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34节

  当他们终于踏入河内郡地界时,已经是六月,这一段距离,他们走了足足四个月!

  河内郡虽然也受到战乱影响,但相较河东,局势稍显安稳。

  蔡琰望着眼前陌生而又暂时安全的土地,眼中泛起一丝希望的光芒,她知道,离回家又近了一步。

  ……

  另一边,曹操收到勤王密诏后,当即也开始整军备马,准备西进勤王,奉迎天子。

  历史上,初平二年(195年)时的曹操,还在跟偷了他老家的吕布,在兖州打生打死。

  那时候,吕布占据了陈留、东郡等地,曹操根本无法通过,自然也就谈不上勤王。

  事实上,天子一开始发出的勤王密诏,也没有发给老曹,而是发给了吕布。

  毕竟是吕布协助王允杀了董卓,让天子短暂看到了希望,天子对吕布有种天然的亲近。

  但吕布跟曹操彼时已经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哪里还能出兵去勤王,只能派出使者前去,向天子说明自己的忠心和无奈。

  曹操在击败吕布收回陈留等地后,才能往西奉迎天子。

  而那时,天子已至洛阳,时间也已到了建安元年(196年)。

  在那段时间里,天子、百官,以及董承、杨奉、韩暹等人,都停留在安邑,并将那里当做了临时都城。

  正是在安邑,献帝举行了祭祀大典,改兴平为建安,大赦天下。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在曹彦这只蝴蝶的翅膀煽动下,历史轨迹开始发生了变化。

  曹操早早便击败了吕布,掌控了兖州全境,也就有了提前前去迎接天子的可能。

  只是,在曹操准备出征的时候,鹰扬卫突然从前线传回了消息。

  天子一行,在到了安邑后,因杨奉、韩暹等人不许继续东行,天子东迁之事被迫暂时搁置。

  请神容易,送神难。

  韩暹等人在尝到了权利的甜头后,也想把天子留在自己身边,好过一把董丞相的瘾。

  对照历史时间线,当前天子东迁的行动虽然稍有提前,但总体没有太大变化。

  如果按照既定发展,他们应该等到改兴平为建安后,再因为河东粮草耗尽,才会继续往北,从闻喜绕道箕关,再至洛阳。

  不过,初平二年六月中旬时,出使兖州的赵岐回来了。

  “陛下!”赵岐见到刘协后,顿时拉着皇帝的衣角,涕泪横流的述说道:“臣孤身前往兖州,险些就回不来了啊!”

  刘协闻言,大惊道:“莫不是曹操欲加害于你?”

  赵岐闻言一愣,心知自己的话有误导性,让刘协产生了误会。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不是曹兖州……是沿途的匪贼,和饥荒!”

  赵岐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继续说道:“荆州南阳、豫州颍川赤地千里,百姓人竞相食!

  臣在路过一个寺庙的时候,臣险些就被一伙人捉去煮了吃啊!”

  “煮了吃?!”宦官瞪大双眼,惊呼道,“他们……竟然吃人?!”

  “说起来,朕倒是真有许久未曾吃过肉了……”

第157章 大汉天下,尚有兖州曹孟德

  “吃人!”听闻赵岐所言,刘协身旁的宦官、大臣们尽皆惊骇出声,满脸的难以置信。

  “竟未料到,关东之地已沦为这般惨状……”

  “吾听闻袁绍与公孙瓒激战不休,曹操与吕布、陶谦亦是连番恶战,袁术更是四处攻伐,搅得四方不宁。相较之下,唯有荆州尚算太平些……”

  “战乱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关东也逢大旱,想来亦是赤地千里,遍地白骨……”

  “那关东之行,还有必要吗?”

  “是啊!倘若关东诸侯自身都自顾不暇,我们还不如就留在安邑,暂且寻得一处安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神色间皆是忧虑与迷茫。

  然而,低着头的赵岐,却忍不住嘴角微翘,他心中暗道:“待吾说出真相,定吓汝等一跳!”

  众人心中皆是疑惑丛生,纷纷投来探寻的目光,直直地盯着赵岐,盼着他能给出个答案。

  赵岐却老神在在,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

  献帝刘协实在受不了了,急切出声问道:“赵卿,你倒是快些讲讲啊,曹操那边究竟是何等状况?”

  赵岐这般故作姿态,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既然皇帝开口相问,赵岐也就顺势回道:“臣自武关进入荆州南阳郡,途经颍川郡,而后踏入兖州之地。

  臣先前所说,险些被人煮了吃掉的那般遭遇,便是在颍川时所遇。

  待进入兖州之后,臣先是抵达陈留,随后经由濮阳,最终到达鄄城。”

  赵岐说到此处,突然又停顿下来,瞬间引来众人想刀人的目光。

  赵岐怕挨揍,赶忙接着说道:“然,自臣踏入兖州地界,却仿若来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臣,好似回到了太平盛世!

