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19节
见到张居正十分痛苦的样子,张兰英也慌了神,连忙上前为其探了探体温,不免关切说道。
“老大人,您身子可有不适?若是不成俺便去寻会长大人,再给您瞧瞧?”
在张兰英的心里头,就算是医馆医术最为精湛的罗显大夫、杨济时大夫,也同样拍马不及张允修会长大人。
后者乃是如今医馆所有大夫的师尊!
一听到张允修的名字,张居正原先痛苦的表情,徒然消失不见了,他睁开眼睛,摆摆手说道。
“这倒是不必了,老夫已然感觉大好,这医馆内事务众多,不必麻烦于士元了。”
“老大人这是说得哪里话。”
见对方无事,张兰英脸上露出笑容,习惯性一边为其更换手上的针管,一边笑着说道。
“老大人乃是爹,张会长乃是儿,儿照顾爹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说话之间,针管便麻溜插入了张居正手背的血管之中。
张居正咬牙吃痛,却也早已经习惯,他面上愤愤然说道:“他便没拿我当爹,活脱脱个逆子罢了。”
“老大人.劳烦”
张兰英这种乡间女子,平日里没有过多忌讳,可涉及到一些敏感部位,脸上还是有些尴尬。
张居正当即会意,十分配合地撅了撅屁股,嘴上说着什么:“那张士元,自小便是不太听话的,你今后要记着,教训孩子要趁早些,否则其走了歪路,长大后便难以教导哎呦!”
导管又重新插入,屁股上还挨了一针,张居正躺在床上,整个人脸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有种自己不太干净被玷污的感觉。
离开时候,张兰英还将屋子打扫收拾了一遍,这才提醒说道。
“老大人记着近来还是不要太过于动怒,要养着心境,这病情才能慢慢好转。”
“老夫知道了,多谢女医佐提醒。”
张居正叹了一口气,可对于这张兰英还是很和善的。
对方出门之时,他还嘱咐说道。
“劳烦女医佐,去将游七唤来,老夫有话与他详谈。”
张居正在医馆内,除了家中一些女眷的照顾之外,便是游七会时常守着。
游七知道张居正近来好转,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入了病房之后,连忙行礼说道。
“小人恭喜老爷身子大好,老爷今后定然是洪福齐天。”
张居正在床榻上侧着身子,抬眼打量一番游七,吐出一口气说道。
“场面话不要说了,跟我说一说这几日朝堂上的事情。”
他终究是放不下朝中之事。
“是。”
作为张居正的长期事务“秘书”,游七对于朝堂事务的轻重缓急,自然也是能够知道一二。
他简单描述一下近来的情况,便继续开口说道。
“老爷进了医馆,五少爷便以您的名义告知申阁老,今后一干票拟先行由他来代理。”
张居正点点头说道:“这是应有之义。”
“陛下也下了旨意,给五少爷封了个锦衣卫同知的官职,想来引发了不少朝臣议论纷纷”
张居正皱起眉头,可也并没有说什么。
前几日的朝堂廷议之后,“倒张”派显然是消停了不少,朝堂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皇帝肯批红处理奏疏,可也比张居正在之时,要少了太多,好在一切都有申时行顶着,朝廷倒也能够正常运转。
听着游七的描述,即便是情况看起来十分良好,可躺在床榻上的张居正,眉头依旧是没有松懈,他沉声说道。
“从前让你调查的事情,还有保留的一干物件,寻个恰当的时机,交给张士元那小子吧。”
游七表情愣了一下,他心里头不由得有些激动,果然还是从前那个张居正,老爷他又回来了!
他连忙拱拱手说道:“老爷放心,小人定然会安排妥当。”
“还有。”张居正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也要帮我好好看着张士元那小子,他的一切行事都要时刻告知老夫。”
“???”游七又有点不会了,张居正又是信任又是怀疑,这是唱得哪一出?
张居正继续沉声说道:“不管是他面见了陛下,还是去了军营,特别是他有调动锦衣卫,亦或是研究什么火器,都定然要告知于老夫”
游七吓了一跳,内心里头不由得有些忐忑。
老爷怎么防范五公子,像是在防范乱臣贼子一般?
