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71节
“臣告退。”
“等会!”李渊一指杜如晦:“回来!”
“来了。”杜如晦再次站到了李渊的面前:“陛下有何吩咐?”
“你心中有何法子?”
杜如晦微微抬起眉:“借势,造一个功高震主。”
李渊当时便眼珠子一骨碌:“造?”
“正是。陛下当下为难不过便是因为怎样跟太子殿下解释,那不如叫长公主殿下功高震主,太子殿下自有决断。”
“你啊你啊!”李渊一指杜如晦:“阴毒。”
“陛下,臣不认。臣心中只有大唐的江山基业。况且来说,太子殿下登不登基,都少不得一场乱战,陛下别忘了还有个二皇子呢。可若是……都能活。”
他没说明白,但李渊听明白了,那意思就是说只要能把长公主顶上去,李家的兄弟姐妹都能活,而且对外她能有夏道生的支持,对内她能有二凤的支持,而且也不会对李建成赶尽杀绝。
这不失为一步好棋,更关键的是夏道生总不能去干自己儿子的江山吧?那不管是三娘的嫡长子也是他夏道生的嫡长子。
“那便如此吧,突厥那边的事,你叫房玄龄退让一些,可以交于夏林处置。”
“不成啊陛下。”杜如晦连忙摇头:“不能这么急头白脸的,否则以夏道生的能耐,他转眼就能猜测到陛下的意图。”
“那你倒是给我说清楚一些!”
杜如晦嘿嘿笑道:“叫夏道生与西突厥谈,钱他可以拿,但若是换成其他东西,过路长安可是要交两成半的税哦。交税这个事,哪怕是我们的官粮也是要上税的,他自然也不可免俗。”
李渊一拍大腿:“妙啊!突厥人没什么钱,肯定是以资抵债,这样无形之中我们便抽了他的分成。不过他能答应?”
“为何不?”杜如晦歪着脑袋笑道:“咱们为他修一条路,这修路不要钱?沿途百姓也要活命嘛,他夏道生不是自诩济世救民么,若是他不答应,他算什么济世救民。”
“这本来不就是要修……哦!!!”李渊忙不迭的点头:“好好好,就这么与房玄龄说。”
“臣这便去办。”
等到杜如晦一皱,李渊就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来,“功高震主”这四个字在朝堂上从来都是讳莫如深的,其实不管是二凤还是三娘,他们这些年本就是功高震主了,只是李渊可以隐藏了他们的功绩。
而如今……
“宣吏部尚书前来。”李渊起身对身旁的太监说:“叫他到书房见我。”
李渊很快对吏部尚书做出了最高指示,连续调动了七八个人上来,而这些人看上去并没有特别的关联但其实他们都是当年龙城的班底。
这是什么意思,其实非常明显了,当年龙城可是李家大小姐的地盘,龙城系的官员其实都是三娘的班底,这一下提拔上来这么许多,但凡是稍微有点心的人都能感觉到局势的变化。
不过李渊也并没有打算隐藏,精通养蛊之法的他,需要的就是以一个正当的名义让李建成下来,然后将女儿安排上去。
甚至他已经开始想怎样规避孙儿李治的身份问题了,反正正如杜如晦所言,三娘其实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这会儿三娘那边,小豆芽正躺在摇椅上在树荫下乘凉,李治在旁边被迦叶揍得嗷嗷叫,自打两个小东西会走路以来,这府邸之中就没一天安生日子。
李治脑子极聪明,但性格像三娘。迦叶脑子还行,但性格像全了那混蛋东西,所以家中一般都是妹妹在欺负哥哥。
“这帮人,还是老一套。”小豆芽将调查的情报放在旁边的茶台上:“叫我来破这种局,那岂不是小儿科?”
三娘笑了起来:“又成小儿科了,那你觉得该如何呢?”
“花钱呗。”小豆芽活动了一下脖子:“不对,你说若是你家男人在这他会用什么法子?”
“他会用马周。”三娘小声哼了一声:“你不觉得奇怪么?马周身为魏国宰相,但这些日子一直却在长安,说是协调新咸阳之物料,但那些事怎么会叫一个宰相来办?”
小豆芽这会儿直起了身子:“对啊,老马!”
