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173节

  丈量河南宗藩周王家的土地,用的是五尺五的步弓,丈量出来的田亩数要比实际田亩数少。

  这摆明了,是让百姓多交田税,而周王少交赋税。

  第一任就藩开封府的周王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而今是第九任周王朱在铤。

  历任周王靠着“奏讨、投献”等方式侵占开封府民田,不断兼并土地,而今的周王府拥有庄田12万亩,占开封府耕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

  重新丈量田亩,让祥符县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但哪曾想县衙的胥吏竟伪造假步弓,坑害百姓。

  在周夫子的带领下,他们决定抢走这些不标准的步弓,奔向府衙告状。

  之所以选择此时来抢。

  乃是因此刻县衙的衙役数量较少,这批人又恰好负责丈量周王府的田地。

  他们手里的步弓都是五尺五的规格。

  此外,周夫子已提前打听到,这批步弓午后一般都会放在县衙大门东侧皂班或壮班或快班厅内。

  若晚上去抢。

  不但胥吏增加,步弓也会被存放到县衙的架阁库中,就比较难抢了。

  白日抢县衙,也是无奈之举。

  不然,待丈量完毕,农人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周夫子告诉他们,只要能抢到假步弓,当作证据,向上面揭发,大家皆无罪。

  其实,周夫子知晓硬闯衙门是大罪。

  他准备替农人们来顶罪,准备靠此方式,让上面看到他们的冤屈。

  如此多的百姓围聚在县衙门口,将不远处的小贩都吓跑了。

  唰!

  周夫子大手一招,便有数名身材壮硕的农人冲到县衙的红色大门外,开始敲门。

  砰!砰!砰!

  门内一名正歪头打瞌睡的胥吏一边开门,一边嘟囔道:“谁在砸门,这里是县衙,不是你家,不能小点劲儿吗?”

  咔!咔!咔!

  待大门露出一个一尺多宽的缝隙后,农人们一起用力,瞬间便将大门挤开了。

  旋即。

  一群农人都朝着里面冲去。

  两个农人捂着那名开门胥吏的嘴巴,防止其开口叫喊。

  农人们绕过照壁。

  直奔县衙东侧挨在一起的皂班、壮班、快班厅。

  所谓皂班,就是县衙开堂审案喊威武、鸣锣开道喊回避的胥吏,要求有身高、有长相。

  所谓快班,就是跑腿抓贼,办案催税的衙役,地位在皂班之下。

  所谓壮班,就是看管库房监狱,押解人犯的衙役,地位最低,最苦最累。

  当然。

  他们也是县衙中战斗力最高的一群人。

  三十余人闯进县衙,自然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

  农人们刚闯入皂班厅,便将一名皂吏惊醒了。

  他望向气势汹汹的农人们,疑惑地问道:“你们……你们要干什么?”

  农人们二话不说,看到不远处摆在地上的十余个步弓,快步便去抢。

  “有人要抢步弓!有人要抢步弓!”他高声喊道。

  眨眼间。

  三班的十余名衙役便全都醒来,一边拿刀持棍,一边保护步弓。

  “拦住他们,莫让他们抢走一把步弓,你们二人速速去关门,你速速去汇禀县令大人!”皂班捕头,一名身材魁梧的壮年人石大年说道。

  这些年,他欺负百姓的经验极为丰富。

  衙役们都知晓这些步弓是有问题的,若真被查到外面,他们各个都是砍脑袋的罪名,故而拼命争抢。

  眨眼间,农人与衙役们便扭打起来。

  周夫子站在中间,怀里抱着一把抢过来的步弓,朝着众农人说道:“不要和他们纠缠,我们速速离开县衙!”

  可惜,农人虽有三十多人,但面对手拿长刀长棍的十余名衙役,并没有什么胜算。

  约一刻钟后。

  农人被衙役们围在皂班前的院子里,三名衙役挥动着长刀,银光闪闪,堵住门口。

  农户们根本冲不出去。

  就在这时。

  祥符县县令吴清,穿好衣服,戴好官帽,带着数名胥吏来到了前门。

  他环顾四周,一眼就看到了周夫子。

  在他眼里,周夫子乃是祥符县的刺头,总是带百姓与他对着干。

  “周夫子,你要作甚?”

  周夫子举起手中的步弓。

  “吴县令,你可知造假步弓是何罪,拿着五尺五的步弓当作五尺的步弓?周王给了你什么,让你心甘情愿做他的狗腿子!”

  “放肆!此步弓明明就是五尺的标准步弓,你若不相信,本官便命人取来步弓石来测,你聚众闯衙,可知是何罪?”

  步弓石,是一块嵌刻有步弓形状的条石,是测量步弓长度器具。

  周夫子冷冷一笑。

  “恐怕步弓石也是假的吧!吴县令,你太小看百姓的眼睛了,他们的眼睛就是步弓,你如此做,不但官位不保,恐怕那颗项上人头也不保了!”

  “你……你……大胆!来人啊,将这些刁民全都抓起来!”吴清高声喊道。

第130章 祥符县县令吴清:唯有良民最好欺!

  祥符县县衙,前院。

  县令吴清一声令下,十余名衙役外加十余名胥吏与三十多名农人打作一团。

  当下的大明。

  县乡村里胥吏与百姓发生殴斗并非什么稀有之事。

  且绝大数殴斗事件都会被隐瞒下来。

  因为斗殴之缘由,往往经不起细查,一旦上报州府,双方都会被重惩。

  不多时。

  便有数名农人被胥吏擒住,然后用绳子捆绑了起来。

  吴清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一些。

  他在祥符县已有四年,与百姓的斗争经验非常丰富。

  这些老实巴交的农人若非有人挑头,绝不敢来县衙抢夺步弓。

  接下来。

  他只需将这些人全抓起来,该恐吓的恐吓,该关押的关押,另外说服挑头人周夫子,便能将此事压下去。

  吴清知晓步弓造假是死罪,但他不得不这样做。

  周边邻县也都在这样做。

  若真依照朝廷要求,将周王府的田地全实测出来,该没收的没收,该收税的收税。

  周王朱在铤虽不会说什么。

  但暗地里却能让开封府大量佃户失业,甚至废掉大半个开封府的商贸,使得开封府从上到下的官员,谁都完不成考绩。

  说白了,大明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

  周王府虽没有兵权,但在开封府发展多年,实乃开封府的半个主人。

  开封府近一半的底层百姓都在为周王府直接或间接打工。

  周王府有太多不受朝廷责罚的办法,让开封府的官员与百姓难受了。

  开封府若遇灾情。

  靠州府、靠朝廷都不如靠周王府。

  开封府的历任府官州官县官与周王府都是合作关系,而非节制周王府。

  而今,让百姓分摊一部分周王府的田亩损失。

  不但能使得周王府不予阻挠丈量田亩,还能使得实测田亩的数量不会减少太多。

  可谓利朝廷、利官府、利周王府的三利局面。

  至于百姓。

  因数量较多,多分摊一些田亩赋税,乃是最划算的办法。

  在张居正等人眼里,在河南清丈田地,是为了均田赋。

  但在地方官的眼里,任务就是在一年内丈量完所有田亩。

  什么方式快,他们就采用什么方式。

  地方官府若严格依照朝廷的丈量田亩条例,就是与周王府对着干。

  那是“杀敌五百,自伤八百”的打法。

首节 上一节 173/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