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63节
“万岁,万岁,万万岁!”拉瓦锡欣喜若狂,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不要考虑赚钱而可以直接搞研究更好的事了,激动之下,他甚至用刚学的第一句中国话,高喊了出来。
远处,听到皇太子畅快的大笑,嘉庆更不敢抬起头来,也不敢有半点埋怨。
嘉庆心里很清楚,在他面前的,是古往今来权力最大的皇太子,几乎掌握了包括陕西在内的整个西北,对于朝堂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恐怕就连历史上的懿文太子朱标,也不能与之相比,这差不多就是半个皇帝,他哪敢得罪。
“平身吧。”大佬森抬了抬手让嘉庆起来,“听说汝素爱听戏,常因此擅离职守?”
噗通,嘉庆又跪下了,他有点搞不清楚太子是什么意思了,他这翘班听戏,不是公开的秘密吗?不是皇帝默许的吗?
“不过当值时,倒也勤勉,估计是太闲了,所以喜欢到处跑。
这样,孤给你个任务,这些泰西学者带来了大量书籍,你法语不错,就参与一下翻译工作。
如果干得好,孤可以让你去苏武城,把你舅舅魏德馨接回来,听说他年老体弱,受不得北地风寒,每到冬日就痛苦难当。”
嘉庆的母亲出自魏佳氏,一般这种姓的,基本就是汉人,魏佳氏也一样,由包衣抬旗而成,也就是说硬要追溯血统的话,嘉庆也不是纯血的建州女真人。
“奴才叩谢太子殿下恩典,奴才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忠,为殿下效力!”嘉庆大喜,在地上把头磕的砰砰响。
此时旗人,也还是自称奴才,因为他们按照法理,全部是皇帝莫子布的战俘,是皇帝的奴才,只有立功受赏者会被酌情解除旗人身份,方才口称臣。
这与满清时期相反,那时候能自称奴才的才是自己人,而此时,能自称臣的官员,才不算是奴隶。
当然,嘉庆高兴的不是这个,他高兴的是舅舅魏德馨一家,有可能回来了,这一来他终于有了一家至亲,二来这些年嘉庆其实一直是被限制离开京城,只不过没有明确说而已。
现在,皇太子大佬森那句可以让他去把舅舅接回来,也就是在事实上,解除了这个禁令。
磕头完毕,阿森继续带着众人走进了文华院,法兰西人带来的所有书籍原版,也是要珍藏在这里面的。
至于嘉庆嘛,也不是故意来耍他玩的,而是大虞朝对于旗人的政策,要进一步解锁了,只要这些旗人愿意在边疆扎根,他们身上的原罪,就会一步步解开,最后让他们融入汉人之中了。
4月28。
莫子布为拉格朗日,拉瓦锡等法兰西科学大牛修建的太学开始动工。
这座太学位于兴唐太平府(马鞍山)预计招收学生八千人,其中欧洲学生超过两千人,只要愿意来且能通过考核,取得大虞秀才学位,皇帝将为其提供全额奖学金。
莫子布打算用这一招,来为大虞组建起第一批精华欧洲人,特别是吸收大量的法兰西人才为大虞所有,给以后深刻影响欧洲打下基础。
同一时间,由莫子布六弟莫子泩任监军,侄子莫公棱为镇西将军的第四拨西征军,已经到达了回部。
此时的回部,几乎没有多少人,也没有一个回部人,呃,也不对,是没有一个回部男人了。
原本四十多万人的广袤疆土上,只剩下了一连串的绿洲有人存在,这些绿洲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农业合作社。
从焉耆、库车、拜城、龟兹、乌什、疏勒,上百个农业合作社如同珍珠一样排列,他们为前来的大军,提供了不算特别充足,但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补充。
当走到龟兹西八十里地的一个名为奋进的绿洲小镇时,莫子泩带着四千先锋军,在此休整了一夜。
夜幕降临之前,一个四十多岁的耆老,对,在西域这里,由于民夫全是神洲赤县来的移民,所以四十多快五十岁的都要算耆老了。
耆老和村民们抬着一头骆驼,三十多头牛羊,以及上百车的面粉和蔬菜,前来劳军。
莫子泩有些意外,他看了一眼,淡淡的问道:“如何没有猪肉呢,牛羊还是太瘦了些,不及大肥肉更能进补。”
耆老毫不意外的笑了笑,“我们以前也是以为回部人不吃猪肉是因为教义,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其他原因的。
这里水源并不充沛,天气热水也干的快,却偏偏猪最嗜水,比羊高得多,同时它吃的多,又拉的多,汤汤水水,极易滋生蚊虫又过脏。
也就咱们汉地,水多人多,养猪不费事还能多得肥,这里水少菜蔬少,养起来实在不划算,将军想吃,那就得到疏勒这种大城市,方才得有。”
莫子泩其实在前面也问过了,两相印证这才相信,作为莫氏皇族的一员,深受莫子布影响,对天方教极为警惕。
