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26节
不等支谟反应,王铎将长剑对准自己,狠狠插入胸膛。
支谟看得双眼瞪大,他不敢相信王铎这样的文人,竟然有自杀的勇气。
长剑刺穿心脏,王铎疼痛的不断抽搐,双腿一软的坐在地上,伸出手抓向支谟,但在半空中便因为无力而垂下。
支谟看着王铎没了生气的尸体,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半响过后,他这才看向左右:“传令三军……投降!”
支谟下令过后,四千多早就动摇的河东军,顿时便放下了兵器,尽皆投降了黄巢。
黄巢派孟楷将他们控制住,最后才策马来到大蜀山上,看到了自杀的王铎。
面对旁边低头站着的支谟,黄巢颔首道:“这个王铎某知道,是个不错的官员,只是有些迂腐。”
“他为了尔等自杀,尔等便自己在这大蜀山寻木材,为他厚葬吧!”
“谢陛下……”支谟羞愧作揖,随后便见黄巢摇头离开了牙帐。
与此同时,在外围一直蛰伏的唐军塘兵眼见齐军攻下大蜀山,当即便开始向北撤退。
三日后,当李克用率军击退李罕之所率万余齐军,追杀十余后撤回寿春,他这才得知了王铎兵败的消息。
“狗鼠的黄贼……”
寿春城外的牙帐内,听康承训亲口承认了王铎兵败,生死不知的消息后,李克用顿时想起了王铎对他们父子的支持。
想到这里,他不假思索的作揖,愤恨抬头看向康承训。
“康使君,某愿为先锋,直捣合肥!”
康承训看着李克用愤怒的模样,连忙起身走到李克用身前,将他扶起后说道:
“李郎心切,老夫能够理解,然黄贼两次击败我军,我军仅存三万余兵马,加之寿春尚未攻下,绝不可再继续冒进了。”
“此间情况,老夫会奏表天听,等待朝廷旨意。”
“李郎放心,不论王使君生死如何,老夫都不会让贼寇折辱他的!”
康承训说了一堆,但根本没说出李克用想听的东西。
他不顾康承训脸色,愤然起身向外走去。
站在他身后的康君立与盖寓见状,心底暗道糟糕,连忙上前对康承训作揖,为李克用找补。
“使君莫怪,郎君也是报仇心切。”
“使君放心,只要您下达军令,郎君必然为先锋开道!”
二人的反应不慢,这让原本脸色难看的康承训平复了心情,毕竟他也知道自己需要倚重李克用,所以并未撕破脸,反而挤出笑容。
“二位放心,老夫能理解李郎君心情,还请二位好好安抚于他。”
“某二人领命……”
二人见康承训没有动怒,这才缓了口气,接着与康承训客套几句后才匆匆离去。
在他们离去的同时,康承训派出的快马也向着洛阳疾驰而去。
不过三日时间,快马便带着奏表与军碟出现在了南衙,而南衙的刘瞻三人得到消息后也不敢耽误,急忙前往了贞观殿。
李漼还是坐在榻上,与三人隔着屏风。
“发生何事……”
见三人脸色不定,李漼便猜到了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刘瞻见状便想要奏表,但却被路岩先一步奏表:“陛下,淮南战事不利,请陛下保重龙体。”
路岩知道李漼身体不好,已经病了大半年,因此他担心李漼会因为情绪激动而晕厥,提前提醒了起来。
他这一提醒,李漼立马感受到了不妙,扶榻起身,将位置调整好后,端坐在榻上询问:“朕龙体尚好,淮南发生了何事?”
李漼做出了保证,但路岩却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刘瞻见状,不免有些着急,故此上前道:“陛下,王铎兵败合肥,生死不知,我军阵殁被俘七千将士……”
霎时间,屏风背后的李漼身形一顿,下意识问道:“什么?”
“陛下……”刘瞻再度重复了一遍,而路岩与萧溝则是紧张的看向屏风后那模糊的身影。
“此前便阵殁数千,如今又阵殁七千……”
李漼尽量压着脾气,深吸口气道:“朝廷还有多少兵马在淮南。”
“陛下。”路岩眼见李漼激动,连忙安抚道:
“康使君所部还有三万余兵马,另外代北三千余精骑无碍。”
“曾元裕处有兵马万余,楚州朱全忠尚有数千兵马。”
“此外,蕲州的高千里已经调遣兵马进攻舒州,尚有兵二万余。”
“河阳诸镇兵马已经集结宋州,虽说没有朝廷期望的那么多兵马,却也有二万之数。”
“眼下朝廷在淮南,尚有近六万兵马,算上宋州的兵马,便是八万兵马……”
路岩的话,让人听上去觉得形势大好,原本气血上涌的李漼也平息了怒气,压着脾气道:“既然如此,朕希望能在岁末听到黄贼讨平的捷报。”
“陛下放心,黄贼定过不了今岁……”
路岩连忙回应,萧溝与刘瞻则是皱眉,他们觉得黄巢没有那么容易被讨平。
“若无事,那便退下吧。”
李漼开口送客,田允见状走出屏风,对三人作揖道:“三位相公政务繁杂,早些回去处理政务吧。”
“臣告退……”
三人异口同声告退,期间不断用目光看向李漼,生怕他出现什么事。
好在直到他们三人退出,李漼也没有出现什么事情,这让他们松了口气。
不过他们三人刚走不久,李漼的呼吸声便变得粗重起来。
“田允!朕的头……”
“陛下?!”
