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太平记

太平记 第101节

  “嗯,虽然说不上周全,但也算是有想法得了,应该还行得通!”魏聪点了点头,以一个后世穿越者的视角,秦柯这筹划还粗糙的很,毕竟连经过门口的人流量,人流量的转化率啥的都没有,不过这架不住番禺城正在飞速增长的人口和商品经济水平,哪怕他经营水平不行,在一个高速增长期的城市交通枢纽旁边持有一块地产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何况他还加了杠杆,想赔本都难。

  “这样吧,三个月后你的客栈若是能赚钱,就来王寿这里做个小吏吧!专门管房地产贷款的事情,就是借钱买地盖房子!”魏聪笑道。

  “啊——!”秦柯愣住了:“可,可是小人的客栈呢?”

  “你不是有家里人吗?可以交给他们经营!”魏聪笑道:“我给你这三个月时间,就是让你尽快教他们如何接替你的!好了,退下吧!”

  “喏!”秦柯本能的磕了两个头,倒退着出了屋外,一时间他也不知道是吉是凶,忧心忡忡的离开了。

  ——————————————————————————

  “郎君你看上这小子了?”李何小心翼翼的问道。

  “嗯,有胆子,也有眼光,如果经营能力还凑合的话,就可以用了,毕竟经营能力是可以锻炼的!”魏聪点了点头:“我现在的确很需要懂得经营的人才,接下来我就要和朝廷使者一同去交趾了,去了那边接下来还要平乱,很长一段时间都回不来,番禺留守我就交给黄平,温升、李何你们两个随我一同去交趾,要做好准备。”

  “您是担心那张磐不肯交权?”李何小心问道:“不至于吧!朝廷圣旨都到了,他还敢抗旨不成?”

  “张磐应该不至于,毕竟他又不是交州人,交出交州这个烂摊子对他其实是件好事,但他的手下就不知道了!”

  “郎君说的是!”

  “不错!”

  众人齐声称是,依照大汉的惯例,像刺史、太守这样的官职,肯定不会是本州人出任,交州又是被众人视为畏途的倒霉地方,现在又有造反的蛮夷。

  先前魏聪是个自称讨逆校尉的贼人,张磐不肯交权很正常,现在魏聪现在已经是朝廷委任的交州刺史,等于是替张磐接这个烂摊子,估计张磐最多心理上有点不愉快,交出刺史之位后反而会如释重负,魏聪要是临别前送上一笔丰厚的盘缠,指不定他回雒阳时还会说几句魏聪的好话。

  但张磐手下那些人就是两回事了,这些人都是本地豪强,在本地有家有业,大汉的郡县以下的利益基本是被他们瓜分了。魏聪拿下交州五郡之后,虽然没有烧杀抢掠,还大力发展晒盐、冶炼、渔业,贸易等行业,但本地豪强却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

  更要紧的是他在高要一战后,把参战的郁林苍梧两郡当地豪强士族以“田宅逾制,役使贫民”的罪名,狠狠的惩治了一番,家中田产和部曲都被分给了魏聪自己和部下,张磐手下得知后不可能不兔死狐悲。所以魏聪才打算亲自领兵和袁绍去交趾接班,要不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拒绝交权,甚至挟持张磐,联合外部蛮族起事。

  “可惜赵哥没有随我们一同来交州!”温升叹了口气:“不然刺史郎君您就轻松多了,用不着这么多担子都压在您一人肩膀上!”

  “是呀!”李何点了点头:“他留在那边,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魏聪没有说话,目光转向庭院里的盛开的花卉,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把赵延年当成军事上的左右手,便如韩信之于刘邦,关羽之于刘备;在军事行动中,自己领主力,赵延年独领一军,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发动军事行动,相互配合。

  按照他原先的计划,赵延年在冯绲手下保持住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那支军队的独立性,自己则去豫章想办法开拓地盘,等打下地盘,赵延年就领兵前来与自己汇合,那时自己有了地盘又有扩军所需的骨干力量,就谁也不怕了。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魏聪开拓地盘的计划倒是进行的很顺利,很轻松的拿下来交州五个郡加上豫章郡南部几个县,还通过曹操走汝南袁氏的关系,用钱搞定了交州刺史,护百越校尉的官职,当初在赵延年手下的将吏老兵们也大部分来到了交州,但赵延年自己却留在了冯绲那儿,因为他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冯绲的认可,并升迁到了中郎将,不再是那个无足轻重的杂号校尉了。

  像第五登、刘久这些人,让他们在魏聪的指挥下,领兵作战还成,但让他们独领一军,作方面之任恐怕就不成了。短时间内还好,但随着魏聪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大,面对的敌人越来越多,就是个无法忽视的麻烦了。

  “郎君!”温升的声音打断了魏聪的思绪。

  “什么事?”

