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11节
“都察院派遣巡察使,凡有侵吞赈灾钱粮者,尽皆处死,亲眷流配龟兹!”
“臣领命。”赵英果断接令并退出衙门,而高进达见状也起身作揖道:
“殿下,此灾在夏收之后发生,已经是不幸之中万幸。”
“嗯。”刘继隆应了一声,对高进达吩咐道:
“大旱虽已过去,但防旱却不能停下,加快关内、关中各州县的堰堤河渠修葺速度。”
“此外,从关中调粮三十万石前往邓州,以防后续还有更多流民涌入邓州。”
“臣领令。”高进达不敢怠慢,作揖应下后便转身离去。
在他走后,刘继隆看向张延晖,张延晖则是对刘继隆有条不紊处理各种事情的姿态所折服。
“殿下理政,确实比臣阿耶要更加行云流水。”
张延晖毫不吝啬的拍着马屁,刘继隆听到他这么夸自己,也不免想到了张淮深,嘴角上扬。
“你阿耶若是有吾三分心眼,吾也就不用担心他了。”
“担心?”张延晖疑惑看向刘继隆,不解自家阿耶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此,刘继隆则是摇了摇头:“你与你阿耶一样,只长文武,不长心眼。”
“你阿耶向吾邀请官吏前往安西,那河西的几家豪强又该如何补偿?”
“若是不补偿,必然心生埋怨,日后定然生乱。”
他点明问题,接着为张淮深找补道:“起草敕令,以沙州刺史李明振为正议大夫、鄣县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
“以西州刺史曹议金为银青光禄大夫,大夏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
“其余各豪强家主,你比吾更为清楚,该给散阶就散阶,该给勋爵就勋爵。”
刘继隆给李明振和曹议金的食邑,都是他治下的两个县,也就是说这笔钱是需要他自掏腰包,用来安抚二人的。
这点食邑,对于刘继隆来说,也就是指缝中流出的微末,但对于河西豪强来说,这点微末都足够他们开心许久了。
“会不会太多了,每家都要给吗?”
张延晖显然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刘继隆瞥了眼他,心里不免感到侥幸。
得亏自己把这人接来,不然他肯定会被张淮深养得一个性格,怎么被河西豪强算计死的都不清楚。
他叹了口气,背对张延晖走向主位,声音传来:
“且让他们吃饱喝足,今日吃进去多少,日后都需要吐出来。”
第455章 征粮
“淅淅沥沥……”
六月初,在汉中发生地震的同时,北方的大旱似乎被雨季赶跑了,淅沥的细雨将河南道笼罩起来。
“剁、剁、剁……”
蔡州汝阳城内,厚刀剁骨的声音不断传出,与淅淅沥沥的雨声交织一处,形成莫名的诡异。
衙门内,许多兵卒或坐或站,但无一例外都是双目赤红,牙龈萎缩发红。
炊烟升起,空气中则是传着一股肉香味,闻者食指大动。
“直娘贼,告诉朝廷,若是再不给某军粮,某便反了投黄贼而去!”
衙门堂内,双目赤红的秦宗权看着眼前的官员,浑然不顾这官员抖如筛子的不堪,只管说着自己的要求。
官员根本无心倾听,目光时不时看向旁边的大鼎,但见鼎内漂浮着肢体,看得人头皮发麻,汗如浆涌。
“下官、下官必定会将使君所需,尽数告知朝廷……”
官员说话磕磕绊绊,秦宗权见状摆手:“滚吧!”
见他同意自己离去,这官员几乎是连滚带爬,手脚并用的逃出了蔡州衙门。
与此同时,两名兵卒上前用铁钩从鼎中捞出煮熟的肢体,切片摆入盘内,搭配一盘大酱便放在了秦宗权桌上。
秦宗权毫不避讳的伸手就吃,四周牙兵也没有回避,而是拿着大骨啃食起来。
他们已经断粮多日,唐州和蔡州被黄巢劫掠一空,根本没有太多粮食。
面对饥饿,他们在秦宗权的一句话下化作野兽,毫不避讳的吃起了肉。
此刻的蔡州汝阳城内空空如也,除了偶尔能见到的忠武军兵卒外,根本不存在任何百姓。
本是朝廷派来监督秦宗权的官员,就这样狼狈的逃回了洛阳。
黄巢烧毁了洛阳除宫室外的所有民舍,使得洛阳除紫薇城外,尽是废墟。
“咳咳……总算是回来了。”
瘦了整整好几圈的李漼,此刻正在李梅灵的搀扶下走入贞观殿。
望着没有太多变化的贞观殿,他咳嗽着看向李梅灵:“囡囡,让你陪阿耶吃苦了。”
“能回来就好。”李梅灵倒是懂事,反而安慰起了李漼。
李漼被她搀扶到榻上休息,田允适时递上蜂蜜水。
李漼抿了两口,稍微感受了几分舒畅,结果便听到门口传来唱礼声。
“陛下,三位相公求见。”
“传……”
李漼勉强坐起来,而此时路岩三人也走入了贞观殿内。
李梅灵走到屏风背后,留下李漼和田允二人面对三人。
“陛下,派往蔡州的官员被秦宗权驱逐赶回,秦宗权不愿意归还唐州,并请忠武军节度使旌节。”
“此外……”
路岩顿了顿,抿了下干燥的嘴唇,接着才将秦宗权在蔡唐二州的所作所为给说了出来。
“他、他竟敢食人,此禽兽行径……咳咳!!”
