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64节

  这位出身太监的波斯国王身穿红色缀金色花朵的长袍,头上带着典型的波斯小圆帽,阴郁的眼神,加上没长胡子的长脸,让这位国王看上去威严不足,但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专属于太监的阴狠。

  布哈拉禁卫军大将艾哈迈德.哈基姆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他对着阿里大教长怒目圆睁,紧紧握着刀把的手,正在不断抖动,似乎很想一刀砍过去。

  这是因为布哈拉汗国一直是一个循例派人占大多数的国家,而波斯国王口中的阿里追随者们,就是天方教另一大派别实业派的代称。

  这河中的苏菲主义神秘教团原本是没有派别的,所有倡导苦修,喜欢搞神秘主义那套的都可以算是苏菲主义。

  不过这种骑墙的搞法,注定无法长久,作为神秘教团中规模最大的纳克什班迪教团,上百年来一直都是两大派别的拉拢对象。

  最开始,教团主要的成员都是循例派的教徒,属于循例派中的哈乃斐派。

  但是这些年,教团中许多人的信仰开始发生转移,更加倾向主要由波斯人主导的实业派,不过仍然不是主流。

  只不过,经过阿里大教长这么一搞,实业派估计要在河中快速发展了。

  阿里大教长看着波斯国王那带着威胁意味的审视目光,只能在心里苦笑,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就是阿迦.穆罕默德.沙这位波斯国王故意的,故意把他为了保护酋长国力主引入波斯人的举措,变成了投靠实业派的阴谋诡计。

  “伟大的沙赫沙阿,在这个时候,每个布哈拉人都团结了起来,发誓要在真主的庇护下赶走异教徒。

  至于是作为阿里的追随者(实业派)还是变成大多数(循例派),这都要归结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阿里大教长硬着头皮说了这番话,这会他可是被架在火上下不来了不得不说,可他又更害怕波斯国王的怒火。

  因此勉强说了几句这些话之后,在波斯国王若有实质眼神的压力下,阿里大教长赶紧又往回找补。

  “但我相信,当伟大的沙赫沙阿对布哈拉人有救命之恩后,愿意成为阿里追随者的人,一定会更多。”

  波斯国王这才满意,放过了白色缠头下已经冷汗淋漓的阿里大教长。

  而这番话,也还是起了作用,至少看着阿里大教长这副狼狈的样子,禁卫军大将艾哈迈德.哈基姆除了对波斯人更加警惕以外,也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受。

  都是为了在异教徒的恐怖威胁下保住布哈拉酋长国,太不容易了!

  “如果桃花石人真有你们所说一半战斗力的话,我想是很难守住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之间谷地的,这里太富庶,且无险可守。”

  说到军事上的时候,波斯国王的思维就更加清晰了,毕竟作为一个太监,波斯国王要是没有卓越的军事能力,是不可能成事的。

  “把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途中所有的农田都摧毁,把能弄到的船只全部沉进水道狭窄的江中,尽量延缓敌人的行动能力,让他们不能从我们的地方得到哪怕一点的补给。

  我们要让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而我们,吃饱喝足后就在布哈拉城下,等待那些吃不饱饭,疲惫至极的桃花石人。”

  这就是焦土政策啊!

  果然不是自己的家业,霍霍起来一点心理负担的都没有,布哈拉人中不是没人提过这种建议,但很多都下不了手。

  毕竟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之间的泽拉夫尚谷地,是整个布哈拉汗国的最精华所在。

  “埃米尔,我想这没有什么问题吧,我们必须要用这种办法,才能击败强大的桃花石人。”

  波斯国王阴恻恻的看着布哈拉埃米尔海达尔,海达尔心里也是一阵气血翻涌。

  要不是桃花石人根本不接受他的投降,要不是阿里大教长早已反水,他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死太监的威胁与指派的。

  “我我想,这没有多少问题,一切都是为了击败桃花石人。”埃米尔用了全部的意志,才说出了这句话。

  。。。。

  “快速回禀大元帅,布哈拉人正在用焦土战略对付我们。”

  西军先锋杨遇春看着一处被毁的住宅和几十个被吊死在大树上的布哈拉人,立刻做出了判断。

  这是布哈拉人在处死不肯毁掉家园,离开家园的人。

  “这些人太狠了,为了对付我们,竟然直接下手对付自己的百姓。”虽然看惯了杀戮,一个淮北籍的龙骧近卫骑兵少尉,还是有点感慨。

  “所以,消灭这些没有人性的畜生,为西北千万汉人报血仇,就是我们一定要达成的目标,虽然避免不了做些残暴之事,但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这也是值得的。”

