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17节

  甚至开始怀疑,那张士元会不会故意给自己下药报复?

  可张四维脸上的表情,并非是担忧,而是一股子怪异,若真是药里头有问题,显然不会是这等表情。

  却见张四维重重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夫想来,这药膏叔明今后还是不要用了。”

  “为何?”

  徐学谟心中摸不准,试探性地询问说道。

  “子维先生,知道这药膏的异常之处?”

  然而,张四维一副吃了苍蝇的样子,无奈解释说道。

  “罢了,我说予你听,你且不要太过于动肝火。”

  张四维从前便有所听闻,那张允修发明了一种专门治疗肠澼之症的药物,并且为了报复徐学谟,将药膏名字取为“徐学谟/徐尚书痔疮膏”。

  一开始听闻之后,张四维一笑置之,只觉得那张允修小孩子脾性,实在是成不了大事。

  以一个痔疮膏来编排政敌,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现在想起来,这张允修的手段膈应起人来,着实是有一套。

  脾性爆点的,能够被他给气死。

  果不其然,听闻此言后的徐学谟,整个人红得像是个趴在床榻上的烤乳猪。

  “张士元我鈤赖污逼.侬喋扎赤佬.”

  徐学谟整个炸了,甚至骂出了苏州府老家,他曾经从来耻于提及的各类污言秽语。

  这个张允修简直是无耻之尤!竟然用这种办法编排自己,他脸都不要了是嘛!

  徐学谟已经可以想象了,如此见效好用的痔疮膏,必然会受到百姓的吹捧。

  这种良药,甚至比起那报纸宣传还要来得稳固和迅速,不出几年大江南北都会知道,有一个治疗痔疮的神药叫做“徐学谟痔疮膏”!

  史书上,这种痔疮膏或许名不见经传。

  可在民间,此药必然是流传甚广,甚至会一直流传下去,到千年百年之后,此药怕是会如“小柴胡汤”“麻黄汤”一般,成为时常为人称道的千古良药!

  写于史书之中,尚且没有人时常提及,可这类药物,定然是有人日日夜夜提及,并涂抹于病患之处。

  用药之余,感觉到其中神妙,定然会升起好奇心,想要了解一下药品名称的渊源。

  结果查询一番,查到那张允修给他编排的段子,什么徐尚书性情古怪暴躁,徐尚书生活不检点导致肠澼之症严重,徐尚书为了求药寻了童男童女.

  确实是青史留名,甚至比青史留名还要出名,可留的是坏名声!会如同秦桧一般遗臭万年!

  “阿拉夯杀伊!子维先生侬不要拦我!我定要杀了这狗贼!”

  床榻上,徐学谟发出歇斯底里地嚎叫,他从来都没有这么生气过,这般被毁坏名誉,比起杀了他还要难受。

  徐学谟恨不得今日便死在午门外,于史书上还能留下一个清名!

  张四维扶着对方,连连叹息说道:“叔明你冷静些,万万不可动怒,令身上伤势再行加重了。”

  他脸上似乎露出纠结的表情。

  “说起来,那张士元还编排了个童谣,于民间流传开来,我想叔明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什么?!”徐学谟双眼变得血红,犹如瘫痪了半截身子的恶鬼一般,一把抓住了张四维。

  “子维先生告诉我!你快告诉我!”

  张四维嘴上叹息着,可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那医馆为了卖这药物,将一句童谣流传开来,内容是什么‘尚书尚书,后庭畅舒’之类的话语,实在是实在是.有辱斯文!”

  此言一出,却听不见徐学谟的嚎叫声了,张四维心里头咯噔一下,害怕对方被气死了。

  可抬头看向徐学谟,他整个人竟然僵硬住了,口不能言的样子。

  “叔明兄?叔明兄!”

  张四维不断摇晃着对方的身子,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发现还有气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还想着劝阻,却不想徐学谟整个人突然又爆发了,他抱着身旁的枕头,一副无助可怜的样子,嚎啕大哭起来。

  “呜呜呜!子维先生我这是造得什么孽!那张士元要如此羞辱于我!子维先生我不活了!此条贱命活于世上,已然是了无生趣~”

  听闻此言,张四维吓坏了,生怕对方要寻短见,连忙上前拍着肩膀安慰说道。

  “叔明啊~你也别太过伤心,不过是区区一个名头而已,有什么可在意的呢?”

  可没有想到,此言一出,徐学谟哭得更加厉害了,身子都在发颤。

  张四维有些着急,连忙说道。

  “叔明莫要过于伤怀,此事还有转机,还有转机呐!”

  “有何转机?”徐学谟从枕头中抬起头来,脸上已然是一片狼藉,脆弱得像是个闺中小姐一般。“子维先生还有办法能救我?”