  “那袁绍的手下说要去看盐场,让我们准备船只,这——”

  “好好安排,让他去看!”魏聪笑道:“我已经答应他了!”

  “这——”温升一听急了:“这盐场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呀!岂可随便让他看?还请郎君三思呀!”

  “请郎君三思呀!”

  “郎君三思!”

  众人纷纷表示反对,作为魏聪集团的上层,他们当然清楚源源不绝的优质食盐的作用,除了直接贩卖取利之外,魏聪还用食盐支付劳役、矿工的薪水,用食盐和郁林、苍梧郡那些内陆蛮酋交易金沙、牲畜等特产,为番禺城正高速发展的手工业工坊提供原材料。一句话,相比起更多用于海外贸易的金币和银币,源源不断的优质食盐更像魏聪集团的血液。而如果产出廉价优质食盐的秘密泄露出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你们不用担心,就算袁绍学了去,回去也用不上的,至少暂时用不上!”魏聪笑道。

  “为何这么说,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温升问道:“北边也是有海的吧?”

  “北方有海不假,但海和海可是大有不同!”魏聪笑道:“我在徐闻选的晒盐场有三个好处:第一、雨水少,一年有两百多天都是晴天,雨天少的可怜,晴天有太阳才能晒盐,下雨天不但不能晒盐,雨水还会把盐池里的咸水冲淡,适得其反;第二、风大,有风才能有吹动风车,把咸水从一个盐池运到另一个盐池,节省人力;第三,天气热,日头大,这个就不必说了。

  你们都是从荆州来的,应该能感觉到徐闻的日头和荆州的日头的区别吧?袁绍修盐场要么去河北,要么去青州,至多去徐州,那些地方的日头、海风岂能和徐闻的相比?且不说他建不建的起来,就算建起来了,也无法和徐闻的相比,你们担心什么?”

  “原来如此,那属下就放心了!”温升松口气。

  “你们不用对袁绍过于提防了!”魏聪笑了笑:“他这次来交州可不只是为了宣旨,更多的是为自己拉拢外援的,能让他认清我们的实力,他将来在雒阳才会用心帮我们说话!”

  “这倒是不错!”黄平点了点头:“我昨天去孔公那里也听说了,袁绍这人是绝不会安于此位的,否则以他汝南袁氏的出身,何必在雒阳干出那等事来!”

  “郎君,那袁绍将来会不会搞出什么事情来把我们牵连进去?”李何小心翼翼的问道。

  “对呀,此事不可不防呀!这小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别让他把咱们害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对于袁绍这个外来者满是警惕之意,正当魏聪想要说些什么时,里面传来一声响,进去一看却是王寿醒了,下床时把旁边的香炉带倒了。

  “属下拜见刺史郎君!”王寿见魏聪来了,赶忙下拜道:“方才酒醉未曾迎接,还请恕罪!”

  “罢了!”魏聪摆了摆手:“老王呀!你这里怎么连个守门的卫士都没有?我刚刚进来,只有个老丈守门,进来就看你躺在地上,也不怕人摸进来把头割了去?算了,我让温升派两个持戟来替你守门,一个人年俸六十石,就从你的俸禄里面扣!反正你现在都比千石了,也不缺这点钱米!”

  “啊?”王寿稀里糊涂的就少了一百二十石的俸禄,还没等他申辩,魏聪就拍了拍大腿,站起身来:“时间差不多了,我先走了,对了,我刚刚碰到那个秦柯了我看这小子不错,让他三个月后到你手下当个小吏,就管住房贷款的事情,你记住了!”

  “秦柯?住房贷款?哦,哦,小老儿记住了!”王寿小心将魏聪送出门外,回到屋内,想起刚刚被扣掉的一百二十石俸禄,不由得给了自己两记嘴巴:“叫你贪嘴?叫你贪睡?这下好了,让郎君逮了个正着,一下子就扣了一百二十石!这下舒服了吧?”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九月的交州,在北来士人眼里,还依旧是一副夏日模样,但农夫们已经开始在田间忙碌,开始收割当年的旱稻,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在番禺城附近的许多农田里,在完成旱稻的收割之后,开始用新式的马拉轮犁挖开田埂,将其变成更大的条状地块,撒下豆粒,准备当年的最后一季豆类种植。

第175章 行动

  “这便是孟德所说的轮犁!”袁绍好奇的看着远处田野里正在移动的轮犁,由四匹马牵拉着,泥土就像波浪一般翻滚开来,留下绵长的整齐的沟槽:“为何不用牛,牛的气力应该比马大吧?”

