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556节

  面对皇帝的质问,郑畋并不慌张,而是继续说道:“刘继隆虽与尚摩鄢有所交战,然献出首级至今不过千余。”

  “二者,刘继隆出兵横扫磨禅川,尚摩鄢理应受创甚重,为何能与南蛮联手出兵?”

  “臣以为,南蛮或许已经与吐蕃结盟,此番入寇,恐多年谋划之结果,乃刘继隆推波助澜尔!”

  郑畋话音落下,三相之一的路岩便忍不住摇头道:

  “郑侍郎此言头头是道,然南蛮势大,如何会听从刘继隆之言?”

  “再者,番贼入寇诸州,其中亦有松州。”

  “松州经刘牧之治理,人口数万众,乃日后袭扰西川门户。”

  “若松州失陷,刘继隆再无进入西川之法,且尚摩鄢必然坐大而难制。”

  “更何况刘继隆与朝廷互市粮食,若要驱使尚摩鄢入寇,何必便宜卖粮给朝廷?”

  路岩说罢,当即看向李漼作揖:“陛下,臣以为,当下应该从山南西道调遣兵马驰援西川,另探明东川、黔中、岭西、安南等处可曾遭受南蛮入寇,若遇入寇,理应调遣诸镇兵马驰援。”

  “陛下,臣附议……”

  路岩据相位不过岁载,但由于蒋伸、裴休、毕諴三人先后辞官、病故,他便成了三相中资历最老的人。

  不少官员早就通过捐献等手段,私下倒向他了,因此在他开口后,不少官员纷纷附和。

  “陛下,臣弹劾同平章事路岩私下收受贿赂,且示意官员向其捐献!!”

  郑畋眼见路岩竟然驳斥自己,当即脾气上头,将路岩与百官捐献的事情捅了出来。

  “荒谬!”

  “郑侍郎恐怕是建言不成而污蔑路相,以博直名!”

  “没想到郑侍郎也有以博直名的时候……”

  不少官员连忙指责、嘲讽郑畋,反倒是被郑畋指认的路岩老神在在。

  李漼皱眉看向郑畋:“有何证据?”

  “殿上群臣,皆为人证!”郑畋持着笏板扫视殿内百官,却无一人站出来支持他。

  李漼眼见庙堂上无人声援郑畋,当即摆手道:“可还有别的证据?”

  “臣……”郑畋紧握笏板,不知道该怎么说,李漼看向他的目光也渐渐生出厌烦。

  眼见郑畋半天都拿不出证据出来,李漼立马摆手道:

  “子虚乌有的事情便揭过,朕只想知道,该从何处调兵驰援西川,仅山南西道,是否兵马过少?”

  高璩眼看着郑畋没能拿出实质性证据,眼底不免闪过失望,随后听到皇帝询问,高璩便站出来作揖道;

  “山南西道的卢使相曾奏表过山南西道兵马,以臣之见,最少能抽调五千兵马驰援西川。”

  “仅此兵马,恐怕不足。”徐商沉默良久,眼下也适时插嘴道:

  “不如调五千凤翔兵马南下西川,若是不敌,再抽调泾原、邠宁等镇兵马驰援也不迟。”

  “臣附议!”路岩眼见徐商补充,当下也没有争功,而是果断附议。

  李漼见状,目光扫视殿上,随后又落到路岩身上:

  “陇右是否与尚摩鄢作战,此事需要验明。”

  “此外,如今漕运虽通,但一时半会无法兼济两都,陇右粮秣输运断不能停下。”

  “臣领旨!”路岩毕恭毕敬应下,李漼见状也起身走下了金台。

  “散朝!!”

  “上千万岁寿……”

  鸿胪寺卿唱礼,百官躬身送礼。

  随着朝会结束,长安城内便有无数快马在过后的几个时辰间不断冲出长安城,往南边诸镇疾驰而去。

  几日后,凤翔镇与山南西道调遣兵马南下入蜀,陇右埋伏在诸镇的探子也不计成本的放出了信鸽。

  “杀!杀!杀!”

  四月末尾,武州镇军营内起喊杀一片,无数兵马着甲操训,营门处不断有民夫从军营内转运粮草出营。

  “节帅!东边来消息了!”

  陈瑛小跑着来到校台之上,身着甲胄,外披罩袍的刘继隆转身看去。

  待陈瑛跑到他身旁,将手中抄录下来的纸张呈出,刘继隆这才看到了其中内容。

  “朝廷应该只调了凤翔镇和山南西道的兵马南下,京西北其余诸镇没有消息传来。”

  “此外,以我们探查所得结果来看,两镇出征南下的兵马不会超过一万人,与长安进奏院送来消息的人数相符。”

  “节帅,我们什么时候举兵南下?!”

  陈瑛将内容汇报而出,旁边的李骥等人便迫不及待的朝刘继隆作揖请令,语气中的激动难以掩饰。

  “松州可有消息传来?”

