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30节

  “至亲相残,大不祥,且有悖人伦,孩儿不愿取。”莫子布轻声说着,也在细细观察鄚天赐的神色。

  待到悄悄看见鄚天赐听到莫子布这么说,有点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之后,莫子布才接着说道:

  “且祖父、外祖何等英雄,儿不愿他们的遗愿需要粘上至亲的鲜血。

  十年,十年之内,我莫子布一定会带着一支大军回河仙,让所有人都甘愿与我一起,建设我们自己的太平天国!”

  莫子布本来想说五年的,但害怕让鄚天赐认为是在吹牛,所以才改成了十年。

  随后,莫子布就把原本对魏日坤说的那一套,暨缅甸要大举进攻暹罗,北郑南阮即将内乱的判断给鄚天赐说了一遍。

  到了这里,鄚天赐才真的对自己这个从小并不亲近,三年才见一面的儿子有了去全新的认识,他有些兴奋的拍了拍莫子布的肩膀。

  “布儿,你分析的没错,就在月前,缅甸大军已经占领了车里土司之地,掠夺了大量的人口和粮食,据说还大败清军,杀数千人。

  其自北边清迈、兰纳等地攻打暹罗的时机已经成熟,缅人确实就要南下了。”

  鄚天赐说的这场战,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清缅战争。

  这一次战争中,满清自云贵总督刘藻以下官员,为了不暴露缅甸已经蚕食满清国土数年的情况,对远在北京的乾隆大加隐瞒。

  使得乾隆以为是清缅边界的土司闹事,而不是缅甸已经一统在侵吞云南土地。

  在这种满清几乎没进行动员和警戒的情况下,缅军快攻快打,直接攻破车里土司署衙橄榄坝(西双版纳景洪附近),兵锋直抵思茅。

  云贵总督刘藻急令绿营兵三千前去驱逐缅军,结果却导致率领绿营主力的参将何琼诏、游击明浩等将官战死,主力绿营六百名只有不到百人逃回,第一回合满清惨败。

  “是从琅勃拉邦得到的消息吗?缅军行动竟然这么迅速!”

  莫子布一下就兴奋了起来,命运之轮开始转动了。

  缅甸贡榜王朝是东南半岛几百年来最猛的霸主。

  满清占据中国有巨无霸般的体量,且还没到不能打的王朝末期。

  他们在中南半岛的强强碰撞,将为这片已经开始变得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带来莫大的机遇,特别是莫子布这样的穿越者。

  鄚天赐点了点头,他们有雷州乡党在靠近车里土司的琅勃拉邦等后世老挝的国土上经商。

  虽然这些乡党脑袋后面是有辫子的,但却是鄚家的近亲。

  确切的说,是当年没跟鄚玖南走的雷州海康莫家人,还是值得信任的。

  “要不要把这事通知暹罗的潮州人?”莫子布想了一下,赶紧问道。

  鄚天赐冷哼一声,“你当他们不知道?这些潮佬的手比你想的还要长。

  他们才不会管暹罗阿迦达王的死活,他们就是一群食腐的乌鸦,在等着暹罗王倒下,他们要吃个饱呢!”

  说完,鄚天赐很认真、很严肃的看着莫子布,“我儿,你必须要记住,你想跟着潮佬也做一只食腐的乌鸦没问题,能吃到肉那是你的本事。

  但你必须要记住,这些潮佬不会轻相信潮州以外的人。

  就像我们这些粤西佬,也绝不会轻易相信一个潮佬一样。

  你与他们打交道,千万不能把他们当成同胞乡党,不然被卖了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莫子布有些不同意鄚天赐的建议,但也不是完全不同意。

  南洋虽然大,但‘肥肉’很有限,如今欧洲人在这里吃不到多少肉,肉全在华人锅里,不以地域区分你争我夺才怪。

  要解决这个问题,团结一切华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所以现今鄚天赐提醒他要防着点潮州人是没错的。

  “孩儿明白!”莫子布飞快的点了点脑袋。

  鄚天赐这才露出一丝笑意,“那你去把李献文叫来,让你阿姊看看你给他选的这位李闯王后人,是不是个良配。”

第45章 这就是现实

  李献文很是紧张,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将怦怦跳的心脏安抚下去。

  莫子布看着他一直不停在裤子上擦手心,颇觉得有些好笑。

  “二哥你这年纪,怎么还跟十几岁的后生仔一样?”

  李献文无语的看了莫子布一眼,你莫子布也不过十七八岁,哪来的资格说十几岁的人是后生仔。

  而且,他这哪是单纯相亲,这是在抱大腿啊!

  相亲相的好,他手下这几千人以后就有落脚地了。

  要知道,除了跟着莫子布这几百千把人以外,李献文在大陆近海某岛上还有三四千家眷。

  只等他相亲成功,就要派手下梁文英去近海把这些家眷接过来,免得天长日子被满清朝廷侦之逮捕。

  李献文的外形还是很不错的,一米七二三的身高,在如今东西方普遍也就一米六五不到的情况下,显得非常高大。

  相貌更是没得挑,一个常年刀口舔血的山贼海盗竟然长得十分白皙,以至于潜逃的时候只能故意用脏东西污脸,不然就太显眼了。

  至少莫子布看鄚灚就很满意,那两小眼睛,跟探照灯一般就在李献文身上扫来扫去。

  李献文是老江湖了,当然对这位站在鄚天赐身后,还不断仔细打量他的苗条侍卫身份一清二楚,言语谈吐间更显细腻与温柔。

  鄚天赐此时也很满意,李献文也可以算是出自名门,还有自己的班底,足够做他女婿。

  而且李献文这三四千汉人对于已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明香人来说,还真要算一份不错的补充。

