我们把他们带出去,没能带回来,又有什么脸面面对他们呢?”

  他口中的他们是谁,张昶三人都十分明白,正是此刻墓园中那些为亲人擦拭墓碑的烈属。

  三人情绪低落,可这时刘继隆却道:

  “我常与自己说……我们对不起他们,但我们对得起陇右的百姓。”

  “他们用性命换来了陇右的太平,所以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大争之世就要来了,东出之举势在必行,而此役之中,我们要阵没的弟兄是此前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传我军令……”刘继隆深吸口气,闭目思索之余开口道:

  “岷州、兰州、廓州、河州四镇兵额增至四千五百人!”

  “末将领命!”

  三人闻言作揖应下,而他们也清楚四镇兵额增加后,陇右将变得如何。

  此前陇右十四镇中,仅有六镇是满编状态,如今又添四镇兵马,这代表陇右军队的兵马数量达到了五万三千余众。

  当然,兵马增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军费度支变多。

  因此当刘继隆下令返回都护府后,高进达与崔恕已经在正堂等待许久了。

  “节帅,您要扩军?”

  “节帅,莫非是朝廷要对我们下手了?”

  高进达与崔恕二人开口询问,刘继隆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走到主位上坐下。

  “陇右十四镇,每镇四千五百兵马,这是收复凉州后就定下来的。”

  “最理想的情况,是十四镇皆为满编,管兵六万三千。”

  “此前都护府没有丝路收入,故此我才只授予了六镇满编。”

  “而今有了丝路为我军源源不断提供财富,将军镇满编擢为十镇也并无不可。”

  刘继隆话音落下,高进达与崔恕对视,随后点头道:“下官遵令……”

  既然知道了前因后果,二人便没有其他的问题了。

  毕竟丝路开通后,陇右的财富积累很快,更别提现在刘继隆准许陇右多余粮食往外贩卖了。

  二人这般想着,刘继隆也开口询问道:“秋税统计的如何了?”

  “还未统计好,但今年起码能收获四百万石秋税。”

首节 上一节 498/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