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85节

  张居正提倡开源节流,日日都在教小皇帝躬行俭约。

  今日此策若不能行。

  日后即使换了个听话的户部尚书,内阁也会以此事为由头,减少皇室支用。

  皇帝大婚娶皇后,一辈子可能就一次,绝不能凑合。

  ……

  这一刻。

  冯保一脸郁闷,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但对内廷而言,皇帝大婚高于一切,不能因此事出了疏漏,让皇帝大婚成为民间百姓讨论的笑料。

  ……

  这一刻。

  官员们也都想明白了,暗骂殷正茂是个老狐狸。

  真是人老奸,马老滑。

  太贼了!

  此主意绝不是一个正直耿介的官员能想出来的。

  他刚才说那么多废话,就是为了引出皇帝大婚,需要各衙门联合帮扶,尤其不能没有户部。

  张四维气得嘴唇微微发颤。

  “他……他哪来的胆子,竟然用皇帝的大婚威胁?”

  一旁的张居正轻捋胡须,虽没什么表情,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觉得,殷正茂将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的初心,是为了朝政,是为了天下百姓,这一点儿,谁也无法抨击。

  内库、工部、户部若真能互相帮扶,虽达不到在财物上不分彼此,但只要内库大方一些,新政压力就会减少许多。

  各边军费、修河开海、赈济灾民的压力都会减轻许多。

  ……

  这一刻。

  殷正茂挺着胸膛,感觉自己在发光,他上任不过数日,便将摘掉户部贫困的帽子。

  他知晓,内库、工部不会完全与他互通有无。

  但日后,钱肯定是好要了。

  若让前任王国光知晓户部尚书还能这样做,没准儿他又想回来了。

  殷正茂还想到,即使这个计策只能施行两年,待皇帝大婚后,内库又高高在上了,他也觉得没问题。

  再过两年,他都六十六岁了,若无法入阁,他就考虑致仕了。

  ……

  “咳咳……”

  李太后轻咳,然后在小万历看向她时,微微点头。

  这意味着她欲让小万历赞同此策。

  这一刻。

  张居正抬头望向小万历,欲听小万历将如何说话。

  若直言户部对皇帝大婚重要,故而施行此策,那就太幼稚,显得皇家太短视、太势利了!

  小万历挺起胸膛,高声道:“殷尚书所言,有一番道理,各衙门联合帮扶,确实强于各司其职,然此策关系到内廷外廷,还须从长计议,稍后待内阁详拟后,朕再定夺吧!”

  小万历的回答非常完美。

  虽然此策已是板上钉钉、定要执行,但为了刚才那群反驳者的面子,为了摆脱皇室短视势利之倾向,自然不能直接同意。

  张居正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大步走出。

  “陛下,臣恳请厂卫、都察院各派特使,前往辽东彻查灾民流亡及去年辽东的赈灾异况,彻查户部,可由三法司与殷尚书主导!”

  “准!”小万历脆声说道。

  ……

  随即,常朝便散了。

  三名阁老都去了文华殿,显然是商量“内外廷联合相扶”之策去了。

  此策的“度”最难把控,他们需要商量出彼此都能满意的一个界限。

  沈念出皇极门,与同僚们,朝着翰林院方向走去。

  而此刻。

  今日当值,在皇极门守卫的锦衣卫千户周海,望着沈念的背影,若有所思。

  周海听到了今日朝会的所有内容。

  别人都觉得殷正茂老辣利害,而他的关注点却全在沈念身上。

  他知晓那群灾民去户部门前寻殷正茂告状,是沈念的安排。

  没有沈念。

  依照那群灾民的水准,不可能找到殷正茂的轿子,不可能喊出那样的告状口号、写出那样的诉状内容。

  他知沈念最初的目的只是救一位姑娘。

  沈念明明可以告知他一声,就能将人救出,或使用其他简单的方法。

  但是沈念却化简为繁,将私事做成了国事,借力打力,借助新任户部尚书殷正茂的冲劲,在朝堂上演了这样一出好戏。

  他本是救一人,但为救一人,却变成了救千万人(辽东灾民)。

  这份谋略、气魄、正义感,都让周海倾佩不已。

  周海不准备将此事汇禀给皇帝、冯保或张居正。

  他觉得这对沈念并无利好。

  他打算将此事彻底埋藏在心中,然后尽可能地去与沈念交好。

  身为武将的他,非常明白:有时,跟对了人,才能走对路,做对事。

  ……

  近黄昏,翰林院编修厅。

  沈念坐在桌前,想着今日的起居注应该如何写。

  今日看似发生了许多,其实小万历什么都没有决定。

  沈念想了想,提笔写道:三月初九,上御皇极门,户部尚书殷正茂献内外廷联合相扶之策。

  之后,他附上殷正茂的奏疏即可。

  ……

  放衙后。

  沈念回到沈宅,发现木生与他的姐姐润叶已经离开。

  二人听说朝廷将在城外建立宅棚,为与同乡聚在一起,便拒绝沈母好意,感谢一番后,选择去城郊居住,以便再回辽东。

  京师虽好,但二人知晓不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一旦有同乡返家,他们也会跟着回去,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第71章 国之丑!辽东的赈灾银

  三月十八日。

  三法司与户部尚书殷正茂彻查户部内部官员贪墨不法之事,落下帷幕。

  广积库、赃罚库、太仓银库、承运库、四大门仓、甲乙丙丁戊五库等下属库衙,皆有硕鼠。

  降职、罢黜、廷杖、流放的官员胥吏高达七十八人。

  有没有漏网之鱼,无人知晓。

  但可以笃定的是殷正茂的户部尚书之位,已稳如泰山。

  与此同时。

  内外廷联合相扶之法,已被小万历认可通过。

  下发御旨到各个衙门。

  联合相扶的具体细则没有公布,只称:应事而定,内廷外廷相商。

  此乃内廷的一种妥协,或是皇权的一种妥协。

  虽然动机不纯。

  但以后若出现“内廷有钱修宫殿,外廷无钱赈灾民”的情况,官员们有法策可依,便能上谏据理力争了。

  此对新政大有裨益,对天下百姓大有裨益。

  ……

  三月二十日,文华殿,日讲间隙。

  小万历坐在御案前批阅奏疏,冯保立于一侧伺候,沈念当值记注。

  隔壁偏殿的官员们等待召对。

  自今年三月份起,李太后除了参与朝会外,其余前朝之事,几乎都未垂帘幕后。

  她与张居正达成了一个共识。

  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冯保则是一直相陪,只要保证小万历时时有人看管即可。

  这时。

首节 上一节 85/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