李漼被秦宗权禽兽般的行为给弄得咳嗽不止,刘瞻也趁机作揖道:
“陛下,秦宗权难制,然眼下朝廷最应该对付的是占据淮南的黄巢。”
“臣以为,可运粮五千石稳住秦宗权,暂时授予他蔡州刺史及蔡州防御使,等待我军兵马南下剿灭黄巢,再平定秦宗权也不迟。”
“陛下,臣附议。”萧溝不假思索的回应。
李漼闻言,也尽量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目光看向萧溝:“王铎所率兵马及钱粮,眼下运抵何处?”
“已然抵达孟州,尚有二十八万六千余石。”萧溝解释道:
“得知陛下重回洛阳,王铎令张神武率左右神武军过黄河,入雒水,往长安运粮三万石。”
“余下粮草,尽皆走怀州进入郑州,沿运河南下。”
萧溝说罢,刘瞻便接上话茬:“陛下,楚州防御使朱全忠收复高邮、海陵二城,江南粮食可运抵海陵,走陆路二百余里进入运河北上。”
“臣以为,可调遣江南粮草北上,同时高千里停泊在润州的十万石粮草也能随之北运。”
刘瞻说罢,萧溝也继续作揖道:“刘继隆闻陛下返回洛阳,令人起运粮草万石,锦缎千匹于洛阳。”
“好、好好……”李漼听着这一件件好消息,只觉得自己身体都似乎好了不少。
眼见众人都在说好话,路岩也趁机说出了件更好的事情。
“陛下,卢龙节度使张允伸闻朝廷钱粮不足,特进献助军米五十万石,盐二万石。”
“多少?!”
听到卢龙镇张允伸进献的盐米数量后,李漼只觉得咳嗽都好了,同时也不免担心张允伸有什么别的打算。
五十万石米,别说对于卢龙镇,便是对于往年的朝廷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若是走运河南运洛阳,起码能运抵四十万石,足够朝廷七万大军及十万民夫半年所需。
想到这里,李漼忍不住询问道:“张允伸为何进献如此之多粮秣?”
路岩见李漼如此询问,倒也能感同身受,毕竟他起初得知张允伸南运如此多粮秣时,第一反应也是觉得有诈。
不过随着他多方打听分析,这才确定了这批粮食没有问题。
“陛下,张允伸老迈,其子张简会素无威望,而卢龙内部张公素野心勃勃。”
“臣以为,张允伸此举,乃是担心自己死后,张公素叛乱而杀其子,故而交好朝廷。”
经过路岩分析,李漼这才放下心来。
卢龙镇的兵变确实频繁,若是张简会有朝廷这条退路,那也不至于死磕卢龙。
这么想着,李漼倒是有些佩服张允伸,竟然用五十万石粮食和两万石盐为子孙买了条后路。
不过这笔盐米倒是来得及时,以河南道的粮价和盐价,这批粮食足够支持大军讨贼了。
想到这里,李漼颔首道:“张允伸有大功,下诏嘉赏,赐锦彩、玉带、金银器等物,加特进,兼侍中。”
“陛下英明……”路岩三人躬身唱礼,李漼也平复了几分心情,对三人道:
“算上张允伸的这批粮食,朝廷手中粮食近百万石,而河南道及河东道尚有三百余万赋税未曾运抵洛阳。”
“待钱粮运抵,遣兵多进,朕不想在岁末前看到黄贼的一面旌旗……”
面对李漼的这番话,路岩三人只能躬身应下:“臣等领旨!”
三人躬身退出了贞观殿,但见他们离去,李漼再也忍不住,继续埋头咳嗽了起来。
“阿耶……”
李梅灵走出屏风,满眼复杂的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伸出手去,轻抚他后背。
感受着后背的轻抚,李漼看向李梅灵,脸上闪过愧疚:
“囡囡,你说的或许是对的,阿耶不该对刘继隆动兵,不然局面何以至此。”
“如今局势糜烂,阿耶便是连钱帛都无法拿出,更莫谈选婿了……”
李漼从未有此刻般后悔,后悔与刘继隆撕破脸皮,导致时局崩坏。
刘继隆纵使有万般不是,但面对朝廷危局,却还是能与自己冰释前嫌,甚至两次输送粮食给朝廷。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