  杨遇春不愧是皇帝发现并培养的将才,那是深刻懂得皇帝所称出师有名,时刻用正义为自己贴金大法的。

  骑兵少尉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随后还挺有风范的把这些被吊死的布哈拉人解下来然后烧掉。

  似乎,那些被他无情杀死的布哈拉人是罪有应得,而这些人则是可怜的冤死鬼一般。

  消息传回西军大本营,李献文思考半晌,才对陈光耀等人说道:“布哈拉人这一招,还是十分狠的,哪怕他们是处于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的目的,但我们要是跟他们换,也是很吃亏的。”

  “而按照目前的运输军粮的速度来算,出兵的规模最好要限制在三万人以内。

  超出这个数,在没法得到本地补给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后勤问题。”负责后勤的西军兵备大使,华亭伯陈秋泽皱着眉头说道。

  虽然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有金沙河(泽拉夫尚河)来运载,但是从大宛盆地到撒马尔罕却没有河流相通。

  且途中还要从纳迪尔.沙阿要塞处,翻越属于西天山尾脉的突厥斯坦山,其实是很费劲的。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李献文在地图上一指,继续说道:“水师的哨船已经在两处发现了布哈拉人沉在河中的沉船。

  这些沉船中装满了砂石,极难清理,严重耽误了我军军粮和兵员的运输。”

  “我明白了!”陈秋泽瞬间猜到了布哈拉人的目的,“金沙河水绝大部分来自高山积雪融化,如果他们把我们拖到六七月以后,河水暴涨,就很难承担运输作用,那时候,我们就更难向前方补给了。”

  “没错,正是如此!”李献文思考了几分钟,最后做出了决定。

  “我们不能拿士兵们的性命开玩笑,最多出动两万人,攻下纳沃伊之后就按兵不动,继续等,等我们稳住后勤线。”

  纳沃伊是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中间最大的城市,位于金沙河(泽拉夫尚河)的拐弯处,位置非常重要。

  上次撒马尔罕之战,李兴泰率领的四千多骑兵就是在此城追上了逃跑的穆拉德埃米尔,一战就打崩了布哈拉军,几乎阵斩穆拉德埃米尔。

  不过由于无法控制,李兴泰在摧毁纳沃伊城一些关键的防御设施之后,就放弃了这座城市。

  陈光耀也走过来仔细看了看,左想右想了半天,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是来杀人的,不是来迫降的,不然就可以用两万人试试。”

  这就是大虞西军与汉唐的西征军最大不同,要杀人,要杀几百万人,就不可能以少量精兵便可以做到。

  “大元帅,请让末将去纳沃伊,末将一定可以用两万人狠狠给布哈拉人和波斯人一个教训。”陈光耀知道没得选,今年想彻底击溃布哈拉人,又成了泡影。

  只是,大宛盆地三年的收获,也最多能支撑三年征战,今年是第二年,如果明年还是不能成功,那这次西征之战,就有可能破产。

  所以,这次去纳沃伊打前站,就是非常重要的,是要为明年的决战打基础的,陈光耀想了想,似乎只有自己能胜任。

  不过这次,李献文没有同意,他摇了摇头,看着陈光耀说道:“纳沃伊我准备让阿泰去,因为我要返回大宛,为大军做好最后的准备。

  同时,阿富汗的兵马,也有可能要下山策应,我需要你坐镇撒马尔罕,此城是我们的大本营,千万不能有失。”

  陈光耀沉默片刻后,对着李献文充满敬意的拱了拱手,他明白李献文为什么要回大宛去了。

  这不是去做什么准备,而是准备把大宛盆地夏藩国的所有粮草,都抽调出来,让后方的百姓吃糠咽菜支援前线战斗。

  这种事,也只有他这宁夏郡王亲自坐镇,才能把这些粮草动员出来。

  “镇西军已经到了回部,他们的粮草也需要我们来解决。”陈光耀认同了李献文的办法,思考片刻后说继续说道:“

  大元帅,傅康安此人能力上佳可以动用一下,让他把这里的哈萨克骑兵带走,然后再从漠南漠北其中抽调五千人给他。

  命他越过布哈拉城,去往布哈拉人的腹地就食于敌,既然布哈拉人要坚壁清野,那我们就奉陪到底!”

