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86节
“死不了就行,叫官差来拿人。”
闹市区跳楼自尽,依《大明律》是要重罚的,要是伤到人,罪加一等。
《大明律》认为,你想死可以死,但不能妨碍别人,在闹市区自杀是扰乱秩序,轻则打板子,重则徒刑。
“等等,”其中一个青年护卫叫住要去找官差的喜金,对潘筠道:“这人交给我们处理。”
喜金停住,不由的去看潘筠。
潘筠目光扫过站在护卫们身后的中年男子,略一挑眉,颔首。
她招呼上众人:“走,我们吃饭去。”
一群人还真丢下地上躺着的王添翼不管,昂首挺胸走进饕餮楼。
围观的饕餮楼伙计终于回神,连忙热情的迎上去:“贵客们里面请,小的给贵客们找个视野好的大位置。”
掌柜也很快挤开人群从后面赶来,对伙计道:“快,将几位贵客请到三楼就坐。”
很快,一个青年护卫走进来,直接丢给掌柜一个钱袋道:“他们今晚的花销我们爷包了。”
这一连串的发展让潘岳等人目不暇接,连潘筠也感叹道:“京城的有钱人真讲究啊~~”
掌柜接住护卫给的钱袋,连连躬身,一边让伙计把潘筠他们领到四楼包间,一边亲自去给受惊的中年男子谢罪。
潘岳几人一起看向潘筠,潘钰小声道:“又升了一楼,小妹,我们吃吗?”
“看掌柜诚惶诚恐的样子,那中年男子的身份不低。”潘岳低声道:“传言饕餮楼背后的东家是皇室宗亲。”
妙真:“那他们不是一家人吗?”
“吃!”潘筠已经挥手道:“嘿嘿嘿,顺手一接就接住了饕餮楼一顿饭,不亏,走吧,上楼去。”
潘岳回过神来,连忙去追潘筠,低声问道:“妙真道长刚才说他们是一家人……”
“是啊,那中年男子腰上挂着蟠龙玉佩,那玉质极好,一看就是真的,应该是小皇帝的叔叔之类的。”
潘岳木愣愣的跟在潘筠身后,喃喃道:“最近没听说有藩王入京……难道是襄王回京告祭诚孝昭皇后?”
太皇太后张氏这一生生育三子一女,其中儿子已经死了两个,如今就只剩下襄王一子。
襄王很孝顺,当初太皇太后薨逝,他虽未上书,府上却是依照民间守孝二十七月。
若以二十七月计算孝期,这个月正好是出孝之月。
襄王很可能来京告祭太皇太后。
潘岳不由看向潘筠,只见小妹面色淡然,他心中一跳,她这是早猜到了?
潘筠不仅猜到了中年男子的身份,也知道了跳楼的人的身份。
没办法,她听力太好了,当时上前碾他手指尖的时候,她听到了他的喃喃声,他说:“我这一死,朝廷就拿靖远伯府没办法,叔父应该不会再怪罪我了吧?我合家大小应该保住了吧?”
他合家大小能不能保住潘筠不确定,但靖远伯应该不会原谅他。
不管他是死了,还是自杀后没死。
第818章 旁观吃瓜
饕餮楼很讲究,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大包厢,两个伙计围着他们转悠,伺候他们点菜。
潘筠听了一会儿报菜名,直接看向潘钰:“二哥你来点。”
这个潘钰熟,饕餮楼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他都知道。
哪怕他从没来过。
他也不怯,按照大家的喜好点了一堆菜,还要一些甜饮,但没点酒。
他颇为惋惜:“可惜爹要加班,他老人家也没吃过饕餮楼。”
潘筠:“一会儿给他打包一份带回去。”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往下看,楼下已经恢复平静。
王添翼已经被拖走,那个一身贵气的中年男子也在众护卫的簇拥下离开了。
掌柜站在门前弯腰道歉,包厢外传来伙计上上下下的声音,似乎是正在清查各包厢的情况。
潘筠嘴角微翘,重新合上窗:“这饕餮楼不错。”
回到王府的襄王却不这么想,直到现在,他依旧心有余悸。
一进屋,他就脱掉身上的外袍,气恼的扔在长随身上,气呼呼地坐下:“晦气!本王难得有兴致出去逛一逛,结果却遇到这么一件事,人呢,醒了吗?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王爷,查清楚了,这人是王骥侄子,叫王添翼,救了王爷的是鸿胪寺右丞之女潘筠,也是三清山道士。”
襄王眉头微蹙:“是近来闹得沸沸扬扬,出海剿寇,又发现了银山,主张朝廷重开海禁的潘筠?”
“是。”
“她不是龙虎山的道士吗,怎么变成三清山的了?”
“她在龙虎山学宫学艺,但的确是拜在三清山下。”
襄王揉了揉额头:“这都不重要,王添翼是怎么回事?意外落下?”
他当时太怒,只觉得他在自杀,临死还要拉他垫背,但一路回来冷静了不少,能在饕餮楼五楼吃饭,身家必定不少,为何要自尽?
襄王:“我是误伤了好人?他莫非是被人所害?”