  莫子布却想到了别的。

  想来历史上李献文三下南洋寻求落脚点,没有人牵线搭桥,等他最后不得不落脚蛇岛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孩子都不小了。

  而那个时空的莫子布和鄚灚,也死在了鄚天赐与郑信的大战中。

  这场大战,是整个南洋华人损失最惨重的冲突,没有之一。

  河仙鄚家拉上嘉定陈家,一共动员了近五万兵力,战舰数百艘。

  郑信的潮州人也动员了三万多士兵,还雇佣了三千多人的葡萄牙、不列颠火枪队与炮队。

  一场大战下来,输了的河仙鄚家,家国倾覆,彻底把以西贡为首的湄公河三角洲拱手让给了安南人。

  胜利的郑信也是惨胜,且自此之后他只愿相信潮州乡党,其他华人则因为潮州人独霸暹罗不给其他人分好处,而纷纷离开。

  莫子布这边在胡思乱想,那边鄚天赐已经跟李献文聊的非常投机。

  见到儿子这次确实非常靠谱,鄚天赐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了莫子布。

  莫子布接过来一看,书信封面用极为工整的楷体写着:

  ‘弟让,拜覆兄长总兵官鄚学士尊前’十几个大字。

  莫子布的这个便宜父亲鄚天赐非常有文学天赋,也很喜欢吟诗作赋,曾召集一批文人弄出了河仙十景。

  还亲自作诗咏叹,有‘一领蓑衣霜气迫,几声竹棹水光凝。飘零自笑江洋外,欲附鱼龙郤未能。’等还算朗朗上口的名句。

  所以在南洋,要讨好鄚天赐的话,不是叫他鄚总镇,也不是像欧洲人那样叫他港口国国王,而是称为鄚学士。

  缓缓打开书信,莫子布突然又发现了一个被后世遗忘的华人大豪,吴氏王国开国之主-吴让。

  吴让,福建漳州人,因为南洋土著不好发音让,因而在南洋被称为吴阳。

  吴让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以三十三岁的高龄才南下南洋求生,但很快就在马来半岛上的宋卡站住了脚跟。

  1753年他娶了高头廊(今泰国博伦他府)华人大豪庄家的女子为妻,自此开始了突飞猛进。

  十二年间,吴阳把原本只有一个几百人小镇的宋卡,治理得沃野千里。

  他招募了超过三万漳州同乡到此扎根,使宋卡成为了马来半岛上一颗富裕的明珠。

  历史上四年后的1769年,郑信统一暹罗后,南下收复洛坤等地,吴让趁机将宋卡、高头廊等地奉献给暹罗,得到了郑信的册封,吴氏王国自此建立。

  1784年吴让去世,其子吴文辉继位。

  比起吴让,吴文辉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依托漳州乡党开始飞速发展。

  巅峰时期统治了如今泰国的宋卡、高头廊、北大年,马来西亚的登嘉楼、吉打、玻璃、吉兰丹四州。

  领土几乎涵盖了后世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上领土的一半,假如算上十九世纪时被称为吉隆坡之王的叶阿来,整个西马超过六成的领土,都是华人统治的。

  吴氏王国最后共历八代国王,存在135年,于1904年被英国殖民者攻灭,后来又被日本人侵占。

  吴氏子孙因为支援国内抗战等原因,被日寇屠杀,损失惨重,余者逃往曼谷。

  后世子孙中还出了好几任泰国副总理,但已经完全暹罗化,连中文名字都没有了。

  至于吴氏王国,二战结束后,英国人为了防止华人做大,将吴氏王国一分为二。

  宋卡、高头廊和北大年还给了泰国,其余则并入了马来亚。

  别看后世维基百科上那些什么马来苏丹的百科编的飞起,好像他们都是自远古以来都在统治当地,但实际上,这些苏丹大多是吴氏王国下的封臣。

  这是在二战后,英美畏惧南洋华人投向新生的共和国,强行编纂历史,扶持土著苏丹上位的以夷治华政策而已。

  莫子布细细看着这封吴让写给鄚天赐的信,眉头逐渐就皱了起来,

  “这潮州王家在想什么?自己屁股下的位置都没坐稳,就在觊觎同胞的家业了,他们就真的一点不顾同胞之谊?”

  难怪吴让这个闽南漳州人不去寻语言大致相同,也属于闽南系的潮州人郑信,而写信远渡重洋来找鄚天赐的这个粤西人主持公道。

  原来竟然是占据洛坤的王家唆使统治下的土著,不断骚扰如今还只有两三万人马的吴让。

  吴让不堪忍受,打又打不起,只能写信给鄚天赐,希望他能出面做东,把王家的当家人请来讲和。

  所谓讲和,实际上就是认输,只不过请了个有地位的大佬当和事佬,面子上好看点,损失也少受点。

  莫子布只觉得有股邪火在心里冒!

  这些潮佬,容不下其他广佬、粤西佬、客家人、琼海佬就算了,竟然连跟自己同属一个大圈子的闽南人也容不下。

  真把暹罗全都看成他们潮州人的了是吧!

  难怪历史上洛坤王家一派主力北上增援郑信,回头洛坤就爆发了土著内乱,洛坤城都没保住,还是几年后郑信帮他们打回来的。

  就这眼界,能成什么事?

第46章 父与子,家与国

  “父亲,此事该如何办?”莫子布拿着书信,心里带着些许火气问鄚天赐。

  鄚天赐却摇了摇头,“这不是我该如何办,而是你该如何办,或者说你想不想办。”

  莫子布秒懂,同时又很无奈。

  宋卡吴让和洛坤王家的冲突,说白了是大闽南系下面的漳州佬和潮州佬的冲突。

首节 上一节 30/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