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12节

  “近日,朕学先生所编撰的《帝鉴图说》以及旁听了翰林检讨沈念的讲学,感触颇深。”

  “朕以为,讲学方式也应出新求变,以助朕更好地完成课业,不负先帝遗志,做一个有作为的贤君!”

  万历小皇帝的“先生”二字,特指张居正。

  被提到名字的沈念,瞬间变得精神起来。

  他微微低头,露出一抹苦笑。

  小皇帝并不像外面传言的那般乖巧。

  他身在深宫,经历甚多,心智远比一般人早熟。

  随着年龄增长,已经不是诸事顺从的吉祥物,他也想慢慢掌权,在朝堂体验更多的参与感。

  他说出此话。

  一方面是对张四维借机敲打的反抗。

  另一方面是觉得经筵日讲的方式不够新,不够有效,反向敲打群臣。

  此刻的沈念,有想揍万历小皇帝一顿的冲动。

  小皇帝求新求变,追求进步,无可厚非。

  但将沈念这个从七品的小官提出来,还与张居正放在一起当作典型,势必会让沈念成为一众经筵日讲官关注的对象。

  他日后在内书堂讲课,稍有差池,可能就会遭到弹劾。

  若有心胸狭隘者想找他茬的,很轻易就能给沈念穿小鞋。

  以后,沈念将会过得如履薄冰。

  沈念自然不相信小皇帝听了他一节课,就对他甚是推崇。

  小皇帝只是将沈念当成了一块敲打这些经筵讲官的石头,以此让自己以更舒服的方式听学。

  此刻。

  大殿内变得异常安静。

  谁都没想到小皇帝会反击,但他的话语又是那么彬彬有礼,不可挑剔。

  这时,张居正站了出来。

  “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定当再接再厉,求新求变,倾力辅佐陛下!”

  顿时,群臣拱手。

  “辛苦大家了!”万历小皇帝的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随即,群臣行跪礼。

  然后在张居正的带领下,前往奉天门东庑,吃经筵。

  沈念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响。

  当即将小皇帝带给他的压力抛在一旁,准备好好吃上一顿,然后再让阿吉将食盒装满。

  经筵一月三次。

  沈念作为轮值起居注官,两个月都不一定能参与一次。

  机会难得,他不愿让任何事情影响他的食欲。

  ……

  注:经筵讲学,分经筵与日讲两类。经筵仪式盛大,分春讲与秋讲,春讲是二月十二到五月初二;秋讲是八月十二到十月初二,每月逢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开讲。日讲人数较少,除逢三、六、九视朝外,皆会举行,即一旬之中,三天视朝,七天讲读。

第11章 御前进言!论说话的艺术

  三月底。

  沈念过得忙碌而充实。

  自打他被万历小皇帝在经筵上提名后,一时间成了诸多官员的重点观察对象。

  他去内书堂讲学。

  一众不当值的官员胥吏都去旁听。

  有奔着学习去的,有奔着挑错去的,还有的只是为与他结识一番。

  严重影响了内书堂小宦官们的学业。

  最后司礼监派遣太监值守,把控官吏出入,才缓解了一些。

  饶是如此。

  沈念讲学的情况还是被一些人传播了出去。

  除了讲稿。

  沈念自成一派的肢体动作与表情也都被传扬了出去。

  有夸赞的,也有抨击的。

  抨击者大多都称沈念讲学有损师道尊严,还有人上奏称沈念讲学态度不端,应改之。

  张居正看到此奏章后,直接批复道:“沈念之讲,实有益于陛下课业,百官皆应习之。”

  此批复一出。

  朝堂内外满是夸赞沈念的声音。

  张居正如此力挺沈念。

  一方面,是因沈念讲学确有独到之处。

  另一方面,是因沈念讲学,就是纯粹讲学,从不乱议时政,不像一些大儒那般,夹带私货,嚷嚷着一些“报国救世、澄清天下”的虚话。

  张居正俨然已将沈念当成经筵日讲官来培养。

  渐渐的。

  京师的一些私塾教习们也都开始模仿沈念。

  虽远远达不到沈念的水准,但却让整个京师的学堂私塾都多了几分生气。

  这也让沈念在京师获得了一些薄名。

  ……

  在马自强的亲自关怀下。

  沈念的工作重心渐渐从检阅史志变成了修撰起居注。

  修撰起居注之所以是大美差。

  是因除了能够立君左右外,还能接触到大量奏疏。

  常朝议事、君臣召对、内阁议事的一些奏疏,沈念都能看到。

  这无疑能快速扩大沈念的见识,使得他对大明朝局之事越来越了解。

  仕途一道,可谓是搭上了扶摇直上的青云梯。

  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这样走出来的。

  ……

  四月初一,天气渐暖。

  近午时。

  检讨厅内。

  沈念正在准备讲稿,突然感觉眼前一昏,然后昏黑一片。

  他本以为是自己劳累过度,眼睛出了问题。

  但使劲揉了揉眼睛,瞪大之后,发现眼前还是昏黑一片,如同到了晚上。

  就在这时。

  他听一旁的刘楚先高喊道:“天狗食日了!天狗食日了!”

  稍倾。

  周围渐渐泛亮,屋内又变得亮堂起来。

  沈念望向屋外,心中喃喃道:“突发日食,陛下恐怕要去太庙祭祀了!”

  当下。

  日食,被认为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是皇帝德政有失的表现。

  皇帝必须要祭祀祖宗、祷告上天,轻则吃斋自惩,重则写罪己诏。

  此乃惯例。

  只要是在大明朝地界,遇干旱、洪涝、地震、瘟疫等灾害,都算是皇帝的过错。

  正如沈念所料。

  不多时,万历小皇帝与一众身穿大红袍的高官们便去了太庙。

  ……

  四月初四。

  日讲日。

  沈念轮值撰写起居注。

  日讲安置在文华殿偏殿,规模比经筵要小许多。

  今日有十余人参与。

  讲课者是马自强、陈经邦、丁世美、许国等日讲官。

  沈念站在一侧,记录君上言动。

  今日,万历小皇帝的状态非常不好。

  因他称经筵日讲官们应求新求变,张居正直接增加了他的课业。

首节 上一节 12/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