襄王想到,王添翼若是被人害得掉楼,又被他揍成那样……
好在侍卫很快打消襄王的愧疚。
“属下问过了,王添翼是想自尽,饕餮楼也查了,他本在四楼用饭,喝醉后却悄悄爬上五楼,找了个没人的包厢翻窗而出,那里面只有他一人的痕迹。”
襄王立刻收起同情心,狠狠一拍扶手:“给本王查!”
襄王虽然久不回京城,但要查这些事情还真不难,尤其,他还直接进宫告状,让皇帝来查。
皇帝都不用查,听说王添翼跳楼自杀,他当即想到了王骥。
王骥在家中收到消息,人都快气冒烟了。
“愚蠢至极!”王骥气的团团转,“他这是想独揽罪责吗?他分明是在逼我保他家人!他以为这就能保住王氏,保住他那一房?愚蠢,愚蠢!
覆巢之下无完卵,他畏罪自尽,真相掩埋,事实便只能任由三司和……”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道:“事实便只能任由三司和陛下来言说,到时候别说他那一房,整个王家都保不住!”
“这可怎么办?”
王骥狠狠闭了闭眼,呆坐良久,还是道:“备马,我明日一早要去团营练兵。”
王太夫人惊讶:“这个时候练兵……”
王骥:“我惟一的用处就是带兵,整顿兵务,只要我还有用处,陛下总会网开一面的。”
王骥好像整个人老了十岁一般。
他无奈道:“本想急流勇退,我年岁也到了,奈何,奈何……”
王骥额角透着汗,眼底掺着泪花,只能将气都憋回腹中:“我得练兵,我得发泄,不然,我没战死沙场,我得气死。”
王太夫人:……
“江南那边的生意都收回来,不要再掺和海贸,”王骥道:“荣华有了,富贵也不缺,你让他们知足些吧。”
王太夫人:“若人会知足,这世上就没这么多斗争了,你现在想收回生意和海贸,却不知道族里有多少人以此为生,以此赚取富贵,你觉得他们会听我们的话?”
她道:“他们若肯听话,也就不会有王添翼私自妄为的事了。”
王骥冷声道:“我已经一步踏错,绝不会再错第二步,凡是不肯收手的,全部撕开,撕不开,我们这一支分出族谱来。”
王太夫人惊讶的看向他。
见丈夫面沉如水,她便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王太夫人心起忧虑:“你这个时候去练兵,莫非是要请战?是哪里又要打仗了?”
王骥:“麓川之战……”
王太夫人脸色一变:“怎么又是麓川之战?再打下去,你在朝中怕是要臭名昭著了。”
王骥叹息:“我何尝不知?夫人,我也是文官出身,难道我会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吗?麓川之战的确付出良多,收益却不多,但这仗,我不得不打。”
“一是陛下要立君威,这是他的要求,忠君之臣,不当推拒;二是大明要立国威,一旦大明落败,缅甸、木邦、车里、八百等地觇视窥觊,示弱小夷,非上策;”王骥顿了顿后道:“原本没有第三条,但现在要加上第三条,出了这样的事,只有我在战场上还有用处,方能保住王家。”
王太夫人:“你不是已经决定要告老……”
王骥垂头:“我想急流勇退,奈何天时不与。”
王太夫人握住他的手,夫妻两个默默相扶片刻,还是她最先回神,起身道:“夫君安心处理外面的事,族里的事交给我,你说的对,是该撕开来,各家过各家的日子去,再挤在一处,尾大不掉,将来要惹大祸的。”
她脸色发寒,沉声道:“他们妄想我们一步错,步步错,我们偏不如他们的愿,即便歧路艰难,我们也要开出一条道来,重新走回去。”
王骥嘴角上翘,握紧她的手,欣慰道:“正当如此!有夫人在,我放心。”
王骥第二天一早就去团营练兵,王太夫人则是先去安抚王添翼一家人,然后收拾礼物去襄王府道歉,再写信给族老,邀请他们组织各房家长来京见她……
潘筠对她一掌引起的风波看得津津有味,朝中因为吉安三井别院尸坑案和海上截杀使团案热闹起来时,她正乐滋滋的跟她二师兄蹲在一起吃豆花。
一边吃着美食,一边看京城的风起云涌,别说,还挺爽。
“果然,吃瓜就得旁观才爽。”
第819章 聪明人
三司审问孙昕等案犯,鲁王勾结倭寇,出售军备的证据已经具备,北镇抚司已经派锦衣卫去兖州了;
江南巡察御史风闻奏事,怀疑鲁王与海寇勾结截杀使团;
泉州知府陆明哲在这时上折,表示年前泉州大牢发生火灾失踪的海寇匪首找到了,他们招供,截杀使团一事系鲁王、会昌伯、靖远伯等人与福建陈氏等豪族勾结,为阻止朝廷开海禁所为。
折子一上京,满朝皆惊,个别人相信,个别人质疑,绝大多数人围观,和潘筠一样,每天瞪着两只大眼睛吃瓜吃到撑。
但!国之大事,细想总让人心痛,所以吃瓜之余,朝臣们又忿怒,又在寻找解决之道。
大臣们也是人,是人就喜欢跟人唱反调,越不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越想干什么。
见这些皇亲国戚,权贵勋贵和地方豪族都不想朝廷开海禁,那他们就非得开!
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案子没查清楚,但开海禁之策却是越来越稳固,打开的港口越来越多。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