他们一伙人谁能不认识谁呢,马周是自己人这件事豆芽子自然是心知肚明,听见三娘提起马周的时候,她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来人,去请马相到府中赴宴。”豆芽子对旁边的管家喊道:“莫要怠慢了。”
三娘坐在旁边看着儿女绕膝玩耍,然后突然开口道:“看来他知道他出征西域,长安城会出什么事。马周处置这种事,可谓是行家。”
“那是自然,他们那一伙子丑男人个顶个的都是人精。那田魏不是这些人早完蛋了,浮党终究还是撑起了田魏的天呐。”
豆芽子仰头叹息:“只可惜,这世道不好,若是赶上了好世道,天下百姓的日子不知道该有多好。”
正说话间,拓跋公主跟糖宝儿走了进来,她俩人上前来坐在了孩子面前:“我们去给孩子做了几身夏日的衣裳,看看合适不合适。”
独孤豆芽瞥了她俩一眼:“这么喜欢咋不自己生一个。”
“你独孤家没拿下江山是因为不喜欢吗?”三娘冲她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莫要说这种狗屁的话来气人。”
拓跋小公主倒是不在意,倒是糖宝儿叹了口气:“福源未到,袁道长为我们判过命的,没有便是没有,没有这般的好福气。”
“好啥福气啊,你们看三娘,以前多雄浑壮阔,现在喂了两年都干瘪了下去。”
三娘不语,只是拎着小豆芽去了前堂等待马周到来。
马周收到邀请之后倒也爽快,带了些礼物便来到了独孤府,他进来之后环顾左右,不由得赞叹了一声:“有钱可是真好。”
“能叫你马相赞叹,我还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若是在魏国,你怕是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清算了吧?”
豆芽子贱嗖嗖的,如果她不是个妹子,那真的是天生反派,洗都洗不回来的那种。
“不敢不敢。”马周拱手道:“不知独孤家主今日相邀有何贵干呢?我乃使臣,独孤家主不怕旁人嚼舌头?”
“嚼去,他们还说我那一双儿女是夏道生的种呢,我计较过么?”小豆芽背着手来到马周身边做出相邀的手势:“马相,里面请。”
第557章 有些花应该开了
马周坐在堂前喝了口水,这会儿刚要说话就听见外头传来声响:“治儿!迦叶!不能过去。”
但话还是晚了一步,接着就看到两个小豆丁迈着小短腿笃笃的就跑了进来,他们身后拓跋公主一路追了进来。
马周立刻起身拱手:“见过殿下。”
“马相你好。”小公主尴尬的笑了笑,然后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快,叫马相。”
那两个小崽子算不上乖,但却聪明,立刻叫了起来。马周这会儿尴尬的笑了笑,摸遍了全身才找出了不到十两银子,但身上还没带红包,一时之间尬在了那里。
“行了,下次再补也是一样。”独孤寒笑道:“请坐吧。”
等小公主把孩子带走,马周咂摸了一下嘴:“难怪外头会有那般传言了呢。”
“好了。”独孤寒哎呀了一声:“行了行了,不要说那些没用的了。当下长安的事情,马相应当也有所耳闻了吧?不知马相如何看待?”
马周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这等事嘛,好办也难办。好办呢,是因为它不像黄巾军一般,黄巾起事是因为民不聊生、饿殍千里,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起来便要死,而如今的长安其实远远不到那般地步。难办嘛,也是难办。因为其中牵扯过多,涉及过广,杀鸡儆猴之法恐怕是不好用,因为要杀的鸡跟猴都太多太多。”
“那好办又难办,该当怎样办?”
“哈哈。”马周这会儿缓缓从怀里拿出了一个荷包:“有人临行之前给我了一个锦囊。”
“得了,不用说是谁了,看到这金丝线的手艺我便知道是春桃绣的锦囊。”独孤寒仰起头来:“看来你们早有预谋啊。”
“独孤家主,怎可说是预谋,不过是未雨绸缪。”马周将锦囊打开:“我受人之托,自然是要忠人之事。来到长安,也是为了这件事来。”
锦囊里是一张纸条,上头就八个大字:“豆芽你别管,马周来。”
“妈的!”豆芽子把纸条往桌上一拍:“这混账东西!”
