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829节

  十天时间一晃而过,原本刘继隆以为可以平安无事面见郑畋、王式等人的时候,关东却传来了军碟。

  黄巢在合肥大败王铎,唐军两次进攻合肥的行动被挫败,高骈挥师北上,攻破舒州,尚让退往庐州。

  “官军还有多少兵马?”

  十月初,汉王府内刘继隆询问眼前赵英,赵英沉声道:“据朝廷来人传禀,前线应该不少于七万兵马。”

  “七万……”

  刘继隆沉吟,他大概粗算了下,黄巢还有四万多兵马,而朝廷有兵七万。

  不过七万之中,有两万多是高骈的兵马,高骈如果不想被朝廷收拾,恐怕不会立马出兵庐州。

  如此一来,那便是四万对五万,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想到这里,刘继隆正准备对赵英说点什么,这时罗隐的身影出现在了堂外。

  “殿下,王式几人正在堂外,是否召其入内?”

  不过十天时间,王式他们便赶到了长安,速度倒是不慢。

  “召他们入内吧。”

  刘继隆示意,罗隐闻言作揖退了出去,而刘继隆则是看向赵英:

  “盯紧淮南战场,但更要注意洛阳的变化。”

  “是!”赵英应下,继而转身走出正堂。

  在他离开的同时,罗隐也带着王式、郑畋、杨公庆和周宝走入了院内,来到了中堂门外。

  “进来吧。”

  刘继隆坐在主位,开口示意众人走入堂内。

  除罗隐外,王式几人脸色都有些尴尬,略微局促。

  毕竟被刘继隆击败圈禁了快两年,几人原本的锐气也渐渐被磨了个七七八八。

  王式是想通了,毕竟他如今已经六十岁,加上刘继隆与朝廷和解,而且他长子王涉也被俘,倒也不用怕朝廷对他如何。

  大不了他归顺刘继隆后,不再献策便是。

  “参见汉王殿下……”

  王式带头开口,郑畋与杨公庆、周宝三人只能硬着头皮唱礼。

  刘继隆见状颔首,高兴举起茶杯道:“吾已令庖厨准备晚宴,稍后便与诸位共饮,眼下先以茶代酒,恭贺三位解开心结。”

  话音落下,他又看向杨公庆,轻笑道:“吾与朝廷误会已经解除,本要早早释放杨副使,无奈有人从中作梗,这才拖延到了现在。”

  刘继隆故意说出这话,不等杨公庆询问便爽朗道:“好在东边如今安定不少,杨副使也可以返回洛阳,继续为圣人效力了。”

  杨公庆原本还只是觉得有些尴尬,但在听了刘继隆这番话后,他立马就想到了亓元实、杨玄阶等人。

  若说他被留在关西谁最开心的话,那无疑就是这两人了。

  “殿下隆恩,某定不忘怀。”

  杨公庆举起茶杯,痛快饮下。

  刘继隆笑着看向郑畋与周宝,二人则是依旧有些尴尬。

  周宝是尴尬自己当初把刘继隆骂得体无完肤,担心日后刘继隆会给自己穿小鞋。

  郑畋则是根本不想归降刘继隆,只是为了脱困才假意归降。

  只要他有返回洛阳的机会,他绝不会放过机会,必须返回洛阳,报效朝廷。

  “二位无须介怀以前的事情,吾记性不好,早已忘记以前的事情了。”

  刘继隆递给了二人台阶,毕竟郑畋是个不错的大才,而周宝虽然莽撞,但也不失为斗将。

  对于他们,刘继隆还是想着尽量收服,哪怕无法收服也没事,反正天下始终将为他所得,日后他们依旧还是要投效自己。

  “殿下胸怀无量,某不及也……”

  郑畋恭敬举杯赞颂,周宝也连忙附和:“某亦是觉得如此!”

  见几人都表了态度,刘继隆放下茶杯道:“吾乃河西布衣,本想为朝廷戍边,奈何朝廷污浊,小人多谗言,恐难长久。”

  “某知诸位所想,故此向诸位保证,绝不对朝廷用兵。”

  “今兵部缺乏尚书,请王使相暂代之。”

  “丰州缺乏果毅者,吾想以王涉担任丰州都尉,统帅兵马防备胡人。”

  刘继隆向众人表态,同时授予了王式和他长子王涉官职。

  王式闻言作揖:“殿下有请,某何敢拒绝。”

  见王式应下,刘继隆满意颔首,接着看向周宝与郑畋:“礼部缺乏尚书,想以郑使君为之。”

  “西川缺乏骁将,想以周将军充会川城镇守使,可否?”

  礼部尚书与会川城镇守都督,两个官职都不算低,前者无需多言,后者也是从三品的官职,对于周宝一个降将来说,能够节制三个都尉上万兵力,已经算是重用了。

  郑畋还没有反应,周宝便连忙作揖:“末将定不辱命,以报殿下恩情!”

