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02节
“眼下北方降下大雨,作物复苏,真天不亡朝廷。”
“夏收之事,为诸事紧要,切不可怠慢。”
“只要夏收钱粮入库,朝廷兵马便可出关荡平黄贼,诸卿有劳……”
“臣等领旨。”路岩等人纷纷唱声回应,心里也确实想着天不亡大唐。
若是这大旱继续下去,哪怕继续半个月,北方都会迎来饥荒。
偏偏大雨来了,还下了大半个月,救活了不少秧苗,使得饥荒成了粮荒。
粮荒还有得吃,哪怕没有作物,却也有草根树皮可供吃食,故此大雨过后,河阴县四周的流民都少了不少。
在李漼等人看来,这确实是上天在眷顾大唐,给予了大唐平灭黄巢的希望。
“待刘瞻押至河阴,朕要亲自审问他……咳咳!尔等退下吧!”
李漼激动说着,不免咳嗽起来。
似乎是不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窘迫的样子,他咳嗽着示意退朝。
“臣等告退……”
路岩等人告退,但李漼咳嗽的声音却根本压不住,哪怕他们已经退出衙门,却依旧能听到那咳嗽声,仿佛连肺都要咳出来了。
“陛下的身体……”
听着耳边的咳嗽声,路岩不免试探着询问齐元简和杨玄阶,就连萧溝也侧耳倾听起来。
毕竟北司更了解皇帝的身体,而如今又是大唐的节骨眼上,若是皇帝真的出事了,那大唐就真要陷入困境了。
“太医说了,好好休养便可。”
齐元简轻描淡写的揭过,路岩与萧溝松了口气,接着作揖与二人分别。
在他们走后,杨玄阶走上前来,皱眉道:“陛下的身体,真的好转了?”
对于李漼的身体情况,便是在北司之中,也属于机密的消息。
杨玄阶虽然与齐元简地位相当,但齐元简依旧是四贵之首,所以齐元简不说,他也不知道皇帝身体情况。
面对他的这番话,齐元简站在原地不动声色,直到确认路岩等人彻底走远,他这才幽幽开口道:
“诸位皇子也都不小了,若是真的出了事情,你我神策军在手,又何须担心其它?”
“这倒也是。”杨玄阶点了点头,不过在他点头后,齐元简眉头微微舒展: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有些人还是得拉拢拉拢。”
“高千里那边,便交给你了……”
“好!”杨玄阶不假思索应下,接着与齐元简分别,各自返回了府邸。
不久之后,又是无数快马自河阴而出,向南奔走而去……
第452章 威杀南蛮
“杀!!”
“放!”
“嘭嘭嘭——”
咸通十一年五月初五,当喊杀声与闷雷声同时作响,黎州清溪关前已经躺满了无数尸体。
数以万计的皮甲群蛮正在利用吕公车、云车等工程器械攻城,关外那泥泞而沾染血色的土地,则是述说着此地刚刚下过一场大雨。
清溪关头,三辰旗与赤红色的汉军旌旗湿哒哒的贴在旗杆上,而这东西三百余步的清溪关上则是搭建起了一个个牛皮篷。
牛皮篷下,三名仅穿着胸甲的兵卒正在有条不紊的为四尺长的铁炮清理炮膛,随后填充定装火药,塞入定装好的铁丸布包,随后用圆锥从铁炮尾部侧方那筷子粗细的口子戳入,继而塞入火绳。
待火绳塞入,一名兵卒在牛皮篷旁插上黄旗,等待军令。
每个牛皮蓬之间及后方,都有着全身着扎甲的战兵等待号令,随时补上位置。
城楼左右,看着城关上的炮兵已经准备好,旗兵校尉立马走到城楼门口作揖:“都督,各队已就位!”
城楼内,张武大马金刀坐在主位,身旁则是坐着身着明光铠的辛谠。
加入刘继隆麾下四年,辛谠也渐渐适应了自己的身份。
只是他毕竟世代簪缨,因此在面对唐军时,他并未主动出击,而是只负责防守。
自刘继隆收复剑南道后,辛谠便自请南下,成为黎州刺史兼防御使,坐镇清溪关。
南蛮自正月下旬攻打清溪关以来,连续被辛谠挫败。
只是蚁多咬死象,更何况南蛮常备军的战力并不差,故此只有五千兵卒的辛谠,最终还是向成都府请援了起来。
他没想到,援兵竟是由张武亲率,更没想到张武带来了五百精骑和五千马步兵及一万步卒前来。
西川不过拥兵四万五,而今两万齐聚于此,可见张武并非只是想着击退南蛮这么简单。
“阿兄,军中皆言你善守而不善攻,是否?”