田允五步并三步,连忙冲到李漼面前,而李漼也伸出手抓住了他的手,同时另一只手抓住了自己的头。
汗水不断顺着毛孔涌出,只是几个呼吸间,李漼便大汗淋漓。
田允瞪大眼睛,连忙向外催促:“传御医!快传御医!!”
李漼试图起身,结果却踉跄倒下,被田允抱在怀中。
田允被吓得不知所措,殿内宫女太监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李漼倒下后,双手狠狠抱住自己的额头,五官狰狞,表情痛苦。
“朕的头、朕的头好痛……”
第460章 关西琐事
“于阗(仲云)国使臣,参见汉王殿下,殿下千秋万岁……”
咸通十一年九月末梢,当关东大唐因为围剿黄巢受挫,天子李漼病情加剧的时候,关西的刘继隆却在长安含元殿接见了于阗与仲云的使臣。
两国使者长相不同,于阗国高鼻深目,仲云国则是圆脸塌鼻。
含元殿内,刘继隆坐在金台腰间,虽然没有坐在天子的位置上,但从下往上看,与天子也没有什么区别。
殿内左右站着二百余名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他们安静倾听着于阗、仲云国使臣的奏表。
“平身。”
坐在位置上的刘继隆抬手示意,二人这时才缓缓起身,看清了刘继隆的面貌。
纵使早已打探过,他们却还是感到了惊叹,暗道中原圣人,果然是龙凤之姿,神人之表。
“你们两国的国书,吾已经看过了。”
刘继隆坐在主位上,面对两人说道:“朝廷重新恢复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为的就是庇护你们这些小国,使你们不受胡人侵害。”
“葛逻禄、黠戛斯、回鹘、吐蕃等部,如今大多都被张使君驱逐,听闻疏勒被数万回鹘人侵占,但汝等不必担心。”
“吾已经敕令安西,待到来年入秋必然出兵,夷灭此部回鹘。”
“吐蕃那边,吾亦敕令没卢丹增,要求其约束土浑、吐蕃诸部,不得侵扰汝等。”
“若还有胡人敢于侵扰汝等,吾自不会坐视不理,这点可以放心。”
刘继隆表明了态度,同时也向二人明说了自己可以影响吐蕃。
对于西域这些国家来说,中原虽然强盛,但那毕竟是百年以前的“传说”了。
近百年来,真正在统治并影响他们的,始终都是昔日强盛的吐蕃。
如今吐蕃虽然陷入内乱,但西迁的回鹘人又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
他们此前虽然知道河陇出了个圣人,但并不知道这位如此强大。
直到张淮深收复龟兹、焉耆二镇,他们前往拜见张淮深,这才从张淮深口中得知了刘继隆的强大。
原本他们以为时张淮深自吹自擂,结果他们一路东进,这才发现张淮深不仅没有吹捧,反而有些“贬低”。
张淮深不清楚关陇的情况,所以说的有些保守。
正因如此,当于阗、仲云使者来到长安后,他们顿时便被焕然一新的长安城给吸引了。
长安的人口,自然不能比较以前,哪怕是如今关中已然太平两年之久,但城内人口也不过三十二万之数。
就人口来看,确实不如以前繁华,但长安城内民舍、街道、坊墙重修之后,焕然一新。
曾经的那种颓势,早已被扫入废墟之中,取而代之的是种新的面貌。
不过对于于阗、仲云二国的西域使者来说,平常五万人口都难以见到的城池,如今来到中原,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人口的城池,自然让他们感到震撼。
“殿下千秋,臣代于阗(仲云),感谢您的隆恩……”
两名使者恭恭敬敬的行礼,接着继续说道:“如果天朝能在国中驻军庇护,我们便不用担心胡人侵扰了。”
不出意外,早已习惯了被大唐、吐蕃轮番驻军的两国,果然向刘继隆提出了驻军的请求。
不等刘继隆开口,两名使者继续向刘继隆恭敬作揖:“臣已经带来了下国图籍,请殿下阅览……”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