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563节
听到儿子这么说,田沼意次不愧是大权奸,竟然一点也不意外,也没表现出多少的惊讶。
只不过他确实对将军德川家治很有感情,毕竟是他一手带大的,两人亦师亦友亦父子,德川家治也极为信任田沼意次。
“上样未来会怎么样?自从竹千代薨逝后,他就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田沼意知见父亲没反对,顿时就是一喜,“父亲放心,大皇帝陛下对上样没有任何想法,他收服日出之国的最大障碍也不是上样,甚至不是咱们这个幕府。”
田沼意次闻言,震惊的瞪大了眼睛,同时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树大招风,这话果然不假,大皇帝陛下要对付的,是京都天皇吗?”
田沼意知冷哼一声,“这是自然,区区一个木偶傀儡竟然也敢大言不惭的称皇,他们不倒霉谁倒霉。
也只有他们家倒霉了,才能让日出之国的人明白,天无二日,臣无二主的道理,知道该忠诚于谁。”
万世一系的天皇,就要不存在了吗?
田沼意次闻言沉默了片刻,心里出现了一丝丝波动,随后立刻就不继续在这个方向纠结,而是思忖一下之后继续问道: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不足以证明大皇帝会放过上样,毕竟打倒一个无法保护自己幕府将军,所获得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我不相信大皇帝不动心。”
说罢,田沼意次严肃的看着儿子田沼意知,“如果大皇帝不会放过上样,那么他最后也不会庇护我们。
因为把我们父子严厉惩罚,是一件非常受日出之国武士们欢迎,并能平息他们怒火的事情。”
田沼意次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当然去往大陆面见莫子布田沼意知也同样有。
他只是懦弱,而不是傻,他现在这么卖力,就是莫子布给了他切实的保障。
“重姬,我把重姬献给了大皇帝!”田沼意知压低了声音说道。
而听到儿子这么说,田沼意次的脸上陡然一亮,随即露出了狂喜的神色。
“大皇帝陛下真的同意了,他愿意接纳一个德川家的女姬入宫吗?”
这个重姬,并不是田沼家的人,而是现今将军德川家治的养女,生父是德川家治的叔叔德川宗武,今年十三岁。
嗯,叔叔家的堂妹给自己当养女,非常符合倭人一贯的习惯,孙子给叔爷爷当养子也并不罕见。
当然,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多发生在隋唐时期,比如儿皇帝石敬瑭就曾把自己弟弟石重胤收为养子。
“大皇帝不但愿意把重姬纳入后宫,还许诺,未来会让重姬诞下的皇子回到江户就藩,继续执掌关东地区。”
田沼意知说出除了他懦弱外,他愿意投靠莫子布的最大原因,那就是他们家不但可以全身而退,还会因为这个功劳,继续保证富贵。
“哟西,太好了,这太好了!”田沼意次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大皇帝陛下果然是知道怎么统治日出之地的,不强行郡县,而是先收人心,再缓缓图之。
我们这些倭人,本来就崇拜上国,如今学了快二百年的朱子之学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德川家能攀上中土皇室的高枝,未来这个有德川家血脉的皇子就藩,就算不能封国王,至少也能封郡王。
嗯,江国王或者江户郡王,都是不错的封号!”
田沼意次越说越是兴奋,以至于好半天才勉强算是冷静下来。
“大皇帝陛下需要我们怎么做,让这次出征的幕府大军全部被消灭吗?”
