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42节
……
数息后,张居正看向御座上的小皇帝。
“不知陛下可有异议?”
小万历挺起胸膛,笑着说道:“朕无异议,朕甚是欣慰,当朝朝风,当如此也!”
张居正又道:“陛下,内阁能拟此条例,翰林院诸官功不可没,臣为他们请赏!”
“准!”小万历说道:“依谏言之功绩,遵照常例,分别赏之,此外,翰林院检讨沈念与刘……刘克正,再加赏银八宝二十两!”
小万历出手很大方。
张居正又道:“陛下,翰林院检讨沈念拒贿打人,颇有太祖年间官员之风,本朝甚缺,臣建议,依照特例,命沈念以翰林检讨之职兼任日讲官!”
“准!”
张居正话音刚落,小万历便应了下来。
他最喜的就是沈念讲史,生怕有人反对,而此刻,哪还有人敢乱言。
随后,便退朝了。
……
翰林院诸官一起朝着翰林院走去,脸上皆笑容灿烂。
尤其是刘克正。
他没想到皇帝能亲自念到他的名字,没想到皇帝专门赏赐了他,没想到内阁阁老、六部堂官对他的话语表示:附议。
这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此事若传到家里,那他绝对立马会成为全族的骄傲。
翰林院诸官都很感谢沈念。
没有沈念根本不会有他们这次人前显圣,向所有人证明:翰林院乃京师第一衙门。
片刻后,检讨厅。
在刘克正的讲述下,沈念知晓了午朝的一切。
在他眼里,《青年官拒贪条例》就如同是一个“新手保护期”的规定。
在这种世风下,确实能够保护一下品德尚可的官员。
他也明白,当下的大明,不适合施行全面反腐。
这次,他又将逆风局变成了胜局。
他较为惊喜的是,自己终于成为经筵日讲官中的一员了,干老本行,他不弱于任何人。
片刻,马自强走了过来。
他看向扶着腰、站在工位上而不敢坐下的的沈念,道:“张首辅要见你,单独召见!”
马自强将最后四个字咬得很重。
一旁的检讨们皆甚是羡慕。
张首辅的同乡刘楚先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单独召见。
沈念心中道:“自己终于入这位张首辅的眼了!”
……
注:京债,即新任命的外官赴任前在京借的高利贷,用于置办行装等,也指一些官员在为官之前,于京师读书生活时所欠的钱财。
亲爱的书友们,新年快乐哈!祝福诸位在新的一年如沈念般,少年得志,仕途顺遂,有钱有颜有娇妻,人前显圣不打脸,一路高升不卡壳,事事皆顺,一飞冲天!
第36章 廷杖的艺术,打!着实打!用心打!
午门内东。
过会极门,便是内阁值房。
大明所有军政要务、都要在这里完成票拟,而后呈递皇上御览,掌印太监批红,最后下发到京师各个衙门或地方执行。
沈念在一名胥吏的引领下,来到内阁最里面的一间屋子。
此处便是首辅张居正处理政务之处,内里装潢与检讨厅并没有太大区别。
“阁老,沈检讨来了!”那名胥吏在门口轻声说道。
“进!”
里面传来张居正洪亮的声音。
沈念缓步走入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去年闰十二月,小万历送给张居正的一幅字。
“弼予一人,永保天命。”
虽然当时张居正得字后,告诫小皇帝不能学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等沉迷书法。
但还是将这副字装裱了起来。
这八个字。
任谁看到都能明白,张居正柄国,那是皇权特许的。
沈念朝前走了两步,望向正在埋头批阅奏疏的张居正,拱手道:“下官沈念,参见阁老!”
张居正抬起头,看向沈念,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道:“稍坐。”
随即,沈念坐在一旁。
一名茶仆连忙为其端上一盏茶,然后迅速退去。
屋内只剩下张居正与沈念两人。
沙沙!沙沙!沙沙!
沈念坐在一张红木大椅上,能清晰听到张居正撰写票拟的声音。
大明首辅,历来都是大忙人。
特别像张居正这类大事小事一手抓的拼命三郎,有时甚至能忙到月亮西垂。
……
约十息后。
张居正放下毛笔,看向沈念。
沈念连忙站起身来,作拱手状。
“子珩,无须多礼,坐!坐!”
“谢恩师!”沈念微微颌首,重新坐在椅子上。
沈念是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而那年的主考官正是张居正。
张居正若唤他“沈检讨”,他便回“阁老”;若唤他“子珩或沈念”,他便回:“恩师”。
“老夫调整了你的治贪之策,心中可有不悦?”张居正捋须问道。
“沈念不敢,恩师之策,方是良策,若真依我的计策实施,恐怕朝堂便乱了!”
张居正微微点头。
“与唐宋相较,我朝官俸微薄,许多官员通过火耗、脏罚、索贿、勒索等手段,追求富乐,渐已成常例,全面惩之,必使得上下官怨沸腾,当下仍不可为之,只能不时杀鸡儆猴,避免贪墨之风过盛……”
“沈念明白。”
沈念没想到张居正能如此认真地为其讲述缘由。
这是将他当成自己人了。
“子珩,老夫本以为你是块讲学的璞玉,没想到在政事之上,亦有天赋!你与老夫年轻时有些相像,且比老夫年轻时更有冲劲!”
“接下来,老夫希望你能秉持本心,第一要务还是陛下的课业,其次是朝堂政事,若有想法,可随时来内阁面陈!”
“是,阁老!”沈念站起身,重重拱手。
张居正说出此话,显然有栽培沈念之意。
随即,沈念便离开了内阁。
他被张居正单独召见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这无异于会让沈念接下来的仕途更加顺畅。
……
近黄昏,司礼监内。
冯保伺候过小万历,躺在软榻上正眯着眼睛休息。
这时。
一名身材魁梧、身穿飞鱼服的青年大步走了进来。
此人乃是锦衣卫千户周海,当下在诏狱公干。
他还是冯保的干儿子。
冯保听到脚步声,缓缓睁开眼睛。
“周海,有事?”
“干爹,曹指挥使让我来问一问您老人家该如何处置那个晋商乔文道?”
冯保坐起身来。
“我还真不愿杀他!杀了他,恐怕商人们惧于《青年官拒贪条例》,都不敢再给咱们上供了!”
“但是……但是……内阁三位阁老,特别是凤磐阁老想杀啊!”
凤磐,即张四维的号。
“罢了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心打吧!”冯保摆了摆手。
锦衣卫千户当即会意,退了下去。
……
入夜,诏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