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801节

  “唐主若是知晓,必然派兵南下驰援,而今夏收将至,唐军若是得了钱粮,恐怕难以对付。”

  “倒不如趁此机会撤回六合县,重新整训兵马,等待雨季结束,再出兵包围江都也不迟。”

  朱温自认为自己的建议不错,但黄揆听后却微微皱眉:“眼下我军钱粮不足,虽有汝之缴获,亦不过能维持数月罢了。”

  “唯有攻破江都,造船南下江南,方能有机会争雄!”

  “更何况,夏收在即,若是此时解围,届时江南钱粮转运北上,唐主实力岂不强盛?”

  “可……”朱温还想说什么,但却被黄揆打断:“好了,汝攻城掠地归来,必然劳累,好生休息吧!”

  眼见黄揆不想听自己的话,朱温只能躬身离开了牙帐。

  见他离去,黄揆也解散了其余将领,只留下了黄邺。

  “那朱三郎说的也不无道理,何不听取?”

  黄邺见众人离去,不免劝谏起来,但黄揆却皱眉道:“陛下早就说过,这朱温己见甚重,原本吾还不以为意,如今看来,当真如是!”

  “他身为将领,己见自然足重。”黄邺不解,却见黄揆目光微瞥:

  “他今日敢于质疑吾,明日便敢质疑陛下。”

  不等黄邺开口,黄揆又坐回主位,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道:

  “吾听闻,近来军中都在传他朱三出生时天显异象,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

  “他朱三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天显异象?”

  “吾看这些都是他的把戏,此人必有不臣之心。”

  “原本吾想让他去海陵碰壁,如今他拿下海陵,威望更甚……”

  黄揆说罢,沉吟片刻后摸了摸自己的短须,接着说道:“既然他能拿下海陵,那便让他北上将楚州夺下。”

  “如若夺不下楚州,军法从事!”

  “这是否有些……”黄邺还想为朱温说说情,却见黄揆面色不善,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见他闭嘴,黄揆看向牙帐门口的兵卒:“传令给朱温,令他休整三日,三日后与朱二一同北上,六月前必须拿下楚州和泗州。”

  “是!”

  兵卒作揖应下,随后走入帐内,领了黄揆军碟便往朱温牙帐而去。

  待他将军令带到,接过军令的朱温不免紧皱眉头,而帐内除了他,还有另外两人。

  一人是他二哥朱存,另一人则是相貌清秀年龄不过二十六七岁的青袍青年。

  “三郎,楚州和泗州有曾元裕坐镇,那厮勇不可当,就凭你我两部不足万人兵马,根本拿不下曾元裕。”

  朱存得知军碟内容,顿时气得起身,而朱温也是眉头紧锁,知道这差事不好办。

  他正想说什么,却见那青年气定神闲,不免皱眉道:“子明先生,莫不是有了妙计?”

  “妙计?未曾有之……”

  青年轻笑,这令朱存不喜,不免道:“没有妙计,汝在此嘲笑某兄弟二人否?”

  “此为死路,何来妙计?”青年反驳朱存,朱存还想发作,却见朱温伸手将他拦住。

  不等朱存开口,便见朱温躬身作揖:“先生教某。”

  青年是他带兵南下时,在陈州遭遇,并主动投奔他的耕读子弟,姓名谢瞳。

  他自称自己是陈留谢氏旁系,但朱温根本不信,只是心道缺个读书人为自己料理粮草,故此才招募了他。

  只是自招募他后,他几次三番都在给朱温灌输“黄巢不长久”的思想,同时劝谏他投靠唐廷。

  朱温虽然也知道黄巢他们不可能对自己委以重任,但让他投奔日薄西山的唐廷,他心里也十分抵触。

  自那之后,谢瞳便不再谏言,直到今日他回营听到自己出生异象的说法,他这才知道谢瞳这段时间做了什么。

  正因如此,朱温自然对他更为尊敬,如今更是躬身请教。

  眼见朱温如此,谢瞳也收起笑脸,凝重说道:“依我所见,齐军钱粮不足,齐主刚愎自用,今不舍洛阳,必舍天下。”

  “您若是还不为自己寻找前程,日后必然会与其一同灭亡!”

  谢瞳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套,无非就是不看好黄巢。

  不过这次朱温不敢像之前一样搪塞,只能摆明态度道:“先生说的,某亦清楚,只是唐廷亦是日薄西山,某入了唐廷,恐会遭黄巢报复。”

  “报复自然有!”谢瞳不假思索的承认了这点,随后继续解释道:“然明公若是投靠唐廷,虽说唐廷日薄西山,但黄巢依旧有实力与唐廷对峙。”

  “届时唐廷无法灭亡黄巢,必然倚重明公及诸镇牙将。”

  “若是明公能抓住这场机遇,则龙入大海,金光鳞开!”

  谢瞳的话,使得朱温不免意动,但他也知道如今强势的不止黄巢,还有西边的刘继隆。

  “先生以为,西边刘继隆如何?”

  朱温谦虚询问,谢瞳闻言却沉吟了几个呼吸,直到朱温缓缓直起身子,他才与朱温道:

  “刘牧之此人,用兵临机决断,洞烛敌情,故此常胜,然亦有不逮处。”

  “即便如此,其人依旧是不出世的豪杰,若明公兵马临近关西,某必然会劝说明公投奔其人。”

  谢瞳对刘继隆倒是评价很高,这让朱温不免有些争强:“某听闻刘继隆牧奴出身,难不成某还不如他?”