现在看来,回部养猪少确实有很大一部是环境的原因,也就是说环境的承受能力,无法养殖猪这种要跟人抢食,又喜水,吃得多拉得多,还不太方便适应游牧的生物。
“多谢老丈,不过你们带来的白面太多了,拿些回去吧,我不能让你们吃这么大的亏。”
按照大虞军律补给令,每到一地补充的数量和质量是有规定的,比如奋进镇,他们给出的白面只能是粗粮的三分之一,军队付款也只能按照这个比例来付。
这是为了避免一支部队在某地过多补给,把后面军队的补给用光的情况。
“将军,没有咱们大虞的天兵,没有皇帝陛下,小老儿等何德何能从一个没有立锥之地的穷棒子,到这人人过上几十亩地,几十只牛羊的好日子,这些都是我们的心意。”
耆老说到这,见莫子泩还是没有松口,立刻又说道:“将军不用担心小老儿亏本,去年和今年都是大丰收,朝廷也几年没过大军了。
这点东西,咱们还是出得起的,而且小老儿,还有求将军的时候。”
听到这么说,莫子泩才点了点头,随后兵将们笑嘻嘻的让随军的团结健儿,也就是自备装备的辅兵们把随军携带的东西卸了下来。
这些东西,基本都是从神洲赤县带来的,回部最珍贵的各种铁制农具,五金制品等等。
这些东西,不是卖的,而是用来以物换物,置换运来的军粮的。
这也是目前大虞从兰州到河中的农业合作社能存在的一大原因,不但军队对沿途可以补给的农业合作社有需求,合作社的百姓也对军队有需求。
莫子泩看着远处这一切,眉眼都是笑意,还是自己的皇帝兄长厉害,真正的高瞻远瞩。
此时大虞军队能在西域如同在神洲赤县,比之汉唐都要方便,原因就在这里。
回部的人,已经几乎被全部带走了,其中男人更是全部迁走,只留了四五万女性,嫁给了从神洲赤县迁移来的移民。
这些人全部走后,这里就直接属于大虞了,没有了其他人,连游牧的百姓都是从漠南蒙古迁来的,所以汉唐遇到的问题在大虞,一点都不是问题。
目前这十一万移民在回部人均田亩和牛羊都处于一个历史的高位,他们生活富足,对于朝廷的支持空前热情,当然让行军最重要的补给变得极为简单。
而就在莫子泩终于感受到七年前莫子布非要花上千万银元在回部搞的大迁徙之好处时,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河中地区,正在经历恐怖的浩劫。
在冰雪都还没有完全化开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战火爆燃,在一万多投靠的本地人接应下,大虞两万精骑化整为零,四处扫荡。
所到之处,纷纷化为灰烬,牧民房屋被烧,囤积的草料和粮食乃至牛羊,只要带不走的统统被烧毁或者被全部被杀死后掩埋。
甚至别说牛羊,就是周围能碰到的一切动物,哪怕是狼群,为了避免成为布哈拉人的口粮,都是杀尽了的。
更让这些布哈拉人难受的是,他们还没地方跑,因为这里生态环境较差,他们只能在水草最丰美的地方定居,因此一找一个准。
而在这种完全不给活路的恐怖压力下,大量布哈拉人放弃了向大虞投靠的念想,他们纷纷逃往布哈拉城一侧,然后被组织了起来。
只可惜,这也是大虞西军期望看到的,他们不怕布哈拉人集结,越是大军集结,他们就越没有胜算。
因为不管是从指挥调度,装备补给还是兵将素质方面,两方都没有任何可比性。
于是,双方展开了惨烈的互相拉锯,超过四十万撒马尔罕河中人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土地,十余万人在短短两三个月就被杀死。
在这同时,阿里大教长真正期望的外援来了。
2月,波斯卡扎尔王朝攻陷后世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灭亡了苟延残喘的阿莎夫王朝,正式成为了再度染指河中边缘的波斯王朝。
3月,卡扎尔王朝著名的太监汗王阿迦.穆罕默德.汗.卡扎尔在阿什哈巴德举行加冕仪式,正式加冕伊朗国王,也叫做沙赫沙阿,意为万王之王。
这位年幼就被阉割,然后建立一个如此大王朝的阿迦.穆罕默德失去了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于是全部身心都扑到了开疆拓土和寻找财富上。
在得到阿里大教长许诺以布哈拉全汗国臣服和超过三千万卢比银币贡赋之后,他决定前来拯救布哈拉汗国。
就像当年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做的那样,击败东方的桃花石帝国,维护天方教在河中的地位。
如此一来,有超过十五万同仇敌忾的布哈拉人和五万卡扎尔王朝精兵加入,这一场决战,终于有一些看头了。
第738章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布哈拉汗国最大的失误,其实是没有守住纳迪尔.沙要塞,让大虞西军很容易就突进到撒马尔罕。