“不需要,这些武士,大皇帝还用得着他们,因为现在东西方竞争激烈,大皇帝在河中、南洋、天竺乃至北美都急需用人。”
田沼意知摇了摇头,“我来江户之前,已经见过锦衣卫殿前司指挥同知,复兴公司副总裁官和珅和大人了。
和大人指示,要求我们把所有关于幕府军的情报,全部毫无保留的呈上去,并且为复兴公司控制的东瀛商会收购粮食提供便利。
当然,最重要的是,幕府自江户到尾张,沿途二十余处存粮点的所有信息和某些重要关节,都要上报或者协助打通。”
“大皇帝远在中土,竟然已经知道关东的天象?”田沼意次大惊失色,因为这布置,明显是冲着军粮去的。
估计是想把幕府军困在大阪、名古屋一带,活活把他们饿投降。
“不是已知,而是早有布置,至少三年前,大皇帝就不断在挑动我日出之地的粮食市场了。”
田沼意知低声说道,脸上浮现出了敬畏中带着些许恐惧的神色。
“天生人间真圣王,实在深不可测,或许真有驭使鬼神的能力。”
这个话题嘛,就有点窥探天意的意思了,倭人相当迷信,这两倭国父子权臣,又是其中典型。
所以浅浅谈了两句,他俩不敢再说,总觉得好像真有什么在冥冥中盯着他们一样。
田沼意知过了半晌,岔开话题说道:“总裁官和珅和大人要求我们做好准备,听到命令直接将这一百多万石粮食全部烧毁。”
“心狠手辣,实在是高!”同为权奸的田沼意次给予了同行和珅高度的肯定。
“烧光了粮食,大军才会没得吃,没得吃就只能继续勒索各地武士乃至乡农。
这么一来,下面人就会更加不满,天灾也才会愈加惨烈,中华收拾起人心来,才会更加顺畅。”
“父亲,我们要不要保留一点,毕竟天灾就要到来,粮食到时候可是会比黄金还值钱的。”田沼意知小心的问道。
田沼意次也是贪心大动,但思考半响后,还是摇了摇头。
“执行吧,倭国就这么大,这么多大名和武士盯着,这么多粮食根本没地方藏。
只有真正烧了,才能在事实上断绝后路,让大天灾,结结实实的到来。”
第571章 上洛,上洛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啊!”
德川家治有点破防了,他站在大阪长耀山感应寺尊重院的五重塔上,有些神经质的感叹着。
长耀山感应寺尊重院就是后世大阪的天王寺,不过因为连续遭灾,此时还非常破败。
而让德川家治如此破防的关键,恰恰就是战斗根本就没打起来,中华镇东军压根连广岛都不过,一门心思盘踞九州。
德川家治也不敢去广岛,因为这几个月中他算是看明白了,指挥十万人作战根本不是他能搞定的。
这几个月中,德川家治模模糊糊感觉到,他还知道布置在哪,勉强能指挥的,也就三四万人。
其余的军队,他不知道部署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具体谁负责,军需供应是如何落实,甚至有没有落实,他都不知道。
也是出于这种认知,德川家治就越来越不敢前往西面,他知道,万一战败,德川家的天下,恐怕就要倾覆了。
于是,农历八月到达大阪后,幕府军就不向前了,德川家治只派了会津藩藩兵一千五百和真田家松代藩藩兵八百前往广岛藩,协助驻守。
一直拖到九月,原本害怕不已,处在前线的广岛藩也不闹了,因为中华镇东军打完九州附近后,并未前来进攻。
这就是德川家治口中的酣畅淋漓战斗,确实酣畅淋漓,压根都没发生,酣畅淋漓只出现了军粮的消耗中。
德川家治感叹过后,也就就此打住了,奇怪对峙还在继续,双方的战略腚力,那都不是吹的,绝对非常可以。
西元1784年,2月5日。中华大虞光中九年,原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又是四个月过去了,镇东军看似没有什么动静,但实际上瑞恩斯坦十分忙碌,他通过过去半年的对峙时间,囤积了六十万石粮食。
叶明月控制的复兴公司开拓舰队疯狂开始扩充运力,且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已经将琉球首里氏族移了三家到嘉西府(西婆罗洲)。
