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53节
让他们吃好,把身体养壮,没事时还要用船把他们拉到近海晃荡一圈,测试一下对海上航行的适应能力。
毕竟嘉应州不靠海,客家人现在还没太适应在海上讨生活。
这样一套走下来,现在莫子布拉一个男丁下南洋的成本,不算到了之后提供吃食什么的,基本在二两五钱到三两左右。
这小六万人光是直接支出就高达十五万两以上,哪怕是以河仙莫家每年结余三十五万两银子的财政来说,也是很大的一笔支出了。
而且,大陆上的人,还在以每月六七千人的规模出海。
原本莫子布给这么高的价钱,是害怕广东的满汉官员会担心华人在海外坐大,特别莫家还是明香人,他们会阻拦。
所以把价格给的高点,用高利润的糖衣炮弹来打垮这些满清官吏。
但现实证明,莫子布完全高估了这些官员的底线。
在全广东的官员看来,汉官明白自己只是来做官而已,谁耐烦替满人的朝廷担心未来。
就算要担心,哪轮得到你个二等汉操心这样的大事嘛,有钱不捞我脑子又没病。
而在满官看来,广东全省一千二三百万人,经济又发达,还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这到处都是不安分的汉人四处乱跑,扔出去几万人算什么,要是走个几十万才好呢,更好治理了。
是以这种情况下,广东人下南洋的速度完全震惊了莫子布。
我莫大龙头预计,这七八个月中,起码有十万以上的华人,跑到了南洋来投靠了郑信和他。
看着郑信一分钱不出,照样吸引了三四万人潮州人到南洋,且增加的还比莫子布快,莫子布羡慕坏了。
绷不住他的,终于准备降价了。
“龙头,罗芳柏来了。”还在想着用个什么招把人头费降一降,王无楚就进来通知罗芳柏到达的消息。
莫子布大喜,客家人下南洋七个月了,但其中五个月莫子布都在丹老和土瓦,后面又忙着筹备鄚子溶去法国出使的事。
是以一直没来得及接见他们,只是让李献文代替接见并安排了官职。
罗芳柏身量并不高,但长相非常正派,虽然不是朱时茂那种浓眉大眼,但他的相貌,自然而然就带着一种古朴严谨之气。
俗话说相由心生,有些人,你只看他样子,就知道他会是个忠臣义士。
罗芳柏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跟他一比,本来长得不算难看的吴元盛,就跟一个土匪似的。
历史上这两人就是好搭档,罗芳柏下南洋到婆罗洲的时候,最开始就是托庇于吴元盛的。
最后吴元盛在婆罗洲击败土著戴燕苏丹建立了戴燕王国,传四世到1870年左右,先于兰芳被荷兰人所灭,子孙被降为甲必丹。
而罗芳柏所建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兰芳大总制国了。
不过后世很多人都没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罗芳柏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大部分人都以为他是建立了共和国,实行了所谓民主的体制。
但共和议政稀奇吗?没什么稀奇的,老祖宗玩剩下的玩意而已。
罗芳柏真正伟大的地方,也是他名留青史的地方,恰恰是他的人品。
因为此时的婆罗洲,说是人间地狱一点也不为过。
这地方由于金矿多裸露于表层容易开采,因此早早吸引了大量华人到婆罗洲淘金。
按莫子布收到的情报,这地方起码有八九万华人,比河仙都多。但生存环境很差。
他们大多被掌控在与婆罗洲土著苏丹勾结的华人黑社会头目、海盗头目手中,被逼着从事极为艰苦的淘金工作。
“大王,婆罗洲上的那些家伙太不是东西了,被骗到金矿的华人,被逼着没日没夜的淘金,据说得到的八成都要被他们拿走。
病了不给医,死了就往山谷下面一扔。
而且每个到达婆罗洲的华人,都被他们哄骗逼迫签下了有高额砍头息的借款,不还完不准走,据说有人挖了十五年都没换清债务。
哪怕就是有些能还清债务有所结余的人离开时,也会被他们勾结海盗在海上拦住,钱被抢光,人被直接扔进海里。”
“罪恶滔天,禽兽不如!”莫子布重重的一锤案几。
他本来还不太相信,所以派吴元盛去调查了一番,结果没想到真是如此。
这哪是婆罗洲金矿,这他妈是缅北电诈园吧!
而历史上,终结这一切的人,就是莫子布面前的罗芳柏。
罗芳柏到婆罗洲后,只用了五年时间,就铲除了残害华人的罪恶之徒,把这个比缅北电诈园还黑暗的婆罗洲,改造成了华人可以安全来淘金的乐园。
他本来可以成为最大的电诈头目,吃到婆罗洲最多的利益,但罗芳柏最后没有这么做,而是真正还了所有人一个朗朗乾坤。
在他治下的兰芳,能做到相对公平对待每个华人,至少前来淘金的不管是华人还是土著矿工,只要守规矩,都不会在金矿上受到迫害。
这才是他伟大的地方!这才是能名留青史的伟人!
“芳柏,我已经收到婆罗洲华人不下二十次的求告了,但一直抽不出来手,今日幸得你们到来。
我准备让你卸任洛坤屯垦大臣,转而与元盛一起去往婆罗洲,去为婆罗洲的华人,撑起一片天,你愿意吗?”
