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256节

  朕也是有责任的,一时不察,用错了将,尔等也不必自责了,且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艹!还能这么玩?

  很少参加这种高级会议的九门提督英廉都被惊呆了,这话说的,一下就把皇帝给哄的龙颜大悦,有本事啊!

  “英廉,你是步军统领,你来说说。”

  这位爷正在感慨,却突然听到了皇帝点名。

  所谓步军统领,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后世一般喜欢称九门提督。

  这职位算是跟领兵能沾上一点边,这也是乾隆把英廉叫来开军机会议的原因。

  现在乾隆朝打仗打的太频繁了,真正知兵的机会都在外面打仗,以至于英廉这样的九门提督都要算知兵的了。

  不过英廉虽然是文人出身,但还真有点眼界,他也不畏惧,直接对乾隆说道:

  “臣虽然没有亲冒矢石,但也看得出来此次大金川贼首索诺木,是强弩之末了。

  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还偷袭成功,也不过破了温福这一路。

  且以大金川那险峻的道路,还不能做到堵住败军歼灭,只能衔尾追杀,显然是兵力不足,无法包抄堵截。

  是以依臣看来,自十二年(1747)莎罗奔起事以来,断断续续二十余年,朝廷不是发兵征讨就是围困限制。

  大小金川弹丸之地,米粮茶糖盐布等皆要蜀地供应,如今也该耗的差不多了,等这些东西彻底断绝,就是索诺木和僧格桑的死期了。”

  乾隆点了点头,显然对这发言很满意,于是又看向了于敏中,“你们文臣也来说说意见。”

  于敏中施礼后轻声说道:“皇上,臣不懂军事,但臣知道。

  自大小金川向南,乃是川西重镇打箭炉,亦可通滇北。

  向东则是成都。

  向西则是进藏之要道,影响极广。

  朝廷不征讨则罢,无非是就是施恩厚赏让其安分守己,但只要开打了,就绝无妥协余地。

  不然彼辈以为朝廷奈何不得他,倚仗交通日日索要,欲壑难填谁能供给?

  就算能供给,其余诸地土司有样学样,不提西南不靖,若是藏地有事,那就是大患了!”

  “是这个理!”乾隆非常满意于敏中的回答,因为这正是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大小金川土司的原因。

  只有把这个出头的家伙彻底毁灭,才能震慑整个川滇西北的土司,使他们认同国家,知道朝廷的厉害。

  “那就调兵,内外火器营、健锐营与关外八旗各出两千兵。朕一定要看到索诺木和僧格桑的脑袋!”

  乾隆露出了他性格中务必求全的一面,不在乎代价,但一定要把想干的事给干了。

  听到皇帝下令,一众枢臣、大学士又开始合计兵马钱粮了。

  这时,负责礼部的高晋才抽空出来说道:“圣上,礼部收到了两份南洋来的奏疏。

  两广总督李侍尧接安南王黎维祧上书,控告河仙莫氏进攻安南,篡逆造反,已经占领了顺化,请上国做主。

  又有闽浙总督钟音接河仙莫氏上书,控告安南权臣郑氏挑起刀兵,侵入广南之地。

  杀广南宗室、大臣、百姓数十万计,违背大清圣祖皇帝调停双方罢兵休战之诏,恳请大皇帝为广南阮氏做主。”

  乾隆拿过来迅速看了一眼,立刻厌恶的扔到一边,“这是郑氏、阮氏又起了争端啊。

  此二家皆是僭主犯上之徒,不好好保境安民,反倒犯上害下,见之令人生厌。

  着李侍尧派人去河仙,钟音派人去北河,查清情况。

  若就是双方互相攻伐,那就勒令双方停兵止戈,不得擅自交战,各自保境安民。”

  这奏疏也太不巧了,我乾隆正在木果木大败的气头上,忙着要收拾大小金川呢,谁耐烦这时候管你们的破事。

  于敏中则非常隐蔽的看了高晋一眼,这奏疏早不上晚不上,偏偏在这个皇帝气头的时候上。

  怎么看着有种刻意安排的味道呢?

第269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高晋可不姓高,因为他不是汉人,而是满洲镶黄旗人,老姓高佳氏,入关后为了方便,他们就世代以汉姓高为姓氏。

  于敏中也猜的没错,高晋就是故意在这时候上书的,而且如何说话,在什么时候说,都是有人指点的。

  而这个指点的高人,正是福康安的老妈,已故大学士傅恒的妻子叶赫那拉氏。

  有这样熟悉乾隆的人支招,高晋当然愿意帮这个忙。

  这位上三旗的满洲贵人轻轻转动了一下手上的极品翡翠戒指,帮个小忙,就有一枚戒指和一尊上品玉佛送到家,还顺带得了富察家的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于敏中很敏锐的扫到了高晋手上的翡翠戒指,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原来还是富察家在中间动的手脚。

  话说这些年,我莫大将军与富察家合作的翡翠生意,那是越来越好了。

  富察家负责在北京、天津两地找能工巧匠加工,莫子布负责出上品的翡翠和玉石。

  并且派人协助富察家运作,硬生生把这玩意分出了很多的对应的等级。

  每个等级如何鉴定,如何定档等等,都非常系统,让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价格,非常适合显摆与收藏。

