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53节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周子义全都站起身来。

  这已是对他最大的赞赏。

  “辛苦了!”张居正走到沈念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大步朝外走去。

  其他官员紧跟其后。

  马自强留到最后,朝着沈念道:“子珩,近日老夫会派人保护你,定要注意安全。”

  “下官明白!”沈念道。

  ……

  当日黄昏,翰林院内。

  沈念的训诫稿已整理完毕,今晚便将刊印抄录,明日便会传遍整个北京城。

  学术厅。

  申时行阅罢训诫稿,朝着马自强道:“马学士,可刊印了!”

  马自强想了想,道:“子珩这篇文章,将天下读书人的骄傲都踩在了地上,辱骂他者必然甚多,我们为他分担一些压力吧!”

  “文章结尾再加一行字:翰林学士马自强,翰林侍读学士申时行,准刊。”

  “可以。”申时行点头道。

  加上这一行字,此文章的背后便是整个翰林院了。

  ……

  翌日一大早。

  京师的一些民间小报便率先报出了翰林检讨沈念训诫国子监教习与监生的消息。

  这些写稿文人,是会博眼球的。

  他们对昨日沈念训诫的总结标题是:翰林院检讨沈念训诫:国子监教习无能,监生废物!”

  并将沈念的废物论,大书特书,拆开解释。

  一时间。

  沈念的《废物论》成为了街头百姓热议的焦点。

  有读书人称沈念是何不食肉糜,根本不知无功名读书人的辛苦?

  有读书人高调宣布,要寻沈念论辩,让沈念收回这番无知之言!

  还有读书人开始撰文反对沈念的观点,自费刊印,四处分发。

  ……

  读书人们如此激动,更加证实沈念踩在了他们的软肋上。

  与此同时。

  民间街头也在发生着一些搞笑的事情。

  一些商贾摊贩在茶馆遇到一些高谈阔论的读书人时,会故意高声说一声:废物!

  一些读书人去妓馆瓦子,歌妓们对一些无才无德的读书人忽然就没那么大的热情了。

  沈念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所有读书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许多读书人只要听到“废物”二字,就会暴跳如雷,如同被踩到了尾巴骨一般。

  更为离谱的是——

  有小道消息传出:沈念可能是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私生子,不然绝不可能以从七品之职在正四品衙门训诫一众教习、监生,出尽了风头。

  沈念听到此离谱的谣言后,感叹道:幸亏天下有正史,不然这些野史能野到天边去!

  ……

  内阁值房。

  张居正听到民间有人传沈念是他的私生子后,不由得捋须轻笑。

  “任由他们传吧!如此,子珩或许能更安全一些!”

  听到此话,值房内的官员胥吏顿时明白,日后再见到沈念,那就是名字后缀着“恩师张居正”的沈念了。

  张居正是准备将沈念当作自己的嫡系学生去培养,俨然当年徐阶培养他的学生张居正那样。

  ……

  文华殿内。

  小万历苦着脸,正在持笔写大字。

  一刻钟前。

  他因看沈念的训诫稿,拍腿大呼过瘾。

  李太后看到后,训斥他有失礼仪,罚他抄大字十篇。

  小万历做梦都想着如沈念这般,坐在御座上训斥朝堂上的官员。

  他苦兮兮地抄着大字。

  心中幻想着亲政之时,张居正垂首拱手,李太后深居后宫,而他大手一挥,侃侃而谈,指点江山,君临天下……

  最后,小万历还不忘为沈念写了四个字:君子如珩。

  命冯保亲手送给沈念。

  接下来,可能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沈念上下衙,都会有锦衣卫护送,他的家人也会有锦衣卫保护,以防有人对他动手。

  今日就一大章了,这一章写得尤为舒服,厚脸求月票!

第45章 受赏!小万历的糖衣炮弹

  翰林,著作之庭也。

  除修史外,制定教材亦为本职。

  比如近年编撰的《增订国朝馆课经世宏辞》《皇明馆课》《皇明馆课标奇》《翰林馆课》等等。

  一众修撰、编修、检讨虽不算著作等身,但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能信手掂来。

  诏类、表类、议类、论类、策类、序类、说类、颂类、赋类、箴类、赞类、跋类等,无一不通。

  自古文人相轻。

  翰林院内,向来都是谁都不服谁。

  然当他们看罢沈念的《国子监训诫课讲稿》后,皆是愣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不得不承认,这类如火药炸街般的训诫稿,他们写不出。

  可能这辈子都写不出。

  往昔,他们大多认为沈念能够以特例任日讲官兼记起居注,全靠小聪明与运气。

  经此事后,他们不这样想了。

  沈念这般训诫的本事。

  莫说他们,即使马自强与申时行两位学士都不一定能做到。

  将国子监一众教习训诫得哑口无言!

  将一众监生称为废物!

  影射天下读书人无实学实绩,只知高谈阔论,讥议朝政!

  言之有据,浩气凛然。

  实乃硬手段、大智慧,远非常人所能及。

  一众科道言官迅速将沈念的训诫稿背熟。

  若能有幸巡视地方官学,沈念的《废物论》将是他们训诫一众非举人学子的利器。

  ……

  训诫稿传到民间街头不到三日,沈念便成了京师名人。

  有贬有捧,有赞有讽。

  上到七八十岁老叟,下到五六岁稚童,皆知沈念之名。

  很多百姓并不知什么是训诫课。

  只听得茶馆里有读书人说“沈念有云:国子监教习无能,监生废物”,便觉得沈念所言甚有道理。

  而此刻的沈念。

  秉持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放衙便回家。

  任何吃喝应酬,一律不参与。

  与此同时。

  朝廷开始挑选训诫官前往地方州府训诫,整顿官学的慵懒之风,并将训诫文集的汇编事务也提上了日程。

  可以预见。

  一些学子会因此次训诫,内省反思,调整自己。

  一些学子则会通过辱骂诋毁沈念,以自欺欺人的方式,依然如故。

  真正的废物,是打不醒、骂不醒的,只能静待他们老死。

  ……

  十月初一。

  钦天监依照常例进献万历四年的大统历,小万历传赐百官。

  沈念被赏了十本历书。

  十月初三。

首节 上一节 53/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