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67节
老实说,在这最后时刻,赵俣还真有点拆盲盒的忐忑。
‘我怎么感觉我有点种猪的意思?’
‘封建制度害死人啊。’
深吸了一口气,赵俣用秤杆挑下了郭婷的盖头。
瞬间,一股淡雅的香气萦绕而来。
赵俣定睛一看,烛光下,郭婷的面容渐渐清晰。
那是一张让人惊艳的脸,轮廓立体,五观精美。她的皮肤白皙如雪,泛着柔和的光晕。双眸犹如一泓秋水,盈盈动人,眼波流转间,藏着几分羞涩与好奇,以及……忐忑不安。
‘咦?美人!’
赵俣提着的心顿时就放了下来。
赵俣转念一想,‘郭婷再怎么说也是要嫁给亲王的女人,又能差到哪去?是我想多了。’
赵俣所不知道的是,自从他进来,不,是自从郭婷被抬出郭家时起,甚至是从郭婷和赵俣的婚事定下的那一刻时起,郭婷的心里就在忐忑不安。
相貌上,郭婷肯定没问题,不仅没问题,她还比绝大多数女人漂亮。
可问题是,郭婷太高了。
这个时代的审美趋于内敛、婉约、娇小。
像李清照词中描绘的女子形象,“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展现出娇小、娇羞的美感。
而高挑的身材与此不符,会被视为偏离传统审美范式。
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女子服饰风格简洁修长,如褙子,长度适中。高挑女子穿这种衣服时比例很容易失调,破坏整体和谐与温婉气质。同时,高髻等发式适合身材娇小者,与高挑身材搭配会显得头身比例怪异。
再者,这个时代的女子社交活动少,娇小身材契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模式,高大身材在这种情境下会被视为突兀,不符合社会对女子柔美的期待。
反正就是,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女人的个子太高,不仅不是加分项,还是丑的代表。
当初,礼部的人去郭家为诸王选妃时,郭婷的母亲胆大,用了一些遮挡之法,让礼部的人没有注意到郭婷的身高。
郭成回家之后,得知此事,将郭婷的母亲痛骂了一通。
郭婷的母亲范氏则狡辩,那意思是,郭家已经没落,皇室根本不可能看上郭家女,而有了礼部官员的美言,郭婷就相当于多了一份耀眼的资历,到时候,嫁别人家,也容易些。
郭成一想也是这个理,就没太把这件小事当回事。
谁想,没过多久,郭成就在平夏城之战中立下大功,进入赵煦的视野。
为了奖赏郭成的忠勇,也为了拉拢有崛起之势的郭氏,赵煦便动了跟郭氏和亲的念头。
而向太后从礼部拿来了郭婷的画像一看,没什么问题,挺漂亮的一个大家闺秀。
于是,赵煦和向太后就把赵俣和郭婷的婚事给定下了。
不成想,随后皇室又反悔了,让郭婷当侧妃。
起初,郭成还有点生气。
可一想到自家女儿那高大的身躯,郭成转念一想,当侧妃,或许还是一件好事。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离谱了。
赵煦驾崩,赵俣继位,郭婷一下就成了准皇妃。
关键,因为郭婷的缘故,赵俣将郭成火线提拔成武官的巅峰,成了太尉,郭氏成功翻红。
这对于快没落的郭氏而言,绝对是大好事。
但问题是,郭婷是个炸弹,郭家人真不知道,等郭婷这个炸弹引爆了,会不会把他们炸回原形,甚至再治他们个欺君之罪。
后来,有幕僚给郭成出主意,说郭婷嫁给赵俣完全合乎礼法,赵俣就算不满意,也怪不到郭氏的头上,怪也只会怪礼部的官员做事太不认真,再者,娶妻娶贤不娶色,只要郭婷的品德没问题,赵俣就得认下这门亲事。
其实,有些话,幕僚没说,那就是,他觉得,就算赵俣没看上郭婷,也不会因此归罪郭成,大不了,也就是把郭婷放一边不碰而已,皇帝养那么多闲人,还能差多养一个?无非就是不得宠而已。
郭成感觉这件事没有幕僚说得这么简单,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把郭婷嫁给赵俣,不然呢,他还能悔皇帝的婚怎地?
郭成只希望赵俣能看在他郭氏数代人都在这赵宋王朝浴血奋战的份上,别太追究此事,也别太冷落郭婷。
对此,郭婷知道的一清二楚。
如今,该面对的总归是要面对的。
郭婷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站了起来,给赵俣施了一礼:“臣妾郭氏参见陛下!”
等郭婷站起来,赵俣才发现,她何止一米八,目测竟然比自己高出了一寸多。
赵俣随口说道:“你这么高?!”
郭婷的心瞬间就提到了嗓子眼,慌忙解释:“臣妾……”
不想,赵俣语气一转:“妙哉!朕恰欲得一身材高大美人,爱妃正合朕意。”
赵俣没说谎,他还没玩过这么高的女人,肯定又能有不一样的体验。
郭婷大喜!!!她万万没想到,他们一家人担心了这么久的巨大危机,竟然这么轻易地就解除了。
郭婷当即喜极而泣!