  此外,莫子布还支招,让富察家雇佣一批文人来做出诗词歌赋推销,为本就有很浓文化属性的翡翠和玉石,再狠狠增加了一层光环。

  经过三年的推广和品牌打造,两家合力,非常成功的把这门本就开始兴起的行业,给推上了一个高峰。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珠宝,此时也还算个盛世,北京城里也不缺有钱人,是以缅甸翡翠很快就变得极度风靡。

  而这一切,不但让莫子布在很多旗人心中有了印象,还是个好印象。

  因为此时的富察家地位,很是微妙。

  原本他们是毫无争议的满洲第一亲贵,可是随着傅恒、明亮这两个家族支柱,以及福灵安等人的战死、病死。

  富察家现在的顶梁柱男人,竟然是十几岁的福康安。

  而此时的福康安还没有开始大放异彩,显然他这么个小年轻,还顶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家族。

  虽然乾隆确实有圣眷在,但这份圣眷也要有地方放啊!

  就像是本来关系很好的亲朋,你一旦几十年不联系,感情必然会变淡,皇帝面前就更是如此。

  每天讨皇帝心欢的人多了去了,富察家这样的,再不出个真正能跟皇帝合拍的人才,衰落也不过就是几年的事情。

  是以在翡翠、玉石这行业起来之后,有数不清楚的满清亲贵家族,甚至阿哥们联系莫子布。

  希望莫子布能把合作者换成他们,为此还不惜动用明里暗里的威胁。

  但莫子布坚持不为所动,哪怕是河仙在锡矿和广州的走私方面受到了些损失,他依然坚持跟富察家合作。

  开什么玩笑,马上福康安就要崛起了,自己再过几年也要逐步跟满清翻脸了,谁会在这个时候来折腾。

  而莫子布的这个坚持,虽然有些人看不惯,但绝大部分的旗人,还是觉得这河仙莫五虽然是明香人,但人品靠得住,是个可以交的‘朋友’。

  。。。。

  叶赫那拉氏今年四十九岁,但她就这么端坐着只看背影的话,还如同十几二十岁的少女一般。

  哪怕就是看相貌,在此时已经算老人的叶赫那拉氏,仍然称得上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一张细长的瓜子脸,双眼灵动有神,肤色异常白皙,随时都香喷喷的。

  话说,就十几万人的满洲上层圈子中,能出个这种级别的美人,绝对算非常稀罕了。

  几声脚步传来,叶赫那拉氏不用看也知道是谁,这富察家的后院,脚步踩的咚咚响的,就只有她的次子,额驸福隆安了。

  叶赫那拉氏本来有四个儿子,长子福灵安为了征缅之战,病死在了云南。

  除了福隆安以外,三子福康安正在大小金川前线,幼子福长安今年才十三岁,走不出这么重的脚步。

  果然,不一会福隆安走过来给叶赫那拉氏请安了。

  “额娘,老三跟着阿学士呢,安全的很。

  而且也不用为木果木大败担责,刘统勋、于敏中他们已经主动请了罪,陛下已经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了。”

  叶赫那拉氏微微一笑,他可不担心福康安的安危,因为有人比她更加着急。

  你要问福康安到底是不是那个人的种,叶赫那拉氏只能说如是。

  因为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个种是谁播下的。

  不过从福康安十八岁就已经是镶黄旗副都统,户部侍郎充军机大臣来看,还是有人比较确定的。

  “高学士把奏疏递上去了吗?”所以,叶赫那拉氏问的是这个问题。

  “递上去了,妥帖的很。”福隆安点了点头,“万岁爷当即就不耐烦了。

  还大骂安南郑氏和阮氏都是僭主逆臣,不知好歹,准备让李侍尧派人去河仙查,钟音派人去北河查。”

  叶赫那拉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容,“看来,皇上终于不怀疑李侍尧已经被河仙收买了。”

  笑着,叶赫那拉氏也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乾隆这么眼高于顶的人,总对河仙莫氏好像有几分警惕呢?

  这莫家虽然是明香人,但已经逃到天南瘴疫之地了。

  就算再能打,再从大陆拉人过番,基本盘也不过就是靠十几万一钱汉镇压几十万土著而已。

  跟大清比起来,这点势力算什么!

  福隆安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迟疑的说道:“我看莫五给咱们的信倒是说的很明白,他就是想当广南王,打下个基业留给子孙。

  但,会不会.,这莫五说的基业不只是广南,而是他想当安南王?”

  “有这个可能。”叶赫那拉氏露出了思索的神色,“看来万岁爷确实比咱们这些人看得长远些。

  莫五来信张口就要买两万石川硝,这是在囤积军用,应该确实存了要当安南王的心思。”

  福隆安也紧张了起来,“安南可是外藩大国,国力还在暹罗之上。

  这莫五怎的如此贪婪,他想当广南王,咱们还可以帮帮他,安南王可不行,这对咱们都没好处,不能把川硝给他。”

  在此时来说,南洋倒是不缺硫磺,登嘉楼州就不少,后世马来西亚就是靠登嘉楼的硫磺,在世界硫磺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除了登嘉楼外,还有婆罗洲和印尼一些岛屿上都有丰富的硫磺矿。

  但硝石就不行,虽然东南亚不是没有硝石矿,但在此时还很难开发,很多地方还是茂密的热带丛林,有也运不出来。

  同时,历史上供应东方的大户印度硝石,也还没被英属东印度公司开采出来。

  所以与朝鲜和日本一样,南洋诸国的硝石,非常依赖中国大陆供给。

首节 上一节 256/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