  朱温熟悉黄巢,他自认为自己就是出生太晚,若是早出生几年,他早就揭竿而起,成就了如今黄巢的举动。

  便是刘继隆,他虽然承认其人强横,却也觉得自己不输于他。

  如今谢瞳这么说,倒是让朱温有些不服输,升起了攀比心。

  对此,谢瞳也不好驳了他面子,只能委婉道:“刘牧之未及冠便从军立功,年长明公一十九年,若明公与其一同出世,必然难论高低,然如今刘继隆大势已成,明公恐难为之……”

  朱温闻言,心里略微好受了些,接着说道:“大势已成又如何?某胜在年轻,日后定能胜他!”

  谢瞳见他如此自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将话题聊回来:“明公是否愿意投靠唐廷?”

  “这……”朱温闻言犹豫了,朱存闻言却劝道:“那黄巢只重要自己亲眷,某等毫无出头日,不如降了朝廷,说不定能讨个方镇节度使!”

  见自家二哥都这么说,朱温不免看向谢瞳:“此事,且容某仔细斟酌。”

  谢瞳闻言,面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底却不免叹了口气。

  好在朱温沉着半响,在两人耐心即将耗尽时,他主动说道:

  “若要归降,必先让你我麾下兵马对齐主失去信心方可!”

  朱存不解,刚想询问,便见朱温抬手道:“此事,某已经有了谋划,二郎暂且不用担心,只等三日后率军北上便是!”

  “好!”朱存确实不懂,但他相信自家弟弟。

  谢瞳眼见朱温有了主意,并且没有询问自己,不由得也好奇了起来。

  只是朱温什么都不说,只是说三日后北上,随后慢慢得知分晓。

  见他不说,二人也不好逼问,只能将话题改换到钱粮上。

  不过在他们讨论钱粮时,随着斛斯光出兵进入邓州,邓州的秦宗权被吓了一跳。

  原本还打算待价而沽的他,眼下也顾不得其他,当即带兵东进,准备舍弃邓州,杀回蔡州。

  不仅如此,秦宗权自己手书奏表,命人快马送往了河阴。

  奏表中,秦宗权声称山南东道的将士想要东进讨贼,结果遭到宰相刘瞻阻止。

  将士不忿,故此推举他驱逐刘瞻,而今他将刘瞻驱逐,得知黄贼兵马东进威胁郑州,故此愿意率军东进,攻打唐州来为朝廷分忧。

  秦宗权的机敏,倒是为他赢了条活路,也使得河阴的李漼开始犯起了糊涂。

  “诸卿以为,秦宗权之奏表,有几分可信?”

  李漼坐在县衙主位,询问着萧溝、路岩、齐元简和杨玄阶四人。

  前几日西门季玄病故,前去探望的亓元实也遭连累染病,如今卧床在家。

  北司内部还未推举出新的四贵,便被李漼急召而来。

  “陛下,臣以为秦宗权此言不可信!”

  萧溝虽然不了解秦宗权,但他了解牙将。

  牙将跋扈,驱逐节度使是常有的事情,驱逐宰相虽然有些惊世骇俗,却也不是没有先例。

  秦宗权驱逐刘瞻近一个月,如果真的有心讨贼,早就东进了,何故等到现在?

  “陛下,臣并不如此以为。”

  路岩公然与萧溝唱起了反调,这引起了李漼的注意。

  他大义凌然上前作揖,同时拿出一份奏表道:

  “刘相此前拥兵二万,被围南阳,本就可疑。”

  “如今南下江陵后,与朝廷说江陵富庶,可在夏收后供粮。”

  “然月初朝廷催促时,昨日刘相奏表前来,言江陵树叶忽成刀剑形,人折之,中有坚冰,作物折损七八……”

  “且不提四月何来冰雪,单说作物折损七八,无法起运;这难道不是刘相刻意为难朝廷?”

  路岩拿出了刘瞻的奏表,这份奏表连萧溝都不曾知晓,故此他听后也十分被动。

  萧溝都如此被动,更不用说李漼、齐元简和杨玄阶三人了。

  “江陵素来炎热,四月遭冰雪,此乃无稽之谈!”

  齐元简出身关中不假,但他熟知各地贡赋,自然知晓江陵府的气候。

  四月放在北方都不算寒冷,更别提炎热的江陵了。

  刘瞻这番言论,简直就是把朝廷当猴耍,齐元简自然生气。

  生气过后,他便主动对李漼作揖道:“陛下,刘瞻此人,恐怕早已辜负圣恩,臣以为,眼下理应将其押送入京!”

  “陛下,臣附议!”杨玄阶见齐元简开口,也跟着附议了起来。

  “陛下,臣附议。”

  路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萧溝虽然不愿意弹劾,但他也没有证据为刘瞻开脱,只能闭嘴沉默。

  眼见几人沉默,李漼深吸口气,压制住了想要咳嗽的身体,冷脸道:“传旨,令萧邺派兵捉拿刘瞻,押送至河阴!”

  “陛下圣明……”众人纷纷唱礼,李漼也趁机说道:

首节 上一节 801/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