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70节
身边的总督幕僚也暗暗叹了口气,他这东家什么都好,少年成名,能力出众,特别擅长劝课农桑开发拓殖。
又得皇帝宠信,还是伯爵,为官也极为清廉,十年宦海,只有几千银元身家,以至于一万银元都拿不出来,还要去贷款。
可是这功名心也太强烈了,太想进步了,以至于有些地方过于急躁,就比如这次。
“去啊,还愣着干什么!”看到胞弟陈秋端不动,陈秋泽大声喝了起来,“那孟云还有两三万兵,咱们不带两万人去,怎么打的过!”
陈秋端无奈,只能准备去大光贷款,可是他还没跨出书房,就听到按察使汪镛手下的属官,大呼小叫的跑了进来。
“大喜,大喜,鲁王世子从鲛人港过来了,他手里有数百精锐骑兵,也愿意用皇命旗相助!”
陈秋泽咻的一下就蹦了起来,脸上阴霾尽去,“哈哈哈哈,有了皇命旗,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在下缅甸召集华人志愿兵了!
走,与我一起,大张旗鼓,去迎接鲁王世子。”
白庙城外,一股冷风吹来,莫公泽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怎么离着白庙城越近,他就越有种上了当的感觉呢?
与此同时,(萨尔)温江入海口,毛淡棉城中。
黄腾也在和驻马君侯陈光泰,通州君伯陈建生,天岗君子艾芒(阿尔芒)等下缅甸的封臣在讨论陈秋泽的行动。
这三人中,陈光泰是陈光耀的族弟,二十年前,在逆水而上去打白象王的时候,作为连长的陈光泰在毛淡棉之战中,身先士卒,死战不下火线。
战后大出血差点牺牲,不得不退役而被封到毛淡棉北边的驻马城(缅甸莫塔马)为贵族。
陈建生是丹城(丹那沙林)外的锡矿主,在莫子布拿下丹那沙林的时候立了头功,又愿意招募乡党在下缅甸垦荒,而被封为通州君伯(缅甸直通)。
天岗君子艾芒(阿尔芒)是从会安就跟随莫子布的会安法兰西炮兵上尉,跟陈光泰一起在拿下毛淡棉的战斗中负伤。
当时,此人眼珠被缅人用铁锤砸出来了都死战不退,因而被莫子布当做典型封为男爵,后来又酌情提升到子爵。
这三人加上黄真的儿子黄腾,就是下缅甸最重要的华人封臣了,他们也是莫子布控制下缅甸的一根支柱。
“这陈制台都是内勋伯爵了,也不消停点,要是我,陛下现在让我回老家当伯爵,我二话不说,马上就走。”通州君伯陈建生摩挲着下巴,颇为不理解的说道。
“这种大头巾,谁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人说他是咱大虞朝的章惇,我看挺像,做事也太轻率了些。
阿不!我看他更像是王玄策那个糊涂蛋,这时真要有个吐蕃在,他搞出的事,恐怕要便宜外人了。”
驻马君侯陈兴泰就要有文化的多,但同时也更不看好陈秋泽。
倒是已经完全汉化,一口官话非常流利的天岗君子艾芒(阿尔芒)能理解一些,因为法兰西,或者说整个欧洲,这种疯批殖民地贵族文官总督真不少。
“黄军门,咱们不动好像也不太好,要是陈制台把事办成了,那咱们如何面对?
因为虽然陈制台做事急切,但拿下孟云总归是对咱们所有华人有好处的事情。
我等此时坐看,等好处到手,下缅甸的华人会不会觉得陈制台才是为了国家,为了他们的好官,而咱们是坐享其成的铁公鸡?”
