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50节

  李漼的话,令蒋伸和高璩心里一沉。

  只是他们还没有开口,路岩便继续作揖道:“围剿贼寇,此乃功绩,陛下理应前往祭告先帝!”

  “臣以为,当按照前次出巡时的规制操办……”

  “善!”李漼脸上笑容藏不住,心道还是路岩与他更贴心,不似蒋伸与高璩。

  “陛下,出巡费用不浅,前次便消耗二十余万贯,这……”

  高璩试图驳回此事,但李漼却皱眉道:“如今海内太平,朕不过是想要出巡长安百余里都不行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高璩试图解释,但被李漼打断:

  “好了,此事交由路相操办,你们退下吧!”

  李漼起身向偏殿走去,不给高璩、蒋伸解释的机会。

  倒是路岩,此刻正在毕恭毕敬的唱声送离李漼。

  待他起身,却见高璩与蒋伸脸色难看的看着他。

  路岩与没事人一样向外走去,高璩和蒋伸则是黑着脸返回了南衙。

  他们倒是想让北司的人劝劝,不过齐元简、王茂玄、亓元实等人根本不搭理他们。

  相比较王宗实,他们更会享受,也更不愿意沾惹南衙的事情。

  高璩与蒋伸无奈,只能按照李漼的意思给王式回了消息。

  几日后,皇帝即将出巡的消息传遍关中,陇右的刘继隆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不过面对这些消息,刘继隆却十分高兴,他扬了扬手中情报:

  “我们这位陛下,即位之初还试图励精图治,这几年却顾着享乐了。”

  “一百五十万贯的犒赏扣扣搜搜,二十几万贯的出巡却出手大方。”

  李漼即位之初所表现的形象,还真让当时的刘继隆有几分忌惮。

  只是他也不知道,李漼后来为什么突然就开始怠政了。

  反正对于他来说,李漼怠政是件好事,至少给了他更多的操作空间。

  “节帅,你说河南诸镇官兵不会因为此事作乱吧?”

  陈瑛提出问题,刘继隆却摇了摇头:

  “有王式在军中坐镇,暂时不会出什么问题。”

  “况且就眼下势头来看,接下来几个月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大事,这一百万贯的犒赏还是能拿出来的。”

  “只是皇帝如此对待诸镇,诸镇即便拿出五十万贯用于犒军,也会让诸镇官员心寒。”

  “我们这位至尊,日后若是再想调动诸镇兵马,如这次般出人出力,那恐怕是不行了。”

  刘继隆的话让陈瑛、高进达几人颔首认可,毕竟诸镇这次又出兵又出力,好不容易把贼寇围剿了,结果朝廷还让他们出钱。

  若是朝廷对诸镇蠲免,然后要求其出钱,那还没有什么。

  可如今蠲免没有,反而还要出钱犒赏,事后很有可能还要自掏腰包抚恤将士遗孀。

  如此结果在前,日后被调动的诸镇节度使,恐怕得掂量掂量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自掏腰包的财力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将情报丢入香炉中焚毁,转身便要走回位置上。

  不过此时堂外响起了脚步声,尚铎罗火急火燎的走入了正堂。

  “节帅,金城来信,尚摩鄢与祐世隆结盟阳苴咩城,双方约定明年四月出兵西川。”

  “好!”

  尚铎罗的话才刚刚说完,刘继隆便叫了声好,而堂内高进达、陈瑛等人也纷纷起身,目光看向刘继隆。

  刘继隆闻言眼神闪烁,思考着还有什么纰漏,最后才说道:

  “传信给曹茂,让他加快对会州胡虏的煽动,除此之外,我们与黠戛斯的贸易也得加重,得让黠戛斯知道,与我们贸易,比和朝廷贸易能享受更多实惠的商品。”

  “是!”高进达作揖应下,刘继隆则是询问道:“陇南的那些粮仓,如今有多少粮草?”

  “不少于七十万石。”高进达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则是看向尚铎罗:

  “你再写封信送往金城,提醒尚摩鄢,必须先把那六个州拿下!”

  “是!”尚铎罗颔首应下,而陈瑛也趁机开口道:

  “节帅,虽说多康与大礼结盟入寇西川,可东川还有高骈能随时驰援。”

  “倘若朝廷不调我军南下,我军贸然南下,事后朝廷前来索要城池,那又该如何?”

  刘继隆闻言,当即便回答道:“此事我早已想过。”

  “六州之地易守难攻,只需要让尚摩鄢坚守些时日,朝廷无力出兵的情况下,我们无需调令也能出兵。”

  “不过在此之前,尚铎罗你传信给陈靖崇、张昶他们,将伏俟城四周较大的土浑部落驱逐后,留兵五千驻守,余者放假,待元日于岷州集结。”

  “末将领命!”尚铎罗心里松了口气。

  只要自家节帅愿意出兵,那他们就不用想那么多办法逼自家节帅了。

  他如释重负的表情一闪而过,刘继隆却敏锐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联想到曹茂的那封信,刘继隆表面没有什么,心底却渐渐凝重起来。

  李骥、马成、尚铎、崔恕……

  这四个人抱团一处,身后到底牵连着多少人?

