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34节
她主张为死囚犯免刑,其实就是想要为皇家祈福,在民间博得一个活菩萨的名头儿。
然若被言官弹劾以释教干政,那就得不偿失了。
她大概率会收回成命。
沈念接着道:“当然,此事要绝对保密。”
小万历想了想,望向张居正。
张居正点头道:“陛下,臣以为,此策可行!”
对付李太后,讲道理是最行不通的方式。
不如像沈念这样,吓唬一下她,不但能使得她收回口谕,而且还能使得她在日后行崇佛之举时,考虑会不会因耗钱太多,而引得朝堂官员上奏反对!
顿时,小万历也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冯保。
三人当中,唯有冯保最易泄密。
若冯保告诉李太后,这道《释教干政疏》乃是专门吓唬她而写,那李太后将会恨死张居正与沈念。
“陛下放心,老奴绝不会泄密!”冯保连忙保证说道。
稍倾。
沈念在偏殿开始撰写《释教干政疏》。
其实以小万历之口,说出此奏疏的大概内容来吓唬李太后就行。
但没有此奏疏,小万历就是在扯谎。
一国之君怎能扯谎,故而必须要有此道奏疏。
片刻后。
沈念撰写完毕,交给了小万历。
小万历看罢奏疏后,看向沈念,道:“沈卿放心,朕不会将此奏疏是何人撰写告知母后的!”
小万历知晓,李太后若知谁写的奏疏,大概率会算后帐。
故而他会刻意隐瞒下撰写奏疏之人的名姓。
片刻后,小万历再次摆驾坤宁宫。
……
约一个时辰后,小万历面带笑容地回到了文华殿。
很显然,此道奏疏唬住了李太后。
午后,李太后宣布撤回口谕,称今年照例行刑。
……
两日后。
内阁将三法司提供的二百七十七份案宗全都检阅了一遍。
依照朝廷惯例。
秋后问斩并非会一下子处死所有犯下死罪的囚犯,而是挑选一部分罪大恶极的死囚处死,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死牢中。
杀一拨人,是为了严法令;留一拨人,是为了显仁政。
最后。
张居正定下了此次秋后问斩的死刑犯为四十二名。
其中五人,他做了标记。
意为让小万历用御笔将这五人从死刑名单中移出,只处决三十七人。
这套操作很讲究。
既保留了大明律的威慑力,还彰显了皇恩。
这才是张居正所能接受的“礼法结合”的处理方式。
……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
三十七名秋后问斩的死刑犯经由御笔勾画,正式出炉。
不日便将举行斩刑。
顺天府境内的死刑犯在京师西市举行,地方州府县乡的死刑犯则在城门前或衙门前举行。
全都是在热闹的,百姓看得到的地方举行。
……
近午时,文华殿内。
小万历正在批阅奏疏之时。
刑科给事中王纪突然在殿外称有要事觐见。
六科官员皆有直接面圣的权力,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先撰写奏疏呈递内阁。
唯有特别紧急或弹劾阁臣的事情,才会直接在禁中禀报。
“让他进来!”小万历说道。
王纪快步进殿,跪在地上高声道:“陛下,今晨勾画的三十七名秋后问斩的死刑犯名单有错,三法司可能操办了一件冤假错案!”
“何错?”小万历问道。
沈念也面色疑惑地看向他。
涉及死刑犯的处决,朝廷向来非常慎重。
一直以来的规矩都是:先由三法司审核,再经刑科三覆奏,又经内阁审核,最后再经小万历勾画。
小万历也是很认真地将死囚卷宗阅览了一遍。
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很难出现错误。
王纪说道:“陛下,死刑犯中有一人,名为尚渠东,此人乃是河间府大地主,去年他与征税宦官白琦在河间私募武力,勾结地方官吏乡绅,为牟利夺田,拆毁民房数百间,挖掘民间坟墓上百座,外加杀了十二名上告的百姓。”
“去年十一月底,事情败露后,征税宦官白琦自杀,尚渠东被判处死刑,臣看过所有死囚卷宗,依照他的罪名,今年朝廷即使只处决一人,也一定是他,但他却不在被处死的三十七人之中!”
“臣觉得有蹊跷,立即翻阅刑部存库文书,发现这份死囚卷宗中突然少了一行字‘杀十二名上告之民’,而后臣连忙前往大理寺与都察院翻阅卷宗,发现都少了这么一行字。”
杀十二名上告之民,是尚渠东最大的罪名。
“臣在上个月初接触此卷宗时,上面是有这一行字的。臣怀疑有人故意将这一行字抹去,特恳请陛下派遣锦衣卫前往河间府调查!”
小万历喃喃道:“杀十二名上告之民,朕在翻阅卷宗时也未曾看到这一行字,你确定你真的看到了?”
“陛下,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真的看到了,之后便没有了!”
“传锦衣卫百户石青!”小万历面色严肃地说道。
当下查案,小万历已不是全权交给冯保,而是命他近期培养出的亲信去试炼。
此事若真如王纪所言,那就是大事件了。
何人有能力,竟能将三法司封存的死囚卷宗全部修改?
简直匪夷所思!
而此刻,冯保的脸色突变,想起了数日前在坤宁宫看到的那一幕,然后又很快恢复了正常。
……
很快,此事传到了内阁。
张居正立即带着大理寺卿陆光祖、刑部尚书刘应节,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面见小万历。
此事必须要立即查个水落石出,不然谁还敢相信三法司!谁还能相信朝廷的司法!
……
翌日,近午时。
锦衣卫百户石青从河间府奔了回来。
他向小万历汇报:河间府留存的死囚尚渠东的卷宗,亦无‘杀十二名上告之民’的字眼。
但是。
经他问询直接调查此案的地方官吏,外加在民间调查,尚渠东杀害十二名上告之民,乃是实情。
地方官吏们见卷宗被改也都是大惑不解,纷纷表示不知。
此事,细思极恐。
三法司与地方留存的卷宗皆被修改,简直匪夷所思。
一般人绝对没有此番能耐。
如果没有王纪发现此事,这个死囚尚渠东很有可能会被释放,而三法司与地方州府复核卷宗之时,都是以卷宗为准,根本发现不了任何问题。
很显然,是有一个拥有通天手段的人,想要解救死囚尚渠东。
当日下午。
死囚尚渠东便被锦衣卫抓进诏狱。
其余涉及此事的三法司官员,也全都被唤到诏狱问供。
此件冤假错案。
若不迅速查出原因,朝廷丢人就丢大了!
第166章 是他是他竟是他!真相浮出水面
八月二十九日,近午时。
小万历的御案上堆满了弹劾三法司与河间府府衙官员的奏疏。
一名死囚犯的卷宗被篡改。
导致小万历与内阁阁臣们看到假卷宗做出错误判断,导致一名身上背着十二条人命的的死囚犯被免于死刑。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