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27节

  老汉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把汗:“托曹将军的福,今年雨水调匀,每亩能多收半石粟米哩!”

  曹彦蹲下身,问男孩:“你这么小就会种地,将来想做什么?”

  男孩歪头想了想:“我想读书、习武,长大了当县尉,保护大家!”

  郭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有志气!”曹彦摸了摸孩子的头,随后站起身,对老汉说:“老丈,如今赋税可还吃得消?”

  老汉笑得咧开了嘴,露出缺了一半的门牙,说道:“自打曹将军把人头税改为田亩税后,我们日子就过得宽裕多了。

  去年冬天,我家还腌了两缸菜,每月都有肉吃。

  这在以往,简直是想都不敢的想!”

  又跟老汉闲扯了两句后,曹彦、郭嘉起身告别。

  随后,曹彦又问郭嘉:“奉孝,你可看出什么不同?”

  郭嘉沉吟道:“我好似看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

  “没错!”曹彦点头道:“汉家天下大乱,根源在于人心丧乱。人心为何丧乱?无非就是活不下去了而已。

  我们推行屯田制,让流民有地种;推广曲辕犁,提高生产效率;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这些看似与战事无关,实则是长治久安的根本,是另一种取胜的手段。

  你看那徐州,现在怕是有十余万百姓进入我兖州了吧!”

  郭嘉沉默,若有所思。

  “打天下易,坐天下难!”曹彦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说道,“我等所求,从来不是在战场上多打几场胜仗,也不是多抢几块地盘。我等所求,是让大汉百姓过上好日子!

  说到此处,曹彦盯着郭嘉的眼睛,郑重说道:“苍生福祉,远胜一时胜负!”

  郭嘉轻轻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两人继续前行,走了一段后,来到一处屯田区。

  几十个屯田客正在田间劳作,旁边有几个士兵在巡逻。

  一个屯司马迎上来,颇有礼貌说道:“此处乃军屯区域,二位若是闲逛,还请移步别处。”

  曹彦从怀里摸出了自己的印绶,递了过去。

  司马接过印绶一看,连忙单膝跪地,道:“见过曹府君!小的眼拙,还请府君恕罪。”

  曹彦扶起司马,笑道:“无需紧张,我们就是随意转转。”

  随后曹彦问道:“最近屯田情况如何?”

  屯田司马答道:“回大人,今年屯田收成不错,预计能多收二十万斛粮食。”

  郭嘉突然问:“这些粮食如何分配?”

  “五成上缴,五成留给屯田客。”屯司马说,“有使用官牛的,再多上缴一成。”

  “不错,继续努力。”曹彦拍了拍屯田司马的肩膀,随后与郭嘉转身离去。

  屯田司马站在原地,目送着曹彦、郭嘉离去。

  身后屯田兵走近后,才发现,司马的身子竟然在微微颤抖着,嘴里还在不停地喃喃自语着:“曹府君拍我肩膀了……曹府君拍我肩膀了……”

  ……

  离开屯田区后,郭嘉就一直陷在沉思里。

  曹彦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陪着他走。

  “子安,我明白了。”走到一处河边,郭嘉停下脚步,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说:“权谋、战争只是手段,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曹彦笑了:“奉孝果然聪慧。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们的基业才能稳固。否则,就算一时胜了,也难以长久。”

  郭嘉转身看着曹彦,眼中的疲惫消散了许多:“你放心,我以后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了。”

  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

  【叮!恭喜宿主,郭嘉已经领悟‘苍生福祉>一时胜负’的道理,任务达成条件3,完成!】

  【恭喜宿主,您已经达成郭嘉词条替换任务的所有条件,任务顺利完成!】

  【郭嘉的词条“天妒英才”已经移除,您现在可以为郭嘉绑定新的词条了。】

  【获得紫色词条:保境安民(紫)*1,《土窑炼焦法》*1】

  “奈斯!”曹彦心中一阵暗爽。

  既然【天妒英才(灰)】这个负面词条已经移除,新的词条曹彦就不着急绑定上去了。

  他现在还没有跟延长寿命或者增强体质相关的词条,等哪天融合出来后,再绑定不迟。

  随后曹彦一把搂住郭嘉的肩膀,说道:“这才是我认识的郭奉孝!走,醉仙居,我请你吃酒!”

第148章 樊稠身死,贾诩再献计

  兖州今年真是个难得的太平年景,麦浪千层,黍稷遍野。百姓们望着金灿灿的田野,皆言是天佑兖州。

  但对于远在长安的天子来讲,今年却是无比艰难的一年。

  每当明月高悬的时候,献帝刘协总会独自来到太庙,对着西汉十二帝、东汉十一帝的牌位,泪如雨下。

  但每次哭着哭着,他就会歇斯底里地怒嚎起来,

  “列祖列宗在上!汉室江山摇摇欲坠,汝等若有灵,且看今日大汉成何模样!