因为河中的地形非常特殊,如果想从北面的怛罗斯、白水城、胡水城等地进攻布哈拉,就必须要穿过二三百公里的半无人区-饥饿草原。
饥饿草原顾名思义,他虽然不是沙漠是草原,但是植被又很稀松,牧民到这里都只能让牲畜吃个半饱,自然就不可能承载大量军队通过。
是以历来打布哈拉,基本都是走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出镇西堡(苦盏),硬啃撒马尔罕北面的纳迪尔.沙要塞,只要突破这里,一切就好打了。
因为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之间,存在着一条由泽拉夫尚河冲出来的泽拉夫尚河谷地。
而泽拉夫尚河发源于泽拉夫尚山与西天山的余脉突厥斯坦山之间,被两座大山夹着,因此水量极为充沛。
差不多相当于锡尔河的三分之一,黄河的四分之一,这在河中,是极为恐怖的水量,也极为宝贵。
因此,被两山夹在中间,由泽拉夫尚河冲出的这片谷地,自古就是河中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都不能与之相比。
而被大虞一鼓而下的撒马尔罕门户-纳迪尔.沙要塞就在突厥斯坦山上,正是锁住这条谷地的关键隘口。
只可惜,布哈拉汗国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大虞这种体量的敌人,不计成本的来打它。
因此纳迪尔.沙要塞防御策略针对的不过是只能出动几千战兵,一万多武装牧民的浩罕汗国,那么最后轻易失陷,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时间向着夏季前进,气温也越来越暖和,背插令旗的传令兵四处飞奔,将西军大元帅李献文的命令,传达到了各方。
接到命令后,散布在各处的西军兵将们,开始不断在撒马尔罕城下汇集。
“这条河流,唐时称为那密水,不过按照泽拉夫尚这个波斯语的音译,此河应该被称为金沙河,更合适。”李献文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大河,若有所感的说道。
泽拉夫尚在古波斯语中的意思,就是含有黄金之意,而最开始生活在这一流域的人,也确实是以淘金为生。
“只可惜,现在这条河里面淘不出多少金砂了,不然倒是可以以此为噱头,多吸引一些移民过来。”提督太监李尽忠有些讨好的附和着。
去年他与李赓芸一起,两人出使布哈拉,成功挑起了布哈拉人的怒火,但是李赓芸却陷在布哈拉城中,至今生死不知。
因此李尽忠有点怕被人揪着这个小辫子,最近低调了好多。
毕竟他是副使,李赓芸是正使,这正使生死不知,你倒是飞快跑回,真要上纲上线,也还是有点麻烦的。
“就算有金砂,估计也没多少用处,李太监可能还不知道吧,贺洲温水港(温哥华)的那些人可是宣称在南面发现了一座金山的。
还说什么当地人走路都要眯着眼睛,不然就会被金山上的金子,给晃瞎。”
雾草!
李尽忠都震惊了,他嘴巴张得老大,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光耀,“公爷,这是谁编的瞎话,也太离谱了吧,真要有这样的金山,还能现在才发现!”
陈光耀也是忍俊不禁,他摆着手说道:“这世间,愚夫愚妇多得是,加上那阿美利加国一船一船的往我们这卖银子,自然有人信。”
此时的美国,也在拼尽全力和中华贸易,毕竟美国就是一群不满英格兰把他们当殖民地的资本家建立的国家,做生意那是刻在基因里面的。
只是很可惜,阿美利加实在没什么东西能卖给中华,只能想方设法搞点白银再附带一些皮草,跟西班牙一起万里迢迢卖过来,没想到反而加深了国内百姓对于贺洲(美洲)满是金银的刻板印象。
几人闲聊了几句,便开始部署进军方案,随后决定以董金凤的定西军一部两千人,并杨遇春率龙骧近卫骑兵三百余人为先锋,一路西进,解决路上的小股敌人。
而在布哈拉汗国这边,在阿里大教长的全力逼迫下,新任的海达尔艾尔米,被迫与波斯卡扎尔王朝签订一系列条约。
这些条约基本上把已经从布哈拉汗国降级为布哈拉埃米尔国的这个国家,再次降级为了布哈拉酋长国。
成了酋长国后,就代表着布哈拉正式从一个在法理上属于哈里发藩臣的泛突厥国家,变成了先要臣服于波斯国王的二级藩臣。
签订了这些条约之后,刚刚加冕的波斯国王阿迦.默罕默德.汗在率领五万精锐波斯士兵,从土库曼斯坦穿越大沙漠,渡过阿姆河,赶到了布哈拉。
“大教长,你的功劳,本王是看在眼中的,我相信从此以后,纳克什班迪教团的阿里追随者们,一定会成为这里的主宰的。”
波斯国王阿迦.默罕默德.沙站在布哈拉方舟宫的大殿中,对阿里大教长说出了让布哈拉酋长国文武都很不满的话。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