而马周这会儿倒是笑了起来:“还有一张呢,家主莫要生气。”
这会儿就见他又掏出一张来递给了豆芽子,豆芽子满面愤慨:“你们这群人都是一个调性,叫人烦躁。”
马周不语,只是笑。不过浮党的风格就是这样,喜欢玩点大喘气的恶作剧,果然一个团伙的气质是由创立者决定的。
这张纸条上就显得非常明白了,上头就是两个字——对冲。
诶!这两个字可比那八个字明白多了,只是小豆芽并不清楚其中细节。
“那你倒是说说这对冲该如何对冲。”
马周面对豆芽子的问题,短暂的沉默后,开口说道:“查,查不尽。杀,杀不完。稍有动作,敌便由明转暗,私设党羽,暗中蓬勃。这个事,就不能从明面上来办。”
“你说。”
马周收拢起笑容:“首先长安如今私教甚多,那便多一个也无妨。其次,人家治病,我也治病。人家熬粥,我也熬粥。人家有神迹,我比它还要神。最后,引发长安之乱。”
“引发长安之乱?”
“没错。”马周这会儿呵呵的笑:“民乱有两种,矛头对准朝廷的和矛头对准彼此的。引发教派之争,造成混乱,破后而立。让它乱,只有乱起来了,百姓才会求一个公道求有人做主,这时朝廷再下场,那方为权威。”
“会死很多人吧?”
“会。”马周点头:“但远远少于朝廷直接干预的后果。”
小豆芽盯着马周看了很久,马相到底是马相,能干到一国宰相的人,的确是有水平的,自己到底还是脱离政治太久了,独孤家那手传统绝活到她手下可算是彻底失传了。
“那就这么办。”
马周起身:“我在长安还会住一些日子,若有偏差,我会提醒弟妹。”
“弟妹……咦,好恶心哦。”
“这是我这些日子根据长安乱局说撰写的东西,弟妹可以参考一番,里头还有分别的应对之法。告辞。”
马周走了,独孤寒坐在那看起了他的观察报告,不得不说浮党个个都是人才,夏林别的也许不太行,但他提起来的人那真的是太厉害了。
这里头甚至都把小豆芽每一步该怎么处理的方案都陈列在上头,一二三四调理清晰,按部就班的执行就是,若是出现偏差,马周还能及时调整。
甚至都不需要豆芽子自己思考呢……
她把东西拿给三娘看,三娘仔细的看完之后,突然没由来的叹了口气。
“你看就看,突然叹气做什么。”
“浮党,太厉害了呀。”三娘眉头紧蹙:“每个人拿出来都能独挡一面,我大唐拿什么与田魏斗啊。”
“治儿咯”小豆芽侧过头:“他那人,你别看他不咋管孩子,你问问他舍不舍像你爹一样放孩子养蛊。”
“好了,莫要说了。”三娘将方案书递还给豆芽:“拿去办吧。”
当天下午,就在曲江池侧,悄悄的出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团体,自称道玄黄门之分支,本是钟南山之中的隐修,但见不得长安之内邪修乱道,为这太平盛世下山而来,只为济世救民。
人家烧符治病,他们则用丹药,发烧将死的孩子,三滴丹水下肚,上午还是烧红的螃蟹,下午便体温安稳的睡了下去。
还有什么刀伤斧伤,都快烂见了骨头,眼看是不活了,其他教派的符水喝了个遍也不见好的,人家上来三两下——活过来了。
这一下,这几个神乎其神自称全真下山的道士可就出了名,一时之间近乎风头无两。
只是三日,被他们救活的人就已经多达三百多人。
其实真的有这么多人么?没有,里头真真假假,九成都是演员,剩下的一成那是货真价实的,毕竟马周带来的可不只是水泥和其他货物,还有珍贵到价比黄金的宝贝抗生素,这年头的细菌哪见识过这玩意,随便一点抗生素上来就是咔咔乱杀,只要不是病入骨髓,就没有两个疗程不见好的人。
而因为他们宛如神迹的发挥,长安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复姓富豪为其认捐了白银二十万两。
有了这二十万两,这帮人拉起一众信徒就开始走他们的兼济之路,不光开设饭堂供人免费吃饭,还将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复姓富豪为他们捐赠的大屋改造成了婴世堂,专门收容被人遗弃的孩童婴儿。
上一篇:大秦:吾为人屠,监国天下!
下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