罗芳柏长叹一声,崇拜的看着莫子布,“大王这里百废待兴,自己还要与强敌周旋,却仍然心系婆罗洲的华人,真乃季汉昭烈帝在世也。
臣罗芳柏,愿追随玄德公,效犬马之劳,为南洋华人建一太平天国。”
“好!”莫子布大笑一声,“不过芳柏、元盛,你们暂时不要去婆罗洲,我最近要与缅人决战了,你们先跟着我,熟悉一下战场。
等战事完毕,我挑些人给你们,再去婆罗洲惩戒凶顽!”
第173章 你,终将为王
满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六月初一。
就在清缅第四次战争即将打响的时候,莫子布赶到了吞武里城。
今天的吞武里城花繁锦簇,才完工不久的新都,各处都挂满了珍贵的丝绸作为装饰。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白象,也一头头嘶鸣着出现在了街头。
除了百姓以外,最多的则是和尚,似乎全暹罗的僧侣都到吞武里来了。
而之所以这么多人来,是因为今天,是郑信正式加冕为暹罗王的日子。
在莫子布搞定土瓦和丹老,成功麻痹了白象王的这段时间里,郑信先后讨灭了六七股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其中最大的两股,就是阿迦达王胞弟昭披迈和北边的披耶彭世洛。
其中昭披迈被鄚天赐擒获,送到郑信这边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具尸体了,这属于双方的心照不宣。
披耶彭世洛则在三月前被讨平,彭世洛城回到了暹罗的怀抱。
披耶彭世洛在城陷之前急火攻心病死了,少量亲族和亲信逃往了万象,依附于万象王。
至于另一位割据者拍凡和尚,他实际上并非传统的暹罗人,而是在暹罗和万象之间玩邪教的宗教人士。
手中的暹罗领土只有一小块,其余大部分属于万象王国。
拍凡和尚也不像昭披迈和披耶彭世洛那样,有强烈的与郑信争夺暹罗王位之企图,因此暂时可以不管。
是以,除了还被缅人占据的达城、甘烹碧和半独立兰纳王国以外,郑信基本上收复了阿瑜陀耶王朝的绝大部分土地,还多了莫子布拿回来的小丹那沙林地区。
可以说,凭借赶走缅军,拯救灾民,收复国土这三大功劳,郑信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新王朝了。
于是,六月初一这天,在所有人的推戴下,郑信乘坐一头巨大的白象赶到王宫东侧的王室寺庙。
他按照暹罗的习俗,在释迦牟尼像之前,发誓维护佛陀在暹罗的荣光,保护每一位暹罗百姓。
然后登上由无花果木制成的波罗威陀莲台,接受文武大臣、高级僧侣以及百姓们的朝贺,正式登基称王。
郑信王号‘颂律拍昭恭吞武里’
意为至尊无上的吞武里王朝圣王。
定吞武里城为首都,改名为‘古隆吞武里室利摩诃砂巫陀罗都’
由于吞这个词在暹罗语中,就有财富的意思,所以新都意为佛法护佑的金银财宝汇聚之都。
说实话,真的挺俗的,作为一国之都这名字听起来太粗俗直白了,但却正与暹罗百姓的文化水平匹配。
此外,郑信也正式册立了王后,诗诗的母亲,暹罗的潮州后裔豪门吴氏之女吴萱成为了王后,尊号宫銮铢武里乍。
大封功臣的第一位,仍然是莫子布。
这是一个力排众议的结果,不是没人反对,相反,反对的人很不少,但郑信还是坚持以莫子布为功臣之首。
而莫子布这个功臣之首,也绝对有底气当,郑信把他的功劳一件件摆出来之后,哪怕就是通,也没法反驳。
于是,莫子布被郑信从披耶晋爵位昭披耶,称昭披耶室利摩诃安戴。
室利摩诃是梵语的音译,室利可以翻译成大,摩诃可以翻译成有功德的,吉祥的。
合起来意为大功德大吉祥者,同时也是佛教吉祥天女的名字。不过用在莫子布这,摩诃主要还是指功劳。
同时由于在梵语文化中,室利摩诃的尊号,一般是王者才能拥有。
于是,昭披耶室利摩诃安戴,就可以翻译为功劳绝大的安戴亲王,或者大功臣安戴亲王。
册封完莫子布之后,出乎他意料的,郑信册封的下一个人,不是通,而是披耶碧武里郑敏成。
他的披耶前面,也被加上了象征王的昭。
郑信对外的解释,一是为了奖赏郑敏成的功劳,二是为了怀念、告慰郑敏成的父亲。
这位暹罗最著名的潮州纳真后裔,披耶碧武里郑泰,在对抗雍籍牙、白象王两代缅王战斗中始终冲在第一线,最后以身殉国。
但莫子布明显感觉到了,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好像是针对通的一次安排。
嗯,莫子布这么以为,也无可厚非,因为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时间线。
历史上,洛坤王家在治下马来土著骚乱后,就一蹶不振了,华人陆陆续续离开了洛坤。
留下来的这个权力真空,则被原本属于洛坤王族支系,一个从山田长政刀下逃得性命的暹罗人占据。
他趁乱从阿瑜陀耶城带着一些卫兵逃脱,回到洛坤,自称洛坤王。
也因为洛坤的重要性,郑信讨平贴披碧之后没有像现在这样去打披耶彭世洛,而是南下打洛坤。
而披耶碧武里郑敏成,就在这场战争中阴沟里翻船,作为大军主帅的他,在重重保护中非常意外的被流弹击中战死。
这个人,对于郑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可以弥补郑信身份上的缺陷。
因为郑信实际上不能称为纳真,他是个父亲从大陆来的商人,是出身在暹罗的第一代华人。
比如昭披迈之前就以中国商人之子来称呼郑信,意在说明他不是暹罗纳真。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