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01节

  张允修则是补充说道:“不过,依照西山如今产量提升的速度,一年也有个七十万两的进项,同样是不成问题的!

  赚得不多,可聊胜于无不是。”

  赚得不多?

  万历皇帝快要将眼珠子瞪出来了,亏他张允修说得出来,那可是整整七十万两银子,内库一年收入也便是这么多了。

  一时间,皇帝觉得自己要飘起来了。

  一来一去,这便是将近三百万两银子的进项。

  张居正呕心沥血,不正是为了朝廷能多从士绅手里头收点银子上来,以用来弥补朝廷的亏空?

  万历皇帝还记得,前几年经过清丈田亩等改革后,朝廷太仓银岁入已然达到了七百万两上下,若整体来算,朝堂岁入也不过是一千五百万两上下。

  可单单一个西山工坊,便能够带来朝廷岁入五分之一的进项。

  普天之下的官吏,竟还比不上一个张允修!

  从前,若是有人跟他讲西山工坊能够年入百万两纹银,万历皇帝能将他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可今日,他见证西山一干新奇事物,也不得不相信,那是可以达到的未来了。

  皇帝说话都有些结巴了:“士元呐~诶呀~朕~朕实在是不知用什么言语了,你这西山工坊干得漂亮.”

  张允修拱拱手说道:“陛下明鉴,非是微臣一人之功,上有陛下您的支持,下有数万流民的努力,再有科学技术发展所赋予的能效,想要解我大明朝之困,这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他这一番神神叨叨的话语,万历皇帝听不太懂,到了皇帝耳边便是什么——“科学技术才是最大的金库!”

  金库好啊~

  万历皇帝一拍桌案,面容潮红地说道。

  “发展!必须要发展!不管是大明医学院,还是大明机械学院,亦或是统领的大明科学院,全部都得安排上!

  科学技术是不是?朕立马给你安排几个翰林学士过来!”

  张允修脸上一黑,毫不留情地说道。

  “陛下,这群书呆子臣是不要的。”

  “齐大娘给我来十斤煤块,若是有藕煤也来个三斤,没有的话也不太强求。”

  棋盘街里头,杨天成又寻到了熟悉的摊子,这京城讨生活不易,他也自然多光顾光顾齐大娘一家。

  可今日,齐大娘似乎心情不错,她咧开嘴,从摊子下头提出一打藕煤,笑着说道。

  “杨大夫啊~老身我近来不卖煤块了,皆是西山纯正藕煤,三十文一斤,若是你的话,我卖二十五文。”

  “藕煤?”

  杨天成有些惊讶,打量那蜂窝一般形制,定然是造不了假,颇有些疑惑地说道。

  “大娘能买到那藕煤了?”

  齐大娘脸上都增量几分神采。

  “你成日在医馆行医还不知道吧?这京城可出了大事,西山工坊藕煤增产啦!便连皇帝都去西山工坊探查,据说是满面红光地出来。

  这市面上的藕煤也越来越多,我们这些小摊贩也能够进得到货了。

  老身便是说,那张同知好人有好报,乃是洪福齐天捏~”

  “竟是如此?”

  杨天成细细打量一番这藕煤,确定对方没有被人哄骗后,这才说道。

  “既然这样,那大娘你给我拿个二十斤藕煤吧。”

  “得咧~藕煤有些份量,杨大夫可要拿好咯~”

  跟着齐大娘一番道别,杨天成倒也不急着回去了。

  他一路在棋盘街闲逛,一路跟小摊贩问询聊天,很快便发现,齐大娘所说确有其事。

  不单单是她的摊子多了藕煤,产量供应上升后,京城藕煤价格也随之降低,许多普通百姓能进到货了,这街上的摊贩也多了起来。

  此消彼长之间,往日那劣等煤块重新变得无人问津起来。

  不知是不是错觉。

  杨天成走在棋盘街道上,眼见不单单是售卖藕煤的摊贩,便连酒楼茶肆,还有街边馄饨小吃,各个生意也兴隆起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想到近来在医馆内常常被人提及的一个词“货殖之道”。

  仁民医馆内,近来许多研究者都是怨声载道,直言张允修“喜新厌旧”。

  有了西山工坊,却忘记了仁民医馆这群老人。

  一来二去之间,这些研究者干脆也了解起西山经营之道。

  甚至于,近来《万历新报》上还出现了几篇,专门介绍“货殖之道”的文章。

  杨天成有所涉猎,心思也动了起来。

  “想来这藕煤价格降了下来,这开火售卖吃食的商贩也能受益,燃料费降低了,那经营所需本钱也降低,获取利润便丰厚。

  利润丰厚了,商贩便也能稍稍便宜些,惠及上门的顾客。

  此便是‘经济循环’么?”

