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645节

  饶是如此,他们却还是忍不住的有些担心,不少将领时不时便往后看去。

  约过了一刻钟,后方果然再次出现了塘骑身影,照常疾驰而来。

  不多时,他们靠近了中军,领头列校作揖道:“少保,叛军之数约四五千,距离此地仅十里。”

  双方距离在拉近,足可见刘继隆所率兵马,未曾消耗太多体力,行军速度更比他们快。

  不过伏羌城就在眼前,他们也并不用着急。

  “继续探查!”

  王式沉着开口,列校接令离去。

  在他走后,王式继续开口道:“传令神策军副使杨公庆,着其遣将领兵五千驻守渭水隘口,令赵黔留将与三千神策军驻守平川,余下四千步卒立即撤往伏羌城。”

  整个秋雨季节,王式并非什么也没做。

  既然已经做好了转攻为守的准备,那他自然是依靠地势,修筑了一道道关隘及营寨,并在武山、伏羌二县城外布置了大量堑壕手段的。

  他本以为凭借武山县的布置,最少能与叛军拉锯两三个月,换叛军上万死伤。

  如今看来,他高看了自家大郎,低估了叛军战力。

  只是他十分不解,陇右之中除刘继隆外,似乎并无几个值得称道的将领。

  如今刘继隆驻扎三阳川,那这个率军叛军迅速击破自家大郎的叛军将领又是谁?

  “莫不是又出现了个史思明、安守忠那般的人物……”

  王式心头一紧,单与刘继隆对阵,他便落了下风,若是刘继隆麾下又多出几个将才,那秦州恐怕无法如他预期那般消耗太多叛军了。

  若是太快丢失秦州,那他恐怕会失去皇帝信任……

  时间在推移,很快前方出现了一道河谷狭窄处。

  此处倚靠渭水与秦岭,宽不过三十余丈,已然修筑起丈许高、三十丈长的石墙。

  这便是伏羌西边的隘口,而渭水北岸也同样修有一道四十余丈的石墙隘口。

  北岸有一千神策军驻守,南岸有两千神策军驻守。

  不过当他们到来时,杨公庆已经派遣了五千神策军抵达此处,随军还带来了两万多民夫。

  大军开始迅速通过此处隘口的城门,穿过此处便是宽阔的伏羌河谷平川。

  整处平川分为南北,可耕种之地足有十余万亩,伏羌城内更有两万余口百姓。

  眼下正值秋收,不过三四日就能收割粮食,正处于关键时刻。

  依靠这批收割的粮食,加上昔年高骈修葺的伏羌城,坚守数月不成问题。

  思绪间,王式率领三千精骑先后进入关内平川,远方的塘骑也在疾驰而来。

  只是这支塘骑无疑显得十分狼狈,只因他们身后扬尘高高扬起,好似千军万马即将杀来。

  “快,准备拉起吊桥!!”

  关隘马道上,神策军的都虞侯连忙下令,所有神策军纷纷等待着。

  当那百余名塘骑迅速冲过吊桥,都虞侯不假思索的挥下手臂:“拉!!”

  吊桥被缓缓拉起,马道上的数百神策官兵立即操作绞车弩,开始对远处的叛军发射弩箭。

  “嘭——”

  “吁!!”

  “哔哔——”

  数十支人高的弩矢狠狠射入大地,泥土飞溅的同时,距离其百余步外的陇右马步兵纷纷吹响木哨并勒马。

  大军停在了距离关隘四百余步外,这个距离,便是投石机的准头也会大大下降。

  “节帅、小心!”

  马背上,被刘继隆带来的张武连忙挡在刘继隆身前,刘继隆却依旧策马来到了阵前,眺望远处关隘。

  他自然知道官军绞车弩的厉害,但绞车弩射程并没有后世传言一千多米,实际上仅有二三百步,三四百米罢了。

  哪怕是陇右军的三弓绞盘床弩,也最多射出四百步的距离,大约六百米左右。

  眼下他们距离关隘最少四百步,以官军绞车弩的威力,此处十分安全。

  刘继隆估算距离,随后目光看向张武:“派快马告诉高进达,留驻三千兵马于武山,其余兵马及民夫立即赶赴此地。”

  “天黑前搭建营盘,以官军弩矢为界,往后一百步扎营。”

  “末将领命!”张武不假思索应下,刘继隆则是眺望远处关隘。

  他倒是没有料到王式竟然那么冷静,长子生死不知都能沉着撤退,但凡他晚上一刻钟,自己就能留下他麾下三千天雄精骑了。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即便其撤入关内,自己想要拿下伏羌,也不过多耗费一日罢了。

  “一日时间,足以夺下伏羌!”

  刘继隆调转马头返回阵中,而最后撤回关隘的官军塘骑也将最紧要的军情带给了王式。

  “少保,关外叛军将领为贼首刘继隆!!”

  “荒唐!刘继隆不是在三阳川吗?!”

  “千真万确,关外叛军主帅确确实实是刘继隆,他的大纛就在阵中!”

