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971节

  见他脸色难看,高骈隐隐生出几分不妙的感觉。

  “高王,汉军进入湖南境内,眼下已经占据公安等四座城池。”

  “俞郎率军二万在澧水修筑城墙,试图阻挡汉军南下。”

  “王建率军攻占我军夷州,恐怕不日便要拿下播州,占领黔水以北的八州了。”

  “此外,您此前预料果然不错,汉军水师强大,不仅舟船比我军的更大,船上也用上了此前那类似铁炮一类的物件,我军水师惨败于江夏,仅有不到百艘战船和近万水师退回洞庭湖,死伤上万。”

  “汉阳、黄冈、皖口接连失陷,现在只剩下梁郎的黄坡还在苦苦坚持,但……”

  王重任的话还没有说完,高骈便已经猜到了所有。

  江北八州丢失不说,黔西及黔北的八个州也先后丢失,如今更是被汉军登岸湖南。

  从公安到潭州治所的长沙,不过区区四百里路程,若是汉军直奔长沙而去,那留在长沙的朝廷必然会失陷于贼首。

  “阿耶,我们现在要回援吗?”

  “高王,回援湖南吧,陛下和朝廷还在长沙。”

  高钦与王重任先后劝说高骈,高骈也觉得一阵恍惚。

  原本他以为能坚持几个月的江北和黔中防线,如今只坚持不到两个月便宣告瓦解。

  汉军水师如此强大,运送兵马南下只是时间问题。

  南边的天气,至少还需要四个月才能恢复酷热,而四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横扫如今空虚的湖南与江西了。

  自己或许应该撤军,可浙东就在眼前,他舍不得。

  “敕令,三军明日拔营攻打越州,半个月内攻下越州、明州,回师江西!”

  高骈坚定开口,然而面对他的这番说辞,王重任与高钦却脸色难看。

  见二人迟疑,高骈忍不住怒目:“还不接令?”

  “末将遵令……”

  面对高骈如此态度,二人只能硬着头皮接令,很快便把三军继续攻打浙东残军的消息传往军营各处。

  军营各处尚不知道后方的情况,只当是高王想着尽早讨平浙东残寇,继而回师湖南。

  在他们拔营的同时,袁袭也派人乘坐舟船前往了扬州,并见到了为江东事情忧虑的李阳春。

  “请李都督出兵救援!”

  使者见到李阳春后,当即便跪了下来,稽首求援。

  面对他的这番作为,李阳春下意识起身,却又好似想到了什么,缓缓坐下。

  “不得殿下敕令,某无法出兵。”

  “只是汝等若是信某,可率军撤往昔年的翁山县(舟山),短则半月,长则两月,某必出兵江东而下。”

  “这……”听到李阳春这番话,使者面露犹豫。

  见他如此,李阳春则是安抚道;“事关数万人性命,你无法决断也正常,且下去休息休息,想好了再来寻某。”

  “是……”使者叹了口气,只能在旁边兵卒护送下离开衙门。

  在他走后,堂内众将纷纷看向李阳春,李阳春则是起身走到案前渡步道:

  “宋威、董昌、杨行愍、钱镠等人在江东、两浙素有威望。”

  “且不提殿下还未敕令,便是殿下下了敕令,也得考虑考虑这四人在江南的威望。”

  “让他们退回舟山,然后由我军收复江东两浙,如此可提高我军威望。”

  “若是他们选择投降高骈,则更便宜我军在当地收回土地,省去了与豪强赎买土地的许多麻烦。”

  “此事,某会奏表殿下,汝等若是觉得不可,也可奏表殿下。”

  李阳春知道自己资历浅薄,军中不少将领不服自己,但他还是开诚布公与众人交谈心声。

  见他如此,不少将领也纷纷面面相觑,但最终没有说什么。

  眼见无人反驳,李阳春便遣散了众将,而李阳春派出的快马也火急火燎的往江陵城赶去。

  几日后,那使者眼见李阳春是真的不打算出兵,这才乘船返回了浙东,而此时高骈已经拿下了越州,留给他们的只剩下了明州一地。

  在使者带回消息后,宋威、董昌等人只觉得自己被刘继隆戏耍,纷纷拍案而起。

  “混账,当初说了归降会出兵,现在兵马在哪?”

  “让某退往翁山,亏他想得出来!”

  “关西马奴,无非仗着兵强马壮才坐上此位,还没当上天子便如此轻待于某,日后如何得了?!”

  “某不去翁山,某宁愿投降高骈,也不去翁山!”

  宋威、董昌二人气得发抖,已然决定要投降高骈。

  杨行愍与钱镠二人皱着眉,却私下对视了一眼,一言不发。

  “传令下去,明日全军投降高骈,某便是做高骈之臣,也不做刘继隆麾下之犬!”