  目之所及,无冻骨,无哀鸿,无闭门避乱之户。

  耳之所闻,有舂米声,有读书声,有小儿牵黄犬逐蝶之笑闹声。

  虽逢大旱之年,可兖州早早便推行屯田之策,大力修筑沟渠,积极蓄水备荒。

  别家诸侯治下,都是饿殍遍野。

  可兖州各地,尤其是东郡,竟然丰收到粮食爆仓了!简直丧心病狂啊,陛下!!”

  赵岐缓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臣所到的几个城池之中,皆是商铺林立,寻常百姓都是家家有新衣,日日能吃肉!

  臣甚至看到了无数卖纸书的铺子,里面售卖四书五经,最便宜,不过十文钱一本!”

  赵岐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叠用油布精心包裹的纸书,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孟子》《千字文》和《万民学刊》。

  刘协接过书,打开《万民学刊》的封面,翻看起来。

  “陛下啊!”赵岐身子已经开始微微颤抖,眼眶开始泛红,“

  臣从未见过如此充满生机活力之地,想来文景之治时的景象,恐怕也不过如此!

  最难能可贵的是,曹孟德一心向汉,从未有过丝毫僭越之举!

  听他胞弟曹子安所言,曹孟德以往最大的志向,便是能成为大汉的征西将军啊!

  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若陛下前往兖州,必定能够重振汉室之威风!”

  赵岐这一番话语,直听得天子、百官们目瞪口呆。

  这天下都乱成这样了,你说曹操治下居然堪比文景之治?

  要知道,汉武帝正是凭借着文景之治积累下的丰厚家底,才有足够的钱粮与资本,将匈奴人打得满地找牙。

  赵岐好似没看到这些人震惊和怀疑的目光,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

  “兖州与百万黄巾一战而胜,收容了数十万人口!

  与袁术二十万大军一战,以曹孟德大胜而告终。

  温候吕布自陈留奇袭鄄城,却不想中了曹孟德的诱敌深入之计,如今已然逃至徐州,投靠了刘备……”

  “如今的兖州,兵强马壮,繁荣稳定,粮食充裕。放眼整个关东,再无诸侯敢轻易打兖州的主意!”

  “赵卿……你所言之事,当真属实?!”刘协终于从极度的震惊之中回过神来,不禁惊叹出声。

  “是啊,这听着怎么如此像编造出来的故事?”有大臣在一旁小声嘀咕着。

  “曹孟德我知道,想当初,他孤身一人前去刺杀董卓,虽以失败告终,却又率先发起了讨董联盟。后来,他更是独自领兵追杀董贼,可见其一心向汉,忠心耿耿!”

  “我大汉尚有如此忠臣,此乃上天庇佑大汉,庇佑陛下啊!”

  刘协微微颔首,赞叹道:“曹孟德此人,确实忠勇可嘉!”

  在这个时期,许多诸侯其实早已不将朝堂放在眼里,自行设置官员,全然不顾朝廷法度。

  袁术甚至扣留了前往他处考察的使者马日磾,不仅抢了马日磾的符节,还强迫他辟命自己军中将士十多人。

  马日磾索要符节无果,想要离去,却又被袁术阻拦,甚至袁术还妄图强逼马日磾担任其军师。

  马日磾因符节被抢,深感屈辱,最终在寿春忧愤交加,呕血而亡。

  袁绍就更不用说了,他当初甚至都想另立天子了。

  荆州刘表是个小心眼儿,指望他,还不如指望吕布……

  赵岐见刘协已然心动,于是趁热打铁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曹兖州应当是最值得陛下信赖的关东诸侯,而且也是最有潜力的诸侯!”

  但刘协心中仍有些犹豫。

  说实话,在他心里面,最佳的选择并非出身宦官之后的曹操,而是袁绍。

  于是,刘协说道:“可朕觉得,袁绍会不会更好一些?”

  赵岐没去过袁绍那里,但袁家四世三公,袁绍也曾担任联军盟主,其声威依旧摆在那里。

  更何况,袁绍坐拥冀州全境,又有各大世家鼎力相助,麾下兵马比之曹操只多不少。

  刘协的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大多大臣心中的想法。

  “陛下,前去袁绍处的使者,可曾归来?”赵岐问道。

  “尚未归来,但有一人曾在袁绍麾下效力,如今留在朝中为官。”刘协如实回道。

  “哦?陛下可否为老臣引荐一番?”赵岐顿时来了兴致。

  随后,董昭上前,跪地行礼道:“臣董昭,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董卿平身。”刘协说道。“谢陛下!”董昭起身站定。

  “朕且问你,袁绍比之曹操,如何?”刘协看向董昭,问道。

  董昭原本在袁绍麾下效力,然而董昭的弟弟董访却在张邈军中。

首节 上一节 134/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下一篇: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