  “也有用牛的,只是不在这边!”魏聪指了指远处:“马不光可以犁田,还能用来拉车,马车可比牛车快多了!”

  “是吗?”袁绍饶有兴致的看了看:“交州的确要热很多,这个季节北方已经要准备冬衣了,这里还可以种一季,田里种的是什么?”

  “豆子,也有苜蓿!”魏聪笑道:“都是上好的马料,而且不但不消耗地力,还能肥田,为来年的庄稼做好准备!”

  “马料?”袁绍立刻反应过来:“孟德你野心不小呀!是想养马练骑兵呀!不过交州这么热,养马不方便吧?”

  “交州也不是所有地方都热的,北面的山地就有很多阴凉适宜养马的牧场,也可以引进较为耐热的马种杂交培育,事在人为罢了!”魏聪满不在乎的笑道:“再说我也不需要那么多骑兵,有个两三千骑,也就足够压服整个交州的蛮夷了!”

  “两三千骑还少?”袁绍笑了起来:“魏兄的胃口还真不小呀!对了,我在交州也有些时日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交趾宣旨?”

  “过几日等农事结束吧!”魏聪道:“那时交趾那边进入旱季了,天气凉爽,土地平旷,正是用兵之时,我接替交州刺史之位后,便将当地作乱的蛮夷一举荡平!”

  “和我猜的差不多!”袁绍笑道:“那袁某即静观魏兄用兵了,哈哈哈哈!”

  ————————————————————————————————————————

  番禺的秋天是十分短暂的,就好像面包房里售卖的廉价三明治当中夹着的起司片,三口两口就咽下去,食客甚至不会注意,一转眼就从夏天转到冬天了,人们开始换上夹衣,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一天下午,刚刚过了末时,从番禺西边水关出来十余条官船,出了水关三四里便靠岸,从船上下来一支有六七十匹战马,一百多匹驮马骡子,两三百人的队伍。上岸后,这队人马便沿着江水的西岸,沿着官道往西北而去。

  这支排列得稀稀朗朗的队伍,随着行军的进行,人数在迅速增加,沿途不断有七八骑,三五十人的小股人数加入其中。看上去他们的纪律十分松弛,不断有人在不成行列的队伍中任意行动,随便说话,在行军途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就这般走了十余日,到接近郁林郡雍鸡县时(今广西省凭详市),已经有骑三百余,步卒七百余人。

  这天刚过黄昏时分,士兵们就各自在原地休息起来,这里、那里到处出现一堆堆的篝火。他们夹七杂八地说话嚷闹,相互询问此行的目的地,甚至有人向往来的军官发问,引来了军官们的呵斥声,有的甚至举起马鞭,做出抽打的姿势,而兵士们却并不害怕,各自聚拢在自己的火堆旁,大声说笑起来,他们大多数人的口音都和交州本地相差甚远,有的甚至说的不是汉语,看上去就是一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

  “孟德便是带着这些兵拿下交州五郡的?”火堆旁,袁绍用带着些许嘲讽的语气问道。

  “文武之道,有松有驰嘛!”魏聪似乎没有感觉到袁绍的嘲讽,他翻了两下火堆上的烤兔子,撕下一块递给袁绍:“来,本初尝尝我的手艺!”

  袁绍接过兔肉咬了一口,觉得味道还不错,虽然他心中有些疑虑,但见魏聪这幅样子,便强自压下心中疑虑,不再多言。

  雍鸡县虽然属于郁林郡,但当时的实际控制权却在忠于张磐的当地官员手中,当地守军的斥候发现了这支队伍的踪迹。虽然在如此敏感的双方势力交界区域行军,但看其却不像是要执行什么秘密任务的突击部队,因为它不具备一支突击部队必须具备的保密和迅速两个条件。

  它更不像一支堂堂之旗,正正之鼓,准备把自己的军事目的昭告于天下的大张挞伐之师,因为它既没有那么大的行军规模,也没有那样整肃和紧张的气氛。

  在斥候们的眼睛里,这支杂牌军是偶尔经过这里、偶尔闯入边境线的乌合之众。如果再碰巧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它也可能发动一场偶然性的冲突。自从魏聪拿下交州北五郡,两边对峙以来,双方关系时紧时弛,在双方势力的交接显示时常发生一些冲突,但那都是偶然的。

  一般就是集结了几十几百人由一、二名都尉,甚至只有一名都伯率领了几十百名兵士就闯入这边来,掠夺人畜粮食,暂时占据一些军事据点后,不久即通过谈判或自动撤退,或则被守军击败,废然而返。并没酿成大的战端。