  刘继隆没有回应李骥,而是继续询问陈瑛,陈瑛闻言颔首:“尚摩鄢率精兵三万,部众五万分三道入寇。”

  “一部包围了松州,作势给茂州、龙州等处官军塘骑看。”

  “另外两部分别进攻维州和翼州,如今已攻下识白、小封、薛城、卫山四县。”

  “只要再拿下翼水、汶山、通化、端元及故桃关,多康的铁骑就能合兵进攻成都平原。”

  说到此处,陈瑛警惕道:“节帅,若是尚摩鄢不听调令,未将六州全境拿下,便要去进犯成都,那文扶二州……”

  “不用担心。”刘继隆安抚道:“借此机会,我也想看看尚摩鄢有没有胆量背叛我。”

  “若是他不听调令,此役结束后就是他的败亡之日。”

  “倒是凤翔镇与山南西道的兵马,你且派人叮嘱沿途诸州县探子,看看他们披甲几成,又有几成精锐。”

  “除此之外,把此事告诉尚摩鄢,让他加快攻城脚步,必须在两镇兵马进入西川前,把维、茂、翼三州拿下。”

  “待他拿下三州,只准派出一万精骑攻掠成都府,其余兵马分兵向龙扶文三州攻去。”

  “是!”陈瑛作揖应下,刘继隆这才看向李骥、马成、尚铎罗等人。

  “传令斛斯光,让他监督尚摩鄢所部,若是切断松州与龙州、扶州官道的番兵在接令后不向二州攻去,准许他出兵突击这支番兵!”

  “末将领命!”李骥连忙应下,而刘继隆也将目光重新投向陈瑛:“可以向长安派出加急书信了。”

  “是!”陈瑛颔首应下,转身便离开了校台。

  在他走后,刘继隆的目光重新放到了校场上的将士身上。

  这两万将士都是从伏俟城调出南下的,此外刘继隆还在复津、盘堤、怀道三县分别布置了五千兵马,合兵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人是常年驻扎陇南的常备军,算是刘继隆的后手之一,避免将利县这两万兵马水土不服而导致手中无可用之兵。

  思绪间,刘继隆如铁塔般站在校台上,而陈瑛派出的快马,也不过才花费了几日时间便抵达了长安。

  长安进奏院的窦郓在接到这份加急的奏表后,立马穿上官员常服,吩咐院内兵卒准备马车。

  不过在出发之前,他还是将黄周带来的那封书信递给了院中的轻骑。

  “此信是陈参军旧友所寄,不必走加急,你且休息两日,两日后将信送往陈参军处。”

  “是!”

  轻骑伙长接下书信,随后便在窦郓的安排下,前往了进奏院内的客房休息。

  窦郓走出进奏院,还未走上马车,便见一个长相普通,身材健壮的汉子朝他走来。

  几名身穿战袄的兵卒拦住了他,而守门的伙长则是作揖道:“押衙,这便是陈参军的旧友。”

  “嗯,我认出来了。”窦郓颔首,他当年也是和陈瑛来送信的那十名兵卒之一。

  虽说时过境迁,但黄周他还是认识的,只是二人未曾有过交流。

  “你是黄郎君身旁的那个家仆是吧,我识得你。”

  窦郓走上前,挥手示意兵卒放行。

  “冤句黄氏家仆黄周,奉我家郎君之令,前来寻陈参军帮忙。”

  黄周连忙作揖行礼,窦郓闻言颔首:“信我看过了,只是陈参军随军南下松州,与番贼作战去了。”

  “书信过两日便会有人送往松州,但行军打仗,这封信是否能安全送抵不好说。”

  “你若不嫌弃,可持某这份手书返回冤句县去,想他一个无门户的县令,应该不敢为难与你。”

  “若是陈参军回信,某会派人送往曹州冤句县去,届时那县令便更不敢与你家为敌了。”

  窦郓取出一份烫好官印的书信,黄周连忙伸出双手接下,语气难掩激动:“多谢窦押衙!多谢窦押衙!”

  “无碍,当初黄郎君也请某吃过酒,些许小忙罢了。”

  窦郓说罢,随后又看向身旁的绿袍官员:“崔五郎,取十贯钱与院内我那匹乘马送与这位郎君,助他早些返回曹州,将此事解决。”

  “是!”年轻官员作揖应下,黄周自然又是连忙道谢。

  窦郓颔首没说什么,转身走上马车坐下。

  不多时,马车在几名兵卒的护卫下向南衙驶去,而崔五郎也带人取来了十贯钱和一匹健壮的陇右乘马。

  说是乘马,但那体型并不输于军马,黄周连连道谢,崔五郎自然将其留下招呼了顿酒宴。

  半个时辰后,窦郓来到了南衙,并被带入衙门之中,来到了正堂。

  堂内,路岩及徐商、高璩三人及十余名正五品以上官员已经就坐。

  待窦郓走入堂内,他不卑不亢的作揖道:“陇右都护府参军事窦郓,见过三位相公,见过诸位明公!”

  “参军事?”徐商毕竟就任相位不久,因此并不知道陇右派遣至长安进奏院的官员,只是一名正八品的参军事。

  不过即便如此,他却并没有看轻窦郓,毕竟窦郓代表的是陇右都护府,代表的是刘继隆。

  “窦押衙所奉呈的奏表,老夫已经翻阅过了。”

  徐商毕竟兼领兵部尚书,由他开口自然最好,因此路岩与高璩只是陪同,并未先开口。

  “这奏表之中虽然写明刘都护率军南下,试图解围松州,但并未写明兵马,不知窦押衙可曾知晓?”

  刘继隆故意没让陈瑛写明兵马,为的就是让徐商自己主动问。

  不过在带给窦斌的信中,陈瑛也告诉了窦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所以窦斌闻言皱了皱眉,最后还是故作为难道:

首节 上一节 556/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