张武侧目看向辛谠,称呼极其亲近。
辛谠年近五旬,对于张武称呼自己为阿兄也不觉得有什么,但对于张武的这番话,他却表示不服道:
“某少时习武艺,青年读韬略,只是苦于朝廷不思进取,故而游历四方。”
“此前善守,皆因家中祖父皆为唐臣,而今面对南蛮,自然可以放开手脚。”
“眼下我大军云集,若都督只是想要守住清溪关,大可不必调遣如此多兵马。”
“以某之见,都督必然是想要夺回嶲州失地,为我大军日后进攻南蛮做准备。”
“某不才,若都督愿意挥师南下,某愿领五百骑破群蛮于城外。”
辛谠自信作揖,便是张武听后都不免顿挫:“五百骑?城外可是有群蛮五万,阿兄可要想好。”
面对张武的质疑,辛谠起身说道:“群蛮多着皮甲,诸多更是不着甲,亦或着铜甲。”
“城外五万群蛮,唯有南蛮大将段宗榜及其左右万余禁卫需要注意。”
“南蛮虽有骑兵,然骑兵着重铠,不注面部,我军十步骑射,足以破其骑兵!”
“好!”张武颔首,心道五百精骑不算多,若是真的能成事,便是大功一件。
即便不成,自己也可以率军出城,让段宗榜忌惮而走。
“既然如此,我调五百精骑及五千马步兵与你……”
“不必!”辛谠打断张武,满脸自信:“某只需要五百精骑,兵马若多,蛮见之即走,反倒不妙!”
张武虽然敬佩辛谠,却也不敢拿军中弟兄性命开玩笑,故此身体前倾,认真确定:“军中无戏言?”
“某若不成,可斩某头!”辛谠笃定。
张武见状,眉头虽依旧紧皱,但还是取出了自己的鱼符递给辛谠。
“阿兄出城后,若合战不利,某会亲率马步兵出城突击南蛮。”
“末将领命!”辛谠接过鱼符,大步流星的走出城楼。
与此同时,南蛮的兵马也再度攻到了关外。
张武起身走出城楼,眼见群蛮靠近墙根,当即从身旁将领手中接过五色令旗,取黄旗挥下。
“放!”
旗兵跟随张武举动挥舞黄旗,各处督战的炮兵队正下令吹哨。
伴随他们下令,嗤嗤火绳燃烧声音不断作响,而此时群蛮也沿着吕公车和云梯攀爬了上来。
与汉军交战数月,他们早已知晓汉军军中有如天雷之物守城,尽皆将其称呼为巫术。
哪怕已经习惯,可当嗤嗤声响起,这些靠近城关的群蛮还是不可避免的慌张了起来。
“汉人的巫术!”
“快撤!!”
“嘭嘭嘭——”
瞬息间,汉军利用蜀中钟匠技巧铸造的四尺铁炮开始发威。
上百枚铁丸若弹子般激射,霎时间城下群蛮死伤成片,数百人骤然毙命,唯有百余人负伤逃离。
“这铁炮威力比此前的大了许多。”
张武身后,此时已然擢升为西川左兵马使的刘英谚走了出来,看向那四尺长,炮口七寸宽的铁炮。
对此,张武则是摇摇头道:“炮口还是太大,打不远。”
“炮口大和打不远有什么关系?”刘英谚不解,毕竟他跟随刘继隆太早,只接受过基础的扫盲教育。
相比较顺利读完小学,并且潜心学习了火炮知识的张武,他的知识储备确实有些低。
对此,张武也解释说道:“殿下撰写的《火器挈要》中说过,火炮长度与口子之比为倍径,倍径越大则射程越大。”
“我军的四尺铁炮,若是充入铁丸,射程仅七十步,若充入铁炮弹则射程二百步。”
张武说罢,刘英谚下意识就道:“如果如此,为何不把口子做小,火炮做长?”
“汝以为如此容易?”张武苦笑,不免说道:
“巴蜀技艺最高超的钟匠,也不过只能铸钟四五尺高,口子更是与长度一比三,重四百余斤。”
“我军俘获巴蜀钟匠后,耗费一年有余时间,才铸造出这四尺长,倍径不足六倍的铁炮,可却依旧沉重二百余斤。”
“听闻长安那边俘获了不少御用钟匠,能铸造八尺高的大钟,不过沉重万斤有余。”
“那些钟匠被带往了临州,不知道何时能铸造出能供使用的八尺火炮。”
“若是能铸造出八尺火炮,亦或者将倍径拉大,重量降低,那日后便可用火炮进攻城墙,无须用盾车与火药包去攻打城墙了。”
火器兵攻城的死亡率并不低,故此张武了解到火炮的优点后,便知道火炮若是成型,普通夯土城墙便成了无物,唯有夯土包砖的城墙能抵挡。
不过以唐代的技艺和冶金技术来铸炮,其中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摸索,没有几年、十几年的苦功,并不容易成功。
眼下汉军之中的火炮,由于射程太短,根本不适用攻城,只能用于守城。
只是用于守城,这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这般想着,随着群蛮如潮水退去,清溪关城门缓缓打开,而这也让南蛮阵中的段宗榜看到了机会。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