同时还有超过一万名琉球百姓,被卖猪仔到了嘉西府、南暨岛(爪哇岛),为未来倭国的人口大流动,最好的演习。
且不同于幕府那边没多少底气,整个中华,包括九州地区等到倭国大名,都知道中华赢定了。
因为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幕府也表现的实在是太拉胯了。
其中反应最明显的,就是南洋的人力市场。
原本一个温顺的泰平(暹罗)男奴价值三十五银元,女奴十五银元,现在已经跌到了男奴二十银元,女奴八银元,且还在进一步下跌。
原本南洋华人要找一个华女结婚的话,南洋出身的混血华女,包括彩礼、婚礼等一切花费至少需要五十银元。
要从大陆上娶一个,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八十五银元。
好多南洋华人小伙子,全部家当加起来,不,就算他去借,都借不到这么多钱娶妻。
至于南洋本地出身,更适应南洋气候,非土著混血,也就是非娘惹女子,嫁娶费用虽然只有三四十银元。
但她们基本不会到外面的婚嫁市场上流通,都是大家族内部和互相之间消化。
少量流出来的一些,还极为挑剔,种地的和小商贩想都别想,人家不会嫁给你。
而东征倭国的消息传来,特别是综合目前形势判断后,这个结婚的花费,就直接来了个腰斩。
如今娘惹的行情,已经来到了三十银元。
而回大陆上娶,只要你确实在南洋有地有庄园,能拿出证明,那么除了路途花费以外,只需要给女方置办一身金银首饰,再给个十银元,就可以把人带走了。
连南洋被大家族,大宗垄断的南洋华女,也开始行情走低。
因为和女和朝女,就是现在华女最好的平替,除了语言障碍以外,基本没有影响。
且语言的障碍,其实在此时的华人之间也大量存在。
闽粤桂和浙东人,好多一个县的语言都不同,再加上大量拉回来的安南京汉华人,不算语法,只算互相之间日常基本词语的差距,并不比与日韩差多少。
甚至在某些词语中,朝鲜话与粤语发音的相似程度,竟然高于粤语和浙东温州一带方言相比。
“南洋地价也涨了,南暨岛一亩熟田已经涨到四块银元,以前根本不值钱的生田也要八钱银。
嘉西府能种香料的百亩庄园,已经从一百六十五银元涨到了两百二十银元。”
婚嫁和农奴的价格飞速下跌,但土地的价格,却在飞速上升,到处的土地都涨了,因为马上就有更多的稳定农奴可以耕地了。
“太好了,哈哈哈,今年回家,老子也能整一辆三匹白马,还必须是折耳马拉的马车了。”
李长庚嘴都笑得咧开了,现在为了搞活市场经济,除了五匹马以上不准弄,其他限制都没那么严格。
听到李长庚没城府的喊了出来,屋内的军官们也是非常高兴。
作为战争的执行者,镇东军上下,特别是作为主力的京营立威军的军官,甚至士兵,都提前在南洋买了大量的地。
好些军官还弄了庄园,这次价格已经上涨百分之五十以上,他们各个都发大财了。
“叶君,真是辛苦你了,熊本藩这次最少能动员出五万人下南洋,未来则会有更多。”
熊本藩藩主细川重贤也是笑得乐开了花,他也买了不少南洋的地,虽然是从镇东军军官手里转手得来的,但也赚的不少。
更重要的是,作为地头蛇,熊本藩手里控制着大量人口,还可以去劫掠四国岛的农夫,把他们卖到南洋。
如今行情这么好,光是卖人,熊本藩预计都能得到超过五十万银元的收入,不但财政问题马上可以解决,甚至还能盈余很多。
这也是镇东军在九州岛得到了强力支持的最大原因,因为有好处。
甚至这些九州岛的武士已经不断开始进言,要求向东进军了。
大阪平原和美浓平原得多少人啊,全部抓了买猪仔,那得卖多少钱!
这种稳赢的发财路子,傻子才不参加。
“板载,板载!”欢呼声也在外面响起,看来南洋船带来的土地上涨消息,也已经扩散到外面的中下级武士阶层了。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