  这可是毒计,傅康安带着一万五千轻骑兵走,一来可以减轻撒马尔罕的供应压力,二来可以把布哈拉的后方搞乱。

  此外,就算这一万五千人没了,那也不心疼,哈萨克人本来就是炮灰,漠南漠北蒙古骑兵也不是不能放弃。

  至于傅康安,他这样旗人,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的命了。

第739章 千年软蛋波斯

  世事无常,任何事情都会有脱离最初预设的各种情形出现。

  只不过大虞西军的偏离不算大,基本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而布哈拉酋长国和波斯卡扎尔王朝的估计,那就偏离事实太多了。

  首先就是纳沃伊虽然是一座大城,但根本没法作为阻击之地,因为它就修建在金沙河(泽拉尚夫河)的岸边。

  此时快到夏季,原本只齐膝的泽拉夫尚河达到了约两米左右的深度。

  这使得大虞西军可以利用小型木船将笨重的十四磅火炮运送到各处,虽然这炮肯定不能在船上开火,但也可以快速机动部署,从各个角落轰击守军。

  因此李兴泰率领六千先锋,只用了六天就打下了布哈拉人准备固守的纳沃伊城。

  只可惜从撒马尔罕到纳沃伊城大约两百公里的水路,因为要清除河道的沉船和石头,走了足足一个半月。

  六月中,高山积雪开始融化,金沙河的河水暴涨,加上布哈拉人在此之前把河道各处的水库和分水道也破坏殆尽。

  因此河水到处横冲直撞,不但河中无法行船,河道两侧也尽成烂泥地,极难通过。

  于是,这快两百公里的路程,只能完全依靠人力运输,如果算上从大宛盆地到撒马尔罕也需要人力翻越高山运输的话,后勤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以至于李兴泰这种喜欢猛打猛冲的悍将,也不得不在纳沃伊停下,听从父亲李献文的部署,将这座城市建设成为下一阶段的后勤基地。

  “将军,我西军出征已历五年,距离朝廷当初部署的三到五年征服三汗国之策略,已经超过时限。

  此乃我等之耻也,若是明年还不能拿下三汗国,将有何面目去见陛下,去见大虞万千百姓。”

  这话说的慷慨激昂,咋听还以为是什么忠心为国的大将,不是岳武穆那也得是尚能饭否的廉颇。

  只可惜,说这话的虽然身材修长,相貌出彩,但却是个旗人,还是复兴公司副总裁官和珅的胞弟和林。

  “是啊,整个西北包括安西百姓,那是吃糠咽菜的支持我们,我们每一口军粮,都是民脂民膏,将军,到此时了我们怎么还能坐看!”

  另一个满脸忠义表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出身新原藩士(萨摩藩)的山本盛贤。

  “将军,确实如此,深入敌后,将敌人搅的天翻地覆之事,怎么能让哈萨克人去。

  不说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就算他们能完成,也不能让他们去,这岂不显得我汉家无人!”籍贯甘肃固原的董世兴也大声对李兴泰说道。

  而他们所讨论的,正是陈光耀建议的放一万五千骑兵到布哈拉身后,切断波斯人从土库曼地区往布哈拉补给的通道,把他们后方彻底搅乱的建议。

  李兴泰站起身来,看着眼前这些慷慨激昂的将领,他自己也被弄得热血沸腾,如果不是责任重大,都想亲自领兵了。

  “这才是我汉家儿郎!”李兴泰大为赞叹,随后看向了傅康安,“傅瑶林,你是此次领兵的将领,你来说说意见。”

  “将军,末将也赞成抽调精兵强将去执行此次任务。”傅康安鬼精的很,他先大声的赞同的意见。

  这主将李兴泰都赞为‘这才是汉家儿郎’了,他怎么可能唱反调。

  不过接着,傅康安就找补了一句,“不过按照大元帅军令,能拨往纳沃伊城的,就是这三万五千人,其中一万五千轻骑出城直插敌后,两万人守城。

  这是后勤能支撑的极限,且这一万五千轻骑按照安排,是不可能给多少补给的。

  如果将军要挑选精兵强将出城插往敌后,那么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一是如果直插敌后失败,需得有办法接应,二是直插敌后成功,敌军猛攻纳沃伊,将军以偏师守城,能不能守得住。”

  “哈哈哈,你这是在将我的军,那我就告诉你,别说还有一万哈萨克人帮助守城,就是没有他们,我李兴泰也能守住。”

  这倒不是李兴泰自视甚高,而是他坐拥四十多门火炮,还有坚城,对面的布哈拉人攻城手段又很疲软,这他要是还守不住,那他就不配做这三万五千人的统帅。

首节 上一节 764/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