  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快救救朕,救救大汉啊!”

  空旷大殿里,唯有回音与呜咽交织,月光洒在牌位上,泛着刺骨的冷意。

  两年前,也就是初平三年(公元 192年),董卓伏诛的消息曾让天下振奋。

  可李傕、郭汜等人求赦不得,在贾诩唆使下,率领十万大军直逼长安。

  长安城高墙厚,八昼夜攻防僵持不下。

  谁料吕布军中益州兵突然倒戈,城门洞开那刻,李傕、樊稠的铁骑如潮水般涌入。

  吕布拼杀至力竭,无奈弃城而逃。

  临别时欲带王允同行,却被这位老臣断然拒绝:“吾当以命护主,陛下安危,便是吾最后使命。”

  王允终究没能逃过厄运,血染宫阙。

  李傕等人得势后,强迫汉献帝刘协,封自己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后又任安集将军。

  九月,李傕升任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封池阳侯;

  郭汜为后将军,封美阳侯;

  樊稠被拜为右将军,封万年侯;

  张济被拜为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外出屯驻弘农。

  自此,长安的朝政便被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长安城终日鸡飞狗跳,百姓苦不堪言。

  今年春季,郿城的马腾向李傕求粮遭拒,一怒之下起兵犯境。

  刘协闻讯,慌忙派使者调解,却被李傕、马腾双双无视。

  金城的韩遂本想居中调和,可与马腾一见面,两个西凉老将竟因同仇敌忾,当场决定联手对抗李傕。

  与此同时,朝中的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等人,见局势如此混乱,心中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他们知道李傕、郭汜等人把持朝政,为祸朝堂,便谋划里应外合之计,欲借马腾之力铲除李傕等人。

  他们暗中联系马腾,让马腾进袭长安,而他们则在朝中作为内应,企图一举消灭李傕、郭汜等乱臣贼子,恢复朝堂的清明。

  马腾与韩遂觉得此计可行,当下便率军进驻长平观,只等与种邵等人里应外合,给李傕等人致命一击。

  然而,天不遂人愿,种邵等人的计划不幸泄露。李傕得知消息后,大发雷霆,立刻展开行动。种邵等人见事情败露,只能匆匆从长安出逃,一路逃到了槐里。

  李傕随即派樊稠、郭汜及自己的侄子李利,率领大军进攻马腾、韩遂。李傕一方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一番激战后,大获全胜,斩杀敌军一万多人。韩遂、马腾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军,灰溜溜地逃回凉州。

  解决了马腾、韩遂之后,樊稠又率军进攻槐里,誓要将种邵等人一网打尽。种邵等人虽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

  最终,种邵等人被全部杀死,这场叛乱就此平息。

  战事中,李利作战消极,被樊稠当众斥责:“生死关头,汝竟敢懈怠!莫以为吾不敢斩汝项上人头!”

  李利颜面扫地,恨意疯长,心中暗自发誓要伺机报复。

  等到樊稠率军追击韩遂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

  韩遂深知樊稠勇猛,自己若与之硬拼,必无胜算,于是心生一计。

  他派人去联系樊稠,说两人都是西凉同乡,本是同根生,有话好商量。

  樊稠本就性格豪爽,重情重义,一听是同乡相邀,也没多想,便应了下来。

  二人见面后,竟并马而行,还相互拉着手臂有说有笑。

  回师之后,李利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他心中的怨恨瞬间又涌了上来,觉得这是个扳倒樊稠的好机会。

  于是,李利跑到李傕那里,添油加醋地把看到的事情告诉了李傕,道:

  “叔父,樊稠与韩遂关系非比寻常,战场上竟有说有笑,恐已暗中勾结。”

  李傕本就生性多疑,听了李利的话,心中顿时对樊稠有了猜忌之心。

  但李傕毕竟老谋深算,此时的他并没有当场翻脸。

  为稳住局面,李傕假意给樊稠、郭汜开府,将朝廷用人权牢牢攥在手中。

  可年底时,樊稠却请求增兵东出函谷关,这一举动彻底触怒了李傕。

  李利趁机煽风点火:“叔父,樊稠若得势,必成心腹大患,此时不除,更待何时!”

  李傕思前想后,终于下了杀心,决定除掉樊稠。

  恰逢刘协大病初愈,宫中设宴庆贺。

  李傕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以宴会为饵,派人邀请樊稠前来参加宴会。

  樊稠不知是计,欣然赴宴。

首节 上一节 127/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下一篇: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