  他一知半解的模样,行走在街头,险些撞到了不少行人。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杨天成继续想到。

  “这藕煤远比往日煤块要好上太多,煤块即便是售卖到十几文一斤,可不禁烧,且火势也不够旺,一来一去之间,藕煤就算是卖上四五十文一斤,相比较从前还是对百姓有所裨益的。”

  念及于此,杨天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可张同知却售卖二十文一斤,真不知他是黎民百姓的活菩萨,还是张家的败家子咯~”

  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藕煤产量上升价格降低,也不是人人高兴的事情。

  一路上见到不少商贾,这些人竟也在售卖藕煤。

  不过这些人不愿意降价兜售,外头三十文一斤藕煤,在他们这里要卖个整整五十文钱,就这儿他们还不太愿意卖的样子。

  许多商贾在街边摆上摊子,挂个什么“上好藕煤”“正宗西山藕煤”“国公精选藕煤”云云,期望能够借此来蒙骗一番无知百姓,可却是无济于事。

  西山藕煤实在是太充足了。

  百姓们口口相传,根本就不上他们的当。

  从许多百姓口中,杨天成还得知了一个消息。

  原本每日清晨,西山便会有藕煤运送至京城,现在从一趟改成了两趟,正午时分竟然还有。

  “张同知这番手段,可真真是要了商贾的老命啊~”

  杨天成发出一阵感慨,不过他对于商贾们,没有一点同情的意味。

  这些人原想着,便是“囤货居奇”,妄图跟在晋商后台,吃一吃西山的人血馒头,却不想自己成为了盘中餐。

  杨天成隐藏口罩低下的嘴角,也忍不住扯出一个嘲弄的笑容。

  特意绕了个大圈子,他行到了京城晋商会馆门口,想来谈一谈情况。

  可刚一走近,便听到一阵震天般的呼唤之声。

  “范永斗!你这个腌臜货色!”

  “王登库你还老夫银子来!当初说好的共渡难关,你们如何能这般阴险?”

  “李明性!你这条老狗!”

  一群商贾手里举着木牌子,一幅喊打喊杀的模样,似要将晋商会馆给冲破。

第185章 晋商的无能狂怒

  杨天成停下脚步,注意到这群聚集于晋商会馆门口的商贾。

  他们有的如丧考妣的模样掩面哭泣,有的手里提着柴刀、榔头满脸怒意,甚至还有人,不知自哪里取出了辟邪的宝剑,便要对着会馆大门砍去。

  “范永斗你这个直娘贼!生娃没屁眼的老狗!”

  “贼鼠为何不敢见我等!”

  “老狗,你还老夫银子来~”

  这些人一边骂,甚至还一边朝着晋商会馆门口的石狮子招呼。

  “这群老狗惯是会讲排场,普通人家不敢用的石狮子,偏偏他们敢用!却也没人管这僭越之举!咱们将这石狮子给砸了,便砸了他范永斗等人之财气!”

  有一人眼见大门紧闭,便盯上门口的小石狮。

  自汉代伊始,这门口石狮子便是富贵权势之象征,非皇亲国戚,非官员官邸,非宗庙祠堂,不可用也。

  然而,到了这万历年间,社会风气渐渐开放,朝廷官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这晋商会馆门口的小石狮子,还是朝堂特许,用来嘉奖晋商们对于大明朝贡献的。

  然而,情绪上头的商贾们哪里管这么多,提起家伙便朝着那半人高的石狮子招呼。

  这里头甚至还有些,本来就出生于山西,可却也被卷走了诸多银子。

  叮叮咣咣一阵,商贾们平日里锦衣玉食,手无缚鸡之力,竟对石狮子毫无伤害。

  有一人发狠,咬着牙齿说道。

  “这石狮子顽固如老鳖,诸位也别灰心,且借我凿子一用,我要将这石狮子给去了势,门口摆着只阉狗,看这三人如何赚到银子!”

  石狮子一般为左公右母,公狮脚踩绣球,母狮脚踩幼狮。

  有一点特别重要,这公狮必是要有“势”的,若无“阳器”伴生,失了阳刚之气,与宦官阉人一般,那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商贾们很是信这些,自然想到最为狠毒的法子,便是将晋商会馆门前的公狮给“去势”。

  于是,京城大街上便出现一个奇景。

  一名身材臃肿的商贾,手里拿着凿子和锤子,对着晋商会馆门前公狮的“阳器”疯狂输出。

  一时间石子飞溅,公狮之势越发破碎,周围商贾们也发出一阵连连叫好之声。

首节 上一节 201/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