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36节

  脸上不由得发出一阵狂笑。

  “哈哈哈哈哈!”

  他上前拱手朝着万历皇帝说道。

  “陛下!臣问心无愧,没有什么可以说的。臣确实与这英夷有过接触,也确实购买了一批乌香,可那又如何?”

  他脸上露出嘲弄地笑容,看向了许国,又看向了张允修。

  “大明律可有一条说明,礼部官员不可购买乌香,可有一条条例说明,礼部官员不能懂英吉利语?

  即便是我都有,你张士元拿什么治我的罪!

  尔不过一介黄口小儿,也要东施效颦,掺和邢名之事吗?

  简直是可笑至极!”

  徐学谟自信满满的样子,只觉得对方的攀咬实在有些可笑了。

  即便是这些东西,能够证明他有问题,那又如何?

  你能够在朝堂上将我锤死么?

  无非又是要三司会审,届时清流们便有无数的办法,可以让这些事情查不出一点眉目!

  张允修却一点也不慌,意味深长地看向对方说道。

  “敢问徐尚书,这京师总坛到底意欲何为啊?大觉寺可否是尔等结社场所?”

  他眯了眯眼睛。

  “还是说,我要叫阁下为苏老掌柜?”

  自南宋绍兴三年成立以来,一直发展到如今,白莲教内部已然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团体。

  这些人在内部一般以师徒相称,师徒之间可以说是亲如父子,一般会称呼“祖师”“师傅”“掌教元帅”“先锋”等等。

  “本官不知你在说什么!”

  徐学谟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一甩袖子,不愿搭理张允修的样子。

  他朝着皇帝恭敬说道。

  “陛下,不论是白莲教诸事,还是新政瘟疫,都仍需有司调查,再于朝堂上争论已然毫无意义!”

  张允修上前一步质问说道:“再等调查?等着你将那大觉寺法慧和尚杀人灭口,将那些来自南直隶的白莲教余孽,通通灭口?”

  “张士元!”徐学谟跺脚说道。“尔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于老夫,真将朝堂法度视作无物么?”

  他嘴巴一歪,痛哭流涕的样子,扑通一下跪在了万历皇帝的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

  “陛下!老臣乃是一身清白啊~

  疫病以来,家中老母病重,为四处求医问药,已然是家徒四壁,听闻那乌香能有一定作用,心怀侥幸,这才寻了英吉利商人求药。

  老臣也想着赚上一些银钱,故而多购置了一些,却不想受此污蔑~

  老臣~老臣~呜呜呜呜~”

  徐学谟哭得撕心裂肺,面色惨白,仿佛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

  “仍旧在此狡辩!那我问你。”

  张允修怒然说道。

  “那大觉寺住持与你有何关系?礼部为何忽而招揽一名南直隶住持进京城?

  大觉寺于京城之中多办祈福法事,可为何次次出事?”

  徐学谟一边哭一边还振振有词的样子。

  “朝廷选拔僧侣自有法度,岂是我一人能够决定?大觉寺法慧和尚德高望重.”

  张允修眯起眼睛说道:“还在这里狡辩?要不要宣那法慧和尚,上朝会上来对峙一番佛法?

  我便奇怪了,那法慧和尚乃是南直隶人,那大觉寺之沙弥操着一口苏州府口音,而你徐叔明也恰巧是苏州府之人,而那白莲教匪竟然也说着一口苏州府话,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难道你们苏州府、松江府乃是白莲教土匪窝子不成?”

  “绝无此事!”

  徐学谟有些慌了神,他没想到对方竟然查的这么仔细,连连往后退去。

  内阁大学士张四维按耐不住,他出列严令呵斥说道。

  “张士元!这里是朝堂,不是尔胡闹的地方!

  是苏州府口音如何?你所提一干疑点,不过是你凭空猜测罢了。

  仅仅凭借一些猜测,尔就想要将朝堂二品大员抓拿归案么?

  未免太过于儿戏了一点。”

  “正是如此!”

  徐学谟仿佛有了底气一般,抬眼看向张允修说道。

  “你没有证据!若是没有铁证,你如何能够给我定罪!”

  张四维再向皇帝说道:“陛下,朝会至此已然将近两个时辰,朝臣们大多年纪老迈,臣恐老臣们力有不逮,此刻还是尽快退朝了罢。”

  实际上,万历皇帝也很想要退朝了,可他正卯足劲,期盼着张允修将这两个人虚伪的皮,给彻底扒下来呢!

  就在此时,果然听到张允修大声喝道。

  “谁说我没有证据!”

  “请陛下再宣礼部张敬修!”