  当塘骑将城外陇右军主将姓名说出,杨玄冀再次不敢置信的反驳起来。

  塘骑列校连忙解释,这才让杨玄冀收起惊愕,忍不住看向了王式。

  “唉……”

  王式深吸了口气,诸将见状,这才知道他们这一个多月竟然被某个不知名的叛军将领给唬住了。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安破胡率军不断出击,那气势根本不输刘继隆坐镇时,加上安破胡一直挂着刘继隆大纛出击,也难怪官军会一直觉得刘继隆驻守三阳川。

  “准备擂石、滚木及弩矢,既然已经决定转攻为守,便以此关隘,将叛军尽可能消耗关外!”

  王式目光逐渐变得冷冽,冷冽扫视在场诸将。

  眼下诸镇官兵大多都被李弘甫带去驻守上邽,余下的则是在李承勋手中,与其一起试图夺回陇山四关。

  伏羌河谷内除了两万神策军,便只剩下三千天雄精骑了。

  这两万神策军只经过一年的操训,期间还有两个月在行军,对于他们的战斗力,王式并未有太高期待。

  反正眼下只需要守城守关,训练三年老卒抛下的擂石,与训练一年老卒抛下的擂石并无任何区别。

  只要能重创叛军,即便这两万神策军都葬身此处,王式也毫不心疼。

  朝廷丧师两万,咬咬牙就能恢复过来,但陇右可不行。

  至于北司的态度,王式则更不关心。

  这两万神策军本就是北司群宦临时招募的替死鬼,就算全死了,北司的那群宦官也不会心疼。

  想到此处,王式不由走上关隘,将目光投向关外的叛军。

  此役他若战败,轻则丢失秦州,重则丢失秦陇,他被夺职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若是能以自己的战败来换取陇右军惨胜,他便没有任何遗憾了。

  在他观望的同时,时间不断过去,而高进达也在留守三千步卒后,将故道石堡兵卒并入军中后,亲率一万三千步卒与两万民夫抵达了前线。

  时间来到戌时(19点),扎营还需要不少时间,民夫们分数千人埋锅造饭,其余人则是按照刘继隆所绘营图修建营盘。

  半个时辰后,天色转黑,营盘这才堪堪修建完毕。

  今日大军先破关隘,再收武山,行军七十四里,将士及民夫都十分疲惫。

  刘继隆将值夜的事情交给了高进达,他则是简单处理了些政务,随后便匆匆睡去。

  他睡得很坦然,陇右军的将士也是如此。

  相比较他们,明明有着关隘保护的官军却显得尤为不安,神策军的军营内更是透露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说到底,这批神策军的将士只是被长安群宦拉来做替死鬼的普通百姓罢了。

  哪怕经过了十个月的操训,但毕竟是第一次上阵杀敌。

  加上刘继隆与陇右军凶名在外,王涉等人更是被其一日沦陷,这些种种事迹都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其压力甚重。

  莫说他们,便是王式与杨玄冀都未能好好休息,哪怕已经来到了子时(23点),二人都还在巡营。

  神策军的表现,他们看在眼里,不少将领更是心中泄气。

  杨玄冀什么也没说,但他心底已经在为自己想退路了。

  回到牙帐后,王式还未开口,他便率先道:“伏羌险要,某虽然是监军,但远不如赵兵马使知兵。”

  “不如调赵兵马使前来协助少保,某坐镇后方伏羌?”

  杨玄冀想的很好,落水道营寨已经有杨公庆了,自己肯定不能和杨公庆抢位置,因此伏羌县便是他最好的退路。

  虽说落水道在关隘与伏羌县中箭,但若是关隘被破,他立马率军走落水道突围,时间上也来得及。

  王式自然清楚他是什么想法,脸色不由变得难看。

  他正欲率军死战,杨玄冀却要调往后方,这对诸将士气无疑是次打击。

  只是他也不能得罪北司,所以哪怕他的眼神几欲吃人,嘴上却还是不得不答应杨玄冀的建议。

  “如此甚好……”

  王式缓缓开口,杨玄冀面色一喜,随后作揖退出了牙帐。

  在他走后,王式目光扫视帐内十余名都将和几名都虞侯,忍不住开口道:

  “关外叛军不过二万,我军亦有二万余,且还有关隘营寨及城池可依托,诸位何故如此姿态?”

  “我等食君之禄,难不成战事到来时,表现得还不如普通百姓吗?”

  话音落下,王式抬手道:“诸位请坐吧!”

  诸将见状,纷纷踌躇落座,而王式则是唤来一名亲随都将,与其耳语片刻后让其离去。

  不多时,一盘盘烤好的羊肉端入帐内,可诸将们却毫无胃口。

  忽的,帐外突然响起了琴瑟之声,柔和缓缓,虽然引起了营内骚乱,但只是将正处于焦虑中的神策军将士注意吸引,并未造成营啸。

  当将士们渐渐因为琴瑟之声放松时,钟鼓之声先后加入曲中,曲风缓缓变化,不少兵卒先后撑起了身体,亦或者直接坐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645/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