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30节
吕调阳表情一窒,突然看到了一篇不一样的奏疏。
“臣奉命记注,三月有余,幸藉皇上如天之福,受益大焉。”
“今观衍圣公谢恩疏,耳听民间之声,不得不言。”
“圣人之后,毫无圣痕,年入京师,见上为虚,贩货为实,杂货高高乎如泰山,公驿行私,倾轧良善,有失大节,苦鲁之驿夫久矣,然不韪之名,上受之……”
“臣知上待臣有礼,不轻呵谴,然此等奸行纵横,扰乱纲纪,羞本朝而讥青史……”
“臣一念朴忠,仰垂上览,愿国计幸甚,苍生幸甚!”
……
吕调阳一脸惊讶。
此奏疏竟在弹劾衍圣公以面圣为由,年年夹带私货售卖。
这哪里是在弹劾衍圣公!
这分明是在抨击当下诸多官员公驿私用,力挺《给驿条例》继续施行。
这是在与皇帝唱反调!
这是在质疑朝廷公议之事!
“好大的胆子!此事若细查,那不是打孔夫子的脸吗?”
吕调阳翻到落款,上写着:翰林院检讨沈念。
“老夫以前一直觉得他是个只会考试的书生,而今也不过是个只会讲学的学官,没想到竟有如此胆气,虽然此时上奏不合时宜,但此子之胆略,令老夫刮目相看!”
就在这时,冯保拿着张居正的辞呈来到了内阁。
吕调阳看过之后,有些脑袋发懵。
张居正可从来不玩虚虚实实那一套,他是真想撂挑子了。
“这……这……这……”
吕调阳有些语塞,缓了缓道:“冯公公,我叫上子维(即礼部尚书张四维)立即去劝说叔大,入夜之前,一定向陛下回话,至于这些奏疏,全部留中不发。”
说罢。
吕调阳将沈念的奏疏塞进怀里,快步朝外走去。
他准备拿去让张居正瞧一瞧,或许解决此次朝堂危机的钥匙就藏在里面。
冯保点了点头。
……
半个时辰后。
沈念弹劾衍圣公孔尚贤的奏疏传到了孔尚贤的耳中。
官员奏疏。
经通政司数名书吏之手,又没有蜡封,里面的内容外泄,实属正常。
当孔尚贤听到那句“公驿行私,倾轧良善,有失大节,苦鲁之驿夫久矣,然不韪之名,上受之。”后,简直气炸了。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是他,薅朝廷羊毛!是他,欺压途径驿夫!是皇帝背负着骂名!”
这个罪过,都足以诛九族了。
孔尚贤勃然大怒。
对他而言,名声相当重要,不准许任何人玷污分毫。
当即。
孔尚贤便奔赴翰林院,欲寻沈念理论一番。
……
半个时辰后,翰林院检讨厅前。
孔尚贤高声道:“沈检讨,可否出来一叙?”
沈念听到此话,便知孔尚贤知晓遭他弹劾了。
沈念大步走出。
“下官参见衍圣公,不知衍圣公有何指教?”
孔尚贤面色冰冷地看向沈念。
“沈检讨,前日你说话不合时宜,本公不过训斥了你两句,你竟诬本公名声,真是好大的胆子!”
沈念面色平静。
“衍圣公,是非对错,人在做,天在看,下官只是说了应说的,至于是否诬你名声,朝廷彻查后,自有公论。”
“法无禁止即可为,本公进京携带商货,实乃助山东百姓售货,以增岁收。至于所得薄利,乃朝廷对我孔家的恩泽,你大放厥词,是在质疑陛下,质疑大明历代圣君对我孔家的恩泽吗?”
孔尚贤张嘴就为沈念扣了顶“质疑君上”的大帽子。
而此刻。
检讨厅前集聚了许多人。
无论谁和衍圣公吵架,那都是大事情。
沈念冷笑一声。
“衍圣公,你说此话,自己能相信吗?满嘴仁义道德,一心生意算计。朝廷念孔圣人于天下人之恩,养其后裔,你不但不思为君分忧,反而挖朝廷墙角,使得百姓结怨于朝廷!”
“一身铜臭,忘却本心,不知其耻,反而在此大言不惭,孔夫子他老人家若听到你说出这番话,定高呼不肖子孙,将你逐出家门!”
……
沈念两世为讲师,练得一副好嗓门,且知晓哪里该用重音,哪里该拉长声音。
气势十足。
孔尚贤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你……你……你……”孔尚贤被骂得哑口无语。
“你……等着,陛下定会为本公主持公道!”
说罢,孔尚贤甩袖离开。
此刻,他还不知张居正请辞之事,不然绝对不敢如此嚣张。
沈念望了望周围目瞪口呆的众人,长呼一口气,喃喃道:“如此骂人,过瘾啊!”
第27章 张居正:有吾在,天下不会乱!
日近黄昏。
翰林检讨沈念弹劾并大骂衍圣公孔尚贤公驿私用的消息在各个官衙小范围传播着。
这哪里是在骂衍圣公。
分明是将公驿私用的官员全骂了!
也讥讽了那些主张废除《给驿条例》的官员们,为私利忘纲纪,令皇帝背负不韪之名。
有人觉得沈念故作这番“众人皆醉他独醒”之态是为了博直名。
有人觉得沈念是书生愚见,完全在作死。
毕竟,官场之上。
一个人与一群人意见相左,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个人的错,除非他权势滔天。
当然。
也有人对沈念心生敬佩。
此等情势之下,敢于揭开一大群人的遮羞布,给人一种海刚峰回京的感觉。
不过,倒无人上奏弹劾沈念。
一方面是因《给驿条例》还未废除,沈念所言之事若抬到桌面上细究,一点过错都没有。
另一方面是因此事闹得越大越难收场,一旦贸然发言,容易引火烧身。
但凡在京师为官超过两年的滑头官员。
基本都会认为做官最重要的品质是:善于沉默。
沉默是金。
比那些“夙夜为公、克尽厥职、埋头苦干、废寝忘食”等品质更易擢升。
……
与此同时。
孔尚贤气冲冲地奔向禁中,然后很快又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宅院。
冯保告诉他:因《给驿条例》,张首辅怒而请辞,风向可能要变。
孔尚贤听后一脸郁闷,后悔自己过急呈递了《谢恩疏》。
孔家人的治家理念是:顺天应人。
这个天,指的是朝代;这个人,指的是皇帝。
他思索着,若《给驿条例》继续施行,他必须迅速抛舍所有公驿私用的买卖,可能还要写一封《给驿条例赞》。
……
张首辅大宅,书房内。
面色苍白的张居正坐在一张大椅上,精神状态已比昨日好了一些。
吕调阳和张四维分坐两侧,面带愁容。
“叔大,我从未觉得《给驿条例》有错,但我们必须顾全大局,而今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大,地方官员触犯此条例者达数百起,已触众怒,边境外敌又一直窥觊我大明疆土,此条例若引得地方生乱,边境有战,便得不偿失了,必须缓缓图之!”吕调阳说道。
一旁。
张四维补充道:“阁老,陛下与朝堂百官也是担心生乱,才主张轻惩。我建议,您明日回阁,只需默认《给驿条例》处罚过重即可,其他事由,吕阁老与我自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