最近过渡章节铺垫一下,很快就进入正题,兄弟们不要着急
第127章 五弟你怎么在这里?(7000)
锦衣卫南镇抚司。
自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仪鸾司为锦衣卫伊始,锦衣卫便成为朝堂上不可忽视的衙门。
其势力在嘉靖年间达到鼎盛,这当然要归功于陆炳。
作为嘉靖皇帝的奶兄弟,陆炳可谓是深受信任,依托着嘉靖皇帝,自他执掌锦衣卫之后,势力越发庞大,以至于让朝中大臣都风声鹤唳。
可到了万历朝,便不是那么回事了,各方势力繁杂,东厂渐渐崛起。
到了现在,甚至连锦衣卫指挥使见到东厂厂公都要下跪叩头。
时值晚春,北镇抚司的朱漆大门半掩着,门前石狮子蒙着一层灰,倒是上头的匾额还泛着桐油光。
所谓“北堂拿人,南堂磨骨”。
相比北镇抚司这种执掌诏狱、缉捕的衙门,南镇抚司衙门外,显然是少了股肃杀之气,来往的官吏也少了许多。
张家的马车径直停了在大门口,守在大门的锦衣卫见此,立马紧皱眉头上来阻拦,可一看对方手里递过来的任命文书,险些吓尿了。
“原来是南堂总宪大人,小的孟浪了。”
这锦衣卫连忙恭敬行礼,一溜烟跑入衙门禀报。
没过多久,张允修还未踏入南镇抚司大门,便听到一个十分热情的声音。
“张同知!嘿呀!同知大人您终于是来了!”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身上穿着绯色团领衫,头戴乌纱盔,腰间挎着一把绣春刀。
张允修见过对方,一眼便看出乃是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
听到对方的称呼,张允修愣了一下,不由得紧紧皱起眉头。
“刘指挥使何故称我为大人?”
就算自己受皇帝器重,老爹乃是张居正,可你刘守有拍马屁也太过了吧?
堂堂指挥使竟直呼同知为大人,害不害臊?
“不敢不敢,可不敢称指挥使,张同知还请收回此言。”
刘守有连忙摆手说道。
“为何?”张允修给对方整迷糊了。
刘守有叹了一口气:“张同知想来不知锦衣卫之情况,下官职务全称为昭毅将军、代掌卫事署锦衣卫指挥佥事,并非什么锦衣卫指挥使,这四品与三品的差距,万万不可逾矩。”
张允修愣了一下,有些不太明白地说道:“这执掌锦衣卫之人,非是锦衣卫指挥使,竟然仅仅是四品官员?”
“这”刘守有有些尴尬。“下官乃恩荫之千户,实在是天资愚钝,混迹这么多年,也才堪堪升到佥事的位置,至于锦衣卫为何没有指挥使一职.”
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想到张允修的身份,这才继续说道。
“锦衣卫受东厂监察,这到了三品便是朝中重臣,自然是.”
看着刘守有一脸纠结的样子,张允修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自嘉靖朝以后,就很少有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了,显然是为了东厂能够更好的执掌锦衣卫,有意降低锦衣卫的整体官职。
现如今的锦衣卫,基本上由东厂来代管,这刘守有仅仅是个办事的。
一直到万历十一年之后,张居正和冯保失势,刘守有考中武科进士,才当上了锦衣卫掌卫事都督同知,从一品的官职。
在这个时间点,对方还仅仅是个四品官员。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那么万历皇帝对于自己的封赏,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自己这个锦衣卫同知,已然是如今锦衣卫名义上官衔最大的一个?
皇帝有此安排,真的乃是一时兴起么?
想了想,张允修敏锐的感觉到不对,打着太极说道。
“即便是如此,也不太妥当,刘佥事于锦衣卫多年,自当是老资历,再说这昭毅将军属官阶,也是武官中的正三品,虽说虚了些,可倒也不用以下官之礼相待。”
就算是自己真正大对方一头,张允修也不可能贸然认下来。
这锦衣卫水似乎有点深,谁知道里头有没有埋着什么“暗雷”,对方巴不得自己接下这烫手的山芋。
见年纪轻轻的张允修,竟然是一副官场老油条的样子,刘守有也有些讶异,他颇有些遗憾地拱拱手说道。
“张同知所言极是,我倒是有些糊涂了。”
说话之间,他对于这位空降的同知大人,更加忌惮了几分。
迎着张允修进了内堂,刘守有知道对方今天要来,早就准备好了一干事物。
甚至连一干锦衣卫服饰和一把绣春刀,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值房之中。
张允修继承了老爹修长的身材,年纪轻轻,身上虽不太结实,可换上一身锦衣卫三品常服后,也显得英气十足。
刘守有不免拍马屁说道:“张同知这一身三品豹服,实在不禁令人想起从前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左都督之风采,想来张同知之足智多谋,将来成就要远胜于那陆炳。”
明朝要说锦衣卫,权势最大的几位定然是离不开这陆炳,而张允修的出身与陆炳相似,自然不禁令人遐想。
张允修皱起眉头说道:“陆都督死得可蹊跷。”
史书上记载陆炳之死,死因为“暴卒”,虽说他已然到了五十岁的年纪,可正处于权力斗争中,如此离奇的死亡,实在无法让人不浮想联翩。
刘守有的表情突然僵硬住,他尴尬解释说道。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