  见周宝表态,郑畋也看向刘继隆:“某定为殿下梳治礼部,威传诸邦……”

  “好!”眼见三人应下官职,刘继隆看向罗隐:“传膳吧。”

  “是……”

  罗隐应下,接着吩咐门口的兵卒传膳,同时在宴席间与杨公庆推杯换盏。

  杨公庆自然不是愚笨之人,他清楚自己能依仗的外援都没了,就这样灰溜溜回到洛阳,肯定得不到支持。

  但若是能取得刘继隆的支持,那他便有把握拿下右神策军中尉的官职,成为四贵之一。

  晚宴结束不久,罗隐为刘继隆送客。

  等到他返回正堂时,当即胸有成竹的对刘继隆作揖:

  “殿下,事情已经办妥了,可随时送杨公庆返回洛阳。”

  “好……”刘继隆用热绢擦了擦额头,接着说道:

  “洛阳那边情况复杂,你持鱼符令安破胡调三百兵马护送杨公庆前往洛阳。”

  “抵达洛阳后,以此三百兵马重开进奏院,告诉杨公庆,这三百兵马可听从他调遣。”

  既然选择了要扶持杨公庆,那至少不能让他势头落下。

  三百人看似不多,但足够收拾一千多类似神策军那样的酒囊饭袋了。

  “是!”罗隐恭敬应下,刘继隆也吩咐道:

  “日后与杨公庆的联系,便交由你操办吧……”

  话音落下,他取出鱼符递给罗隐,罗隐双手接过鱼符,恭敬作揖后离开王府。

  在他走出王府,坐上回家的马车时,他不免拿着刘继隆交给自己的鱼符看了又看,眼神闪烁。

  “今遇明主,相位岂远哉?”

第461章 多事之秋

  “杀!杀!杀!”

  十月中旬,在刘继隆派兵护送杨公庆返回洛阳的同时,淮南舒州城外喊杀四起。

  两万兵卒在校场上身着战袄,持枪刺杀,而校台上高骈沉着脸色,来回渡步。

  “窸窸窣窣……”

  高钦急匆匆走上校台,赶到高骈旁边后作揖:“阿耶,北边传来消息。”

  “何事……”

  高骈目光都在眼前这两万多兵卒身上,高钦见状禀告道:“宋州诸镇兵马已经南下抵达寿春,康承训如今再度拥兵七万。”

  “哼!七万……”

  高骈闻言轻嗤,显然十分不屑康承训那手中的七万兵马。

  高钦见自家父亲如此,不免说道:“虽说河东、河北诸镇久不经战事,但七万兵马,应该也能击垮黄巢吧?”

  “你是如此以为的?”高骈侧目看向高钦,不等他说话就冷哼道:

  “诸镇兵马,稍有勇力的,无非就是河南及河东诸镇昔年围剿王守文、庞勋、王仙芝之流精锐。”

  “这些精锐被朝廷调往陇西、陇东,尽数被刘继隆全歼俘虏,剩下的不过都是不成器之辈。”

  “这黄贼不知从何处学的一手兵法,虽说粗浅,但麾下将领也是经历了不少厮杀的勇将。”

  “仅凭康敬辞手中临时拼凑的那七万人,如果真的能讨平黄贼,也不至于连个小小的寿春城都拿不下来了。”

  高骈的话不无道理,高钦忍不住点头附和,但又说道:“这驻守寿春的贼军将领倒是不错,竟能坚守到如今。”

  “听闻此人唤葛从周,倒是未曾听过有什么背景,想来只是普通百姓。”

  高钦评价着葛从周,高骈闻言却平静道:“中原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高钦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在他看来,葛从周还是不错的,而且所谓中原无英雄也有些夸大了。

  至少就他对此次河淮战事的研究来看,不管是朱全忠、葛从周还是黄巢,这些人都有不错的本领。

  当然,也有可能他是以自己的能力来看待这些人,而自家父亲则是以他自己的能力来看待,所以觉得这些人不行。

  “阿耶,我们什么时候挥师北上庐州?”

  高钦眼见自家父亲听不进去其他,只能收敛心神,询问起了正事。

  对此,高骈却不紧不慢的看向校场上无边无际的两万兵卒,沉着道:“且让康敬辞再吃两场亏,随后再进军也不迟。”

  “若是朝廷派人询问,便说我军正在调遣兵马,准备聚兵四万围剿黄贼。”

  话音落下,他对高钦吩咐道:“传令给梁郎,从岭南抽调一万步卒北上,再从湖南继续抽调一万兵马。”

  “等这两支兵马抵达,我们再出兵收复淮南。”

  “只要我军收复淮南,刘继隆一定会按耐不住,届时朝廷就无力针对你我了。”

  高骈说罢,高钦颔首,但接着又担心道:

首节 上一节 829/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