“嘶!”黄腾吸了一口凉气,这方面,他还真没想过,可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那如何办,我虽是汉川提督,但汉川镇军没有皇命和兵部调令,就是不能出动的,这是铁律。”
陈兴泰想了想,“那就只能出动藩军了,咱们这些侯伯子男和镇守使们想想办法,大家凑个三千人过去,拿不拿得下孟云不说,但陈制台一定不能出事。”
“是啊,是啊,事是陈制台挑起来的,可万一他出了什么差错,咱们一个坐视朝廷大员陷落的罪名,也够喝一壶的。”
“这还算好的,万一陈制台被缅人杀死,那咱们唐人在下缅甸十几年建立起来的威望,都要毁于一旦了,下面的缅人反抗会更加激烈。”
“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缅人万一真从伊洛水冲下来,弄出几百千把条人命,咱们就算不被朝廷追责,这良心上也过不去啊!”
话说开了,思路也打开了,一群封臣突然发现,陈秋泽这招,还真打中了他们的要害,你跟也得跟,不跟也得跟。
“他妈的,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扑领母!”黄腾很不甘心的骂了一句。
“那咱们就动员吧,通州伯你辛苦跑一趟知会一声,就说我们汉川封臣出五千人,让陈制台别一个人跑去送死。
同时,这汉川镇军虽然不能直接动用,但我会把勃固镇和德应镇的镇兵一万,调到关键要塞防御。”
说完,黄腾又看向了金岛君男武左奇,“武兄弟,你是嘉定汉学高门出身,文章最好,把这情况写一篇奏章,咱们都签字然后上呈陛下吧,要把咱们的难处,都好好汇报清楚。”
武左奇是嘉定边和武家出身,这是京族中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高门,他伯父武士缵曾是广南第一高士,在皇帝入嘉定时就投靠。
武家也因此发达了,作为旁支的武左奇也在这边混了个男爵,有一个岛,七千多臣民。
。。。。
很快,准备在白庙进行下一步的陈秋泽就收到了消息,他意气风发,觉得上天都在眷顾自己。
本来还要贷款来拉雇佣军,而现在,他手里有了七千华人志愿兵,四千五百总督标兵,四百匈奴精骑,如果再加上汉川封臣的五千藩兵,就有差不多一万七千人了。
这一万七千人都是战兵,再征召一点农夫随军运输什么的,路上又再征召一点在伊洛水沿河屯垦的华人志愿兵,弄个四万人是没问题。
这样,就可以号称十万,吓也把孟云给吓死了。
第662章 治大国,八双眼都不够用
(为避免麻烦,我把缅人改成了骠人,请知悉)
孟云能忍吗?
他是真的能忍,不但在这个时空能忍,原本历史上,他就超级能忍。
原本历史上,缅甸虽然顶住了满清的进攻,但国内也被打的千疮百孔。
随后满清又封锁边境,禁绝贸易,一匹布,一斤铁都不准许进入缅甸,也不许缅甸物产通过云南贩卖到国内,导致缅甸国中民生凋敝,相当困苦。
而好死不死,缅军又在表面上,至少是国内宣传中,他们是胜利者,孟云的兄长白象王可是大吹特吹,封了一堆抗清大功臣的。
这就导致缅甸根本没法用低一等级的态度,向满清恳求开放边界,毕竟哪有打赢了还要低三下四的道理。
这一切,导致了内部伤口迟迟无法愈合,国家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孟云接替他兄长白象王之后,立刻开始猛抽自己耳光,等降低了国内心理预期,时机成熟后,马上就向满清求和。
当时的贡榜王朝,姿态放的比云南边境的土司还低,朝贡的时候,是主动排在这些土司后面的。
明明信的是南传佛教,还哭着喊着去找满清求佛经,称呼乾隆为佛主,得到几本批注过的经文,就好似求取到了什么真经一般。
且两边互派使者时,缅甸使者到了清朝就剃发易服如清朝官员打扮。
满清使者到了缅甸,孟云必定亲自出城迎接,面给的足足的。
在他这么放低姿态,不遗余力的跪舔下,乾隆高高兴兴的放开了边境管制,还派人册封孟云,赏赐大批财货。
得到了清朝的原谅后,输入相当多物资稳定局势后,孟云才开始逐步收拾国内的烂摊子。
五年时间就把被战争打烂,叛乱遍地的贡榜王朝给复兴了,甚至还再次有能力出动大军进攻暹罗。
把刚刚篡位的拉玛一世,打的焦头烂额的。
这位,就是贡榜王朝的中宗宣皇帝刘病已,能名列缅甸历史五大明君,绝对是有能力的。
