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275节
小万历接着说道:“朕知晓众卿心中的想法,也知此策所造成的弊端,朕表态,是因朕觉得这样做是积极有效的,即使施行困难,我们也应尝试一番!”
“这次,朕准备缓一缓。”
“朕准备命通政使司将沈卿之策迅速传遍两京十三省,不仅仅是士族权贵们讨论,也让底层的百姓讨论讨论。对此策不满者,可拿出更好的策略!”
“朕想听一听百姓们的想法,他们才是大多数。朕非常喜欢沈卿曾说过的一句话:为何为朝廷做出牺牲的都是底层百姓,而不能是宗藩、士族、武将、富商、豪强等更有能力的人呢?”
小万历缓了缓。
“待元日朝会之后,朕决定,百官假期从元月初二持续到元月二十日,中间不再上衙,朕知晓今年大家都非常累,故而想让大家都歇一歇,也想想此策到底能不能行?”
往年,官员们在正月初六到正月初十都是要上衙的。
接下来,等于多放了五日假。
随即,小万历看向沈念。
“朕曾许诺,我朝官员谁有良策,可令那些兼并田地的士绅配合地方官员,自愿将不法兼并之田吐出来,即刻官升一级。”
“而今,朕觉得,沈卿之策符合这个标准,虽未执行,但他的初心是为朝廷赋税公平而计,是为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而计,他值得这个奖赏!”
“谁若有意见,也可以用比沈卿更好的策略说服朕,朕可对其官升两级!”
此刻的小万历相当霸气,用此话直接堵住了百官的嘴。
他选择即刻擢升沈念。
不仅是为了沈念,而且还是让天下人知晓他对沈念此策的看法。
他想看一看,一国之君都赞同的策略,谁还敢反对。
这一刻,沈一贯舔了舔嘴唇。
他对沈念擢升为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并不羡慕,因为沈念这三道策将得罪了无数人。
以后他的的仕途将非常坎坷。
“谢陛下!”沈念重重拱手。
沈念对小万历这个处理结果很认可。
他心中想的是,此策只要能施行就行。
施行中阻碍过大,便为张居正提供了回朝的理由;若施行顺利,那就是大明朝廷之幸,大明百姓之幸了。
片刻后,君臣散去。
当日午后。
诸多驿卒携带着沈念的这道抑兼并之策,朝着各地奔去。
一众锦衣卫暗探也立即出发,他们将去倾听各个州府县乡兼并者与被兼并者的声音。
……
翌日,除夕。
京师百姓与诸多穷书生读罢沈念的《丈田抑兼并疏》后,满是赞叹之声。
他们倾佩作为士族的沈念敢于用这种方式为天下百姓谋公平。
特别是“黜科考权”那一条。
若有家族被如此惩处,那将比被刨了祖坟还要难受,且绝对会将这种仇恨算在沈念的头上。
入夜。
京师之内,甚是喧嚣。
沈念买了半马车的烟火爆竹放到院子里,因为其儿子小言澈非常喜欢看烟火爆竹。
与此同时。
小万历为沈家安排了数名锦衣卫暗中保护。
沈念如此与兼并者作对。
想害其命者,必然不少,小万历绝不允许沈念与其家人出现意外。
在没有张居正的日子里,沈念是他最有力的臂膀。
第191章 抑兼并之策!谁赞同,谁反对?