  说实话,这场朝会下来,可是将朝臣们折腾得够呛。

  站在前头的朝臣们还好,至少能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站在后头的朝臣可算是遭了老罪,双股战战不说,被太阳晒得也是头晕眼花。

  可即便是如此,等到他们看到礼部主事张敬修走上来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这点苦不算什么了。

  天知道,这位首辅长子经历了什么,他顶着一对极大的黑眼圈,整个人犹如被抽空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好像是整整几夜没有合眼一般。

  待到其到了御前,连万历皇帝都吓了一跳说道。

  “张主事,你这是怎么了?”

  张敬修看了一眼幼弟,后者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他这才叹了一口气,行礼禀告说道。

  “启禀陛下,这些日子来,为了调查礼部勾结白莲教匪一事,臣日夜躲在礼部库房里头,便是为了抄录查阅诸多账目,连日来日夜不分,才弄成了这个样子。”

  此话一出,张四维微不可察看了一眼徐学谟,后者瞳孔也是微微一缩。

  这些天,他成日里跟张四维等人想着如何谋划,盯着张允修的一干行动,却不想对方还有这样一个废物兄长在礼部,竟然还让其潜入到库房查询账目?

  惊讶归惊讶,看了一眼地上由太监们奋力搬来,厚厚十几摞账本,几乎像是一个小山一般。

  张四维也不免发出嗤笑说道:“张主事,张同知,二位大人该不会想用这一摞账本来做罪证嘛?难道你二人,要让满朝诸公和陛下,与你们一页一页的翻看,胡闹到晌午不成?”

  “张阁老为何这般急躁?”

  张允修看向了大哥张敬修,示意他可以继续。

  张敬修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样子,可还是强打着精神,他对着一干上来的书吏说道。

  “上数据报表!”

  数据报表这个东西,自上次廷议之后,已经令清流们已然畏之如虎。

  这会儿张敬修再提,更是令他们心中忐忑不安。

  此番,这数据报表也经过了改良,甚至还支起了一个展板。

  巨大的展板在皇极殿大门外的广场上架起来,令不少班队末尾的朝臣,都能够一窥一二。

  却能够听到,那礼部主事张敬修毫无感情色彩的高声宣读。

  “自万历九年以来,大江南北灾害不断,各地灾荒歉收严重,河南又有风灾,京师附近雨水失调,庄稼干枯.四月初又有山西诸县发生灾害.二十二日又赈济苏、淮、凤、徐、宿等地水灾”

  “礼部有主持赈灾、组织祭祀消除灾害等一干职能,自当是在此类灾害中责无旁贷.”

  一番准备好的说辞下来,张敬修也随即自信了不少,他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在那些统计报表中不断点下,为皇帝和朝堂诸公讲解。

  “然下官于礼部账目中寻到不少猫腻,请诸公看这里,成化以来,礼部以度牒筹备各项开支银两,万历八年之前尚且正常,然万历八年以来,此度牒数竟激增!”

  张敬修面露厌恶之色,看了一眼徐学谟说道。

  “巧合的是,万历八年也是徐尚书上任礼部之时!”

  徐学谟身子微微发颤,可还是继续解释说道。

  “这些年来,国帑空虚,民生凋敝,概是因那新政所致,我礼部如何能够不增发度牒,张嗣文汝身为礼部官员,连这一点都不懂么?”

  “这便是怪哉。”

  张敬修没有理会对方的无能狂怒,而是指向了另外一副图表说道。

  “同样是自万历八年以来,各地白莲教匪作祟事件频发,其增长速度以及相关地区,竟与礼部增发度牒地点暗自吻合,世间岂有如此巧合之事?”

  轰!

  此话犹如一道惊雷,直接击打向徐学谟的脑门,让他彻底失去说话的力气。

  徐学谟这幅作态,所有朝臣都看在眼里,哪里会猜测不出来?

  可张敬修仍旧没有放过他,继续说道。

  “这度牒一事,尚且可以解释为巧合,可自从万历八年以来,各地赈灾所发放各类祭祀、僧侣差银,竟也是与白莲教匪作祟之地相互吻合!”

  原先,张敬修对于幼弟的猜测,还是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可他越在这些账目里头研究,越发觉得触目惊心。

  张敬修咬牙切齿地说道:“徐尚书将账目做得滴水不漏,不可谓不细心,可却忘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从前朝堂账目以文字记录,各个装订成册,自然是难以判断。

  然而图表分析法一出,将各类数目两相对比之下,一切都一目了然,无所遁形!

  尔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了。”

  张敬修一拍脑袋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36/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