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43节

  晋商乔文道喝了半碗难喝的咸菜汤,面色郁闷。

  他的属下已在外面为他走动了。

  他感觉这次必然要花一大笔银子,才有可能走出诏狱。

  就在这时。

  锦衣卫千户周海,带着数名锦衣卫走了过来。

  周海走到乔文道面前,打开诏狱文书,高声道:“晋商乔文道,意图贿赂翰林院检讨沈念,已触犯《青年官拒贪条例》,涉贿金额巨大,本应处以死刑,但念其初犯,改廷杖六十,立即执行!”

  哗啦!

  牢门上的锁链被打开。

  数名锦衣卫手拿廷杖,将乔文道的四肢紧紧压住,就剩下一个昂着的脑袋没有贴在冰凉的地上。

  “什么?我……我死刑?我熟读《大明律》,我没有行贿,我冤枉啊!”乔文道大喊道。

  廷杖六十,足以毙命。

  周海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说道:“乔大官人,你放心,不疼的!”

  乔文道一愣,骤然明白过来。

  他知晓宫内廷杖的打法。

  有真打,有假打。

  真打二十杖就能致死,而假打则是伤肉不伤骨。

  他听周海如此说,以为是上面的靠山救他了,顿时变得兴奋起来,道:“打吧!”

  周海朝后退了一步,双脚呈内八,然后高声道:“用心打!”

  砰!砰!砰!

  顿时。

  持廷杖的锦衣卫抡圆了手臂,朝着乔文道的背部、臀部,腿部,使劲打了起来。

  “啊!”

  “啊!”

  ……

  诏狱内,传来乔文道凄惨的叫声,然后不到十杖就晕死了过去。

  “哗啦!”

  凉水泼身,继续行刑。

  没多久,乔文道的整个背部、臀部都是血肉模糊。

  东厂与锦衣卫行廷杖之刑,都有暗语。

  若道一个“打”字,是糊弄着打。

  即使五十杖下去,也不过是轻伤,养个十天半月就能恢复过来。

  若道一个“着实打”,是伤肉不伤骨。

  廷杖完毕或许残疾,但最差也能留一口气,绝不致死。

  若道一个“用心打”,那就是往死里打。

  伤筋伤骨,若打不死,行刑之人则是要被重惩的。

  这几名锦衣卫的廷杖手法其实一般。

  若让东厂那些宦官打。

  他们能保证,身上没有血渍,然内脏已被击碎。

  他们是可以将一张白纸放在砖头上,杖击白纸,白纸无损,而砖头开裂破碎。

  这种打法,更常见于对付官员。

  ……

  廷杖完毕,乔文道已经没有气息了。

  很快,他的尸体便会送到他的住处。

  京师许多商人都会看到此番惨状,这就是向青年官员行贿的下场。

  新年第一天,求月票!

第37章 内书堂最后一课,小万历又闯祸

  八月十八日,午后。

  沈念奔向司礼监内书堂,决定将在内书堂的最后一堂课讲完。

  他一跃成为日讲官,自然不能再在内书堂讲学。

  故而他向马自强申请,再在内书堂上一课,算是有始有终。

  约一刻钟后,沈念大步走入内书堂。

  四百多名十岁左右的小宦官,站得整整齐齐。

  有的眼眶泛红,有的两眼噙泪,全都一脸不舍地望向沈念。

  沈念从三月初任教到现在,已有半载。

  虽三五日才来一次,但却对他们影响颇深。

  沈念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让他们获得了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明白了做人良善的重要性。

  也渐渐让他们相信,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自进宫以来。

  沈念可谓是唯一一个没有将他们当作残缺卑贱者的官员教习。

  沈念见学子们如此不舍,眼睛也有发酸。

  他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没有能叫上名字的。

  因外臣与内宦不能接触过深,故而沈念一直没有问询他们的名姓。

  但却记住了大多数小宦官的脸。

  这些孩子命运多舛,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也更勤奋,若走正道,日后对小万历是大有裨益的。

  沈念缓了缓,双手往下虚压,示意众人坐下。

  然后。

  他高声道:“今日,是我为大家上的最后一节课,便不讲经史了,我们讲一个人,一个伟大到必将载入史册、必将名垂千古的太监,三宝郑和。”

  小宦官们立即精神起来。

  三宝太监的故事,他们几乎都耳熟能详。

  但沈念无论讲什么,都与别人与众不同,他们仍非常爱听。

  当即。

  沈念缓步走下讲台,双手一背,开始了他在内书堂的最后一堂课。

  他选择讲郑和。

  是希望这群小宦官们也能立鸿鹄之志,心中想着为大明做些什么,为天下百姓做些什么。

  而非心里满是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坏主意。

  这一次,沈念准备得甚是充分,激情十足。

  从郑和入宫服役,在燕王府服役,讲到他远航西洋,在三十多个国家留下脚印,弘扬大明国威……

  小宦官们身板挺得甚直,竖着耳朵,连眼睛都不舍得眨。

  这一次,沈念讲学的时间非常长。

  一直到太阳落山,天气渐暗,他才长呼一口气,然后从小宦官中间,走回讲台。

  “诸位,最后一课,我便讲完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在我眼里,你们便是我沈念的学生,若有一日,你们飞黄腾达,无须记我教诲之恩,懂得报效朝廷,对下属、对百姓好一些就行;若困于生计,难以生活,找到我,我帮你们!”

  “最后,我再送你们一句话:如果不知以后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便先做个好人。”

  “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沈念朝着众小宦官深深鞠躬。

  小宦官们连忙离开座位,纷纷跪在地上,齐齐高声道:“谨遵先生教诲!”

  “都起来吧!”

  沈念说完此话后,还不待小宦官们站起,便快步离开了内书堂。

  对这些小宦官,他也是动了真感情的,再停留片刻,他也要落泪了。

  ……

  接下来的日子。

  沈念的公事重心,便完全转移到了日讲与君前记注之上。

  近几日。

  翰林院检讨厅热闹的如同集市一般。

  除了修撰厅的一众修撰、编修厅的一众编修,国子监的一些官员也都来到检讨厅向沈念请教讲学之道。

  有人抄写沈念的讲义。

  有人问询如何在讲学时搭配肢体动作和表情。

  还有人问沈念那日讲《帝鉴图说》中的典故时,是如何想到用京师日常之物的市价作为切入点的。

  ……

首节 上一节 43/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