  目前双方诉求相同,可随着时间推移,日后就说不准了……

第347章 备战在即

  “杀!杀!杀!”

  “唏律律……”

  八月末,当喊杀声与马匹的嘶鸣声在高原响起,碧水如镜的青海湖西侧,也变得渐渐热闹起来。

  伏俟城,这座昔年吐谷浑人所修建的王都,此刻却成了陇右都护府的屯兵之所。

  城池为兵卒日常居住之所在,亦有不少土浑部落的牧民前来贸易,十分热闹。

  城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隶属都护府的数千牧民在此放牧,远远眺望,牛羊成群,牧歌悠扬。

  若是屏蔽一切声音,单从景色来说,此地看上去太平无事,宛若世外桃源。

  然而远处军营不断传来的喊杀声,却代表着此地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太平。

  “直娘贼的,这且嗗部是怎么想的,部落里才几百个甲兵就敢袭击我们的牧民?!”

  一队精骑从西边的山岭走出,向着伏俟城外的军营走去。

  路上有放牧的土浑孩童朝他们挥手,队伍中也有不少人会挥手回应。

  得到回应的孩子十分激动,而队伍中的兵卒虽然脸上带笑,嘴里却骂个不停。

  他们并不是骂这些孩童,而是骂那些袭击他们的土浑部落。

  自从吐蕃内乱,吐谷浑地区又重新回归了原始。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地方,不会有人因为大家同是土浑人就放过你,而是仗着拳头大欺负你。

  当地的乱象持续了许久,直到开春之后,陇右土浑讨击军收复伏俟城开始,当地才渐渐有了规则。

  陈靖崇发檄文给各部,言土浑地区为陇右都护府所管辖,诸部可派人前往伏俟城领取金牌,以此作为日后的互市身份。

  除此之外,严禁各部袭扰都护府所辖的部落,违者发兵覆灭。

  对于很多弱小的土浑部落来说,陇右军的入驻,确实给吐谷浑地区带来了和平与安定。

  小部落不断向伏俟城靠拢,大部落则是迁居,但又不会距离伏俟城太远。

  毕竟他们需要物资,而这能够互市的伏俟城,无疑是个能解决他们需求的地方。

  不过吐谷浑地区毕竟封闭太久,以至于许多部落都不知道陇右都护府代表着什么。

  哪怕陇右军已经入驻伏俟城大半年,但却还是有不长眼的部落会肆意劫掠。

  对于他们,陈靖崇也毫不惯着,动辄数百、数千精骑或马步兵出击,将其覆灭。

  眼下道路上的这数十名精骑,便是前去讨平他部,凯旋而归的兵马。

  他们只是大军的塘骑,但身份却十分特殊,只因为他们是临州大学的第一批学子。

  李阳春、马懿、高述、高淮等人在马背上聊着此战的经过。

  经历大半年的高原厮杀,他们早已不是刚入伍时的新卒了。

  眼下的他们,基本都弄清楚了军队的编制和基础的行军布阵、扎营等知识。

  若是让他们带兵,他们这几十人,起码也能带出来数百人。

  “军号!”

  “土浑镇第九伏俟军三团二旅三队,队正高潜奉第三团校尉王献军令,送军碟往伏俟军牙门去!”

  众人闲聊间,队伍已经来到了伏俟城外军营西门。

  队伍勒马,队正高潜自报家门,同时拿出军碟示意。

  门口驻守的三百余名驻兵中走出一名校尉前来验查军碟,确认军碟火漆上的印记没问题后,当即选择放行。

  五十余骑走入军营,高潜转头吩咐道:“我与张队副去牙门交军碟,你们跟随刘伙长去驻地,莫要乱跑!”

  “遵命!!”

  众人喊声嘹亮,随后便见高潜他们先后离去。

  与此同时,身为普通兵卒的李阳春他们也跟着几名伙长前往了驻地。

  军营内有土屋,基本是每伙一间屋子,每队一个小坊,每团一个大坊,坊有坊墙及坊门,宛若小型城池。

  李阳春他们回到了本队的驻地,所有人下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休息,将汗水擦干后脱甲,为马匹脱下马鞍。

  接下来就是各自为自己的马匹梳理毛发,检查马蹄,喂食马料。

  照顾好马匹,确认没有问题后,这才交由队内的马夫带入马舍之中。

首节 上一节 550/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