  面对刘继隆数月的见死不救,宋威与董昌做出了决断。

  只是面对他的这番作为,杨行愍与钱镠并未说什么,直到宋威和董昌见到无人反对,将众人遣散后,杨行愍与钱镠才聚到了一处。

  “某要撤往翁山。”

  二人私下见面,杨行愍直接开门见山的与钱镠说了自己的目的。

  钱镠闻言眼神闪烁,末了点点头道:“高骈不过冢中枯骨,刘继隆无非忌惮我军日后依旧盘踞江东,唯有撤往翁山才能让他安心。”

  “既是如此,撤往翁山也无伤大雅,反正某从未想过要在浙东苟全。”

  “如此则甚好。”杨行愍点点头,随后与钱镠错开,各自返回了各自居所。

  是夜,二人节制水师与亲眷,出明州往翁山而去,等宋威与董昌反应过来时,却已经来不及了。

第508章 江南乱况

  “浙东观察使董昌(浙西节度使宋威),反附逆昌,罪该万死!然士卒无辜,望高王开恩……”

  乾符三年十月十二,随着董昌、宋威大开明州门户余姚并投降高骈,高骈总算大体上平定了江东、两浙之地。

  董昌、宋威亲自来余姚投降高骈,高骈此刻则是坐在牙帐内看着二人自缚双手,负荆请降。

  “解下吧。”

  高骈将手中兵书放在旁边,示意高钦与王重任为二人解绑。

  二人眼神示意帐内都将为宋威、董昌二人解绑,宋威与董昌二人则是听后纷纷松了口气。

  眼见二人重新披上衣服,高骈这才开口道:“汝等既然已经投降了刘继隆,为何又前来投降与吾?”

  “回禀高王!”宋威见状抬手作揖,当即便把当初袁袭建议两军联手并投降刘继隆,继而将刘继隆等人答应为自己牵制高骈主力,最后淮南兵马始终不动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二人本以为说出后,能赢得帐内众将的高兴,却不想众将脸色十分难看,这令二人心中忍不住咯噔起来。

  “那袁袭呢?”

  高骈听后,脸色并无变化,只是好奇这袁袭是个什么人。

  “此人为杨行愍谋主,三日前杨行愍与钱镠背主逃亡翁山岛而去,袁袭也在船上。”

  董昌连忙解释起来,高骈听后眉头微皱。

  他本想收下杨行愍和钱镠、李神福这几个大放异彩的将领,却不曾想这三人皆弃他而去。

  那刘继隆就这么好,让他们宁愿逃亡翁山都不归顺自己吗?

  深吸口气平复心情,高骈这才开口道:“那袁袭谋划的不错,刘继隆为了牵制我军,确是帮了你们不少忙,只可惜攻打你们的是吾。”

  高骈并未遮掩,因为他要把这二人的路给堵死,避免他们回去投靠刘继隆。

  “高王这是何意?”

  宋威与董昌已经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却见高骈道:

  “刘继隆出兵三十万攻打我军黔中、江北,如今黔中、江北尽丢十五州,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再丢三州。”

  “刘继隆若是知道他耗费如此大力气,却见你二人投降,恐怕会生气至极。”

  “这……”

  宋威、董昌二人闻言,脸色顿时便变得有些不好看了。

  他们确实也从李阳春那里得到了不少情报,但他们始终觉得李阳春不过是在拖延时间。

  如今听来,李阳春没有骗他们,反倒是他们自己不够坚定,竟然在最后功亏一篑。

  一时间,二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倒是高骈对二人笑道:

  “不过也多亏汝二人投降,省去了吾一番手段,如今却是可以设计对付刘继隆了。”

  “他不是要利用水师进攻江东,两面开花吗?”

  “那吾便依了他的心意。”高骈看向王重任:“传出消息,明州投降,我军正在回援湖南。”

  “是!”王重任作揖应下,高骈接着继续看向董昌、宋威二人:“杨行愍与钱镠等人带走了多少兵马?”

  “不足三千。”宋威与董昌异口同声回答着,高骈听后随即没有放在心上,直接对堂内将领吩咐道:

  “王审时,汝率一万兵马驻扎杭、越、明三州,防备杨行愍率兵入寇。”

  “末将领命!”

  将领中走出一人,对高骈躬身行礼作揖。

  见他应下,高骈微微颔首,继而吩咐道:“明日三军前往湖州,吾倒要看看李阳春是否会率兵来攻!”

  在他的吩咐下,南唐的军队只能匆匆休息,于翌日开拔前往湖州。

  与此同时,杨行愍也派出使者前往了扬州,将宋威、董昌投降的消息告诉了李阳春。

  李阳春早就考虑过宋威董昌会投降,只是没想到这两人会投降的那么快。

  “他们手中三千余人都是水师,足够帮助我军渡江了。”

  扬州衙门内,李阳春放下杨行愍手书,继而对堂内众将吩咐道:

  “江东传来消息,高骈已经占领明州,眼下正在率军回援湖南。”

首节 上一节 971/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