  张四维吐出一口浊气说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

第125章 官场之道?自古帝王善猜忌!

  “解铃还须系铃人?”

  听闻此言,徐学谟紧紧皱起了眉头,十分不理解地说道。

  “子维先生,莫不是让我去求那张士元?”

  “非也非也。”张四维摇摇头解释说道。“老夫的意思是,此局乃张士元为你设下,自然也只有从他处入手。

  若是将张家父子绳之以法,还朝堂一片清正廉明,届时那仁民医馆,还不是无根之木?查封医馆,截断祸源,这棘手难题,岂不就迎刃而解了?”

  他笑着继续说道:“届时,叔明将那痔疮膏改为‘张士元痔疮膏’,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徐学谟眼前一亮,可还是喟然长叹。

  “下官如何能够不明白这个道理,然如今之际,那张士元已然成了些气候,皇帝也站在他们那边,想要拨乱反正,非一时之力也!”

  “叔明终究是看得短浅了些。”张四维发出一阵叹息。

  徐学谟疑惑:“子维先生另有见解?”

  张四维悠悠然说道:“倒是说不上什么见解,无非是审时度势罢了。

  于你看来,那张家父子风头正劲,有医馆之功效,又有那申时行在朝堂上之助力,加之皇帝信任,似乎他们便是无懈可击了。”

  “难道不是如此?”徐学谟不解地说道。

  “非也!”张四维笑着说道。“此乃困局,也乃机遇也!当今陛下冲龄缵承大统,自小便由那张江陵管教,张江陵对其教导之严苛,古今罕见也!

  然过犹不及,天子执掌乾坤,眼里怎能容得下沙子?即便是张江陵这般托孤老臣,皇帝尚且会有所猜忌,更何况是张士元这般人物?”

  “先生的意思是挑拨二人关系?”徐学谟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可随即还是摇头说道。

  “子维先生所言,下官明白,可张士元自小便伴读皇帝,屡次助皇帝整治朝臣,想来皇帝难以猜忌此人吧?”

  “哈哈哈哈!”张四维突然发出一阵大笑,笑得徐学谟都有些发毛了。

  徐学谟忍不住说道:“子维先生何故发笑?”

  “我笑你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却不知古今皇帝之秉性!”

  张四维目光炯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自古以来,皇帝临万乘之位,握乾纲独断之权,便必然常怀猜忌之心!从前张允修不太出彩,皇帝或许信任有加,可事到如今其人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出风头了?”

  听闻对方的分析,徐学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却又听张四维继续说道:“史书之上,便连宗室近亲,都亦难释防,更何况是张允修这般权臣之子?汝觉得皇帝真能对其完全信任么?”

  他眯起眼睛。

  “以此,咱们无需太过于渲染,只需要微微推波助澜,皇帝与那张士元之嫌隙,必生也!”

  这一番话下来,顿时令徐学谟眼前一亮,他连忙拱手说道。

  “子维先生洞察人心!下官拍马所不能及!”

  “如此尚且不够。”张四维又摇摇头说道。“帝王猜忌乃是是明枪,百官倾轧乃是暗箭,更为要紧的是借这场大头瘟做文章,把民间这潭水搅浑,才能让张家父子首尾难顾!”

  徐学谟手臂支撑着身子,有些微微发颤,他激动地说道。

  “子维先生说得有理!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也!这场大头瘟下来,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他张士元还能救所有人么?那仁民医馆再好,也少不了坊间对其非议之声!弄出点事儿来,自然令其焦头烂额!”

  张四维呼出一口气说道。

  “事到如今,唯有鱼死网破了。”

  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徐学谟。

  “咱们从前之谋划,皆可一一施行。”

  “先生是说.”

  一时间,徐学谟想了许多,可内心中对于张允修的恨意达到顶点,已然不能够令他冷静,咬着牙说道。

  “子维先生且安心,我等定然将此事办得妥帖!”

  “如此甚好,不过仍需要深思熟虑.”

  张四维起身,于屋内不断踱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转头提醒说道。

  “汝身子尚且不适,要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凡事记得莫要留下踪迹,有些事情交予其他人办就好。”

  见张四维竟如此关心自己,徐学谟鼻头不由得一酸,竟吃力爬起,跪在床榻上磕了几个头。

  “先生之恩情,下官无以为报,定然肝脑涂地!”

  张四维脸上也露出温和的笑,上前将对方搀扶好躺下。

  “你我二人说什么场面话。”

  他又想了想说道。

  “说起来,不是还有个御史么,杨四知,此人大忠也,让他去办便好了。”

  张四维回到府上时,天色已然渐暗,他简单用完晚膳,便一个人入了书房。

  府上书房里陈设典雅,唯有一幅唐代韩滉的《五牛图》高挂其上,每头牛一字排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首节 上一节 117/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