不过,这个时空的贡榜王朝毕竟国小力微,连自主权都基本丧失,跟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
孟云再是有能力,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
阿瓦城,也就是后世缅甸的曼德勒,这里距离瑞丽已经不到三百公里了。
且阿瓦以北六十公里,就是上川省的地界,大虞管理云南、贵州、上川三省的南中总督莫公柏捏着三万镇军,只要皇帝下令,立刻就能顺流而下。
东面,则是归属于云南省管理的掸邦高原诸土司。
南面,更有汉川总督陈秋泽随时想把孟云直接整死。
可以说,缅王孟云被大虞朝的势力,挤在以金沙川(密支那)为省城的上川省和以大光为省城的汉川省之间,动弹不得。
不过有点奇葩的是,这种情况下,孟云管理的人口竟然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如今已有八十多万了。
这表示,孟云的力量并没有随着汉人的大规模到来衰退,反而在逐年增长,只是没有汉人增长的这么快而已。
阿瓦城,阿摩罗补罗宫中,气氛非常紧张。
孟云有些伤感的坐到王座上,他抚摸着王座上镶嵌的大块绿玛瑙宝石,内心翻腾不已。
他的父亲雍籍牙在这个王座上,建立了辉煌的王朝。
他的兄长白象王孟驳,从这里发出号令灭掉了暹罗,还将入侵的满清击败。
当然,他的另一位兄长,皇帝当年亲手扶持的信他敏王,就是在这个王座上,被他用梭镖捅死的。
而现在,孟云坐在这王座上,觉得好像自己已经死了一般,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那陈秋泽辱我,我自当是恶犬狂吠,任他百般手段,我自岿然不动。”看着身边几员心腹文武,孟云叹息着说道:
“可是如今,我们送往京城的奏章,派去的使者都杳无音讯,这是大皇帝,要杀我啊!”
“王,不可轻信那些传言,哪怕就是妙香人的皇命旗出现了,也有可能是因缘巧合。
那汉川总督陈秋泽玩弄把戏,所谓罗刹国将妙香击败等等,全是谎言。
臣虽然不知道罗刹是何等大国,但有一条臣是知道的。
那就是妙香是天朝大国,别说一场战败,就是十战十败,也万万到不了要攘外必先安内,要先解决我这十几万人的紧迫地步。”
说话的,是孟云最主要谋主,宫廷大臣端廷德温。
别说,还真的很有水平,不愧是历史上贡榜王朝制度的设计者,在前往昆明的南中太学学习之后,水平就更高了。
“说这些还有何用,南京城的是妙香人的大皇帝,不是我们的大皇帝。
妙香朝廷与那汉川总督不过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想现在来打死我们,另一个想慢慢吞下我们。
反正都是要死,为什么不趁现在还有兵马,拼死一搏!
就算不胜,我们也可以护着王上去阿拉干,然后去印度投靠西夷,总比被妙香人吃掉要好!”
不过,孟驳族弟,王室成员貌温的话虽然很大声,但周围一个附和的都没有。
只有端廷德温见氛围实在有些尴尬,才说了句。
“比起妙香人,西夷更不是什么好人,且他们上次都快守不住威廉堡,再有一次的话,他们就该离开东方了,千万不能作为依靠。”
好吧,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确实陷入死局之中了。
沉默中,所有大臣都把视线投向了宝座上的孟云。
而孟云原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靠着皇帝没空处理他的时间窗口,看看能不能有其他选择。
如果没有,那也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哪怕是把大部分地盘让出去,做一个掸邦那样的土司也行。
但他低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唐人的移民速度。
这种快速的移民,大大加剧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且唐人有官府和宗族撑腰,完全把骠人按在地上摩擦。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