赵俣见了,说道:“爱妃这是何意,你我躺下,不是,是你我坐下慢慢道来……”
……
第95章 赵俣:爱卿生了个好女儿
…
赵俣猜得没错,大女人确实跟一般的女人不同,那滋味,不可向外人道也,唯有亲身体会方知。
这么说吧,赵俣都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郑显肃处休息了。
好在,赵俣并没有忘记自己对郑显肃的承诺。
所以,尽管很留恋,但赵俣最后还是松开了郭婷,回到坤宁宫,搂着郑显肃沉沉地睡去,结束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转天,赵俣带着郑显肃、王懿肃、郭婷去慈德宫拜见了向太后,将自己大婚的最后一步圆满走完。
从慈德宫回来,赵俣对郑显肃说:“后宫之事,朕尽数交给皇后了。”
郑显肃听言,轻轻地点了下头:“诺。”
虽然郑显肃只是简简单单地点了下头,只回了一个“诺”字,但已经足以让赵俣放心了。
赵俣坚信,当今世上,没有人比郑显肃更适合当自己的皇后。
好吧,反正赵俣是找不出来第二个了。
赵俣没休婚假。现在的形势不允许他休息……
……
平夏城之战时,面对西夏小梁太后亲自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一说三十万)的猛烈进攻,郭成作为平夏城守将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组织守城士兵顽强抵抗,打退了夏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使夏军连续攻城十三天仍未破城。
郭成并不只是单纯地被动防守,他还不时的在夜间派兵出城袭扰夏军,打乱夏军的部署和节奏,使夏军疲于应对,进一步消耗了夏军的有生力量和战斗意志。
在夏军因久攻不下、楼车被狂风吹毁、粮草不继等原因撤退时,郭成与折可适等将领率一万精锐骑兵长途奔袭,对夏军的指挥部进行奇袭,擒获西夏统帅阿埋、妹勒等,俘虏三千余兵民,缴获牛羊不下十万,给夏军以沉重的打击。
从平夏城这一战的表现上来看,郭成不仅擅守,还擅战,战机把握得相当精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郭成,不,应该说郭家人,都是比较均衡的将领。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搞内政也是把好手。
以郭家历史上最有名的郭浩为例:
南宋初期,当时金州因为宋、金、伪齐、军贼的反复争夺,残破疲敝,郭浩去了以后大搞内政,成效显著。以至于后来别的部队都向朝廷要钱,郭浩反而主动献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自然高兴,索性把洋、房两州也划归他指挥。
顺便一提,郭成有三子(即:郭溱、郭浩、郭沔),长子郭溱早亡,次子郭浩和季子郭沔一直随郭成从军,这次也随郭成来到了朝廷述职。
赵宋王朝目前在京畿、河北地区的军事情况是,不缺善战之将,而是缺能将这两团散沙凝聚起来的人,至少也得先把他们聚集起来,装出能打仗的样子。
从这一点上来看,郭成以及郭家将有可能比同一时期的王厚、刘法、种师道更适合来整顿京畿、河北地区的军事。
要知道,辽军只要敢长驱直入,那么多半就是孤军深入,只要有一员善守之将布置好防线,守住几座关键之城,然后坚壁戒严,收民清野,使辽军攻不得前,退无所掠,等到辽军师老而气沮,宋军不断派兵出城袭扰,消耗辽军的有生力量和战斗意志,那时候,辽军有可能就会大败而归。
这正是郭成所擅长的战法。
而且,西军现在急需稳住横山这条重要防线,挡住迫切想要收复横山地区的夏军,赵俣也不能抽调西军的大动脉。
再加上,郭成是赵俣的便宜老丈人,他当这个“国防部长”,有利赵俣稳住自己的皇位。
综合考虑过后,赵俣最后才选定了郭成担任太尉一职,并准备在真跟辽国开战时,让郭成统帅京畿地区和河北地区的军队与辽军一战。
对于赵俣的心思,郭家父子知道一些,但又不知道,赵俣和郭婷的婚姻在其中占有多大的比重。
换而言之,郭家父子不知道,赵俣如此重用郭成,是因为赵俣看重他们父子的能力,还是因为他们是亲戚?
要是前者,那没什么好说的,即便赵俣不喜欢郭婷,也肯定会善待郭婷,以笼络郭家父子为自己效命。
而要是后者,郭家父子这权力怎么来的,就会怎么失去,一旦赵俣没看上郭婷,甚至是觉得郭成欺君,那么郭家父子很快就会失去他们还没捂热和的权力,被打回原形。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不确定,今天一大早,有内侍来到郭家,通知郭成下午前去垂拱殿奏对,郭家父子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年纪最小的郭沔,最沉不住气,他很是担心地问:“陛下该不会追究我父子的欺君之罪?”
郭成脸一板:“我父子对大宋忠心不二,何来欺君一说?”
郭沔心说,‘我姐那么高,甚至比我都高,被你们送去当皇妃,不是欺君是甚么?’
郭浩在一旁说:“陛下必欲询父亲京畿、河北军事。切不可自乱阵脚,需镇定以对。”
郭成觉得郭浩说得有道理,所以收拾妥当,进宫面圣。
郭成来到垂拱殿时,宰臣章惇、蔡卞、韩忠彦、曾布、苏辙、蔡京、张商英、李清臣、苏轼等人皆在。
最近被赵俣调到中央的改革派能臣吕惠卿和大名府都转运使梁子美也在。
宰执大臣奏完事,赵俣就让他们各忙各的去了。
接着,吕恵卿和梁子美又上前奏事。
这其中,吕恵卿花得时间最多,他将这些年在地方上的见闻,以及对改革的最新领悟事无巨细地跟赵俣说了一遍。
赵俣很干脆地将吕恵卿提为中书侍郎,让他成为了新的宰执。
轮到梁子美时,赵俣主要问的是河北地区的军械、粮食储备问题。
等这些人奏完事,天都快黑了。
这时,殿中只剩郭成一人。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