万历六年,正月初一,皇极殿,大朝会。
礼乐声起。
小万历在一众内侍与仪仗队的簇拥下,来到御座前。
全体官员在赞礼官的引领下,行三跪九叩大礼。
随后。
文武百官呈递歌颂德政、祈福国泰民安的贺表,外国使节跪呈国书与贡品,吕调阳代小万历宣读展望新年的诏书。
紧接着,便是教坊司的歌舞、杂技、百戏表演。
近午时,宴席开始。
小万历特意为内阁三大阁臣与票拟司官员的家人赐宴,以慰他们票拟的辛苦。
去年今日,宴席之上。
沈念备受官员欢迎,许多官员找其寒暄碰杯,谈笑风生。
然今年,因抑制兼并的“设虚田税、置霸田碑、黜科考权”三道策,触犯太多人的利益,许多官员都刻意孤立他,甚至连碰面时的点头之礼都没有。
沈念对此并不介意。
与翰林院的数名老友,有说有笑,吃饱喝足后,便回家补觉。
申时行并未为沈念安排年假的值勤任务。
若无紧要政事,沈念自今日起,便可一直休息到正月二十日。
可谓入仕以来最轻松的一个年假。
……
正月初二,京师官员开始访亲问友。
这几日,同年同乡聚而宴饮、学生拜见老师、下官看望上官,都属正常礼仪。
其中最热闹的。
便属三大阁臣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府门前。
三大阁臣,门生故旧多;冯保,干儿子与干孙子多。
午后,冯宅后厅。
冯保把玩着一众干儿子、干孙子送来的书画碑贴、文房雅器,心情甚是惬意。
当下的他,最爱的就是这些玩意。
就在这时。
一名小宦官快步跑入后厅,道:“老祖宗,殷阁老亲呈拜帖,称要看望您,当下已在府门外下马!”
“谁?”
冯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接过拜帖,看到殷正茂的名字后,还是一脸不愿相信。
虽说为保障外朝与内廷的和谐,内阁阁臣与司礼监都会互送年贴年礼。
但彼此都不会登门。
另外,殷正茂与冯保关系不佳,平时见面都不打招呼,更别提在年节登门拜访了。
“这个糟老头子,准没什么好事儿!将他请进前厅……不……不……我亲自去迎他!”
冯保大步走了出去。
小万历大婚在即,纳采问名的礼物都需经由户部,只要涉及钱财支出,殷正茂就是个混不吝,故而当下的冯保不敢在殷正茂的面前托大,更不愿得罪殷正茂。
片刻后。
皮笑肉不笑的冯保将殷正茂迎进前厅,殷正茂手里提着一个楠木长匣,里面大概率装的是字画。
殷正茂笑着道:“冯公公,老夫知你素爱雅物,年节之际,特送你一幅字,望笑纳!”
说罢。
殷正茂将楠木长匣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冯保眼珠一转,看向殷正茂,道:“殷阁老,咱们之间就不用来这些虚礼了,您到底有何事需要我做?”
冯保选择开门见山。
殷正茂若不道明送礼的来意,他根本不敢收。
“哈哈……”殷正茂笑着道:“今年年初,子珩的《丈田抑兼并策》势在必行,但地方上定然还会有反对的声音,老夫希望,冯公公交待下面的厂卫,让他们传出一些小道消息,就称陛下令天下人群议此事,乃是为了将那些反对者全部揪出,重点清查他们名下的田地!”
冯保微微皱眉,道:“陛下可从未这样说过!”
“小道消息嘛!从你们厂卫口中传出,便算是厂卫的猜测,吓一吓那些反对者们,待陛下宣布全国丈田施行后,你再以传播谣言之罪,抓捕几名行贿受贿的厂卫,不就真相大白,无损陛下名声了嘛!”
冯保顿时明白了殷正茂的来意。
《丈田抑兼并策》令天下公议后,地方宗藩、士族、武将、富商、豪强等兼并者,定然是第一时间打探朝廷的用意,而率先问询的定然是厂卫。
一些厂卫就是靠售卖这些信息赚钱的。
一旦厂卫们依照殷正茂所言去讲,将能极大降低反兼并者的抗议。
冯保摇了摇头。
“这种歪招太脏,用之,毁厂卫之名,恕我不能接受!”
“太脏?”殷正茂挺起胸膛。
“厂卫常年所做之事大多不都是脏活吗?收受贿赂,为虎作伥,事事皆为兼并者计,而今为底层百姓的利益扯个谎,就不行了?”
“你若不做,我便去找张宏,没准儿私下寻陛下,陛下也能答应!”殷正茂起身欲走。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