  对于张磐来说,在张叙被彻底击败,失去了交州五郡之后,他就不敢轻易与魏聪开战,基本采取消极防御的态度,将主要力量放在了对当地蛮夷的征讨和支援日南,九真两郡上。

  他麾下的大部分部队则对这种零散冲突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根本不把这些摆在心上,可以就地解决的也不向交趾方面禀告。而交趾方面睁开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只要纠纷的范围不再扩大,就听凭下面处理,非到万不得已,不向张磐禀告。

  现在,对这一支杂牌军的偶然性的行动,当地的斥候们大概就根据这个印象向县里汇报的,而县里也是根据这个印象来判断敌情的。

  可是意外的事件终于发生了。

  刚过午夜,营地里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声,袁绍从梦中惊醒,他的反应倒是不慢,下意识的从枕头下摸出佩刀来,抓在手里,这才翻身站起,听到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和低沉的口令声。

  “难道是遇到夜袭了?该死,魏聪手下这幅散漫样子,遇到夜袭的贼人定然要吃大亏,倒霉的却是我,遭了池鱼之殃!”

  这时袁绍的部曲护卫从帐外进来了,低声道:“郎君,魏刺史的人来了,就在帐外,说刺史请您过去!”

  “魏聪还没乱了章法?太好了!”袁绍松了口气,他点了点头,穿戴完毕,出得帐来,他惊讶的发现帐外的空地上,那些平日里散漫的兵士已经装束完毕,队形整齐的站在火堆旁,一副枕戈待旦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平日里自己看到的都是假象,这才是他们的真面目。

  “袁天使,在下聂生,乃是魏刺史的义子,奉义父之命来相请!”一名身披铁甲的英武青年向袁绍拱手行礼:“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请见谅!”

  “好说!”袁绍点了点头,借助火光,他认真看了看那青年,但始终想不起来队伍里啥时候有这个人。

  跟着那青年的脚步,袁绍穿过一行行铁甲战士,耳边除了偶尔的甲叶碰撞和战马的喷鼻声,就再无半点声响,他心中不由得暗想:“想必魏聪是在故意示弱,连我都给骗了!”

  “本初!”魏聪站在一群披甲军官中,他看到袁绍,就快步迎了上来,伸手抓住对方的小臂:“军情有变,惊扰你了!”

  “什么事!“”

  “张磐被劫持了!”魏聪压低了声音:“有几个交趾土豪不欲我接任交州刺史,就劫持了张磐,想要自立!”

  “有这等事?”袁绍将信将疑的看了看魏聪,心中暗想:“这么凑巧,该不会是这厮耍的花样?”

  魏聪无视了袁绍的疑问,径直道:“所以我打算立刻进军交趾,把张磐救出来,再将那几个贼人擒拿!”

  “那是自然!”袁绍压下心里的疑问:“那魏兄可有成算?”

  “嗯!”魏聪点了点头:“阿生!”

  “孩儿在!”聂生应道。

  “你带一百骑兵,连夜赶往雍鸡县,就说奉我的命令,请县城官员出城围猎!”魏聪说到这里。

  “喏!”那聂生应了一声,问道:“那县令若是不肯出城呢?”

  “无妨,先礼后兵罢了!”魏聪笑道:“你只需截断雍鸡县通往交趾的道路,将其信使拿住就是了!”

  “喏!”聂生应了一声,向魏聪叉手行礼,便退下了,不一会儿,下首便传来急促的号令声和马蹄声。“传令下去,各队先进食,然后拔营依次出发!”

  ————————————————

  魏聪的军队就好像一头睡醒的猛兽,露出它的锋利爪牙来,袁绍见识了他们的钢铁般的纪律、野兔一样敏捷的动作和闪电般的速度,在一个时辰后,他们冒着黑夜出发,当拂晓时分抵达雍鸡县城下时,发现县城已经在聂生的先遣队控制之下了。

  “这是怎么回事?”袁绍问道。

  “生儿的运气不错!”魏聪笑道:“他发现城西的城墙有一段缺口,比城墙的城墙矮了一丈多,所以他就带人临时打制了梯子,从缺口翻墙进了城,直接拿住了县令,令其开了城门!”

  “运气好?”袁绍疑惑的看着魏聪,在他的印象中,这种位于两边势力分界线的县城,通常对城防都会比较重视的,不过他没有蠢到继续追问下去,点了点头:“即便如此,夜里登城,也是很了不起了!”

首节 上一节 101/1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归义非唐

下一篇: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